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作文訓練方法構建探析

2019-01-07 01:36吳淑敬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19年11期
關鍵詞:讀書筆記作文教師

吳淑敬

初中作文教學研究是一項藝術性較強的工程,作文訓練應該訓練什么?怎么訓練?最終培養初中生怎樣的寫作能力?這些問題都是初中語文老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執教初中語文學科20余年,同樣也帶著這些問題投入到初中作文教學研究中去,通過不斷學習、大膽實踐、潛心研究,建立了適合初中生的作文訓練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這宛如大海中的一朵浪花,雖然微小,但浸透了自己和伙伴們的辛勤汗水。

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的必由之路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重視學生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占有材料的豐富性、真實性,也要考察他們獲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等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材料?!笨梢?,作文寫作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活積累,抓住平時引導學生開展寫作素材積累十分重要。

寫作素材的來源在哪里?不難發現基本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來源于學生直接接觸體驗到的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則來源于學生通過學習間接獲得的閱讀經驗。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獲取兩個方面的經驗,從而最大限度實現寫作素材的積淀,為初中習作夯實基礎?筆者做過多輪從初中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實驗。

在直接生活經驗獲取方面,大力提倡素材積累。從初一開始,就鼓勵學生使用素材記錄簿,采用片段寫作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將生活中有價值的事情記錄在素材積累本上。每周老師要求學生完成三篇,每篇素材記錄二、三百字即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完成的時間,每周第一天交給老師批閱。同時,引導學生嘗試素材評價。即學生記錄素材后,抒寫這則素材帶給自己的感悟。如此,一方面督促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遇到有價值的素材隨時記錄,幫助學生學會留存生活中有價值的事件。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就一人、一景、一事、一物等描述對象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探尋素材背后的意義所在,其實質是進行文章的立意訓練。素材的積累為學生寫作訓練提供了大量新鮮、個性化的寫作素材,也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素材積累到一定階段,教師鼓勵每名學生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挑選出來,老師匯總后編印成冊,全班同學分享。學生平時的素材積累將成為他們一筆寶貴的寫作資源,為以后的寫作特別是考場指令性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這些寫作素材也記錄了學生一段寶貴的人生歷程,回首這段時光,同樣是一筆珍貴的人生財富。

在間接生活經驗獲取方面,主要是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從初一年級開始推進整本書閱讀,不斷讓學生從優秀的作品中汲取成長的養分。在閱讀過程中,大力倡導讀書筆記的積累方式,推廣“自由選擇——分步推進”的讀書筆記方式。初一年級第一學期,引導學生模擬不同方式撰寫讀書筆記,如:情節概括式、詞句摘抄式、美文鑒賞式、點評感悟式、文脈梳理式等。然后根據閱讀書籍不同,采用不同的筆記形式。如《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樣情節性強的名著,要求學生做好情節的概括。又如《繁星春水》這樣的詩集,要求學生進行詩歌的鑒賞。再如《安塞腰鼓》中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要求學生進行精美文段的摘抄,領略其中的酣暢淋漓、氣勢磅礴,并進行仿寫訓練,嘗試遷移到學生自己的習作中去。一個階段側重訓練學生一種讀書筆記方式,如同練字一樣,先讓學生入格,帶入軌道后,則由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筆記方式。

二、放收——開展訓練模塊的必要手段

“先放后收” 是傳統作文教學的重要經驗。誠然,不放,難以活躍思想,大膽練筆;不收,難以評論總結,規范動作。據此,在初中階段的作文訓練中,設計好自由寫作和指令性寫作兩個訓練模塊,并實現其巧妙對接十分重要。對于自由寫作和指令性寫作如何安排,黃厚江老師認為:應該堅持自由作文和指令性作文互補,堅持兩條腿走路。從初一到初三,先放后收,即初一自由寫作為主,兼顧指令性寫作;初三指令性寫作為主,兼顧自由寫作。

什么是自由寫作?即學生自主進行的寫作活動。寫什么內容,寫什么文體,用什么方式寫,在什么時候寫,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自由寫作往往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因為在無拘無束的狀態下,學生更愿意自由表達,在自由表達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寫作優勢。當然,自由寫作也并非完全的“自由”,絕非老師完全放任不管。在學生自由練筆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總結如何把內容寫得更具體飽滿,如何把語句表達得更生動順暢,如何把結構布局得更精美巧妙等寫作規律。此外,自由寫作還可以讓學生積累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

什么是指令性寫作?即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進行寫作,一般采用命題、半命題、材料作文等形式,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我們知道,對于初中生來說,只有自由寫作是不夠的,考場作文一直是各個方面關注的一個熱點。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寫好一篇符合出題者要求的作文?不僅是在考查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是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功夫都在平時,審題的準確、立意的鮮明,甚至深刻、選材的新穎、構思的巧妙、結構的精美等,都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開展針對性訓練。通過合理訓練,讓學生了解其特點和規律,提升應對考場寫作的能力。

三、評改——提升寫作水平的必然選擇

任何一次作文訓練完成后,教師一定要及時批閱、及早評講。作文批改要力求實效。在批閱過程中,教師既要幫每個學生找出本次作文訓練中存在的個性化問題,也要歸納全班作文訓練存在的共性問題。在作文講評課上,教師更需要集中力量解決全班突出的問題。每一堂作文講評課都需要精心設計,要將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老師需要挑選出最能代表本次問題的“范文”。同時,教師還要在評講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和探討,如何在寫作中避免這樣的問題。

評講之后,學生根據自己存在的問題可以選擇修改或重寫。修改時不必要求學生面面俱到,只要針對當次作文問題比較大的地方修改即可。修改基本結束后,要引導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也就逐漸能夠比較客觀地分析自己作文的得失,修改作文的能力也會相應的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積累了一定的修改經驗后,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幫助他人修改作文,甚至可以讓學生對自己以前的作文進行綜合修改,在修改中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作文訓練體系構建過程中,教師需要抓好寫作自身規律和學生在不同年段的特點,精心設計好初中作文寫作訓練教案。在訓練步驟上,突出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級上升,形成寫作訓練的階段性梯度,螺旋上升地指導初中學生寫好作文。在體系建設上,從素材積累、習作訓練、評改提升等方面去排項分級,注意分散難點,減少重復,前后銜接,形成適合初中階段學生的作文訓練有效體系。

編輯/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猜你喜歡
讀書筆記作文教師
最美教師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眾號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
錢鐘書的讀書筆記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