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學習路徑圖的建構
——以杭州市文溪中學為例

2018-12-14 08:57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年32期
關鍵詞:西湖區體育教師體育

(杭州市文溪中學 浙江杭州 310030)

一、初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大多數學?!绑w育教師”都是科班出身,但他們的“專業發展”卻不如上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畢業的大專生,因此大力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迫在眉睫的任務與使命。

杭州市文溪中學開辦于2017年9月,是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的成員學校,毗鄰著名的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學校占地面積37畝,面計25105平米,建筑面積29017平米,擁有一幢綜藝樓、一個體育館、一個250米操場。學校地理位置優越,校園環境優美,教育設施現代化,是一所信息化設施完備、具有書香氣息的現代化新優質公辦中學。

目前,學校體育教師共4名,其中1名是學校行政副校長。從教師取得的職稱來看,中級職稱4人;從教師的學歷層次來看,4名體育教師都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教師獲得的綜合榮譽來看,有杭州市教壇新秀,西湖區第二層次學科帶頭人,西湖區校級學科帶頭人,西湖區教壇新秀,西湖區優秀教師,西湖區師德示范教師;教師專業技能突出,獲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技能評比一等獎,浙江省太極拳精品課程;主持或參與省市課題等。

“群體有優勢,個體顯特色”是學校教師隊伍發展的愿景。初中體育教師積極響應,每人都承擔了體育類“拓展性課程”的教學工作。如:田徑專項拓展課程、游泳拓展課程、籃球拓展課程、乒乓球拓展課程、羽毛球拓展課程等,培養了一大批熱愛體育運動的孩子,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能”,努力倡導學校提出的教師教學能力結構轉變戰略:初中教師“1+1”能力結構調整(至少勝任一門學科教學,教一門社團課程)。

二、初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學習路徑圖”建構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以自身專業發展包括知識、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與完善為基礎的專業成長?!皩W習路徑圖”構建引擎基于教師專業發展要求和教師個體發展需求,以完善教師精神、情意、知識和能力結構等維度架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體系,從而使教師獲得職業幸福感,營造品牌學校濃厚校園文化。

1.“專業發展·學習路徑圖”模塊——初中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標桿邊界”

(1)“體育教師專業理念·學習路徑圖”模塊設計

教師“專業理念”反映的是教師對教育、學生及學習等看法,它指導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學習內容]“ 體育教師專業理念·學習路徑圖”設計,主要選擇了“2011版新課標理念”、“體育教師特有的教育理論”和“體育教師智慧”三個子模塊內容學習的理念和目標的闡述。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理念·學習路徑圖”包含:“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地區與個體差異,保證每位學生受益”等。

●“體育教師特有的教育理論·學習路徑圖”包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劃分學習水平”、“根據可評價的原則確定可操作和可觀測的學習目標”關注了學生的共性問題與個性等問題。

●“體育教師智慧·學習路徑圖”包含:教育實踐智慧與教學臨場智慧等。

[學習目的] 促進體育教師專業“高度+深度”發展,見圖1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學習路徑圖”,除“知識”與“技術”外,增加“理念”的維度,有利于體育教師理解“職業精神”的內涵進而形成“職業理念”。

(2)“體育教師專業知識·學習路徑圖”模塊設計

“教師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所必需具備的智力能力,其豐富程度和運作情況更直接決定著其專業水準的高低。

[學習內容]“ 體育教師專業知識·學習路徑圖”包含:“體育與健康課程本體性知識”、“通識性知識”、“體育與健康實踐性知識”等。

●“體育與健康課程本體性知識·學習路徑圖”包含:學科內容性知識、保健知識等。

●“通識性知識·學習路徑圖”包含:校園體育文化、校園體育氛圍等。

●“體育課程實踐性知識·學習路徑圖”包含:體育課、體育活動、、業余運動訓練等。

[學習目的] 促進體育教師“優質+特色”發展,見圖2

對初中體育教師來說,首先要精通所教學科內容知識,不僅僅是學科的知識,而且要掌握其知識結構體系。未來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在知識結構上不再局限于“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是強調多層復合的結構特征,形成“專業知識”結構體系,追求專業知識的優化,力求得到體育教學效果的最佳。

(3)“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學習路徑圖”模塊設計

[學習內容] “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學習路徑圖”包含:“體育課教學能力”、“運動技術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等。

●“體育課教學能力·學習路徑圖”包含:時間的調控與把握、動作的講解與示范、、學生的接受能力、隊伍的組織與調動等。

●“運動技術能力·學習路徑圖”包含:體育教師本身的技能水平、動作講解與示范的準確性、學生掌握運動技術的能力等。

●“自我發展能力·學習路徑圖”包含:體育課后的反思與總結、學年學期單元教材梳理與整合能力、教學研究的能力等。

[學習目的] 促進體育教師“快速+持續”發展,見圖3

教育的過程是利用過去的經驗與知識,培養出要面對和解決現在乃至未來問題的人才。故作為體育教師要通過學習與實踐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專業能力”結構,不但要有扎實的教學功底(善于溝通,教學設計能力強,會自我監控教學,嫻熟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合作研究、學校體育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等),既要從教,又能育人,同時還能發展自己。

①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學習路徑圖”

以“體育教研組學習社群”,開展“體育”課堂教學基本技能和體育類社團輔導的基本技能學習,取長補短,相互借鑒,開展專業技能有效提升活動。

體育課堂技能培訓安排

圖2

圖3

體育拓展型課程技能培訓

近一年來,我校體育教師的技術能力結構有了很大的改善,骨干教師不僅能全面掌握課堂教學所需的基本技術與技能,還摸索了社團指導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西湖區教育系統教職工“趣味運動會”上,以體育教師為主力的學校工會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孫老師獲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竺老師多次在西湖區中小學教師羽毛球90學時集中培訓班上授課指導,杭州市文溪中學學校成為西湖區中小學教師羽毛球培訓基地學校。平臺的搭建,使我校體育教師的運動技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教育智慧源于教師科研型的實踐,源于教師對課堂實踐的深刻省察,源于對自身不懈的超越?;仨鼛啄晡倚!绑w育教師”隊伍建設,筆者認為:“教-科-研-訓一體化,是促使初中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途徑。見圖4

②體育教師“教育科研·學習路徑圖”

杭州市文溪中學作為杭城“新優質學?!?,大力倡導教師要樹立“問題即課題,教研即科研”的學術意識:強調要以“問題引導學習”,不斷使日常教學工作問題化,從中提煉出研究課題與撰寫教學論文的要素;以“差異推動進取”的觀點,倡導“尋求理想與現實差距”的有效路徑,挑戰教師“專業能力邊界,拓展教師專業能力外延”。

一個體育教師從“新手”到“專家”大概需要十年以上的教學磨練。一般經過4~5年的教學實踐,新教師可以成為經驗型教師,但經驗型教師到專家型教師的時間卻因人而異,有的體育教師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到。當然能成為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的更是鳳毛麟角……見下表

圖4

筆者的成長個案是一個青年體育教師成為骨干型體育教師的奮斗歷程。筆者認為:“專家”教師比一般老師多的是“智慧+經驗+手段+方法”,因此要注重平時的點滴積累,為日后的“厚積薄發”做好準備。時刻告誡自己:要基于體育課堂、基于工作崗位的學習、實踐、思考研究,使自己的專業發展進入可持續的生態狀態。

(4)“體育教師專業情意·學習路徑圖”模塊設計

[學習內容] “體育教師專業情意·學習路徑圖”包含:“體育教師職業理想”、“體育教師人格素養”和“體育教師專業自我”。

●“體育教師職業理想·學習路徑圖”包含:師德師風、職業愿景等。

●“體育教師人格素養·學習路徑圖”包含:民主意識、人文素養、人外在的精氣神等。

●“體育教師專業自我·學習路徑圖”包含:專業反思與總結、專業發展規劃、進取心與責任心等。

[學習目的] 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睿智+幸?!卑l展,見圖5

筆者學科專業發展幸福之路

圖5

多年來,體育教師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頭腦簡單 四肢發達。要想改變這慣有的“思維定勢”,就要求體育教師在知識水平、人格修養上好好下功夫: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形成一種“正能量”。

三、初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學習路徑圖”實施價值

1. 體育教師擁有了堅定“專業理念”——“教師心中的誓詞”

對于有理想的體育教師來說,教學不是重復而是創新;教書育人不是謀生手段而是責任心與愛心的播撒。堅定的“專業理念”,有利于體育教師理解“職業精神”的內涵進而形成“職業理念”。

【鏡頭一】 竺老師的“心中誓詞”

忠誠學校體育教育事業,為人師表,敬業愛生,嚴謹治學,修身立德;

提升體育課堂教學實效,健康第一,因材施教,關注差異,激發興趣。

2. 體育教師獲得了核心“專業知識”——“學科教學知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實踐性知識”的學習,積累和豐富了自己的“PCK”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見鏡頭二。

3. 體育教師擁有了深厚“專業情意”——“做名有品味教師”

體育教師的“專業精神”是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內在動力,其“專業人格”是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心靈支撐?!绑w育教師專業情意”設計,關注的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是一種職業愿景、理想或目,見鏡頭三

【鏡頭二】 提升課堂有效性 一個青年體育教師對PCK的策略初探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常常會困惑低效的體育課堂,主要表現為學生“所知甚少”、“默默無語”,如何改變現狀,煥發課堂活力?

PCK(學科教學知識)為筆者帶來了新的思路與視角,結合自身實踐和觀看優秀體育教師教學案例,探究出提升課堂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具體來說可以分為轉化的策略,建立知識與運動技能之間的溝通橋梁,包括從日常生活中來的“編劇”藝術和到生活中去“導游”藝術;參與的策略,豐富課堂練習的組織形式,包括小組合作的交流藝術和獨立思考的冷靜藝術;點撥的策略,幫助學生突破“學困點”,包括口令提示與口訣化概括,便于學生記憶與練習。通過這些具體的教學策略,結合學生實際,幫助學生解開困惑知識點,從而提升課堂有效性。

從鏡頭三中不難看出:體育教師自我專業發展意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有助于培養專業責任感,提高教師的判斷力,推動專業發展。

猜你喜歡
西湖區體育教師體育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西湖區多所新學校(新校區) 將投入使用
杭州市西湖區中小學教師作品選登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雙百工程”“春蕾計劃”資助貧困女學生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課
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街道 黨建共建聯合會構建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體育教師要重視“聽、說、讀、寫”
由“小學兼課體育教師”引發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