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動物救護技術現狀、存在問題及展望

2019-01-08 21:03王忠艷
野生動物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收容野生動物營養

劉 楊 王忠艷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哈爾濱,150040)

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是指將公眾送交或執法機關查沒后移交的野生動物,以及野外發現的受傷、病弱、饑餓、受困、迷途的野生動物,接收到具備條件的場所,進行檢查、檢疫、治療和合理安置等活動,該工作對保護野生動物具有重要的意義。野生動物救護技術,是指在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整個過程中的技術支持。我國野生動物救護關鍵技術處于不斷地探索階段。我國野生動物救護工作起步較晚,直至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陸續建立野生動物救護機構。近年來,我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的數量在迅速增加。根據調研,我國現有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115家左右,其中有近80家是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占絕大多數,可以看出我國的收容救護工作起步較晚[1]。

1 野生動物救護技術

1.1 就地施救,就地放生

野生動物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空間和生存環境。倘若離開了原始的生活環境就很難找到食物和伴侶,因此在施救過程中對于四肢健全,傷害較小的,或者是受了比較輕的外傷的動物,在做出簡單的處理后即刻就地放歸[2]。特別是對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動物要特別當心,就地放生可以避免和減輕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也可避免出現以后放歸困難的現象。例如在爭斗時摔傷、抓傷的輕傷者,多在野外活動中進行自我痊愈,發現后對其就地進行傷口處理,之后就地放生。

1.2 移地救護

1.2.1 保定

野生動物遠離人類生存,對于來自人類的刺激非常敏感,一些野生動物在被捕獲時所受到的傷害是特別嚴重的,然而在人為的搬運和運輸等過程中,由于緊張又在不斷地掙扎、設法逃脫,在這一過程中仍可導致野生動物出現一些新的創傷或是肢體、骨架的斷裂等問題,對這樣的野生動物來說,即便是及時救活了,也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最終也無法放歸野外,沒有達到收容救護本身真正的目的[3]。因此,對一些易出現受傷的情況及易出現自殘行為的動物都應實施麻醉;對于沒有麻醉必要的動物進行四肢以及嘴的束縛,以防止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二次傷害。

另外還有一些野生動物本身的傷口并不大,在人工捕捉和運輸過程中,傷口與捕捉工具等物品的摩擦導致更大或更深的傷害,給救治帶來更大的難度,甚至失去了最佳的救護時機,使得動物無法完全康復。所有這些都是在不規范的救護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因此,我們在對野生動物進行救護時應盡量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救護時應根據動物種類及年齡的不同分別采取不同的捕捉及運輸工具,并且應該進行規范操作。例如:鳥類救護運輸過程中,可根據鳥類的受傷程度選擇不同材質的容器(如紙質、布質、木質、塑料和金屬等材料);還要根據受傷情況,對鳥類個體分單只或多只選擇裝箱[3]。

1.2.2 運輸

許多野生動物都是在夜間活動,對于強光以及聲音十分敏感。在運輸和治療時,要給予它們黑暗的環境并盡量減小各種噪音,可選擇在山洞進行救護,或者在黑夜進行。而對于野生動物來說,工作人員與其接觸的越少越好,這樣可以減輕動物的應激反應,從而提高治愈率,也利于后續放歸。

1.2.3 飼養救護

充分了解待救護動物特點,要想飼養救護好野生動物,需要了解其食性和生活習性。

分析野生動物的食性。在飼養救護野生動物前充分地了解其食性才可能為其提供合理的食物,分清待救護野生動物是屬于肉食性、植食性、雜食性還是食蟲性等,以滿足其全面的營養需要[4]。另外,還應注意野生動物的食性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有一些改變,有些動物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也會表現出不同的食性,如在幼小時是肉食性或者食蟲性,隨著生長發育,長大后變為雜食性或者植食性,如雀形目(Passeriformes)、雞形目(Galliformes)的許多鳥類便如此[2]。因此,只有清晰地了解動物的采食特點才能科學地為其提供合理的飼料。各種動物的每日采食次數和采食時間也各不相同,一般植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采食次數較多,采食時間較長;肉食性動物采食次數較少,采食時間較短。最后,動物從幼年到成年其日采食量在不斷地增加。幼小動物每日采食次數多于成年動物,但每日的采食總數量較少[5]。

分析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掌握待救護的野生動物是屬于晝行性動物還是夜行性動物,不同生活習性的野生動物在不同季節其行為也各不相同,特別是其取食方式也有很大差異。因此對野生動物生活習性的認識,有利于充分掌握不同野生動物的共同特點及其個性,這樣在救護過程中才能制訂出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案。

分析野生動物的營養需要。在野生動物的飼養救護過程中,會借鑒家畜的飼養以及動物園對同種或相近種的飼養經驗,動物園的經驗更為重要。借鑒動物園對于同種或相近種的飼養經驗,動物園的飼養經驗中包含著對野生動物馴化的經驗。動物的營養需要是通過對野外環境下取食情況的不斷分析、總結,運用到動物園動物的日常飼養工作中去。動物園通過已經掌握的野生動物在營養方面的知識,進一步了解動物所需要的營養素種類、數量及其營養作用及缺乏癥的表現等,重點關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礦物元素及水等營養素,其中水對野生動物具有重要作用,而不同營養素缺乏所引起的各種缺乏癥的表現對于判斷待救護動物自身營養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還要借鑒家畜、家禽的飼養標準以及前人的飼養經驗來確定野生動物的營養需要量,比如我們可以采用野生動物的代謝體重來計算其營養需要,這相比于按照野生動物的實際體重來計算其營養需要量精準的多[6]。

1.3 放歸野外

野外放歸應本著盡快盡早原則。被救護的野生動物經過一段時間的人工飼養,會使動物的部分野外生存能力降低或消失,因此,必須依據相應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進行必要的恢復野外能力的訓練。一旦適應野外生存,立即放歸,圈養時間越短越好。

1.3.1 野化訓練

以鳥類的野化訓練為例,野化訓練主要包括捕食、運動、躲避敵害等能力的訓練。捕食能力訓練注重物種的差異性,訓練采食能力時,將動物的適口性飼料分散投放在野化訓練場內,觀察動物的尋找和采食能力是否適合野外生存;訓練運動能力是觀察動物的飛翔姿態及飛翔距離以及體能是否達到野外生存要求;訓練躲避敵害能力時訓練動物的逃跑距離,逃跑距離達到野外動物的逃跑距離范圍內,才能適合野外生存[6]。

1.3.2 放歸評估

包括健康評估和生境評估。健康評估,放歸前,需要對放歸的動物進行幾方面的評估,即表象、生理生化、覓食能力等,符合標準方可進行后續放歸步驟。生境評估,對于放歸地點的生境進行評估,主要包括食物、天敵、種群狀況等,符合標準即可放歸。

1.3.3 放歸最佳時期

放歸最佳期對于不同種類動物是不同的,但總體都是救護時間越短越好。例如小熊貓(Ailurusfulgens)救護時間超過2年的,基本失去了放歸的意義;大熊貓(Ailuropodamelanoleuca)救護時間超過12個月的,基本上對人產生了較大的依賴性,即使放歸野外,也會經常進入人類居住區域。要把握時間,防止無法放歸情況的出現。

2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救護標準

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中的救護技術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當前很多技術的使用范圍都不能涵蓋全部的野生動物,且缺少統一的救護技術操作標準[7],具體什么動物該怎么救護,救助工程中的突發情況該如何處理,救助設備的使用規范等,標準不統一,容易導致救護技術工作中操作不規范,救助失敗[8]。目前沒有適用范圍很廣的野生動物救護標準,隨著救護事業的發展,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來指導野生動物救護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2 跟蹤觀察

野生動物被放歸野外后要進行跟蹤觀察其健康狀況,對于絕大多數的野生動物我們很難在野外尋找它們,這就給救護的后期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難,缺少長期救護機制[9]。目前的救護機制主要是及時救助,對受傷的野生動物進行及時地處理。反觀國外的一些救助機構,經常為了研究某種野生動物返回大自然后的生存狀態而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跟蹤研究,從而形成完善的機制。

2.3 救護技術

救護工作沒有受到公眾的廣泛支持,公眾對受傷野生動物視而不見的現象較多。對于救護技術的理解和操作需要救護機構工作人員的支持[10]。收容救護機構的從業人員以國家編制為主,目前他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工作人員中技術人員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工作人員是中專及以下學歷,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人數所占比重不到四分之一[8],這是對于救護技術能否正確實施的一大阻礙。

3 展望

對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針對各個階段出現的問題做出有針對性應對,不斷地在救護工作實踐中完善救護技術[11],對于放歸野外的野生動物要進行跟蹤觀察,要與當前快速發展的科技相結合,適合跟蹤觀察被救護野生動物,并檢測其生存情況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從而實現長期進行跟蹤觀察[12]。

要特別地關注救護人員的文化程度和專業技能,通過救護讓盡可能多的野生動物擺脫束縛,重返大自然,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救護工作者是救護技術的執行者、操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救護技術,能將救護技術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救護工作中。各基層野生動物救護單位應當加大專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切實保證每一位救護人員都具備相關的救護知識,這樣才能在發現情況的第一時間內采取有效的救護措施,切實控制動物的傷勢,為后續的施救工作爭取寶貴的時間。另外,在實踐中救護技術也會有不斷的更新與發展,更好地幫助被救護野生動物恢復健康。

猜你喜歡
收容野生動物營養
夏季給豬吃點“苦”營養又解暑
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廢止收容教育制度是眾望所歸
這么喝牛奶營養又健康
蔬菜與營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