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莽,詩人和詩歌義工

2018-12-22 10:56蘇歷銘
當代人 2018年12期
關鍵詞:白洋淀食指詩人

蘇歷銘

林莽,原名張建中,1949年生于河北徐水。1969年到白洋淀(安新縣北何莊)插隊,同年開始詩歌寫作,為“白洋淀詩歌群落”和“朦朧詩”的主要成員。任職于中華文學基金會文學部和《詩刊》編輯部。出版過詩集、詩文合集、詩畫集11部,編輯和主編詩歌選集、專輯幾十種,撰寫詩歌評論和序言等文章百余篇?,F為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詩歌理論研究刊物《詩探索》作品卷主編。

很多人評價說,林莽是一個底蘊深厚、寬容善良、才情并重、值得信賴的詩人,我當然贊同這樣的評價,同時覺得他還是一位傳承與創新、自進與提攜、忘我與大局的詩歌大家。

眾所周知,上世紀九十年代主持《詩刊》下半月刊期間,林莽大力扶植、培養年輕的實力詩人,使《詩刊》煥發出青春的朝氣。他鼓勵青年詩人不斷進步,對他們的成長傾注自己滿腔的熱情,詩界相當多實力詩人稱之為亦師亦友的兄長,擁有良好的口碑。

當年他從詩刊社退休后,完全可以享受寫作和繪畫的樂趣,但他還是責無旁貸地接過《詩探索》的工作,繼續從事尚未完成的詩歌事業。除了詩人身份,他是我見過的最卓越的詩歌活動策劃人。在當下,有的人策劃詩歌活動是指向自己的,或者是指向自己的小圈子,而林莽則不同,他的詩歌活動指向天下。

在《詩探索》作品卷工作期間,他繼續提倡健康寫作,不斷挖掘、培養和提攜新人,為諸多籍籍無名的新人提供展示的平臺,使他們如虎添翼地活躍于中國詩壇之上。他把倍受關注的華文青年詩人獎恢復起來,又創建了詩探索年度詩人、中國詩歌發現獎、春泥詩歌獎和紅高粱詩歌獎等詩歌活動,編輯出版各種年度詩選和詩歌合集,為年輕詩人提供展示自己和不斷探索的機會。我曾試圖勸他放棄勞心累人的工作,做輕松自在的自己,他說辦好《詩探索》是無法推卸的責任,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數年來,我曾隨他前往吉林、山東、江蘇和上海等地參加詩探索詩歌活動,見證他與眾多青年詩人促膝談心,循序漸進地指導他們詩歌寫作的情形。一般來說,詩人寫作是需要時間的,像林莽這樣無私奉獻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詩壇上并不多見。

林莽自身是一位杰出詩人,他以自己數十年豐富的詩歌文本不斷完成對中國詩歌的貢獻。同時,與同時代的詩人名家相比,他更具有傳承和引領的意識和精神?;蛟S是編輯職業的原因,林莽一直超越個人寫作,把視野放到自身以外的其他詩人身上。僅稱他是青年詩歌導師不夠貼切,在廊坊師院舉辦的“林莽詩歌創作研討會”現場,我的腦海里迅速閃現詩歌教育家、詩歌活動家、詩歌出版家等一系列的稱謂,這些稱謂對于林莽來說都不過分?!皶r間在消逝,生活在繼續,我們總在嘗試著認識這個龐雜的世界和我們自己?!绷置У脑娙松矸葜庥峙c詩歌相關的大量工作,可能會遮蔽讀者對他作品的認知,我卻沒有多余的擔心,時間會讓我們重新認識林莽詩歌文本的價值。

詩人張洪波曾說:“多年來,林莽默默地為中國詩歌特別是有關‘白洋淀詩歌群落、有關‘朦朧詩等做了許多工作,有些工作甚至是少有人知的。在這期間,他從沒有張揚過自己,不像有些人,為了炫耀自己而不遺余力。我曾認為,林莽是一個因為種種原因被湮沒了的人,我常常能感覺到,一件事(甚至是他一手操辦的事)做下來,當大家回頭再一次梳理的時候,他總會微笑著躲在人們的后面,他幾乎是一個需要鉤沉的人;而林莽又是一本厚書,是一本越讀越有味道的厚書?!蔽艺J同這樣的說法,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與林莽相識后,始終把他看作是詩歌創作上的兄長,他的存在是中國詩歌的一件幸事。

1969年,20歲的林莽去了河北水鄉白洋淀插隊,并開始早期詩歌寫作,或許是為紀念那段刻骨的生活,1994年出版個人詩集時,他把這本詩集命名為《我流過這片土地》。在這本詩集中,林莽詳細敘述了當時的情景:“白洋淀有一批與我相同命運的抗爭者,他們都是自己來到這個地方。他們年輕,他們還沒有被生活和命運所壓垮,還沒有熄滅最后的愿望。他們相互刺激,相互啟發,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文化氛圍。一批活躍在當代文壇上的作家、詩人都曾與白洋淀有過密切的聯系。那兒交通不便,但朋友們的相互交往卻是經常的。在蜿蜒曲折的大堤上,在堆滿柴草的院落中,在煤油燈昏黃的光影里,大家傾心相予。也就是那時,我接觸了現代主義文化藝術思潮?!绷置f的這群人,就是今天被詩歌界熟知的“白洋淀詩歌群落”。

當年白洋淀曾是一大批詩歌創作者的集聚地,這些人多是來自上山下鄉運動的知識青年,如根子、芒克、多多、宋海泉等人,也有一些前來白洋淀游歷、訪友和交流思想的同齡者,如北島、江河、嚴力、鄭義、甘鐵生、陳凱歌、史保嘉等人。他們抄錄、傳閱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葉賽寧、茨維達耶娃、聶魯達、阿拉貢等蘇俄及西方詩歌,明顯受到外國現代主義詩歌的影響。他們的詩沒有浸染當時的政治色彩,體現出知青們率真和叛逆的精神。

在白洋淀出身的詩人中間,林莽是獨特的存在,他與芒克、多多、根子并不在一個村子插隊,他的詩在癲狂年代里始終表現出獨有的安靜,其作品大多是內心獨白的心靈詩篇,同時又具有印證時代或超越時代的詩歌精神?!靶撵`的閃光來自對什么的渴求/湖泊在黃昏的余輝中/是有一種欲望來自沉郁的歲月/一封信、一首歌、一個無言的請求//當我走過那些河岸和落葉堆積的小徑/被一個無法實現的允諾纏繞了許多年//那影子已化為低垂頭頸的天鵝/有時我夢見/在一片遙遠的草灘上/那只神秘的大鳥正迎風而舞”。

在經歷了六年的插隊生活后,林莽于1975年返回北京,先后寫出《我流過這片土地》《海明威,我的海明威》《圓明園·秋雨》《盲人》等一系列作品。1979年,他參加了“今天文學研究會”的活動。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林莽塵封的詩作陸續公開發表。從中華文學基金會到詩刊社,他始終保持著熱心、親和、干凈的低調態度,不與人爭,遠離功利,在保護和整理詩歌遺產的過程中發揮著鮮為人知的重要作用,同時對推動中國詩歌的發展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心血。

2005年的夏末,我隨林莽、劉福春等人陪韓國學者一起去了白洋淀,在蜿蜒的河道里體驗前輩們的詩歌精神,有著一種源自內心的敬重。在當年插隊的小島上,我們見到芒克當年的鄰居,從當地人充滿感情的語調里,領略了前輩們在鄉親心中的位置,更深切地體會到在七十年代初期他們業已開始的現代主義詩歌的價值。當晚,在荷花簇擁的燒烤爐前,林莽談起十年前曾和牛漢、吳思敬、芒克、宋海泉、甘鐵生、史保嘉、仲維光、白青、劉福春、陳超、張洪波等人的尋訪活動,就是在那次尋訪中,牛漢力倡以“白洋淀詩歌群落”這個富于詩意的名字,替代先前“白洋淀詩派”的提法,使得白洋淀詩歌存在有了準確的定義。

在我的印象里,林莽一直照應食指,特別是前些年凡是有機會在公眾場合見面,林莽和食指幾乎總是同來同去。在關在福利院的最初時間里,食指幾乎被人遺忘,林莽是始終關心和幫助食指的詩人之一,特別是《詩探索金庫·食指卷》的出版,林莽所做的工作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他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訪問食指的親友,整理出《食指生平年表》和《食指詩歌創作目錄》,并寫出《食指論》。謝冕、吳思敬和林莽等《詩探索》的前輩們“將食指浮出水面”的努力,使得我們今天能夠真切地聽清食指激情的朗誦,和他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詩篇。林莽是相當內斂之人,放低自己,平等待人,但他不動聲色地堅持自己行事的準則,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我們會明白詩歌的許多事情。

2009年1月,北京朝陽區文化館曾舉辦“紀念詩歌創作四十年——林莽詩畫展”,包括數位德高望重的老詩人在內的全國200多位詩人親臨現場。我曾見過他離開白洋淀之前創作的幾幅油畫,現在他重新拾起畫筆,又創作出一批風格獨特的國畫。其實這些年來他在新詩寫作的同時,對其他藝術門類抱有濃厚的興趣,一直在探索著詩與畫的融合。他認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繪畫比詩歌更明確地體現著這一美學命題。詩情畫意,自古就是在人們的審美中聯系在一起的,因為無論詩歌還是繪畫,都是源于心靈潛在的情感和生命本質的表達。

在別人的眼里,林莽是一位大詩人,而在我的眼中,他又是無私奉獻的詩歌義工。林莽擔任《詩探索》作品卷的主編后,我有幸成為編輯委員會中的一員,從包括林莽在內的《詩探索》同仁們身上,深刻感知做人與作詩的高度統一。林莽說過,“我們在經歷著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世界藝術在一百多年以來,走過了一個全面實驗與探索的時期。我們是在那場革命后的余燼中尋找屬于我們自己的藝術家園。我們有時會因為時空的錯位而感到失落與茫然。有時我追問自己,到底什么是藝術,什么是詩歌?我為不能透徹地認知這個世界和自己而感到羞愧,當然,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和認知都是有限的。我也時常為那些過于浮泛而又自信的藝術行為感到惶恐和擔憂,因為‘盲目和‘自大使一些人失去了一個藝術家本應具有的品質與必需的真誠?!?/p>

編輯:安春華

猜你喜歡
白洋淀食指詩人
“詩人”老爸
憤怒
雄安兩賦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帶“口”的漢字
平衡尺子
想當詩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詩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