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與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的變化及意義

2018-12-08 02:16王紅艷王娟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33期
關鍵詞:高凝高尿酸穩定型

王紅艷 王娟

冠心病的發生發展中, 血栓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高尿酸血癥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1,2]。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是引起血液高凝狀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過觀察267例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纖維蛋白原及D-二聚體水平變化, 探討冠心病患者高尿酸血癥與高凝狀態的關聯?,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濟源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267例, 均符合WHO及國際心臟病學會1979年公布的冠心病診斷標準。其中男186 例, 女81例;平均年齡(53±7)歲;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90例, 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106例, 穩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患者71例。排除標準:原發性痛風、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腎臟疾病和血液系統疾病及靜脈血栓疾病患者。

1. 2 方法 患者均行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檢測, 按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 并比較血清尿酸<420 μmol/L和≥420 μmol/L患者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入院后清晨抽靜脈血, 采用日本全自動生化儀速力法測定血清尿酸,利用凝血酶原時間導出纖維蛋白原法(PT-der法)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 采用全自動免疫分析系統法(VIDAS)測定血漿D-二聚體。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不同類型患者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比較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均明顯高于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尿酸 <420 μmol/L和尿酸≥420 μmol/L患者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比較 尿酸≥420 μmol/L患者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分別為(6.78±2.10)g/L、(750.29±182.30)ng/ml, 均明顯高于尿酸 <420 μmol/L患者的(5.12±1.98)g/L、(560.642±215.48)ng/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67例不同類型患者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比較( ±s)

表1 267例不同類型患者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比較( ±s)

注:與穩定型心絞痛比較, aP<0.05

類型 例數 尿酸(μmol/L) 纖維蛋白原(g/L) D-二聚體(ng/ml)穩定型心絞痛 71 380.56±56.23 4.05±1.21 460.15±125.30不穩定型心絞痛 106 523.78±60.68a 6.05±1.65a 650.92±256.43a急性心肌梗死 90 530.61±70.64a 6.63±1.20a 720.16±260.48a

表2 尿酸<420 μmol/L 和尿酸≥420 μmol/L患者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比較( ±s)

表2 尿酸<420 μmol/L 和尿酸≥420 μmol/L患者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比較( ±s)

注 :與尿酸 <420 μmol/L 比較 , aP<0.05

類型 例數 纖維蛋白原(g/L) D-二聚體(ng/ml)尿酸≥420 μmol/L 176 6.78±2.10a 750.29±182.30a尿酸 <420 μmol/L 91 5.12±1.98 560.642±215.48

3 討論

尿酸是人類嘌呤代謝的終產物,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增加了10倍。以往主要研究尿酸結晶沉積的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近期可溶性尿酸的病理作用得到更多的重視。

第三次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報告(NHANESⅢ)研究評估16000余例患者得出, 血清尿酸水平>6 μmol/L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3]。2016 年薈萃分析包括14 篇前瞻性隊列研究的表明, 血清尿酸(SUA)水平每增加1 μmol/L, 冠心病和全因死亡的總體風險增加20% 和9%[4]。本研究結果顯示, 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均明顯高于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可能原因是:高尿酸血癥能夠通過與氧代謝相互作用、誘發炎癥和血管內皮功能障礙, 以及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等導致冠心病事件的發生。

D-二聚體反映體內存在高凝狀態和繼發性纖溶活性增強。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酶等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不可溶解的纖維蛋白多聚體, 在凝血系統的激活中起重要的作用[5]。本研究結果顯示, 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 故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水平檢測可能有助于鑒別高危的冠心病患者。由168 名51歲以下男性和56 歲以下女性所組成的研究表明, 冠心病合并代謝綜合征高尿酸組與未合并代謝綜合征組相比內源性凝血酶能力(ETP)升高, 血漿凝血能力增強, 血栓前狀態發生率增加[6]。且多數研究證實中老年患者了尿酸與冠心病發生、嚴重程度和預后的相關關系[7,8]。

本研究中顯示, 患者≥420 μmol/L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分別為(6.78±2.10)g/L、(750.29±182.30)ng/ml, 均明顯高于尿酸 <420 μmol/L患者的(5.12±1.98)g/L、(560.642±215.48)ng/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凝狀態更嚴重,提示冠心病患者高尿酸血癥與高凝狀態關系密切。尿酸增高導致高凝狀態的可能機制:①高尿酸促進血小板的活化、粘附以及尿酸鹽結晶容易析出, 沉積于血管壁, 損傷血管內膜,激活凝血系統;②尿酸升高時, 機體常常處于胰島素抵抗狀態, 主要表現為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增高等纖溶系統紊亂, 血液呈高凝狀態, 易形成血栓;③尿酸升高還可能通過嘌呤代謝途徑促進血栓形成。肥胖年輕化以及當前不良生活方式等, 高尿酸血癥也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重視代謝因素特別是高尿酸血癥對于更早發冠心病人群的影響, 從而積極預防冠心病, 并且應用多元化方法治療冠心病, 對降低不良預后的發生均有益。

總之, 尿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與冠心病存在密切關聯, 臨床應積極預防冠心病。

猜你喜歡
高凝高尿酸穩定型
高尿酸患者用藥多講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
32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慢性穩定型冠心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高尿酸血癥的治療
探討非布司他治療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
尿酸高易導致全身受損
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與PFNA治療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
國醫大師張琪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經驗
低分子肝素鈉和右旋糖酐對腎病綜合征高凝狀態治療效果的影響
血栓彈力圖對進展性腦梗死的預測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