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梁實秋譯莎風格之影響因素

2018-12-27 01:21呂雙雙
青年文學家 2018年30期

摘 要:梁實秋(1903-1987)是以一人之力將《莎士比亞全集》譯介到中國的第一人,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人。其一生的功績體現在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上。影響梁實秋譯莎風格有諸多因素包括其“信”與“順”辯證統一的翻譯標準、謹慎的翻譯選擇與嚴謹的翻譯態度;贊助者的支持與要求,以及時代背景等。本文將從內部因素、外部因素兩大方面闡釋影響梁實秋譯莎風格之影響因素。

關鍵詞:梁譯莎劇風格;翻譯標準;翻譯選擇;贊助者

作者簡介:呂雙雙,女,漢族,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人,沈陽師范大學全日制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0--01

一、梁譯莎劇風格

莎士比亞作品文字很大程度上在于語言的“陌生化”。梁譯莎劇很大的特點便是,采用異化方法較多,并以大量加注輔助讀者理解。形成了“信”與“忠實”的風格。梁實秋本著“存真”、“求全”、“負責”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忠實傳達了莎劇的特色。但也存在將口語體很濃的臺詞翻譯成正式的書面語色彩的問題。本文將從內外來兩方面分析其譯莎風格。

二、內部因素

梁實秋就讀于北京清華大學 八年。后于美國哈弗大學 等等三所名校就讀。梁實秋身處新舊文化交替的年代,辛勤筆耕七十余載,英譯漢和漢英并舉,體裁涉獵廣泛。其譯作包括:《潘彼得》、《咆哮山莊》、《生死邊緣》等,其中最受矚目的翻譯成就是他用38年時間(1931-1968)獨立翻譯的40卷本的《莎士比亞全集》,約400萬字,是中國譯學史上的一座豐碑。梁實秋譯莎風格與其思想有著莫大的關聯。

(一)“信”與“順”辯證統一的翻譯標準。

1929年,梁實秋發文《論魯迅先生的“硬譯”》,引發有關翻譯的論戰,他反對魯迅的“寧信而不順”,認為那是“死譯”、“硬譯”。認為讀此類文章猶如看地圖,需要用手指著找到句法線索。同時,他也不贊成趙景深的“寧順而不信”的觀點,認為那是“曲譯”,也不可取。

(二)謹慎的翻譯選擇與嚴謹的翻譯態度。

梁在《梁實秋談翻譯莎士比亞》中曾提到“一般學校使用的教科書式的莎士比亞,有一個共同特點,那便是多多少少經過刪節,所刪節的即是所謂猥褻語的部分?!瓚騽±锏牟蹇拼蛘?,本自具有時代意義?!苯涍^仔細斟酌選擇牛津大學版《莎士比亞全集》進行翻譯。梁實秋本著還原真實的莎劇的思想譯莎。下面則是其還原莎劇真實面貌的例子:

《奧賽羅》一劇的150處“猥褻語”中,朱生豪略去了四處翻譯,分別為:

1、“Fled from her wish, and yet said 'Now I may'...”梁譯:也縱欲時也避免情焰,...

2、“Would they were clyster-pipes for your sake.”梁譯:那手指是你的“洗腸管”才好呢!

3、“If I court more women, you'll couch with more men.”梁譯:若我戀愛別的女人,你可以陪別的男子睡臥。

三、外部因素

除卻梁實秋本人翻譯觀的影響外,對梁譯莎劇風格產生巨大影響的還有贊助方的要求以及“五四”運動 的時代背景。二者相互作用對梁譯莎劇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贊助者——胡適對譯莎活動的要求

1930年12月胡適作為譯莎的贊助者在與梁實秋的通信中提到:“翻譯不可以成為Paraphrase。文中難譯之處,須有詳細注解?!焙m其實就是要求譯者以原語文化為依托,用異化策略為主的方法,傳遞異國文化?;逎幱米⑨尩姆椒ㄑa償,這恰好是梁實秋譯本的主要特色。通過朱譯與梁譯的例子可以更加明顯地看出梁旨在傳播異國文化的翻譯目的。

Thus when I shum Scylla, your father, I fall into Charybdis, your mother.

朱生豪譯:逃過了兇惡的礁石,逃不過危險的旋渦。

梁實秋譯:好像是我躲開了西拉,你的父親,又觸上了卡利伯底斯,你的母親。(譯者加注:西拉,卡利伯底斯是意大利與西西里之間的兩個巖石,內藏怪物,每日三次噴吸海水,致舟于覆。Scylla Charybdis 兩個意向分別源于意大利墨西拿海峽上的西拉巖礁和卡利伯底斯大漩渦,意指腹背受敵。)

(二)時代背景——“五四”運動的洪流

外國文學的各類文體推動了中國文學的轉型和創新,這一切都離不開白話文體的陌生化作用。白話文體的出現使梁具有更多創新的可能?!拔逅摹睍r期的翻譯文學使得中國文學產生了一種由文言到白話,由漢語的地道到帶有歐化成分的演變過程,文體陌生化又促進了譯者在翻譯中的“創作”。這種歐化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豐富了現代漢語。

總結:

梁實秋所譯莎劇以文辭華美為尚,以“存真”為要旨,緊扣原作。在其信”與“順”辯證統一的翻譯標準以及謹慎的翻譯選擇與嚴謹的翻譯態度指導之下,本著傳播異國文化的理念為目的形成了“信”與“忠實”的風格。因此,梁實秋當之無愧是將《莎士比亞全集》譯介到中國的第一人。

參考文獻:

[1]柯飛. 梁實秋談翻譯莎士比亞[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88,(01):46-51.

[2]李佳偉,回麗君. 胡適對梁實秋莎譯特色影響及歷史成因[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5(02):72-77.

[3]劉炳善. 從一個戲看莎翁全集的兩種中譯本[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02):81-87+75.

[4]趙軍峰,胡愛舫. 梁實秋對翻譯的貢獻[J]. 荊州師專學報,1995,(03):66-69.

[5]趙軍峰 ,魏輝良. 梁實秋的翻譯觀初探[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04):90-94.

[6]朱安博,朱生豪的文學翻譯研究[M]. 國際工業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