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減法”算出“綠”農業

2019-01-14 02:43
吉林農業 2019年24期
關鍵詞:大坡減法田間試驗

減“肥”——種植成本“瘦”下來

撫松縣抽水鄉。

收獲后的農田里,幾名農技人員正忙著取土?!巴寥罉悠凡杉浅V匾?,我們要根據每個地塊的成分,制定明年的施肥配方,讓每一塊耕地都吃上‘營養餐?!鞭r技人員一邊記錄一邊回答。

據了解,抽水鄉將對轄區7個行政地區進行取樣,然后再根據撫松縣農科總站檢測室化驗檢測數據來合理制定施肥計劃,按照不同作物確定配方施肥,真正做到“缺啥補啥,缺多少補多少”。

今年,吉林省秉承著“增產施肥、經濟施肥、環保施肥”理念,大力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努力推進化肥使用量負增長。

據了解,全省累計采集測試土樣4.15萬個,新增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1490萬畝,落實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616個。

目前,梨樹、伊通、雙遼、東遼、公主嶺、前郭6個縣(市)落實增施有機肥補助面積12萬畝。

據統計,在伊通等8個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建立了16萬畝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落實肥料效應田間試驗200個,積極組織各地大力推廣緩控釋肥料應用技術、機械深施肥技術、秸稈養分還田技術、增施有機肥技術;在梨樹等9個測土配方施肥基礎工作項目縣,落實肥料效應田間試驗153個;在長春市等24個項目單位落實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263個,免費為50萬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導服務,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01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入戶率達到90%以上。減“肥”工作有效地將農民的種植成本降了下來,生產效益提升上去。

控藥——綠色產品“生”出來

榆樹市大坡鎮西山村。

村民李云霞正為水稻豐收增效而高興。西山村的水稻曾飽受病、蟲、草害,村民們只能大量使用農藥,生產成本大大增加。

近年來,大坡鎮推廣綠色種植理念,減少農藥使用量,科學種田、綠色種田。經過數年耕耘,如今西山村的600公頃水稻田連續6年被評為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基地。

據大坡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人介紹,在實行綠色食品水稻的生產技術中,病、蟲、草害防治原則是關鍵,目前主要是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其中,以蟲治蟲,利用赤眼蜂克制二化螟蟲的效果顯而易見。

據了解,2019年榆樹市通過統防統治和物理防蟲等措施,農藥使用量比2018年減少115.2噸,上半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100%。

近年來,吉林省圍繞農藥減施增效、減量控害的發展目標,以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相融合為抓手,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取得顯著成效。

2019年,吉林省起草了《全省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指導意見》,對全省農藥減量控害工作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及模式進行指導,并倡導推進單一化學防治向綠色防控轉變,分散防治向專業化統防統治轉變,傳統植保機械向高效植保機械轉變,落后施藥技術向精準施藥技術轉變,常規農藥向高效低毒低風險農藥轉變。

覺醒——政府引導萌發自覺意識

九臺區健權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項新技術為合作社帶來了更大效益。合作社負責人于軍洲表示,化肥、農藥一直是農業生產最大的成本。為了降低成本,合作社一直在尋求解決辦法。

今年5月,健權合作社引進了一項新技術——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這項技術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18年十項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省農科院研究員侯立剛稱,該項技術是一項與培肥地力、培育壯苗、灌水管理、肥料選用、病蟲防治等單項技術綜合組裝配套的栽培體系,是減“肥”、省力、節本、增效的有效途徑。目前,已在吉林省10個縣(市、區)示范推廣。

水稻種植大戶經春玲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實現了增產,還讓化肥使用量減少30%。

好“減法”才能催生真正的“綠”農業。

減成本,加效益。這一減一加之間,便是農民增收最有效的途徑,也是生態農業的應有之義。

(來源:吉林日報)

猜你喜歡
大坡減法田間試驗
田間試驗化肥減量增效促農增收
梧州建城的傳說
生產過程做“減法”農民收入做“加法”
道是梨花不是
用投資審批的“減法”換來市場活力的“加法”
隧洞開挖超前支護施工技術在吉林汪清縣西大坡水利樞紐工程中的應用
增效氮肥田間試驗結果初報
如何提高基層科技人員撰寫田間試驗報告的水平
苦參堿B、C防治薊馬和小綠葉蟬田間試驗
國家“減法”與地方“加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