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有所養:忙碌也是一種養生

2019-01-12 05:18潘露茜
自我保健 2019年4期
關鍵詞:慢性病老化夕陽

控制慢性病的關鍵,不是治療,而在管理。與其每天尋找身體疾病的信號,倒不如“忙碌”起來去干一件有意義的事。

在大街上,總能看到戴著紅袖章當志愿者的老人、居民樓里的門衛老人,大多是六七十歲以上的,卻還精神抖擻地“忙碌”,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另一種“養生”。

養生,是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其中最重要的是“順應自然”,應順乎自然界的自然氣候和環境變化以護養調攝:精神上做到心神寧靜,少私寡欲,無恚嗔之心;飲食上應知饑而食,食不過飽,科學飲食。孫思邈曰:“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逼鋵崱懊β怠?,也可以是一種養生。

當然這里所說的“忙碌”,不是“窮忙”“瞎忙”“透支”,而是有目標、有夢想的“忙碌”,是自覺、自顧、力所能及、智所能達的“忙碌”,是科學養生、文化養生、興趣養生、活動養生甚至工作養生的“忙碌”。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總認為老年人就是頭發花白、彎腰弓背、拄著拐杖的蒼老形象,他們總是顫顫巍巍,行動也不方便,還總需要別人來照顧。這樣的狀態就應該好好休息,好好放松,怎么還能“忙碌”呢?可是事實上,大多數65歲到70歲的老年人并不是這樣,甚至很多90多歲的老年人還能堅持9點上班,精神抖擻地主持會議。相反,有的老年人一旦退休,忽然一下子閑了下來,心里空蕩蕩的,感到無所適從,精神變得萎靡不振,隨之開始出現健康問題了。

控制慢性病的關鍵,不是治療,而在管理。與其每天尋找身體疾病的信號,倒不如“忙碌”起來去干一件有意義的事。人就像一個機器,總有老化的時候,但是如果不斷地學習、工作,并享受生活,那么老化程度不是加快耗損,而是會延緩衰老。與其躺在病床上擔憂,不如在“忙碌”中把年邁的身體給忘了。

身體健康者可以參與社會管理、參與人才培養、維護社區環境、打理小家內務、調理鄰里糾紛等;有學識的人可以著書立說、譜曲編舞,把自己的知識、技能傳遞給下一代;另外,還可以通過學習信息技術,跟上時代的步伐,跨越隔代數字鴻溝,做一個快樂的網民。

總之,無論身體狀況如何,老年人都不要在家中無所事事,等著、看著“夕陽”落“山”,而要讓身體盡量“忙碌”起來,思想盡量“忙碌”起來,內心逐步豐富起來,從而由“夕陽紅”到“夕陽樂”,踏出一條正確的養生之路。以“忙碌”養生,完全可以成為亮麗的風景線。

猜你喜歡
慢性病老化夕陽
肥胖是種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應用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這里的“夕陽”別樣紅
浪漫夕陽
夕陽的見面禮
節能技術在開關電源老化測試中的應用
為讓夕陽更美好
逆轉慢性病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慢性病候選人!
杜絕初春老化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