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鐵離子催化活化過碳酸鈉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2019-01-14 02:41李富華李潤琪江學頂許偉城鐘嘉恒陳靜
科技創新導報 2019年24期

李富華 李潤琪 江學頂 許偉城 鐘嘉恒 陳靜

摘 ? 要:印染行業產生的印染廢水,能被傳統Fenton試劑法處理,此法存在一定缺點?;诖朔ǖ姆磻?,本文采用過碳酸鈉SPC代替過氧化氫H2O2,通過亞鐵離子Fe(Ⅱ)催化SPC,探索在不同初始濃度、不同pH值、不同投藥時間等條件下,Fe(Ⅱ)/SPC組合體系對甲基橙廢水的降解影響。實驗發現,pH=2.6,組合體系Fe(Ⅱ)/SPC組合體系濃度比為0.6mmol/L:0.4mmol/L,在廢水中投加Fe(Ⅱ)/SPC組合體系的時間分別設置為0min,3min,可使甲基橙廢水降解率達到97%。本實驗探索出最佳的反應條件,為此方法的實際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亞鐵離子 ?過碳酸鈉 ?降解效果 ?催化活化

中圖分類號:X70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c)-0096-03

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印染業迅速發展,有機印染廢水成為水體污染的原因之一[1]。印染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嚴重影響水中生態環境,而沉降在水底淤泥中的有機物,發生厭氧分解反應從而產生大量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惡化水環境和大氣環境。有機染料廢水可以經過吸附法、氧化法、電解法和生物法等方法進行處理[2],Fenton試劑法作為一種化學氧化法,對有機染料廢水的處理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許多學者發現傳統Fenton試劑法存在一定的缺點,反應過程中要求pH過低,亦產生大量的鐵泥,形成二次污染[3]。因此,尋求更加環保、更高效的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成為許多研究者的研究熱點。本文主要以甲基橙有機染料廢水作為主要的污染物,以亞鐵離子(Fe(Ⅱ))為催化劑、以過碳酸鈉(SPC)代替過氧化氫(H2O2)為氧化劑,探索Fe(Ⅱ)與SPC組合體系對甲基橙有機染料的降解情況。為改進傳統Fenton試劑法作出貢獻和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試劑與儀器

試劑:甲基橙,碳酸鈉,濃硫酸,過碳酸鈉,30%過氧化氫,硫酸亞鐵,氫氧化鈉等,均為分析純。

儀器:PHSJ-3F pH計,BS224S 電子天平,LC-DMS-H 磁力攪拌器,TU-181OSPC 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等。

1.2 分析及表征方法

使用去離子水配制0.3mmol/L的甲基橙溶液,利用1%稀硫酸以及0.1mol/L氫氧化鈉調節pH,篩選出最佳反應組合體系以及考察Fe(Ⅱ)、SPC最佳初始濃度和最佳pH對降解的影響。采取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檢測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檢測波長設置為464nm。

2 ?結果與討論

2.1 Fe(Ⅱ)、SPC初始濃度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的影響

在Fe(Ⅱ)/SPC體系中,保持SPC的濃度為0.3mmol/L、甲基橙溶液濃度、溶液pH不變,Fe(Ⅱ)的濃度分別設置為0.1、0.3、0.6、0.9、1.2mmol/L,結果如圖1所示。

當Fe(Ⅱ)的初始濃度定為0.1mmol/L和1.2mmol/L時,Fe(Ⅱ)/SPC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不高,都處于5%以下,效果不太理想;而當Fe(Ⅱ)的初始濃度設為0.9mmol/L時,對甲基橙的降解率達到15%;當Fe(Ⅱ)的初始濃度設為0.3mmol/L時,反應到15min時,對甲基橙的降解率能達到25%,隨著反應時間的加長,降解率能達到34%;當Fe(Ⅱ)的初始濃度設為0.6mmol/L時,反應到5min時,對甲基橙的降解率達到33%,隨后25min,降解率基本穩定在33%。綜上,保持SPC濃度不變、pH值不變、其他影響因素不變的情況下,Fe(Ⅱ)的初始濃度設置為0.3mmol/L、0.6mmol/L時,對甲基橙降解效果好。

保持Fe(Ⅱ)濃度為0.3mmol/L、溶液pH不變,SPC的濃度分別設置為0.1、0.2、0.4、0.6、0.8mmol/L,結果如圖2所示。

SPC的濃度處于0.4、0.6、0.8mmol/L時,與Fe(Ⅱ)反應,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不太理想,降解率都低于5%。當SPC的濃度處于0.1mmol/L時,反應到5min時,對甲基橙的降解率達到30%,隨后25min內,降解率都穩定在30%左右,變化幅度不大;而當SPC的反應濃度處于0.2mmol/L,反應30min,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達到40%。SPC濃度處于0.2mmol/L,反應效果最好。

綜上,當Fe(Ⅱ)的反應濃度設為0.3mmol/L、SPC的濃度設為0.2mmol/L,此時得到Fe(Ⅱ):SPC=3∶2的比例,相比于其他比例,這種比例對甲基橙的去除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2.2 初始pH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Fe(Ⅱ)與SPC的濃度比為0.3mmol/L:0.2mmol/L,考察不同pH對降解效果的影響,pH分別為2.6、4.6、5.6、6.6、8.6的情況下,結果如圖3所示。

從圖3得知,當反應溶液pH處于4.6、5.6、6.6、8.6時的降解效果都處于40%以下,當溶液pH調到2.6時,反應到9min降解率就達到了90%,隨著時間的增加,最終降解率能達到95%。所以說,當反應溶液的pH值處于2.6時,極大地提高了降解效果。

2.3 Fe(Ⅱ)/SPC組合體系的初始濃度比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在Fe(Ⅱ)與SPC的摩爾比為3∶2,pH設為2.6時,考察不同濃度的Fe(Ⅱ)和SPC對降解效果的影響。同時,設置一組Fe(Ⅱ)/H2O2于pH=2.6的反應條件下的對比實驗,比較Fe(Ⅱ)/H2O2、和Fe(Ⅱ)/SPC兩組組合體系在pH較低的條件下的降解效果。

從圖4可以看出,pH=2.6時,反應到5min時,Fe(Ⅱ)/H2O2對甲基橙的降解率上升到35%,隨后10min內,基本保持在40%。同等條件下,Fe(Ⅱ)/SPC的降解率能達到50%。所以說,保持pH相同,濃度比相同的情況下。Fe(Ⅱ)/SPC組合體系與Fe(Ⅱ)/H2O2組合體系相比,Fe(Ⅱ)/SPC組合體系對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更好。

而Fe(Ⅱ):SPC=1.2mmol/L:0.8mmol/L,這種濃度比的降解效率基本保持在70%。Fe(Ⅱ):SPC=0.6mmol/L:0.4mmol/L,這種濃度比的降解效率在反應達到6min時基本保持在80%,是整組實驗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既節省了反應藥品用量和反應時間,且降解效果很理想。所以Fe(Ⅱ):SPC=0.6mmol/L:0.4mmol/L,效果最好。

2.4 分次加藥對Fe(Ⅱ)/SPC體系的影響

在Fe(Ⅱ)和SPC的濃度為0.6mmol/L和0.4mmol/L時,將試劑平均分成兩份,間隔3min加藥,考察分次加藥的效果,結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見,將Fe(Ⅱ)和SPC一次投加到甲基橙溶液中時,反應到6min,降解率能達到80%,隨著反應時間的增長,亦保持在80%左右。而將等量的Fe(Ⅱ)和SPC分次投加到甲基橙溶液中,反應到6min時,降解率能上升到97%,并保持在97%左右。在不改變藥劑用量的情況下,采用分次加藥的方法,能明顯提高甲基橙的降解率,達到更加理想的處理效果。

3 ?結語

(1)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Fe(Ⅱ)的初始濃度,當Fe(Ⅱ)的初始濃度設為0.3mmol/L,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同理,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而SPC的初始濃度,當Fe(Ⅱ)的初始濃度設為0.2mmol/L時,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

(2)pH=2.6時,Fe(Ⅱ)/SPC體系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

(3)pH=2.6時,Fe(Ⅱ):SPC=0.6mmol/L:0.4mmol/L,此濃度比對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最好。

(4)pH=2.6時,Fe(Ⅱ):SPC=0.6mmol/L:0.4mmol/L,采用分次加藥的方法,能夠明顯提高甲基橙的降解率。

參考文獻

[1] 章單偉.納米光催化材料的改性及降解有機染料廢水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

[2] 鄭冀魯,范娟,阮復昌.印染廢水脫色技術與理論評述[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0,1(5):29-35.

[3] 陳智明.基于鐵離子活化過碳酸鈉氧化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研究[D].廣東工業大學,20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