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實踐基地禮儀課程具身化的實施策略

2019-01-06 03:39邵旦紅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實施策略

摘? ?要:禮儀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點內容,禮儀課程具身化能夠強化學生的生理體驗,激活學生的心理感知。文章探討了綜合實踐基地禮儀課程具身化實施的相關問題,分析了綜合實踐基地開設具身化禮儀課程的必要性,并結合實踐教學經驗,提出了綜合實踐基地禮儀課程具身化的實施策略,希望以此促進綜合實踐基地禮儀教育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綜合實踐基地;禮儀課程;具身化;實施策略

作者簡介:邵旦紅,江蘇省常熟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研究方向為綜合實踐課程教學 。(江蘇? 常熟? 215500)

中圖分類號:G62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077-02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生活領域中共同認可的、需共同遵守的行為、道德規范,能夠體現出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與社會交際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發展的關鍵時期,學校不僅要重視“教書”,還要關注“育人”,學生具備良好的禮儀習慣,是學校育人工作成效的重要外在表現。由于目前部分學校在禮儀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綜合實踐基地開設了禮儀主題課程,開展具身化禮儀教育,即利用活動讓學生體驗“禮儀”,通過體驗過程促使學生對禮儀文化形成一定的主觀認知,進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綜合實踐基地開設具身化禮儀課程的必要性

1. 彌補小學階段禮儀教育存在的不足。隨著教育領域對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小學階段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也開始通過文化教學、德育教學等方式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和價值理念,但在禮儀教學方面卻存在一定不足。從家庭教育角度而言,“4+2+1”的家庭結構使學生成為家庭的核心,很多家長存在溺愛心理,當學生出現無禮言行時,家長會認為學生年齡還小,沒必要過于認真地進行禮儀教育,致使一些小學生存在驕縱、無禮的問題。從學校教育角度而言,學校在日常管理中明確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并對某些不當行為進行了明確的規范和約束,但并沒有詳細闡明講文明、懂禮貌的文化內涵,很多學生認為講文明、懂禮貌是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并沒有從個人素質、道德觀念的角度理解其本質與價值。綜合實踐基地開設具身化禮儀課程能夠輔助學校與家庭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使學生親身體驗禮儀學習,并在學習和生活中實踐禮儀,彌補小學階段禮儀教育的不足,提升小學生的禮儀文化素養。

2.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雖然已認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教育體制及教學條件的限制,很難實現高效的禮儀教育效果。綜合實踐基地契合學校禮儀教育的需求,其針對性的課程建設能夠實現與學校德育的有效銜接,為禮儀教育構建了學習平臺,能輔助學校實現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綜合實踐基地進行禮儀教育具身化,進行實踐性禮儀教育,有助于對學生的思維意識及行為意識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認知禮儀、了解禮儀、踐行禮儀,且綜合實踐基地的重要影響和輻射作用,也能促使青少年群體形成講禮儀、懂文明的新風尚。

二、綜合實踐基地禮儀課程具身化實施策略

1. 以國學知識教育為基礎。中國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在漫長的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具有寶貴價值的禮儀文化。綜合實踐基地實施具身化禮儀課程應以國學知識教育為基礎,在豐富的國學知識中提煉出適于進行禮儀教育的內容,為禮儀課程教學提供理論基礎。國學知識蘊含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在利用國學開展禮儀教育的過程中,還能夠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使得學生有禮、有節。例如,筆者所在綜合實踐基地根據《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2017年版)》指導思想,以及江蘇省《關于在全省開展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傳統禮儀文化與地方特色,開展“綻放禮儀之花 收獲道德碩果——‘禮之娃”道德禮儀教育課程的開發,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感受、傳承傳統禮儀文化,如宴飲之禮、待人接物之禮,使學生真正懂禮、知禮。

2.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于小學生而言,禮儀是一個相對抽象的名詞,很多學生無法內化文字性的內容,難以深入理解禮儀文化。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場景是表現禮儀的重要場合,也是學生素質與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綜合實踐基地可開展具有實訓特性的禮儀實踐活動,利用多媒體與實踐模擬演示,對家庭生活場景、社會生活場景和學習生活場景進行模擬,讓學生在不同的生活場景和環境中進行禮儀實訓,促使學生將相關禮儀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文明素養與文化素養。

例如,綜合實踐基地可以開展“禮儀訓練營”活動,包括開營儀式、實踐活動課、用餐、參觀、小組活動、就寢等活動環節,在各環節融入禮儀文化知識。如利用開營儀式引導學生了解博大精深的禮儀文化;在實踐活動課程中向學生講解、示范禮儀動作,指導學生如何在各種生活情景中表現得文明、有禮;用餐時則要求學生遵循餐桌禮儀,文明用餐;在參觀環節中開展“禮儀的發展”主題漫畫活動,利用學生喜歡的形式,促其了解禮儀的發展歷史,引導學生思考現代社會中禮儀的形式發生了哪些變化,當代社會如何傳承禮儀文化,使學生體會到禮儀與社會文化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小組活動環節可為學生設置任務活動,讓學生進行關于禮儀的社會調查,從旁觀者的角度分析“現代社會人們對于禮儀重視嗎?”“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失禮現象有哪些”,再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為促進禮儀文化發展,作為小學生可以做出哪些努力”;就寢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就寢禮儀。這一系列訓練活動能夠讓學生做到知禮行禮,實現知行合一的教學效果。

3. 給學生提供成果展示機會。為檢驗學生的禮儀學習成果,保持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熱情,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展示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信與熱情,為后續的禮儀學習提供動力。其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已學的禮儀知識以演講節目、吟誦活動、主題場景展示等形式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學生在編排節目的過程中,可進一步理解禮儀文化內涵。其二,教師可讓學生到商場、社區等場所進行現代禮儀文化宣傳活動,一方面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創設禮儀文化實踐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能夠利用公共空間的廣泛宣傳,實現更具影響力的禮儀課程教育,體現綜合實踐基地在社會文化教育方面的帶動作用,使社會、家庭關注青少年兒童的禮儀教育。

綜合實踐基地能夠突破學校禮儀教育的諸多局限,切實提升禮儀教育實效性,對于促進青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綜合實踐基地可以通過在禮儀課程教育體系中納入國學知識教育、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成果展示機會等途徑踐行禮儀教育,實現禮儀教育具身化,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禮儀文化素養,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王成道.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探究[J].成才之路,2018,(34).

[2] 王磊.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設計研究初探[J].速讀(上旬),2019,(1).

[3] 顧偉平.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J].華夏教師,2018,(30).

[4] 叢珊.實踐盛宴韻味悠長——威海市小學綜合實踐優質課觀摩感受[J].綜合實踐活動研究,2018,(12).

[5] 劉慧,劉延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34).

責任編輯 袁靜琴

猜你喜歡
實施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體驗營銷在遵義旅游業中的運用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探討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系中的實施策略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