?

油茶良種‘川翠36號’豐產栽培技術研究

2018-12-07 09:00周成強胡焱彬賈廷彬周國強高會彬
四川林業科技 2018年5期
關鍵詞:油茶樹冠幅豐產

周成強, 劉 斌, 胡焱彬, 賈廷彬, 周國強, 高會彬

(1.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四川 宜賓 644000;2.仁壽縣林業局,四川 仁壽 6205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又名油茶樹、茶籽樹,系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樹種( 棕櫚、椰子、橄欖、油茶) 之一,為我國的特產樹種,適應范圍廣,是宜賓地區優良的鄉土樹種之一。油茶喜光,幼齡期耐陰,萌芽力強,主根發達,屬深根性樹種[1],枝葉茂盛,花大美觀,耐干旱,在瘠薄酸性的黃紅壤、pH值5.6~6.0均能生長,茶樹壽命長,一般生長壽命在50 a~80 a,其防火效果好,油茶涵養水源高,能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2]。油茶樹一次種植,收益100 a,有“綠色油庫”之稱,茶油色清味香,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比橄欖油高10%~20%[3],是南方重要的食用油,維生素E含量高,含有角鯊烯等生理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抗疲勞,提高人體免疫力。 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是優質食用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也是工業、國防、醫藥等諸多方面的重要原料,有著極其廣泛的用途,市場前景廣闊,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為了促進宜賓油茶產業快速穩步健康地發展,以宜賓本地選育出來的油茶川翠36號良種為材料,開展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1 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設在宜賓市省級油茶良種基地翠屏區分圃內,位于翠屏區李莊鎮中和村境內,隸屬翠屏區國有林場的江南工區管轄,小地名海盤寺。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04°45′00″~104°46′15″,北緯28°35′30″~28°45′00″之間。屬低山淺丘地形,海拔420 m~600 m,自然坡度6°~25°,坡向為陽坡、半陽坡和半陰坡,地形起伏不大,坡向效應不明顯。土壤主要由沙巖發育的山地黃壤構成。土層厚度45 cm~80 cm,A層厚度5 cm~20 cm,團粒結構,B層40 cm~80 cm,塊狀結構,pH值4.2~5.5,立地指數12~14,土壤質地以中壤、砂壤為主,土層厚薄不勻,淋溶層較薄,土壤肥力中等。試驗栽植面積10.0 hm2。

2 試驗設計與研究方法

2.1 試驗材料

川翠36號Camelliaoleifera‘Chuancui-36’,由油茶實生樹中選出。母樹年齡45 a,胸徑13.0 cm,樹高4.0 m,生長于翠屏區宗場鄉龍洞村海拔422 m的地點,黃壤,土層厚度40 cm,腐殖層厚度5 cm,質地砂壤,母巖及母質為砂巖,主要地被物為鐵芒箕與絲茅草。無管護措施,屬放任生長樹。

2.2 試驗設計

以翠屏區苗圃生產的油茶川翠36號1a生芽苗砧嫁接苗為材料,進行系統的油茶豐產栽培技術研究,全墾整地、施足底肥、栽植、澆定根水、標準撫育、整形修剪等豐產栽培技術措施,于2014年3月進行栽植、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4],3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Ⅰ、Ⅱ、Ⅲ),每個重復為1個小區,各小區立地條件基本一致,小區面積1.0 hm2,共9個試驗小區。試驗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油茶不同栽培技術措施統計表

2.3 試驗調查

為提高試驗準確性,每個小區設置3個臨時樣地和樣點,每個樣地0.1 hm2,每個樣點抽查10棵油茶樹,在樣地或樣點進行調查和觀察記載。試驗前進行地理位置調查、地形地勢、坡度、土層厚度調查、土壤測定。

2014年11月:在試驗地翠屏區分圃(海盤寺)內進行了每個試驗小區的油茶林木成活率調查。選取林木生長基本均勻,林相整齊各設3個臨時樣地成品字形,臨時樣地面積0.1 hm2,每個樣地全林調查,取3個臨時樣地的油茶林木成活率的平均值為每個試驗小區的成活率,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3次重復(試驗小區)的油茶林木成活率的平均值為每個處理的成活率(見表2)。成活率= 單位面積成活數/單位面積栽植數×100%。

表2 油茶造林成活率統計表

2016年9月:對油茶試驗地的林木生長情況進行調查。選取林木生長基本均勻,林相整齊各設3個樣點成等腰三角形,每個樣點附件抽10株油茶樹,實測每株油茶樹的地徑、樹高、冠幅,取3個樣點的油茶樹生長狀況的平均值為每個試驗小區的平均地徑、樹高、冠幅,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3次重復(試驗小區)的油茶樹生長狀況的平均值為每個處理的平均地徑、樹高、冠幅(見表3),并計算單位面積(667 m2)造林成本。

造林成本包括種苗費、肥料費、清林、整地、打窩、施肥、栽植、灌溉、3年幼林撫育管理費(追肥、用工、病蟲害防治等)。

表3 油茶生長情況調查統計表

3 結果分析

3.1 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對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影響分析

通過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處理間差異極顯著。進一步作多重比較q法分析,見表6,結果表明:A和B處理與CK相比,對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影響有極顯著差異;A與B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從造林成活率平均值來看,B處理最高,平均達到99.53%;A處理次之,平均達到99.47%;分別比CK(80.37%)提高19.16%和19.10%(見表4、表5和表6)。

表4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造林成活率方差分析表

表5 油茶造林成活率多重比較(q值及LSR值)

表6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造林成活率多重比較表(q法)

3.2 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對油茶平均地徑的影響分析

通過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處理間差異極顯著。進一步作多重比較q法分析,見表9,結果表明:A和B處理與CK相比,對油茶平均地徑的影響有極顯著差異;A與B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從油茶造林平均地徑來看,B處理最高,平均地徑為3.4 cm;A處理次之,平均地徑為3.3 cm;分別比CK(1.9 cm)提高78.9%和73.7%(見表7和表8)。

表7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平均地徑方差分析表

表8 油茶平均地徑多重比較(q值及LSR值)

表9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平均地徑多重比較表(q法)

3.3 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對油茶平均樹高的影響分析

通過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處理間差異極顯著。進一步作多重比較q法分析,見表12,結果表明:A和B處理與CK相比,對油茶平均樹高的影響有極顯著差異;A與B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從油茶造林平均樹高來看,B處理和A處理相等,平均樹高為1.4 m;比CK(0.8 m)提高75.0%(見表10和表11)。

表10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平均樹高方差分析表

表12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平均樹高多重比較表(q法)

3.4 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對油茶平均冠幅的影響分析

通過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處理間差異極顯著。進一步作多重比較q法分析,見表15,結果表明:A和B處理與CK相比,對油茶平均冠幅的影響有極顯著差異;A與B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從油茶造林平均冠幅來看,B處理最高,平均冠幅為1.3m;A處理次之,平均冠幅為1.2 m;分別比CK(0.6 m)提高116.7%和100.0%(見表13、表14和表15)。

表13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平均冠幅方差分析表

表14 油茶平均冠幅多重比較(q值及LSR值)

表15 油茶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平均冠幅多重比較表(q法)

3.5 不同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對油茶造林成本的影響分析

從表16可看出,CK措施造林成本最低,7 950元·hm-2, A處理最高、19 950元·hm-2,B處理居中、10 950元·hm-2。說明不同的栽培技術措施對油茶造林成本有顯著影響。

4 討 論

通過對宜賓良種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研究表明,采取豐產栽培技術措施造林后,成效顯著,造林后成活率、平均地徑、平均樹高、平均冠幅都高于林農常規的傳統栽培管理技術措施,造林成活率高達99.5%,比常規栽培管理技術措施提高了將近20%,油茶樹生長良好,枝葉茂盛,林分郁閉度更大,植株更粗,更高,3a生油茶樹平均地徑達到3.4 cm,樹高1.4 m,冠幅1.3 m,比常規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分別提高78.9%、75.0%、116.7%。實施豐產栽培技術措施造林3a后即可結果創收,提前投產,縮短了成林時間,可實現早日見效,其中B處理最好。采用B豐產栽培技術措施造林成本低,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間,增加了林農的收入,實現了土地產出的最大化。通過本試驗研究,探索出了實現油茶林豐產的栽培技術措施,并形成了油茶良種配套豐產栽培技術體系(包含選地技術、種苗選擇技術、整地技術、造林技術、幼林期管護技術、成林期管護技術、防治病蟲害技術、茶果采摘技術、油茶經營管理檔案技術等9個方面),宜賓良種油茶川翠36號產油高,油茶油質量好,油茶油色美味香,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油,是優質的營養保健油,純天然的高級綠色食用油,油茶油營養豐富,膽固醇少,又耐貯藏。油茶油是當前人們生活所需的重要食品油之一,發展油茶豐產栽培技術值得推廣[5]。

猜你喜歡
油茶樹冠幅豐產
淺談油茶樹炭疽病的發生及防治措施
城市綠地微環境對土壤動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峨眉含笑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來年得豐產
搶收搶種藜麥 確保豐收也豐產
蘋果園能否豐產 秋季管理很重要
施肥對三江平原丘陵區長白落葉松人工林中齡林單木樹冠圓滿度影響
油茶樹不結果?有一點原因要注意
茶耳
板栗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