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月如歌:收藏心情

2019-01-04 03:04秦福軍
資源導刊(信息化測繪) 2019年1期
關鍵詞:記者站測繪時代

◎ 秦福軍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轉眼間,《中國測繪報》已光榮地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永遠定格在了風華正茂的26 歲。退休后,閑來無事,時常翻閱《中國測繪報》各年度的合訂本,常有“茶香一去三千里,舊飲新啜兩分明”的感覺。

作為《中國測繪報》河南記者站的首任站長,我對《中國測繪報》自然是情深意厚!二十多年來,我們這批“老記”時刻關注著中國測繪宣傳事業的發展和壯大,積極投入到報紙的投稿、組稿、發行及記者站的建設工作中去,與報社的歷任領導、編輯和各省站的同仁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二十多年來,我們目睹和經歷了測繪科技的知識爆炸,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由傳統模擬時代向數字化時代進發,進而又向信息化時代和智慧化時代發展。同時,新聞宣傳工作也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把握時代的脈搏,謳歌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并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先進模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批“老記”也從測繪業務和管理工作,到兼管新聞工作,實現了一次自我蛻變。其間,同仁們揮筆寫下了許多筆含華彩、馨若幽蘭、翰墨飄香的好文章,不斷見諸報端,造就了許多“名家”“大家”。

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千古。如今,我們這批“老記”都退出了歷史舞臺。許多人在退休后將自己的心血之作匯編成冊,公開出版發行,起到了文化如水、潤心無聲的作用。幾年來,我收到了湖南局老局長劉厚昌的《大地情》、老站長廖鑒彬的《怡然閣弄墨》,測繪學校原紀委書記朱鳳喜的《鄉野來鳳》《遠山的回聲》,湖北老站長盧耀亭的《思路心律》,山東老站長李新蘭的《青未了》《青山如髻》等書,書中那風行草偃、力透紙背的詩文,使我十分感動。

為了做一總結,也為回報以上贈書的朋友,我將過去在《中國測繪報》等報刊發表的文章進行篩選,出版了近30 萬字的《秋月春風》。當然,這得感謝《中國測繪報》,讓我從新聞、文學的門外漢成長為“老記”,不斷發表習作,聚沙成塔,遂成文集;感謝我的戰友、著名雜文大家陳魯民教授以飽滿的熱情為書作序;感謝《中國測繪報》總編陳蘭芹、陜西老站長周建勛、上海老站長王光耀等欣然揮就讀后感和回憶文章。陳蘭芹總編的文章,娓娓道來二十載的友誼,讀后如飲山澗清泉,令人含英咀華、感懷不已。我與上述幾位作者二三十年杵臼之交,友誼契若金蘭、命儔嘯侶。

退休后,我只偶爾應省內一些雜志之約寫些詩文自娛。內心明白,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各地記者站人員更迭,中國測繪新聞宣傳事業在不斷向前發展。年輕時,遙望五六十歲,像眺望遙遠的彼岸;六十歲,回望二十歲,像望著永不歸航的港灣。陡然間,鳥語花香不再,玉步搖搖不能。

秋葉為琴雨作弦,此時情動共一傘?!袄嫌洝眰兺诵莺蠓稚⒃诟魇?、區、市,逐漸失去了聯系。人老了就特別懷舊,在浙江楊彬鏞的鼓噪下,2017 年我建起了“測繪老記”微信群,在報社通聯部李瑾主任的幫助下,各地的老站長先后歸隊進群。一時間熱鬧非凡,互致問候。湖南八旬不老翁廖鑒彬,常有詩文在群里發布。貴州張林將進群感悟發表在《中國測繪報》上。朱鳳喜從英國發來一篇又一篇邂逅之悟想。山東李新蘭、貴州張林,在群里發起了沿海岸線自駕行,沿途會見了不少“老記”朋友。近年,我罹患重疾,想在尚能動時出去走走。2018 年,我到了陜西西安、寧夏銀川以及廣西桂林、南寧,受到了各地“老記”朋友及諸位后繼站長的熱情款待,感動不已。

履職于《中國測繪報》的這段歲月,是我較為出彩的人生經歷之一。而人生這本書,經過歲月的醞釀與沉淀,愈加香醇雋永,啟迪人心,使我的生命境界得到升華,人生之旅順暢通達。于是,我們便走進了喜怒哀樂、嬉笑怒罵的大千世界,遠離了浮躁與虛華。

一步步走來,二十多年的崢嶸歲月彈指一揮間。歲月無痕,心靈有聲。我們與《中國測繪報》的感情,“老記”們之間的友誼,流逝不去,歷久彌新……

猜你喜歡
記者站測繪時代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招募活動NO.2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測繪質量的措施
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應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工程測繪中GNSS測繪技術的應用
無人機在地形測繪中的應用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