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武莊的百年滄桑巨變

2019-01-02 06:22饒甘棠
文史春秋 2018年11期
關鍵詞:寧武武鳴袁世凱

● 饒甘棠

在距離廣西南寧武鳴縣城約7公里、寧武鎮約2公里交叉處的武鳴河邊,有一座清雅別致、小巧玲瓏的農莊。莊內曲徑通幽、茂林修竹,藕塘里散發的陣陣荷花香,沁人肺腑,每到春季,塘邊杏花含苞、桃花艷放,美不勝收;清澈見底的武鳴河逶迤緩慢地繞過農莊,白鵝戲水、碧波蕩漾、魚翔淺底、農夫垂釣,真是一幅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圖,這就是當年兩廣總督陸榮廷修建的“廣西第一莊園”——寧武莊。

1970年代,我曾是武鳴一所中學的老師,閑暇之余,走遍了寧武莊周圍的鄉村,采訪了許多當地的老百姓,對當年陸榮廷修建寧武莊的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多年來,一種割不斷的情結讓我一直關注著寧武莊,面對寧武莊如今的變化,我不由得感慨萬千。

陸榮廷與寧武莊的由來

陸榮廷(1859—1928),字干卿,出生于廣西南寧市武鳴縣寧武鎮雄孟村壘雄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幼年孤貧,無依無靠,到處流浪。年輕時落草綠林,立足于龍州。清光緒八年(1882年),陸榮廷被清軍管帶程武英招為親兵,之后在清剿綠林游勇、鎮壓會黨起義的過程中,屢建“功勛”,隨之官運亨通、扶搖直上;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陸榮廷45歲,薦升為“十營統”,布防于中越邊境,第二年晉升為右江鎮總兵,鎮守慶遠府屬各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陸榮廷撲滅廣西會黨起義“有功”,保綬為“提督衙”;宣統元年(1909年)陸榮廷兼任廣西邊防督辦;1911年,末代皇帝溥儀提升陸榮廷為廣西提督,賞賜黃馬褂一件。

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宣統皇帝宣布“遜位”,陸榮廷由龍州移駐南寧,廣西同盟會策動陸榮廷反正。1911年11月7日廣西咨議局在桂林宣布廣西獨立,推舉沈秉坤為廣西都督,王芝祥、陸榮廷為副都督。陸榮廷通電響應,“附議共和”。11日桂林發生兵變,作為外省人的沈秉坤離桂,駐守龍州、安邊道的陸榮廷部下陳炳焜、陳鳳昭聞訊,連夜通電主張“桂人治桂”,擁戴陸榮廷為都督。陸榮廷當仁不讓,13日在南寧通電就任廣西都督。

隨后,從孫中山手上竊取了臨時大總統職位的袁世凱,于1912年3月10日宣布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同年7月,袁世凱任命陸榮廷為廣西都督,授其陸軍中將并加上將銜。不久,又特授陸榮廷為“寧武將軍”,督理廣西軍務,并贈九獅指揮刀一把,還讓陸榮廷的大兒子陸裕勛入京師模范團為副官,授陸軍中校五等文虎章。

此時的陸榮廷,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1913年,54歲的陸榮廷,攜帶家眷及警衛人員,浩浩蕩蕩地榮歸故里、衣錦還鄉。他在縣城城廂鎮大興土木,營建“上將第”、業秀(其父名)公園、明秀(其叔父名)公園、“上將臺”等建筑。1914年,陸榮廷又聘請堪輿師來到壘雄,挑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建造了一座頗具規模的莊園——寧武莊。到1915年秋,寧武莊建成,農歷八月十一,寧武莊圩市正式開張,陸榮廷隨即入住寧武莊。

當年的寧武莊是按蘇州傳統園林格式修建的,蘊含著豐厚的中國古典文化,它坐落在武鳴河的右岸,離河邊約150米。莊園坐西朝東,略呈長方形,劃分為內外兩個區域。內區接近公路邊的廣場上樹立了兩個莊嚴的華表,華表后面是一座寬敞明亮、氣派恢宏的“華府第”——陸公館,這就是陸榮廷當時居住和處理軍政大事的府邸,門前有武裝衛兵把守,閑人不得走近。陸公館后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家廟,家廟門上懸掛陸榮廷親筆書寫的“陸氏家祠”4個大字,這里是陸氏家族祀祖的地方。陸氏家祠的排樓上,有陸榮廷親自手書的“忠義報國,孝友存家”的對聯,陸氏家祠后庭供奉著陸氏歷代宗親的神位,以及原兩廣總督岑春煊的祿位,另外還豎有一座陸榮廷的半身塑像。華府第和家廟之間是個大天井,兩側建有接待賓客的四合樓,中間是一片廣場,聳立著一對活靈活現的石獅子。陸氏家祠后面是莊嚴肅穆的神碑,再右側是一座四季飄香的花園,殿后便是陸氏家屬居所。

陸榮廷希望能和民眾共享安樂,便在寧武莊外區的后閘門旁特地建了一座富麗輝煌的戲臺。臺前橫匾上寫著“起舞臺”3個墨黑大字,臺的兩邊磚柱上寫的是“與民同樂”“共話桑麻”的對聯。戲臺的前面是一個寬闊平整的廣場,廣場的東面建造了兩列平行的圩亭,亭內開設米行、肉行、飲食行、蔬菜行、煙酒行、布匹行、雜貨行、賭行等。圩亭邊整齊劃出一塊土地,建有100多間店鋪和民房,成為當地居民居住和經營貨物交易的場所。按照慣例,寧武莊“三日一圩”,每逢圩日,四鄉來趕圩的人們,接踵摩肩、熙熙攘攘,異常熱鬧;晚上圩亭內,燈光明亮、人潮涌動,粵劇、桂劇、京劇戲班輪番上陣,演出的《六國封相》《打棍出箱》《拾玉鐲》等傳統戲劇,讓鄉民們百看不厭。

在修建寧武莊之初,陸榮廷就考慮到安全問題,他在莊外筑起兩座炮樓,炮樓不遠之處還設有兵營和練兵場,河邊建了一個小型發電站,可供寧武莊的全莊生活用電。陸榮廷為方便交通,開通了舊邕武公路,還在武鳴河上架起了一座鐵橋,并以鐵橋為起點,修筑了3條小型鐵路,其中兩條已鋪軌的鐵路可行駛手搖機車,在當時已算是先進的交通工具了。

秘密“討袁”軍事活動基地

直到今天,武鳴許多老百姓還認為,陸榮廷在一些關鍵的歷史時刻,也曾做過順應潮流的事情。比如說,他在越南抗擊過法國侵略者以及參加過“護法反袁”斗爭,而寧武莊就是當時“討袁”的一個秘密軍事活動基地。

1915年12月,袁世凱自以為時機已成熟,迫不及待地宣布恢復君主制,建立“中華帝國”,自稱為“洪憲”皇帝。對于袁世凱的倒行逆施,孫中山、梁啟超等人表示堅決反對,連北洋將領段祺瑞、馮國璋等也深為不滿。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在云南宣布起義,發動護國戰爭,得到了各省相繼響應。國民黨的領袖黃興鼓動陸榮廷站出來反袁,岑春煊、梁啟超也相繼來函,敦促陸榮廷高舉義旗,討伐袁世凱。

盡管袁世凱加封了陸榮廷許多官位,但是,陸榮廷深知袁世凱是極不信任他的。表面上,袁世凱把陸榮廷的兒子陸裕勛封為自己的“侍從武官”,實際上是把陸裕勛作為人質扣留在身邊,后來陸裕勛竟不明不白地中毒身亡。當袁世凱即將稱帝之前,特地派心腹王祖同任廣西巡撫,監視陸榮廷。陸榮廷對此恨之入骨,他深信袁世凱遲早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改號稱帝,陸榮廷便“陽順命而陰自為備”,只不過“外人不知也”。

寧武莊簡圖

寧武莊地處祖國南疆,既偏僻、又安全,更何況陸榮廷手中擁有重兵,于是,不少政壇要人、高級將領,從各地會集到這里,一同商討護法反袁大事。一時間,寧武莊內貴客盈門、高朋滿座,先后到寧武莊的高官大吏,有孫中山先生的代表古應芬和藩乃德,廣州大元帥府交通部總長胡漢民,兩廣護國軍軍務院撫軍長岑春煊,廣州非常國會眾議院議長吳景濂,軍務院總參謀長梁啟超和藍公武,湖南督軍譚延闿,兩廣護軍政府七總裁之一、兼外交和財政部長伍廷芳,海疆軍總司令李根源,兩廣護國軍第五軍司令林虎和鈕永建,以及后來當了護國軍第二路總司令的李宗仁等人。

經策劃,陸榮廷兩次召開“寧武莊軍事會議”,宣誓討袁:1915年12月陸榮廷在寧武莊召集舊桂系高級將領陳炳焜、譚浩明、李靜誠、莫榮新等人,籌謀討袁事項,會上焚香誓盟,陸榮廷親自帶領舊桂系高級將領宣誓:“我們同心協力,反袁到底?!?916年1月,陸榮廷再次主持舊桂系軍官會議,商討討袁的事項。陸榮廷說:“反袁護國,人心所向。如果我們助袁為虐,勢必被人討伐。袁世凱素來瞧不起我陸榮廷,他一旦當上了皇帝,斷不容我同朝共事,他既毒死我子裕勛于前,又派特務監視我的行動于后,我非把他打倒不可?!?/p>

如今,在離寧武莊不遠的獅嘯山陸榮廷陵墓旁,還保留著章太炎給陸榮廷撰寫的“墓表碑記”,記載著陸榮廷在寧武莊策劃護法討袁活動的全過程:

“民國二年,黎公被脅入京師,君知大總統袁公必改號,陽順命而陰自為備,外人不知也。四年秋,帝制議起,以明年為洪憲元年。其冬,蔡鍔、唐繼堯以云南軍討袁氏。廣東帥龍濟光遣其兄覲光率師道百色窺云南,盡奪其杖,始宣言討帝制,與云南應。北伐次長沙,袁世凱卒,依法以黎公繼,被任湖南督軍,復徙廣東,明年春,入覲,授兩廣巡閱使?!?/p>

此段文字不多,卻記載著陸榮廷帶著幕僚坐鎮寧武莊,指揮護法粵桂戰役,設計活捉“率師道百色窺云南”的袁世凱爪牙龍濟光胞兄龍覲光,以及后來親自率領反袁護法大軍,北伐長沙的精彩過程。當袁世凱知道龍覲光兵械被繳后,自知大勢已去,時局已無可挽回。在四面討伐聲中,他只做了83天的“皇帝”,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年號。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患尿毒癥,死于舉國聲討之中。袁世凱死后,黎元洪任命陸榮廷為湖南督軍,后又授兩廣巡閱使。此時的陸榮廷,顯赫一時。

寧武莊遭到兵燹毀壞

寧武莊建成之后,曾經風光一時,但好景不長,一次兵燹,讓寧武莊遭受了毀滅性打擊。

1917年,孫中山在討伐張勛復辟之后,面對踐踏約法、反對共和的北洋軍閥段祺瑞,決定再予聲討。孫中山從上海率領了一支海軍護法艦隊和部分國會議員到廣州,自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打算以廣東為根據地展開北伐。當時的廣東是陸榮廷把持的勢力范圍,自然不容別人染指,陸榮廷表面敷衍孫中山,暗地卻和云南軍閥唐繼堯勾結,處處與孫中山作對,孫中山被迫于1918年5月離穗赴滬。他在辭職通電中,怒斥陸榮廷與北洋軍閥為一丘之貉。此后,孫中山在上海住了兩年,決定再下廣東舉起護法旗幟。1920年8月,他命令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由福建回師,進攻廣東,僅兩個多月,就將盤踞廣東的桂軍逐出廣東。1921年5月5日,在國會非常會議上,孫中山被推舉為非常大總統,為削平叛亂,統一全國,實現民主共和,孫中山決心消滅盤踞在廣西的陸榮廷舊桂系勢力。6月27日,孫中山任命陳炯明為總司令,兵分三路伐桂。前后數十日,桂軍兵敗如山倒,一潰千里,粵軍很快占領了廣西大部分地區。

8月,“東兵”(廣西老百姓稱陳炯明的粵軍)侵入武鳴。陳炯明的粵軍本來就是烏合之眾,軍紀非常敗壞,他們到處燒殺擄掠,陸公館、上將第、上將臺、明秀園、業秀園等古跡,全被燒毀,接著陳炯明又派了一支部隊,直搗寧武莊。在粵軍不費一槍一彈進莊后,指揮官傳令放假3天,放縱粵軍官兵闖入各個處所,破門砸窗、翻箱倒柜,肆意洗劫財物,接著又命令士兵抬出一箱箱煤油,撒潑到各家各戶的房屋,一把火點著后,整個寧武莊頓時成為一片熊熊火海。

我的舊同事、家住在寧武莊的莫劍廷老師,曾給我講述過當年他親身經歷的那場劫難。當晚他和家人匆忙逃離寧武莊,躲在離莊大約10公里的高山上,只見寧武莊內濃煙滾滾,火光沖天,莊內的華府第、陸氏家祠、戲臺和四五十間民房一夜之間全部化為一片焦土。第二天傍晚,粵軍燒毀寧武鐵橋上架設的木板后,便連夜撤回縣城。

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寧武農場

寧武莊遭受大劫難之后,只剩下殘垣斷壁、哀鴻遍野,慘不忍睹。寧武莊從繁華之極到破敗不堪,折射出了一代梟雄陸榮廷,在政治上、軍事上興起至衰敗的全過程。1924年陸榮廷被迫下野后,寓居蘇州,1928年在上海病逝,此后的寧武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一直無法恢復元氣。直至1932年,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當權,他們提出了“建設廣西、復興中國”的口號,寧武莊被當時的武鳴縣政府劃歸寧武鄉管轄,“寧武鄉公所”就設在寧武莊上,隨后“寧武莊”也開始復圩,但已無昔日繁華的景象。1940年代初期,武鳴縣政府曾將寧武莊空蕩蕩的圩亭,作為搞“土地陳報”工作人員的集中辦公處所。1940年代中期,寧武鄉在寧武莊東南約2公里處營建了寧武新圩場,把原設在寧武莊上的鄉公所、中心校,統統搬遷到新圩場去,這時的寧武莊只留下了40多戶居民。

廣西解放后到改革開放之前,寧武莊的變化并不大。1960年以后,眾多難僑從海外來到武鳴,國家在離寧武莊大約10公里處成立了“武鳴華僑農場”。寧武莊隨即劃歸給了武鳴華僑農場,寧武莊上的住戶編為“寧武分場”場員,與歸僑們一起進行農業生產。此后,經過漫長時間的磨合,寧武莊與寧武分場逐漸融合在一起。

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又名南寧華僑投資區)設立之后,可以說,寧武分場從此趕上了發展的最好時機,而今,一條條高等級公路在開發區內橫貫、一座座現代化工廠拔地而起,給當地的群眾帶來了巨大的福祉。

不應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

到過寧武莊旅游的客人們,都會感嘆寧武莊的地理條件,實在是太優越了:它地處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之中,北有大明山風景區,南有伊嶺巖風景區,離陸榮廷故居、陵墓和靈水風景區僅僅幾公里,特別令人高興的是,“十三五”期間,“南寧—貴陽”高速鐵路將在寧武莊附近通過,高鐵南寧北站,將放在武鳴開工建設,武鳴區的領導曾滿懷信心地指出:“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綱要,努力建設具有壯民族特色的‘富裕文明、生態宜居、美麗和諧’的武鳴新區,在全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碧热裟茏プC遇,做好寧武莊古跡文化的傳承保護工作,必將對武鳴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如今,人們步入寧武莊,雖然看到陸榮廷時期存留下來的古宅數量已不多,而且村民的住房都已翻新,但從那些幸存古宅的外表仍可看到昔日寧武莊威嚴、傲人的痕跡。百年滄桑,歲月變遷,當地的群眾都不希望看到寧武莊漸漸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便自發的搶救一些文物古跡,尋找和保護那些被扔下河的石鼓、華表、石獅等時代文物,“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p>

壯鄉武鳴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開埠置縣以來的1400多年,由于特殊的社會、地理環境影響,形成了特殊的人文歷史。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可以肯定地說,寧武莊不可能、也不應該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保護寧武莊的古文化、開發寧武莊的旅游資源,目前已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相信寧武莊特有的文化古跡,不久將會以更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歡
寧武武鳴袁世凱
淺談撤縣改區后的房地產行業現狀及發展建議——以武鳴區為例
張培爵之死:袁世凱一手制造的血案
渝水區下保村:打造生態美麗宜居新家園
新探寧武子之愚
淺析寧武縣“二人班”音樂的演唱風格
深化改革增活力 創新管理促發展——山西寧武大運華盛老窯溝煤業公司
那一年
袁世凱:從來也沒有蹺過二郎腿
寧武高速公路隧道群機電系統運營管理
Briefly Talk about Highly Effective English Classe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