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論文論證如何彰顯層次感

2019-01-07 06:29程必榮
求學·素材版 2019年12期
關鍵詞:作文題論點勞動

程必榮

高考作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考生會選擇寫議論文,而在選擇寫議論文的考生中大多數會采用“橫向展開議論”的方法,即圍繞一個觀點,在同一個層面上,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議論,體現的是并列關系。這種論證,缺少層次感,難以讓文章出色。

因為,議論文是“講理”的,“講理”要一步步、一層層進行分析,甚至“抽絲剝繭”。我們不妨采用“縱向展開議論”的方法,即文章各個層次之間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且先后順序不可調換。它反映了人們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一般順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這正符合福建省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余岱宗教授所說的:“議論文不是論點文,也不是論據文,而是論證文,議論文就要看論者如何論證。論點是靠論證‘辯出來、‘逼出來的……議論文要深入,就要有議論的層次性……論證是一環扣一環的工作。沒有層次感的論證是無效論證,是‘蠻不講理的論證,是不以理服人的觀點強加?!?/p>

可以說,運用“縱向展開議論”論證,在考場上可以別開生面,讓閱卷老師刮目相看。那么,如何運用“縱向展開議論”論證彰顯文章層次感呢?關鍵在于論證思路的確定與展開。

1分解論點型”

——“由淺入深”縱向展開議論

確定文章的中心論點,并將中心論點按由淺入深的方式分解成幾個分論點(一般為二到三個分論點),然后每個分論點各拓展成一個段,依次進行議論分析。這些分論點之間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步步推進。它的特點是各層的前后順序有嚴密的邏輯關系,不能隨意變更。層次間一般使用“不僅……而且……”“……還要……”“……更重要的是……”等表示遞進的關聯詞語的句子放在每段的段首,這有助于文章內在邏輯關系的形成。

高考示例:2019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II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作文題材料描述了從五四運動至未來2049年這130年間的重要時間節點,突出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五四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這五個中國發展的關鍵點,凸顯主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擔當,青年要為時代發展、民族振興努力奮斗。五種情境,同一情懷,考生需要將自己代入到所選擇事件的具體背景中進行寫作。

寫作時,根據作文題選擇一種情境,確立中心論點,而后縱向思維發散,分解論點,由淺入深設立三個分論點,采用層層剝筍、環環緊扣、步步深入的方法,闡明中心論點。

片段示范:

(中心論點)爆發在100年前的五四運動,對我們而言,意義是什么呢?

(分論點一)它是一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因為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的阻撓,走上街頭、發動民眾?!笆乃懒?,還我青島”“廢除不平等條約”“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游行的橫幅里有太多的憤怒,憤怒于正義公理的缺失,憤怒于北洋政府的懦弱,憤怒于內憂外患的現實?!巴鉅幹鳈?,內除國賊”……學生們發自肺腑的吶喊聲里有太多的期盼,他們期盼著國家主權的獨立,期盼著國家領土的完整,期盼著國家未來的興盛。

(分論點二)它是一股推動社會前行的力量。五四運動,不僅拯救了危亡之際的民族,捍衛了民族尊嚴,而且凝聚了民族力量。這力量,承載著曹子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勇無畏、大義凜然;傳遞著陸放翁“位卑未敢忘憂國”“一生報國有萬死”的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情。這力量,喚醒了沉睡的中國,喚醒了東方的雄獅;這力量,讓中國走出了百年的夢魘,走上了獨立富強之路。

(分論點三)它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民族精神。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它也在不斷豐富著。王進喜、時傳祥的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王選、張瑞敏的不懼風險、勇立潮頭,黃大年、南仁東的無私奉獻、積極進取,這些帶著時代烙印的先進人物,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走上新征程,步入新人生。

(選自2019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II滿分作文《深讀五四,接力復興》)

【點評】

本文采用縱向展開議論,即由淺入深、逐層深入論證的方法。文章對“五四運動的意義”這一中心論點進行分解,設立三個分論點:它是一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它是一股推動社會前行的力量、它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民族精神。層層剝筍、環環緊扣、步步深入,有力地闡明了中心論點,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回答問題型”

——“步步深入”縱向展開議論

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層進式論證結構,符合人們常用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符合事物的內在邏輯規律。構思時,可圍繞中心論點回答三個問題:1)是什么,2)為什么,3)怎么辦。各個層次之間,要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以顯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密。

高考示例:201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里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 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思路點撥:

作文題材料部分,三段文字,第一段從讀者的角度講,第二段從作家的角度講,都是問題的一個側面。第三段由寫作引入正題:你的生活。將每個人的生活比作寫作,要你思考你的生活與他人的關系。核心引導句“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即生活中的你如何看待別人對你的反應。要求部分,“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材料是三段話,既要全面把握,也要注意第三段,特別是最后一句話?!翱捶ā币髮懽h論性的文章,其他文體不可。

寫作時,論述文總體架構就是“引論—本論—結論”。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對“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三個問題逐層回答,深入論述,并重點講為什么和怎么辦,這樣的論述較實際,也較扎實,適合解決問題型的論題。

片段示范:

每一部作品都因它的獨特性,具有了存在的價值。所以,一個真正的、好的作家只為自己寫作。(“是什么”)

從廣泛的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是作家,創造著生活這部“作品”。許多人將生活視為一次寫作,困惑于寫作是該多聽聽讀者的想法,按他們的意見去生活,還是應該堅守原則,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依我之見,如果把生活視為寫作,那么這部作品最重要的讀者就是“我”,生活是自己的,創作的主動權在自己手里,幸福的判斷標準在自己心里。(“為什么”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北娍陔y調,倘若一味迎合,最后只能迷失自我。有人說:“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是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對我滿意而已。為了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痹谒说目谒?,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簡直是糟蹋了生命——這一天賜的寶物。芭蕾舞者戴著鐐銬舞蹈是一種痛苦的表演,故生命的寫作不應被束縛,而應是一次酣暢淋漓的表達。(“為什么”二)

……

生活的寫作只有一次,落筆就不能更改。我以我手寫我心,只要飽含深情,真誠地表達,我就一定會寫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作品,感動自己,也打動別人,而且也唯有這樣的作品,才能成為永恒的經典。(“怎么做”)

(選自2019年高考浙江卷滿分作文《我以我手寫我心》)

【點評】

開頭是引論,著眼于“是什么”,提煉并強調觀點——一個真正的、好的作家只為自己寫作;之后,著眼于“為什么”分析說理:因為“生活是自己的”,所以“創作的主動權在自己手里”,因為“生命的寫作不應被束縛,而應是一次酣暢淋漓的表達”,所以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最后解決問題“怎么辦”——真誠表達,飽含深情;感動自己,也打動別人。全文運用層進式論證,一環扣一環,通過不斷地提問,不斷地回答,一層一層地剖析問題,層次清楚,邏輯嚴密,論證深刻。

3“分析現象型”

——“由表及里”縱向展開議論

針對某些不好的現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產生的根源,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擺現象—析原因—論危害、挖根源—提辦法”的模式。一般來說,中心論點句如果是肯定判斷句,大都從它的意義方面去分析說理;如果是否定判斷句,可以從擺現象、析原因、論危害、挖根源等角度去分析問題。擺現象、析原因、論危害、挖根源、亮(重申)觀點、發號召,可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逐層深入寫作。

高考示例: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街久?/p>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個個人的本分?!招兄?/p>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S大年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思路點撥:

作文題材料選擇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三人的言論,三則材料都隱含著立意上的規定和指向。綜合三則材料的內涵,核心應是“愛國”,寫作方向應該是,在新時代,我們如何把“小我”融入“大我”??忌摹敖巧倍ㄎ皇羌磳⑸氪髮W或走向社會的“準成年人”,寫作時應該從這個年齡段的人的立場出發,談如何將一腔熱血獻給時代、獻給國家。

寫作時,一般先選擇反面現象、列舉有關問題,然后對這些現象與問題進行分析,探究這些現象與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挖掘這些現象與問題的根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水到渠成地亮明自己的正面主張和見解。

片段示范:

“風聲雨聲讀書聲,我不出聲;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屁事?!?/p>

是否有人深入思考過,這副改頭換面的對聯是怎樣“面世”的?其所折射的心理到底是怎樣的?

(列舉現象)沒有人生下來就愿意做鴕鳥或烏龜,只躲在自以為安全的窩里或殼里,不管外界的雨雪陰晴,任你喧鬧折騰,我自入定逍遙。其實,入定逍遙只是自我安慰,或者可以說是自我欺騙。以“佛系”青年自居者,不一定真的在佛法的修煉上進入多高的境界,更多的可能是以此作為逃避現實的借口與托詞。

(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也許這些人曾經也是熱血青年,曾經也是慷慨志士,曾經也渴望建立一番豐功偉業,但在一番努力奮斗之后,被人兜頭潑下一盆甚至多盆冷水,從此便心灰意冷,銳氣全消;又或者在一番奮斗后,被人設計或算計遭遇事業的滑鐵盧,于是偃旗息鼓,只想安度平生;抑或在小有成就之后,因偶然或意外的機緣受人“指點”而頓悟,于是在“入世”與“出世”之間游移徘徊……總之,“躲進小樓成一統”,只要“我”過得好,就不再管別人好不好。

(指出危害)生活不是真空,生活里也沒有真空。理想與現實有距離,這是正常的。但如何讓理想與現實的距離逐漸縮小,最終合二而一,需要社會中的每個人去奮斗。幸福不會從天而降,一味地“等”幸福,理想的實現只可能遙遙無期。

(提出解決的辦法)古人云:“天下人管天下事?!薄煜屡d亡,匹夫有責。天下沒有與“我”無關的事,你管,我管,大家管,每個人在“管”的過程中有時好像管的是“別人”的事,但所有這樣的“管”形成的合力所掀起的“波”會在無形中改變天下,而身處其中的你我他,都是最終的受益者。

(選自2019年高考天津卷滿分作文《天下豈有“無關”事?》)

【點評】

本文開篇先化用對聯引出話題,然后列舉“生活中那些不關心國家社會發展的人——以‘佛系青年自居者”的例子,之后,分析這些“逃避”思想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個人與國家的關系,尖銳指出“躲”與“等”的危害,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事事關心”。文章就是按照“擺現象—析危害—挖根源—提辦法”的層進式結構,層層深入分析,從而有力地論證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中心論點。

4“由小到大型”

——“層層遞進”縱向展開議論

圍繞中心論點分層展開議論時,層次與層次之間所論述的范圍可由小到大,從而構成遞進關系。如論證中心論點“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可從“做一個對家庭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對集體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對國家有責任心的人”三個方面加以論證說理?!凹彝ァ薄凹w”“國家”論述范圍由小到大,層層遞進,符合從個別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高考示例:2019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I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百砼d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墒乾F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這道作文題要求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演講稿,寫作時務求切合身份、遵照指令,符合演講稿情文并茂、事理俱佳的文體特征。同時,考生應有正確的勞動觀念、積極的進取精神、熾烈的家國情懷,要著力避免貼標簽式的膚淺無力的議論、淺嘗輒止的隔靴搔癢的說理。

寫作時,根據作文題材料提出中心論點,之后,在范圍或內容方面選擇“由小到大”的論據,即個體—集體—國家—全球進行闡述,層層遞進縱向展開,這樣就能使邏輯嚴密,論證有力度。

片段示范:

(中心論點)或有人言,身處如今高度智能化的服務型社會,何需勞動?我想說,縱然人工智能或服務人員已遍地皆是,然“民生在勤”,熱愛勞動作為民族傳統,在當今社會亦有其現實意義。

(“個人”層面)于己,勞動為修身之道。身體力行中,方知腳踏實地、勤懇務實才得心安;汗水揮灑與咬牙堅持中,才能磨礪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堅忍意志。唯有親身體驗勞動之不易,方能領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之深意?!耙晃莶粧?,何以掃天下?”只有投身于點滴勞動中,才能淬煉出青年之精神。

(“家庭”層面)于家,勞動為立家之本。坐吃山空、好逸惡勞之例,不必贅述。先哲有云:“成由勤儉敗由奢?!痹谌缃竦拇蠛脮r代,只要肯吃苦、愿勞動,自能收獲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脫貧致富,奔向小康,哪一個靠的不是辛勤勞動呢?

(“國家”層面)于國,勞動為興邦之基。你們可曾聽聞“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二字,終須落到勞動上。如今,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國家也大力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按髧そ场睉{的是勞動中的不斷探索和提升,靠的是數年如一日的不懈堅守與勤懇。若無勞動者,哪來港珠澳一橋連三地,創造世界第一的輝煌?若無勞動者,哪來華為公司絕地反擊、驚艷全球的驕傲?若無勞動者,哪來“一帶一路”上共筑復興夢的歡歌?國家發展需要勞動,尤其需要我們新時代青年的勞動!

(選自2019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I滿分作文《勤自手邊起,勞動興家園》)

【點評】

作者圍繞中心論點“熱愛勞動,在當今社會有其現實意義”展開論述,論述的范圍由小到大:于己、于家、于國,從不同的層面,層層遞進論證,深入闡明主旨,讓“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具有了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猜你喜歡
作文題論點勞動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論點:議論文的靈魂
熱愛勞動
高考議論文需細分分論點
本部兩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題與2016年中考作文題相同或相近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議論文分論點的提取
議論文如何分解分論點
就“題”取材 讀寫相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