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我國茶食的制作歷史及文化

2019-01-06 21:26貢湘磊
福建茶葉 2019年8期
關鍵詞:茶文化時期食用

貢湘磊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江蘇揚州 25000)

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茶食文化在我國飲食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對我國茶食制作歷史及文化進行研究,不僅有利于對我國茶食文化進行確立,而且也能夠對我國茶食文化做出更為深入的了解。

1 茶食的相關概念

我國有記錄的文獻中,茶食出現最早是在《大金國志·婚姻》中,有簡短的關于茶食的描述。雖然茶食這個詞的出現比較晚,但實際上,茶食品的出現卻要早很多,甚至在先秦時期,我國古代充滿智慧的先民,就已經開始用茶葉來制作食品了。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人民不斷地在生活中探索,逐漸地創造出了種類更加繁多,樣式更加美觀的茶食品,讓茶食逐漸地被豐富,逐漸地發展和完善。如今,關于茶食,并沒有統一性、確定性的概念,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可以認為茶食就是以茶葉為原料所加工出來的各類食品,無論是作為主料還是輔料,只要原材料中包含茶葉,就可以被認作是茶食品,其中,那些使用了茶葉來制作出的菜品、糕點、零食、飲料等,這些可食用的食品,都屬于茶食。

2 我國茶食的制作歷史

2.1 先秦時期出現了茶食制作的萌芽

在先秦時期,人們是將茶葉作為一種藥物來使用的,使用茶葉,可以起到解毒的作用,只有少數情況下,茶葉才會被當做食物被烹飪或者將新鮮的茶葉被采摘下來直接沖泡、煮沸飲用。在這一段時期,茶葉作為藥和作為食物的界限并不是很明顯。一直到春秋末期,茶葉開始作為烹飪菜肴的原料被使用。由于當時社會的生產力還比較低下,人們還未能將茶葉作為一種單獨的食品或飲品,進行精細的加工和制作來食用,很有可能只是將新鮮的茶葉采摘下來,淘洗干凈后放在炊具中煮沸,將茶葉和茶湯一并食用。當時的人們只是為了獲得果腹的食物,將茶葉直接當做食品,來解決溫飽問題,同時,由于茶葉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人們從食用茶葉,既能夠獲得一定的熱量,又能夠解毒排毒,因此,茶葉逐漸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由于人們對于茶葉本身的功效了解并不深入,雖然將其作為食品來食用,但還沒有確切地用茶葉來精心制作食品的概念,因此可以說,在先秦時期,茶食的制作,還僅僅是處于萌芽的階段。

2.2 魏晉時期進入了茶食的初步發展階段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茶煮粥作食逐漸地成為風尚,是茶食制作的初級階段。在這一段時期,茶粥成為了人們日常飲食中的主食之一,并且已經有資料文獻記載茶粥。所謂的茶粥,有人認為是茶葉和米或者粟麥一同煮熟,類似于現在我們平時食用的粥,也有人認為是使用茶葉燒煮而成的濃茶。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和探討,更有可能是后者,茶葉被燒煮之后,濃茶湯的表面呈現出一種稀粥狀,所以被稱為茶粥。而茶粥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狀態,是因為當時的茶葉制品中,已經摻雜了稻米或者粟麥制作而成的米糕,因此,當茶葉被煮沸之后,就會呈現出稀粥的樣子。雖然這時的茶制品依舊是煮沸飲用,但其中已經添加了主糧制作的米糕。另外,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很多用茶葉作為輔料制作而成的零食,例如茶果等。這種茶果一般都是用植物的果實,通過腌漬或者其他烹飪方式制作,一些用谷物制作出來的點心,也被稱為“果子”,這些食品中,由于含有茶,都可以認作是茶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茶食制作工藝開始進入了初步發展的時期。

2.3 唐宋時期我國茶食制作已經基本成型

中國的茶文化在唐宋達到了鼎盛時期,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尤為重要,已經到了能夠與柴米油鹽同等地位的程度,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隨著茶文化的發展,茶食制作也逐步完善,已經基本成形,茶食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制作加工技術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這一段時期,茶粥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食用的一種食物,人們會將干茶和稻米或者粟米混合熬煮,飲用茶粥和和菜湯的方式極為接近。同時,受到飲茶方式變化的影響,唐代的茶果也與之前有所不同,這一時期的茶果,主要指的是水果制成的食品。除了茶果之外,茶糕、點心也開始出現,并且無論是官宦人家的宴會,還是茶肆酒樓,都有茶點心供人們食用。另外,唐代茶食的發展另一重要標志,是茶宴成為一種正式化的筵席。茶宴上的有清淡的食物和美妙的樂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茶文化風尚。到了宋朝,茶點心更為多樣化,也更接近平常百姓的生活,茶食的制作越來越精致,同期還出現了由寺院開始制作的茶菜,讓人們的茶食更為豐富。

2.4 明清時期我國茶食發展已至成熟鼎盛階段

明清時期,茶文化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對于茶葉的加工制作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茶食品更偏向于大眾化,對于平民百姓來說,茶食幾乎是日常離不開的一種食品,也正是由于人們對于茶食的喜愛,民間出現了更多、更為精致的茶食制作加工方式。明代的茶館里,會根據季節不同,制作不同的茶食,尤其是干果類的茶果和蔬菜制作出來的茶菜,受到人們的大力歡迎。一些茶食的制作非常美觀,類型也很多,并且樣式也更加的豐富。這時候人們對于茶食的要求,更偏向于清淡的口味,同時,人們對于茶食的制作,開始進行較高自由度的創新,茶食的搭配更加多樣化,無論是葷菜、素菜,都可以烹制為茶食。正是這一時期,人們制作出了茶葉蛋、面茶、火腿等至今依舊受到人們歡迎的茶食。在明清時期,茶葉的調味功能被發揮到極致,在各種食品的加工制作中,都會使用到茶葉,這讓茶食的制作,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2.5 當代進入了茶食的制作創新階段

現代社會中,人們更關注茶的保健功能,人們喜愛茶點,不止是因為它可以給人們帶來飽腹感,同時,還能借助茶葉的保健功效,達到提神醒腦、幫助消化的作用,并且由于茶文化對于人們思想的影響,讓人們認為食用茶點,會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為高雅、清素。在我國南方地區,茶食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活世上。隨著茶食的廣泛普及,茶食的制作也呈現出大力創新的狀態。茶葉在日常菜肴的烹制中,被以更為新穎的方式運用,不但為菜肴帶來的獨特的色香味,更讓菜肴變得清淡、健康。茶飲料也以茶作為原料,融合了奶制品飲料、甜味飲料等多種飲品,制作出了受到大眾喜愛的各類茶飲品。茶食制作的創新,不但滿足了人們對于茶食品多樣化的需求,也帶動了經濟的飛速發展。

縱觀中國茶食制作歷史,從最初簡單的烹煮,到后來飲茶與茶食的分離,再到將茶作為調味品制作食物,最后到以茶作為保健品,發揮其保健功能的同時,也極大地帶動了茶文化的發展。中國的茶食制作歷史,是隨著茶文化不斷發展的,同時,茶文化又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茶食正是茶文化與飲食文化最為緊密的連接點,茶食的出現,不但豐富了人們的日常飲食,同時也在精神和文化方面,對人們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3 我國茶食的文化特性

3.1 具有多樣性

茶食的多樣性,催生了茶食文化的多樣性,而反過來,茶食文化的多樣性,又推動了茶食多樣性的進一步發展。茶食文化的多樣性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茶食制作方式多樣性所反映出來的文化多樣性。從我國古代茶食來看,一般達官貴人所食用的茶食,都比較精致,烹飪方式更為多樣化,而普通民眾的茶食都比較簡單,更偏向于追求飽腹感,直到明清后期乃至現代社會,普通人民大眾,才將茶食作為生活的點綴,從茶食中追求高雅的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茶食文化的產生,是由簡到繁的,茶食從粗糙到精致,也是人們生活水平的一種反應。二是茶食口味的多樣化,反應了茶食文化的多樣性。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們,所鐘愛的茶食的口味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同一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生活習俗的人們,所制作和食用的茶食,口味都會有很大的差別。例如蒙古地區的人們,將茶和乳汁等融合制作出的奶茶,口感酥香。西南地區的人們制作出來的“擂茶”,基諾族的“涼拌茶”,由于其中加入了姜蒜、鹽巴等制作菜肴的調味品,口味更像是一種小菜。

3.2 文化內涵深厚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到了唐朝時期,飲茶更是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相比于酒文化來說,茶文化多了一層清淡、高雅的韻味,人們認為品茶,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茶食的文化內涵也隨著茶文化一并發展,茶食的制作有的精致巧妙,有的粗獷豪放,并且茶食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茶食不僅帶給人們品嘗時的色香味等感受,同時,也讓人們感受到其中濃濃的文化氛圍。許多知名的文人都曾為茶食留下著名的篇章。在現代社會,各類的茶食品制作更為精美,外觀精致、外形設計中融合了濃厚的茶文化,滿足了人們對于茶食文化內涵的需求。茶食文化的發展,不止讓人們得到了美食和文化雙重層次的享受,同時也推動了我國茶文化的進步,為茶食行業的經濟效益增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3.3 明顯的時代性

茶食文化具有明顯的時代性,不同時期,茶食文化有著明顯的差異。在先秦時期,由于人們的生產力比較有限,人們食用茶食,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果腹,茶食的制作比較粗糙,對于茶食文化,也基本沒有什么概念,而隨著茶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研究茶食制作的新方法的同時,隨之也產生了越來越深厚的茶食文化,人們對于茶食的需求,不再僅僅是充饑,更重要的是從茶食中,得到味蕾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感。在現代時期,茶食的制作、宣傳、銷售過程中,也蘊含著富有現代氣息的茶文化,茶食的文化內涵更符合現代人們對于茶文化的需求。

3.4 具有開放性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茶食文化都具有開放性。古代的中國,作為茶食文化的發源地,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將茶食逐漸地演變為多樣化、美食與文化并存的一種特色食品。茶食隨著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傳到了其他的國家,同時,茶食文化也隨之傳入其他國家。如日本的茶食文化,就是受到了我國古代茶食文化的影響,并逐漸演變而來的。而在今天的中國,國家級的宴會,都離不開茶食的陪襯,茶食已經成為了中國的象征之一,也成為了我國加強與其他國家交流的重要橋梁。開放的茶文化,讓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更加頻繁,茶食文化的開放性,正是我國對外開放,與他國進行交流合作的標志。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茶食制作及其文化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其發展階段可以劃分為先秦、魏晉、唐宋、明清與現代五個部分,由此可見,我國茶食制作與文化始終處于傳承與創新的過程當中,這促使我國茶食文化呈現出了多樣化、文化內涵深厚、時代性以及開放性等特征。

猜你喜歡
茶文化時期食用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冷凍食品,如何選購和食用?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一帶一路”與茶文化傳播
文藝復興時期的發明家
開心一刻
一戰時期蟄豪戰(10)
豆制品食用指南
新時期的向善向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