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院校開設中醫課程的歷史考察
——以《健康報》為中心

2019-01-06 00:21
中醫文獻雜志 2019年5期
關鍵詞:健康報衛生部醫學院校

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510006)

與組織西醫學習中醫一樣,在醫學院校里開設中醫課程是1954年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黨組(以下簡稱中央文委黨組)提出的改進中醫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但限于師資、教材等條件,這項措施在此后數年并未得到全面貫徹。1958年后,隨著政治環境、師資條件的改變,作為一項政策性的措施,醫學院校逐步開設了中醫課程,影響至今。

“醫學院校開設中醫課程”成為議題的背景

1.中醫政策調整的直接結果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醫政策調整和衛生部人事變動,始于1952年底。11月28日,原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的徐運北調任衛生部副部長,后來任衛生部黨組書記。1953年初開始的“新三反”運動中,衛生部受到點名批評;6月,借中南區第一次中醫代表會議之機,對衛生部中醫工作存在的問題做了初步定性;7月,中央軍委免去賀誠的軍委衛生部部長職務;12月底,第三屆全國衛生行政會議上,賀誠代表衛生部對中醫政策等方面的錯誤做了檢討[1]。

1954年6月4日,毛澤東和有關人員談話時指示,即時成立中醫研究機構,羅致好的中醫進行研究,派好的西醫學習中醫,共同參加研究工作[2]。

10月26日,受命檢查衛生部工作的中央文委黨組向中共中央提交《關于改進中醫工作問題給中央的報告》,對當時中醫行業的情況及中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指出:“目前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號召和組織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西醫學習和研究中醫的合理部分,經過中西醫的合作,使中醫得到整理和提高?!眻蟾嬷刑岢龈倪M中醫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第一項即“成立中醫研究院”,其主要任務“由中西醫合作,對中醫中藥知識和中醫臨床經驗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并為醫學院校培養講授中醫課程的師資和編纂教材。(中央文委黨組關于改進中醫工作問題給中央的報告.中藥工作文件匯報.中國藥材公司編印,1982年,第8頁。)”中共中央于11月22日批準了這份報告,并責成衛生部落實(同上,第3頁)。中醫研究院籌備處隨即成立。

上述報告和批示精神不久出現在《健康報》社論中。社論指出,要組織西醫學習中醫,中醫研究院“必須負擔起對中醫中藥知識和中醫臨床經驗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同時負責搜集和整理中醫中藥的書籍,并為醫藥院校培養講授中醫課程的師資和編纂教材的工作”[3]。至此,作為改進中醫工作的措施之一,為醫藥院校培養講授中醫課程的師資和編纂教材,就成為即將成立的中醫研究院承擔的主要任務之一。

2.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醫學教育基本情況

1954年,院系調整已告結束,全國高等醫學院校由建國初的44所調整為32所,各校校舍、儀器設備、教師隊伍得到了充實,招生人數迅速增加。1954年教師數增至5,166名,全國醫藥院校在校生達27,042名,相當于解放前招生總數的37.3%[4]。1954年7月召開的全國第一屆高等醫學教育工作會議上,確定了高等醫學教育的方針、任務和培養目標,開辦專業定為醫療、衛生、兒科、口腔、藥學、中醫、中藥7個,并統一了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就在這次會議上,政務院文委秘書長錢俊瑞傳達了毛澤東、劉少奇有關中醫問題的指示[4]41。

與此同時,中等醫學教育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重點發展的部分,規模迅速擴大。1950年,全國有中等衛生學校121所,在校生2萬人;1953年增至220所,在校生5.7萬人;1957年全國中等衛生學校調整后仍有182所,在校生8.1萬人。1954年,衛生部頒布了醫士、護士、助產士、檢驗士、藥劑士等8個專業的試行教學計劃。次年6月,衛生部又對上述教學計劃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醫士、護士、助產士、檢驗士、藥劑士、衛生醫士等6個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增設了中醫課程,并規定自1955~1956年度新生班次開始執行[4]27- 28。

盡管醫學院校學習蘇聯自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就開始了,按蘇聯做法制訂的《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大綱》則到1955年2月才審定完畢[5]。1956年后,口腔、藥學兩專業教學計劃也都增加了中醫、中藥課程,審定工作中有中醫研究院的參與[6]。

1956年3月和4月間,衛生部分別在上海、北京舉行座談會,著重討論中醫工作及基層衛生組織問題。參加座談會的有各省、市的衛生廳、局長和衛生部的部分司長。討論西醫學習中醫時,衛生部強調:今后高、中級醫學院校必須添設中醫課程[7]。至此,高、中等醫學院校都被要求開設中醫課程。

3.首批開課的醫學院校情況

由于高、中等醫學教育規模迅速擴大的實際情況和師資等條件的限制,1956年前能夠開設中醫課程的醫學院校寥寥無幾,而四川、武漢、湖北、蘭州、蘇州、河南、西安、上海第一醫學院和延邊大學醫學院,則從1956年起開設了中醫藥課程[8]。

由于各地中醫師資情況不一,各校開設中醫藥課程的情況各有特點。至于多數醫學院校沒能開課的原因,《健康報》也有談及,據稱有的學院深怕開中醫藥課程會增加學生負擔,有的學院強調沒有條件開課,有的領導和教師抱有抵觸情緒[9]。

《健康報》也刊載了武漢醫學院和湖北醫學院的經驗,這兩所高校的中醫師資都是附屬醫院吸收的當地著名中醫師。武漢醫學院在醫療系三年級下學期開設了2個學期的中醫課程,《中醫概要》《中藥知要》和《方劑知要》3門課的教材由任課老師自編。教學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對祖國醫學有正確認識,對中醫學術有基本了解,為進一步學習中醫奠定基礎?!苯處焸兊睦斫馐?,“教學要求有系統,有分析,門類清楚,章節分明,文字通俗,要全面扼要,不枝不蔓?!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們盡可能用通俗淺明的語言和講法解釋中醫術語,“在中醫學說上屬于存疑和說法太不一致的某些問題,以及教師自己還沒有充分了解的部分,應該暫作保留,不做教材內容。不要牽強附會地結合近代醫學。不要照本宣讀和過分地引用古人原文。并且要隨時征求學生對講課的意見,和了解他們學習中醫的體會,以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學習情緒,也可以糾正講課中的缺點,提高教學質量?!边@樣教學的效果也很好[10]。

湖北醫學院的中醫課程,從中醫學發展簡史入手,再講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學說如八綱、四診、三因、八法等,傷寒六經和溫病學只做概要講授;而后講授百余種常用中藥的性味和主治,并結合講解藥物的配伍禁忌和處方原則。該院的中醫教師注意學習西醫同事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劃分單元、章節,每個單元、章節都作扼要的小結?!皞湔n時一定要明確教學的目的、要求和熟悉教材內容,然后寫出系統性的講稿。用具體事例闡述問題時最好選擇病房中用中藥治療的病例,讓學生先閱讀病歷再看病人,才能生動而有力地說明問題。為了真正符合‘教’‘學’一致,在備課過程中還要經常聯系學生,深入了解聽課學生的水平和要求,搜集問題與意見,或估計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進行分析研究,結合講課予以解決?!薄爸v解時,我認為應該注意避免用西醫理論來解釋中醫學說;同時,講解時要盡量通俗一些?!盵11]

中醫師資培訓與師資需求的變化

1.高等醫學院校針灸師資培訓班

師資進修班是解決中醫師資匱乏問題的重要手段。在中醫研究院正式成立前的1955年7月初,衛生部委托中央衛生研究院針灸實驗所舉辦的高等醫學院校針灸師資培訓班已經開學。來自全國23個醫學院校和其他單位的37名學員參加了學習?!?7個學員里,主要是來自各地高等醫學院校的教授、講師、助教或準備擔任教學任務的醫師,其中包括具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授?!筮B醫學院的魏如恕教授……哈爾濱醫大住院醫師李明祥、河北醫學院高丕泰副教授……”[12]培訓班為期6個月,要求學員掌握針灸學術的理論和操作技術。教學工作主要由針灸療法實驗所擔負,朱璉兼任班主任。衛生部一些領導和北京市著名中醫也受邀作專題報告。針灸療法實驗所的10個治療室中的7個作了學員們臨床實習場地。

該培訓班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習內容包括中醫政策、中國醫學史、針灸理論和操作方法。主要教材是朱璉的《新針灸學》?!八薪虒W同志都為學員制定出了周詳的教學計劃,每個治療室輔導實習的同志也都根據全面計劃和臨床情況,又訂出了更詳細的計劃?!睘槭箤W員們從實踐中獲得信心,特別著重臨床實習。該班結業時,“李德全部長在結業典禮上講了話?!送?,衛生部部長助理郭子化、中醫研究院院長魯之俊、中華醫學會副理事長方石珊和名中醫王文鼎等都在會上講了話。當天晚上,國務院第二辦公室副主任范長江、衛生部副部長徐運北、中醫研究院負責同志以及著名中醫師等與學員們進行了座談?!笨梢娦l生部對這項工作的重視[13]。

2.江蘇的教材編寫和師資培訓

1954年開辦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時,呂炳奎便將工作重點放在教材編寫和師資培養方面,使之成為最早的全國中醫師資培訓基地。開辦之初,該校僅有4名教員?!爱敃r符合要求的師資是很難物色的,因為舊社會中醫學校少的很可憐,從事中醫教育工作的寥寥無幾,許多老年中醫,盡管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課堂教育也缺乏經驗。也有一部分老年中醫,不善于用言語將他的豐富知識與經驗表達出來,同時體力也受限制,就形成了鞭長莫及的現象?!痹撔5霓k法是從進修學員中培養師資,從而建立起13個教研組;具體培養的方法,是采取“交替教學法”。具體而言,“就是在黨委親自掌握老師具體指導下,師生之間、學員之間、班與班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教學,學員本身既是學生,也是老師,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講、老師聽。課后共同討論,展開爭鳴,又分工整理提高,再又分工負責教學,循環步步提高?!奔础盎ソ袒W,共同提高”方法[14]。這種“交替教學法”,半個世紀后仍為主編《中醫學概論》等教材的吳貽谷教授津津樂道[15]。

中醫教材是該校組織學員與教員共同研究編寫的?!?955年暑期中我們便組織了少數學員留校,試編內經講義,一月完成初稿。暑期后即以試編的講義用于第二期進修班,叫編講義的同學來進行試驗性的教學,結果一致反映效果很好,紛紛在黑板報上發表感謝,提出表揚?!贝撕?,不斷總結提高,“采取了缺什么,編什么,以編寫教材為主,適當編寫參考資料,以及‘集體創作,發揮專長,積極編修,逐步提高’的方法,同時提出‘以祖國醫學理論體系為依據,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和‘通俗淺顯,明白易懂’的要求,進行大膽寫作”[14]。

1957年9月,江蘇省中醫學校已編好包括《內經》、《素問》、《靈樞》、《傷寒》、《金匱》、溫病、本草、方劑、診斷、針灸、內科、外科、婦科等全部中醫教材,針灸教材已交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余各科教材也陸續付印[16]。隨即,衛生部又委托該校開辦師資培訓班,代山西、安徽、河南、四川、浙江、天津6省市培養中醫師資45名[17]。與此同時,該校抽調中醫教師20多人支援北京中醫學院,為該院建立起正常的教學秩序[18]。

在西醫學習中醫離職班的教學工作方面,江蘇省也創造了一些好的經驗。如強有力的領導和管理,師資力量的組織,集體備課制度的實施,并總結出“全面提示,重點突出,深入淺出,樸素介紹”的教學原則[19]。這些經驗后來都在更大范圍推廣。那些年,南京中醫學院共向全國輸送了96名師資,北京、河北、山東等地中醫學院的院長也是南京輸送的[15]。

3.“西醫學習中醫”對于中醫師資的分流和補充

在6個核心城市舉辦的第一批“西醫學習中醫”離職班和更多的在職班自1955年12月開始教學工作。除了民國時期曾參與中醫教育的有限存量師資外,增量部分尚在產生過程中。實際上,中醫研究院開辦的第一個“西醫學習中醫”離職班開課4個月后,該院中醫教材編輯委員會方于1956年3月21日成立,“確定編輯的教材中,有用現代漢語翻譯的《內經知要》、《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有編著的《內科學》、《外科學》、《針灸學》、《中國醫學史》等”[20]。

天津市對“西醫學習中醫”非常重視,于1956年5月25日正式成立了由43名中醫組成的天津市中醫教學研究委員會,負責領導全市西醫學習中醫的教學工作。該委員會下設《內經知要》、《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經》、《醫學史》及臨床各科等12個??菩〗M,每一小組由委員數人組成,集體負責備課和編寫教材。委員均為該市中醫學術素養較高的中醫師,他們根據各自特長,分任各??频慕虒W工作。如該市公共衛生局副局長哈荔田對《金匱要略》素有研究,又有豐富的婦科臨床經驗,便承擔了《金匱要略》和《婦科》的教學。研究醫學史頗有心得的宋向元承擔了《醫學史》教學任務。陸觀虎、邢錫波、趙寄凡、楊達夫、賀驥儕、張方輿、王文錦等津門名醫,也都擔任了中醫經典著作的教學任務[21]。

第一批“西醫學習中醫”學員曾作為醫學院校中醫師資之一部,但由于抽調參加學習時的不愉快經歷,1957年6月第一批西醫學習中醫的代表參加座談時,對于結業后承擔中醫教學任務并不情愿?!八麄冋f:班里西醫的大部分,都愿意在結業后一邊研究,一邊繼續學習;如果馬上去獨立負責開中醫課,恐怕吃不消”[22]。8月,在6個離職班教學工作座談會上,衛生部也承認“對學員所關心的畢業后的工作、前途和努力方向,未早作明確交代,也多少影響了學員的情緒和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但仍堅持“學員畢業后,原則上由衛生部統一分配,重點集中使用,做中醫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并適當照顧地方”[23]。

4.中醫進修學校和新辦中醫學院對師資的需求

中醫政策調整后,全國20所中醫進修學校和143個中醫進修班,都改變了過去不教中醫課或很少教中醫課的現象,中醫藥課程占總學時的比例提高到40%~60%[4]43- 44,這也次生出對中醫師資的大量需求。

盡管1956年1月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已決定采取中醫傳統的帶徒方式培養年輕人才,周恩來隨后提出還要同時開辦4所中醫學院。3月20日,衛生部黨組提出《1955年衛生工作基本總結及1956年的工作方針任務》,按照周恩來的指示,列入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籌辦中醫學院的內容[4]46。中醫師資緊張局面,因此進一步加劇。

5月中旬,衛生部召集四省市衛生廳、局的代表座談中醫學院籌備工作,教師調配被列入議題。據稱“四個省、市衛生廳、局的代表信心很大,都表示能克服籌建中醫學院的一些困難,并表示要積累經驗,以便迎接明年的擴大招生”[24]。衛生部提出“各地有責任來給上述四個地方以熱情的幫助,如各省、市衛生廳、局應選調當地有實學的中醫老師來擔任中醫課程的教學,隨時整理提供解放前那些熱心辦學的中醫們所取得的辦學經驗,現代醫學基礎課暫時需要就近的高等醫藥院校的教師兼任,教學大綱及教材需要中醫研究院等單位來共同配合編訂”[25]。

由于高層指示聯翩而至,衛生部確實應接不暇,4所中醫學院開辦時都是借用其他單位房屋。直到1957年1月,衛生部才決定“從1957年特別緊拙的基建投資總額中撥出200多萬元(約可建二萬五千平方米的房子)作為四所中醫學院第一批基建資金”[26]。教材也沒有完全準備好,北京中醫學院第一學期的課程教材就是張志純、方鳴謙、欒志江、劉渡舟等中醫老師犧牲暑假趕寫出來的[27]。

除了師資和教材,第一批入學的中醫學院新生對缺少適用的參考書不無抱怨。上海中醫學院一位新生提到:“目前不論是中醫研究班也好,中醫學校也好,都是一樣的課本——《內經知要》、《傷寒論》等等,在參考書方面簡直找不到適合的書?!倍律鷤兏信d趣的陸淵雷編著的《傷寒論今釋》和承澹庵《傷寒論新注》則有很多地方還不易看懂,書價也貴?!瓣P于《內經》方面的參考書,我還沒有看到合適的?!盵28]

5.醫學家們和衛生部的擔心

1956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期間,衛生部曾邀請醫藥界全國人大代表座談,吳執中代表對在醫學院校普遍設置中醫課程提出了異議。他說:“我們要學習中醫,但是鑒于目前中醫師資的缺乏,教科書又沒有系統地編好,我們是否考慮在幾個醫學院校重點試行,過二三年,再在全國醫學院校增設中醫課程?!盵29]另一位代表章央芬也有此議[30]。

實際上,院系調整和效仿蘇聯高教體制制訂教學計劃等重大調整,嚴重影響了醫學院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全國醫藥院校的教科書編寫工作計劃遲至1956年9月才確定下來。包括醫療專業39種、兒科專業4種、衛生學專業7種、口腔醫學專業4種、藥學專業20種,總共74種教科書的編寫工作到1959年才基本完成初稿[31]。

衛生部醫學教育司對連年擴招和添設課程也有意見。1957年,季鐘樸談到,“我國高等醫藥學教育自1954年第一屆高等醫學教育會議以來,已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在校學生人數已增加了37%。經過了院系的調整以及增設了新的學校,醫藥學院已達38所?!庇捎诋斈陱娬{學生中工農出身的比例,“招生任務過大,學生水平太低。許多理化和數學水平十分低的學生都被錄取入學。據了解,某醫學院今年所招600名學生中有86名學生上物理課有困難;另有某學院有200余學生要求免修國語”。而“按醫藥學院教師工作量草案所定編制,1956年補充教師數僅達需要數的40%左右。各校師資普遍感到緊張(尤其一年級各教研組只有一個或者三個教師,而一年級學生則達500或600人)”。他指出:“教學計劃的主要毛病在于課程門數過多、過雜。醫療系數學計劃39門,而兒科系則達41門。幾乎是蘇聯六年制教學計劃所有的樣樣都有,而我們的學制則比蘇聯的少一年。此外還增加了中國革命史、中醫等課程。這樣,主要課程也被壓擠得很緊,達不到培養一個正規醫師的最低要求,生產實習時間幾乎縮短了一半?!彼赋觯骸案叩葘W校的教學質量歸根到底決定于師資質量。某醫學院對師資質量曾作了一個估計,有三分之一教研組較強,三分之一勉強,三分之一很差。這種情況大致可代表多數學校。因此,我們對于師資質量的提高還遠遠落后于發展的要求?!盵32]

(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健康報衛生部醫學院校
微課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健美操課程中的實踐研究
云南省某醫學院校學生健康素養調查與分析
放風箏注意三件事
醫學院校大學生網絡成癮調查及干預對策研究
生活小妙招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健康報》
衛生部崔月犁部長寄語本刊
衛生部顧問錢信忠為本刊題詞
“健康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