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迪 以“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2018-12-17 19:33李玲
中華兒女 2018年23期
關鍵詞:智慧農業小康大棚

李玲

“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本質所在和突破口。我希望進一步擴大‘智慧農業的應用領域,培訓更多新型職業農民,幫助更多農業經營主體為鄉村振興服務,讓農業變得更簡單,讓農民變得更富有,讓農村變得更美麗。我希望和更多農人一道為中國農業崛起做出青年一代應有的貢獻!”洛陽市中科農村電商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兼國家級農民創業平臺樂活星創天地執行主任、洛陽市新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迪說。

2009年吳迪響應大學生返鄉創業號召,在洛陽伊川江左鎮建設示范基地1500余畝。2018年他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歷時8年在實踐中完善數字農業體系,只為讓農民“零”技術種植高品質農產品。如今,他主持和參與省市科技項目10余個,申請國家授權專利50余項,他成立“小康農民講習所”,開展職業農民培訓,累計培訓農民5萬余人次,讓20萬農戶感受到農業科技的便利。他探索的“職業農民+扶貧”模式在南陽、商丘、焦作、長春等地開花結果,帶動11500余人的創業就業,創業土地規模達5萬余畝。近年來,吳迪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中國青年創業獎創業先鋒獎、河南省青年五四獎章、CCTV2015年十大三農新聞人物。

2016年4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到新大農業公司考察時這樣評價道:“你這已經實現數字化了,這就是‘互聯網+農業,這就是智慧農業、現代農業?!?h3>返鄉創業變身“80后新農人”

1986年出生的吳迪是家里的獨生子,從小在洛陽市里長大,他的父親是一位從事二十多年農業科技的“老農人”。2008年的一個暑假,還在北京讀計算機專業的吳迪回洛陽老家同家人一起到農家樂度假時,偶然吃到了一種皮薄肉甜的西瓜,非常甘甜可口,但得知這西瓜10塊錢一斤,貴的離譜,而且沒有提前預定的話,得有村主任批條才能買到。這讓有敏銳市場嗅覺的吳迪覺察到了商機,他決定開始做農業。就這樣,他延續了父親的事業,也踏入了農業這一行。

2009年大學畢業后,吳迪找到老同學帶著自己積攢的10萬元,到伊川縣江左鎮,租了5個大棚,開始了第一次創業——種西瓜?!拔覀冮_始覺得這個水果這么好賣,如此大的市場空間和需求,還能賠嗎?”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由于兩個人不懂種植技術和企業管理,雖然每天在園里盯著,可到了當年5月西瓜成熟時,眼看別人的西瓜都上市了,他們的西瓜一切開,卻還是生的。最后,因為技術問題,5個大棚的生西瓜全被他們偷偷挖坑埋掉了。

第一次,吳迪對農業產生了敬畏,對于農業技術也有了更深的思考?!稗r業屬于生命科學?!眳堑险f,“第一次嘗試,失敗也正常。不就是技術問題嘛,學了技術從頭來?!眱扇苏业搅水數刂霓r藝師孫小峰擔任農場的技術總監,又四處借錢籌措了80萬元,把園內40個棚全部承包種上了西瓜。

2011年5月,40個大棚的西瓜喜獲豐收。但40個大棚的西瓜統一種、統一熟,一周之內要全部賣掉,這把兩人愁壞了。發單頁、找人嘗、免費送,雖然作了很多努力,但他們只能看著成片的西瓜爛在地里。一些沒處理出去的,只好趁夜再挖坑埋掉。

第二年失敗后,吳迪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最艱難的時候自己感覺無路可走,如果散伙,我們各自背著幾十萬元的欠款,靠打工光還債得20年,別人從零起步,我們卻從負數起步?!眳堑虾屠贤瑢W談心之后,兩人決定“再賭一把”。

2012年,他們拉開種植間歇,西瓜剛種上就開始出去找客戶,第二年免費送的客戶也成了“回頭客”。這一年,40個大棚的高品質西瓜賣了近200萬元,他們成功打了個翻身仗。

上半年種了西瓜,大棚接著就要閑置,怎么辦?吳迪決定,試種其他品種。漸漸地,當地很多人慕名到園區采摘,銷量也呈直線式上升。

“如今人們選食品,最看重的是綠色和健康。我們把水果做成品牌,自然不愁銷路?!眳堑险f,按照這個思路,2013年他把園區面積擴大到500畝,創辦了“樂活自然園連鎖農場”,并且把線上銷售和線下體驗有機結合起來,做起了“互聯網+農業”。

研發“智慧農業ERS5.0” 增強農業產業化

學計算機出身的吳迪深知物聯網技術在農業標準化種植中的重要性。幾年來,吳迪不斷地打造和升級“智慧農業”系統,溫室全部是自動化作業,苗圃里的儀器用來檢測空氣濕度、土壤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植物新陳代謝能力,每10秒采集一次大棚內的數據,并上傳至服務器,供后臺進行數據分析。

為了提升標準化種植技術,降低種植難度,“樂活自然園”利用“智慧農業”體系,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生產管理和數據分析,采用物聯網技術進行生產監督和數據采集,保障了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標準化操作流程,降低了生產操作技術難度,真正實現了讓農民“零技術”生產高品質果蔬。吳迪通過一個手機,就能控制整個農場?!捌鋵嵪喈斢谡麄€農場被裝進了一個小小的手機里,足不出戶,就能知曉植物的生長情況?!?/p>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農民增收,目前農民收入低主要因為很多高附加值的農產品,農民種不出來,一般技術員學習一種果蔬的技術,需要累計20年的經驗?!眳堑险f。

他經過8年的探索,通過農業信息化技術采集生產過程中1583項生理、生長、肥料等生產管理數據,運用物聯網技術采集到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數據,通過農業數據分析技術把生產動作與生產環境、生長周期等關鍵因素聯動到一起,形成農作物生產模型,最終形成農民看得懂、干得了的標準化動作規范,研發出“智慧農業ERS5.0”數字化管理體系?,F在的農民只需要960種簡單動作,類似于“用8號生物肥料1袋,兌水150斤,大棚半通風,葉片留3片,花留3朵”這樣的動作標準,就可以種植高品質果蔬。在生產技術層面需要控制的品質與安全,已經全部融入動作指令中,使廣大農民對高品質產品的種植過程一目了然,從而實現農民“0”技術種植高品質農產品。這套“智慧農業ERS5.0”數字化管理系統,使得農民在生產過程中有了數字化監管,不僅保證農產品的品質,而且每一顆產品都可以追溯食品安全?!爸腔坜r業”加快了農業產業化的推廣,也加快了吳迪創業的步伐。

“小康農民講習所” 培養鄉村農業人才

為了培養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技能以及完善經營管理水平,吳迪帶領團隊開展起了“小康農民講習所”。

“小康農民講習所”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做培訓,重點圍繞農民想要發展產業和脫貧致富的需求,組織農業科技專家現場傳授農業技術,重點培訓農民創業者的數字化管理技能和標準化生產技能。目前已累計培訓農民5萬余人次,培養出大批技術能手,在生產技術比拼大賽中,單棚最大產值紀錄為10.2萬元,平均產值也達到4.5萬元/棚,領先行業平均水平60%,很多農民創業者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也提高收入水平。

小康農民講習所與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產學研合作,吸引來農業科技人才將新技術帶到農村,牽頭成立了“數字化栽培工程技術中心”,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可應用于生產的技術,為500余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服務,申請國家授權專利50余項,累計創收1.2億元,讓20萬農戶享受到農業科技帶來增收?!爸挥懈喽r業的專業人才與科技人才來到農村,幫助農民變成職業農民,農村才會更美,鄉村才會振興?!眳堑险f。

值得一提的是,小康農民講習所還建立了貧困青少年幫扶陣地,用四個計劃幫助貧困青少年成長。

吳迪向記者介紹:青年返鄉計劃,是將廣州、深圳為500強企業做訂單生產的“綠色制造業”企業引進到有小康農民講習所的鄉鎮,給農村青少年提供就業機會。2018年,小康農民講習所引進的第一個試點項目銀帆電子在洛陽伊川江左鎮建成。這個項目總計需求產能3000人,1號工廠可安排150個青年進行就業,經過合作社的“智慧農工”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后即可上崗工作,返鄉勞動力可獲得不低于30000元的年收入,同時更解決了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空心村等社會問題?,F在,有10余個鄉鎮希望引入“工業振興”智慧農工項目,產業基礎有了,代表“智力”和“勞力”的外出青年回來了,鄉村振興就有了實現的人力基礎。

還有產業振興計劃,小康農民講習所與當地農業企業合作,成立“職業農民合作社”眾創扶貧基地,農村青少年在基地創業,年收入可達26800元,同時貧困戶每年可獲得3000元的保底分紅;農科下鄉計劃,是小康農民講習組建的“赤腳農科隊”項目與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產學研合作,吸引來青年農業科技人才將新技術帶到農村,給農村青少年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健康下鄉計劃,則是小康農民講習所與各醫療機構合作,為周邊貧困青少年進行免費身體體檢,口腔檢查與治療,并形成數字檔案。目前已體檢農村青少年8000余人,醫療保健下鄉百余次,健康教育進校園50多場,做了大量的疾病預防工作和健康科普工作。

打造“職業農民+扶貧”模式

吳迪帶領團隊對農場進行眾創化改造,將每個大棚和10畝地,作為農民創業的單元,負責為農民提供生產技術服務,指導農戶種植,進行統一的“品牌化”銷售;農場主作為物業服務于農民,吸引農民創業;農民創客按照動作指令進行生產?!爸腔坜r業ERS5.0”信息中心發來的類似于“用8號生物肥料1袋,兌水150斤,完成整棚的補肥工作,大棚半通風,葉片留3片,花留3朵”這樣的動作指令安排農戶進行高品質農產品的種植。

在創業平臺里,農民不再是原來的雇傭者為別人干,現在變成了老板為自己干,多勞多得,農民成了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種子?!稗r民創業平臺實現了給農民的第3次分配:除前兩次分配的地租和工資外,第3次分配是農民以勞動力入股,公司以技術和渠道入股,農場利潤5:5分配?!眳堑险f。

農民李桃霞一家是眾創化改造的受益者,那年她懷孕,丈夫返鄉照顧她,在農場承包兩棟溫室,生產動作看手機,銷售由農場負責。那年草莓銷售結束,她算了一筆賬,丈夫除了工資外還獲得每個溫室銷售利潤50%的分紅4300元,年收入4.5萬元。丈夫對她說:“這可比出去打工劃算多了,我不出去打工了,再承包兩棟溫室,帶著兄弟跟我一起干,一家人每天能在一起真幸福!”

2017年5月,吳迪推出“職業農民合作社+扶貧”方案,即通過成立職業農民合作社的方式,在政府建設的500余畝眾創扶貧示范基地中再現成效,幫助三個村100戶貧困戶實現“可持續性”脫貧。職業農民合作社將每一個大棚和10畝地作為一個創業單元,生產者為小康農民講習所培育出來的職業農民。運營者為小康農民講習所培養出來的農業職業經理人。他們通過“智慧農業ERS5.0”體系進行高品質果蔬的標準化生產。貧困戶將1萬元的到戶增收資金,作為股金投入創業大棚中,貧困戶每年可獲得3000元的保底分紅,如果貧困戶在示范基地創業,年收入可達26800元?!奥殬I農民創業幫扶貧困戶脫貧”可復制新模式由此誕生?!跋嘈拧殬I農民+扶貧模式將會成為星星之火,燎原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眳堑险f。

“未來,新型職業農民將是現代農業的主力軍,而農民必將成為一個有尊嚴的職業?!眳堑蠈Υ顺錆M信心,“成為農民我無比自豪,同時,我希望教會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p>

猜你喜歡
智慧農業小康大棚
霧霾天氣下改良式大棚溫度特性分析
大棚講課
小康微博互動
貴州28個縣(市、區)同步小康創建達標
種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觀
北斗衛星對智慧農業的作用與應用探討
延邊地區“互聯網+農業”發展研究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實施方案分析
大棚蔬菜富鄉親
基于安卓的智慧農業APP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