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土地致敬(散文)

2018-12-21 12:28薩若蘭
草原 2018年10期
關鍵詞:菜園土地母親

薩若蘭

我有良田樂土,種我瓜果麥黍,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汗水換來幸福。

——題記

在京工作的一個大學同學業余時間在首都市郊置了一塊地,成為樂活族。上網百度得知,樂活本是舶來品,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美國社會學者保羅·瑞恩,他著書立說,提倡人們以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英文的意思是life 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使健康、快樂、環保、可持續成為樂活的核心理念。

小城市的生活節奏并不落伍,我的幾位同事也已經樂活好幾年了。于是,我也樂此不疲地融入其中。

五月,是個永遠值得歌頌的月份,對于我意味著從腦力勞動向體力勞動的轉變,又在體力勞動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在這勞動的紅五月,我為自己依然能夠勞動著而倍感欣慰。

我從網上購置了一輛折疊式變速自行車,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就興沖沖地奔向菜地。管理員劉師傅是個樸實能干的人,黝黑的臉龐,似乎總是憨厚地笑著。他已經幫我整整齊齊地修好了四個菜畦地,然后示范性地在其中的兩個菜畦里種上小蘿卜菜、白菜、豆角和黃瓜?!笆O履莾蓚€,你自己種吧!”他説。

今年春天雨水還算充足,隔三差五下一場小雨,土地變得更加肥沃。我買了菜種和秧苗奔向菜地,驚奇地發現,另外那兩個菜畦地里清一色長滿嫩綠的莧菜,多么神奇而偉大的土地??!你即使什么也不種,也會有野菜生長出來,滋養著熱愛土地的人們。

種菜,于我并不陌生。記得小時候,我家有個菜園,菜園里種什么就長什么,在父母心中,它就是花園,在瓜果成熟的季節,它每天都讓我的父母心花怒放,一家人也因此而其樂融融。那時的我,是個勤奮好學的學生,可是因為菜園里活計多,常常要撂下書本去幫大人干活。尤其是中秋節以后,黃瓜就像小雞長出了尖尖的喙,蒙古語叫“惕哈鴻少日”。這時,黃瓜秧基本上趴了架子,需要拔除。有一次,我正在做作業,母親卻喊我去菜園拔瓜秧,我雖然嘴上答應著,可手里還是捧著書本不肯動彈。我最不喜歡拔秧了,因為瓜秧有刺,扎手。母親又在喊我了,我磨磨蹭蹭地走出屋門,來到菜園,這兒走走,那兒看看,遲遲不肯動手,眼看快吃午飯了,天也越來越熱,我才胡亂拔兩棵瓜秧了事,剩下的活計還是留給了母親?,F在想來,那時的我是那么不懂事,母親給了我近距離接觸土地的機會,勞動的機會,我卻選擇了逃避。

吃午飯時,母親開始數落我了,“這丫頭,不是干莊稼活的料啊,還是考大學吧!”那時,大學這個詞出自我母親之口,我覺得母親很了不起。我上大學以后,一個大字不識的母親居然出去賣菜了。她每天坐在路邊的柳蔭下,在樹影婆娑中蜷縮著身子,向路人叫賣親手侍弄出的有機菜。那時,如果沒有菜園,沒有父母種菜補貼家用供養我,我也不可能順利完成學業,因此我對土地心存感激,對父母心存感激。

蒙古人最早信奉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視蒼天為父,大地為母。記得小時候,每當電閃雷鳴,母親常常會説騰格里阿爸生氣了;春暖花開,地面上靄氣升騰,這時母親就會説大地母親在微笑了。母親雖然沒有文化,卻教會了我很多,這些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

老子説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做了個水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的想法決定周圍的環境。大地孕育了無數生命,更像個多子多福的母親,無私、善良、隱忍、博愛、偉大。大自然的氣脈與人的氣脈相通,才構成了和諧美好的世界,河流湖泊是大地母親的血液,山脈就是她的骨骼,各種植被就是她的毛發,這一切,多么神奇地附著于她的軀體,成為大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凹凸有致,像母親美麗的曲線。

我們的母親就像中華民族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樣,包容著每一個不同個性的孩子。在我的心中,母親和祖國一樣偉大,我愛母親,也愛父親,并深深地懷念他們!

土地是萬物之源,沒有土地,我們吃什么喝什么?換言之,沒有土地,就沒有人類,甚至沒有生命。有了土地,草原、湖泊、山川、森林……才富有了靈性與詩意,只要撒下種子,糧食和蔬菜就像被施了魔法似地生長出來,使人類不斷得以生息繁衍。

自從盤古開天辟地,地球上有了人類,人們祖祖輩輩依賴土地而生存,視土地為衣食父母、立國之本,并形成共識,根深蒂固。

土地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根,也是生命的祭壇。在中國古代,曾有“社稷祭祀”的制度。古人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稱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做“稷”。他們用青紅白黑黃五色土建成社稷壇,虔誠祭祀,由來已久。

明清時期,在今北京中山公園內,設有用五色土鋪就的社稷壇,分別為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黃,以五行學說中的五色對應五方,象征“普天之下,皆為王土”,正中立了一根石柱,叫“社”,象征“江山永固,社稷長存?!蔽迳烈蚕笳髦毅筱蟠笾腥A,東為大海,西為白沙,南為紅土地,北為黑土之故鄉,黃土高原位于其中。

對土地的尊重,就是對國家的尊重,對衣食父母的尊重。春秋時期晉獻公之子重耳被人陷害流亡他國,一日饑渴難耐,行至五鹿之地,見幾位農人在田邊進食,遂叫隨從向他們乞食,農人拿起一塊泥巴給他們。重耳見了很生氣,剛要發作,隨從卻接過泥巴説:“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給我們土地,難道不是吉兆嗎?”重耳恍然大悟,從而對農人對土地肅然起敬。他當上國君,成為晉文公后,鼓勵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賦稅,救濟貧苦百姓,在災荒之時開倉放糧,受到百姓擁戴,從而國家安定,逐漸強大起來。

我的父親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后來他成長為土改干部、鄉鎮干部。父親很威嚴,喜歡看書。有一次,他在家里陪客人飲酒閑談,講起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説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被元軍追殺,一路騎馬飛奔,饑腸轆轆,突見前面一座破廟門前,兩個和尚坐著喝稀粥,他下馬來到和尚跟前,饞涎欲滴地盯著碗里用豆腐渣、白菜幫、野菜葉做成的稀粥問道:“此為何膳?”和尚回答:“珍珠翡翠白玉湯?!焙蜕幸娝囸I難耐的樣子,也給他盛了一碗。于是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連稱“美食,美食!”后來,朱元璋做了明朝的皇帝,每日酒肉伺候,卻少有食欲。一天,他突然想起珍珠翡翠白玉湯,吩咐廚子趕緊預備?!皽倍松蟻砹?,他饒有興味地呷了一口,卻找不到昔日之滋味,生氣地將碗摔在地上,差人去請那和尚,和尚卻早已不知去向。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吃,是人們一天到晚談論最多的話題,熟人相見,常常有意無意地問“吃了嗎?”漸漸形成了飲食文化。吃的東西從哪里來呢?從土地中來,因此我們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土地給予我們的恩賜。

蔣經國統治臺灣時期實行“三通”,一批臺灣老兵重歸故里,與親人團聚。他們回程時,每個人都帶走了故鄉的禮物,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鄉土,有人竟然以鄉土代茶飲。這是一種故土情懷,因為鄉土就是他們的根,他們的情,也是他們揮之不去的鄉愁。

“我走后,你們把我埋在咱家西山坡上的地里吧!”這是父親對兒女唯一的臨終囑咐。也許是父親糊涂了吧?那片地在土改之后幾易其主,早已物是人非。也許那塊土地一直在父親心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也是他老人家一直埋在心底的鄉愁。正是因為他對土地的眷戀,使他在退休后一直視我家菜園為寶,在菜園里流過太多的汗,甚至指望菜園里能夠生出金元寶來,從而改變家庭生活,他甚至希望兒女中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傳承他愛勞動的美德,成為“園頭”,可令他老人家失望的是,他的六個兒女都沒能繼承他的遺志,在父親去世后,菜園就被棄管了。

如今,我的父母一晃已走了N年,他們的墳墓成了兩座大大的土丘,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祭壇。土地里躺著我的祖先,也躺著我的父母,怎能説土地不是生命的祭壇呢?而今,我毅然決然地奔向土地,在春天里播下希望的種子,是為了告慰天堂里的父母,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女兒成了真正的“園婆”,擁有了想種什么就可以種什么的土地,雖然它還不算大,只是個幾十平米的小菜園。

五月的一天傍晚,天空烏云密布,云層低低的,好像離我們很近。春風透過紗窗吹進屋里,空氣一下子涼爽起來。

我剛剛關上窗子,雨就來了,碩大的雨點裹挾著冰雹砸在地面、車頂,窗臺上……就像有人用無形的聚寶盆正從高處向地面撒鹽粒,頃刻間,小區水泥地上布滿了白花花的“鹽?!?。

我很擔心地里的菜,蘿卜、白菜剛出苗不久,黃瓜和豆角也才長出三兩個葉片。于是,第二天一早,我飛快地騎上自行車奔向菜地。My god! 雹子把我辛辛苦苦種的菜都打了個稀巴爛,尤其是脆生生的黃瓜,被打得七零八落,有的甚至成了光桿司令。還好,有根不愁長葉,只好等著緩苗吧。

“人,有時是敵不過天災的?!痹诮洑v過磨難之后,母親曾經這樣説。這正像我們腳下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秧苗,是無法抵御天災的,也正像我們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因為我們是凡人,無法預知未來。

勞動終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流汗,甚至有時要揮汗如雨。我終于體驗到父母當年在菜園里種菜的不易,想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感慨著干完活,腳上帶著泥土回家去。

五月里,傳來兩條喜訊,一是留學讀博的兒子公眾發表論文圓滿成功,二是在三尺講臺上辛勤工作三十年的丈夫在建校三十周年之際,穿著紅色的蒙古袍登臺領取鮮花。這是他頭一次受到如此隆重的獎賞,三十年的辛勤耕耘,三十年的付出與收獲,此刻綻放出鮮艷的花朵,鐫刻在他的臉上。在這所民族學校里,那些元老級的教師大多調走了,有的升職了,有的發財了,僅剩四位老教師依然堅守在教學一線,這四位中唯有我的丈夫最為普通,然而三十年來,他總是那么知足地、樂觀豁達地工作生活著,從未抱怨。

《鮮花應該獻給誰?》,這是我學過的中學蒙文課本中的一篇文章。其中説的是在一次頒獎典禮上,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是最應該獲得鮮花的人,他們中有各行各業的人,各自陳述著自己為社會所做的貢獻,可是頒獎者最終把鮮花獻給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古人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在此,我向無比敬業的教師們致敬!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耕耘,我們定會在黑暗中摸索很久。

勞動是光榮的,靠自身的誠實勞動改變生活,其樂無窮。為此,我向所有靠誠實勞動,辛勤耕耘的勞動者致敬!

雨過天晴,地里的菜長勢喜人,雹災的痕跡漸漸淡去。一天,劉師傅打來電話説:“你家的菜可以摘吃了,快來地里吧!”于是我們興奮地直奔而去,豆角、黃瓜、茄子、辣椒……用塑料袋裝了好幾袋,吃不完,還送了人,而且送人的比我們吃的還多。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看到世界正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讓更多的普通勞動者得到更多的實惠。

我意外地結識了劉師傅的侄子,一個雙眼炯炯有神的年輕人。原來,他是村書記,響應國家土地流轉的號召承包了村里的土地,成為新時代的莊園主,在地里大面積種上有機糧,還向外發包菜地,努力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糧、放心菜。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老百姓從解決溫飽到奔向全面小康,糧食安全成了大問題,如果人人都像他這樣重視糧食安全,那么實現社會的高度文明,實現中國夢就為期不遠了。

進入六月,我們每次去菜地都有不小的收獲,高興而去,滿意而歸。離我家菜地不遠,頭茬小麥已經成熟,農民們正在收割。土地,不辜負任何一個肯于彎下腰來辛勤勞動的人,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土地,愛惜土地,感謝土地給予我們的饋贈,向土地致敬!

猜你喜歡
菜園土地母親
我愛這土地
小小菜園有驚喜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家的菜園
菜園里
分土地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