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梅”文化滋養紡織生態之花

2019-01-17 12:05崔書健
紡織科學研究 2019年1期
關鍵詞:黃梅節水紡織

文/本刊記者 崔書健

加快推進縣域紡織工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新時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建設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就要進一步推動區域工業的綠色發展,并把區域性方法與經驗借鑒到企業領域

建設生態文明,昭示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意味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變,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也是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2018年12月1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湖北省黃梅縣政府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中心協辦的“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走進黃梅縣暨紡織行業節水技術交流會”在湖北省黃梅縣召開。

本次會議主題為“支持縣域綠色發展 共建行業生態文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在致辭中表示,從2015年開始紡織業就開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并探索性地提出了紡織行業建設生態文明的“1+5”模式。此次走進湖北黃梅,是將以往立足企業的視野再次擴大到區域?!皩τ谖磥硇袠I生態文明建設,他認為首先要進一步完善‘1+5’模式,并讓這種模式走入更多的企業,從而推動更多企業走向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其次要進一步推動區域工業的綠色發展,并把區域性方法與經驗借鑒到企業領域,使其既符合國家大眾方針又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在注重保護的同時,不搞大開發?!睂O淮濱說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處長秦恒盛致辭時表示,加快推進紡織工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新時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的關系,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積極貢獻。一是進一步加快綠色化改造,推廣應用先進綠色制造技術,推進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提升行業資源能源利用和清潔生產水平;二是充分發揮行業綠色工廠的標桿示范作用,加強技術交流,推進紡織行業與電力、機械、石化等產業的耦合發展,建設綠色工業園區,帶動行業整體綠色提升;三是加快能耗、水耗、清潔生產等標準制修訂,鼓勵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提升紡織行業綠色發展標準化水平。

中共黃梅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艷舟在致辭時說道:“近年來,我縣始終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集約化,以大勝關山工業園、小池臨港產業園為載體的新型工業,以禪文化旅游區為核心的旅游業正在加速成長,現代化產業體系已初現雛形。特別是紡織服裝產業,經過短短幾年,便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發展迅猛,涌現出了百鑫紡織、宏晟紡織、美譽服飾等一批龍頭企業,今年以來,我們陸續引進了百恒紡織、東帝紡織、美勝紡織等諸多紡織企業,紡織服裝產業目前已經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p>

紡織生態萬里行授旗儀式。

水效領跑者制度

“水資源、糧食和石油是我國的戰略資源,關乎國家安全。目前我國水資源量少,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列世界120多位,是國際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并且由于水資源時空分配不均,導致區域性缺水和季節性缺水嚴重。通過近期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我國工業用水總量控制已經逐漸趨于穩定,用水效率得到明顯改善,廢水排放量也持續下降。水效領跑者建議:第一,企業要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的節水統計和節水指標對標制度;第二,積極創新節水管理經驗,進行廣泛的節水宣傳和培訓活動,并定期進行水系統診斷及長效優化等?!币苯鸸I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程繼軍說道。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節水室主任白雪講述了我國節水標準體系建設及政策支撐。他表示,我國正在加快建立節水標準化體系,產品水效標準、取水定額標準、節水型企業評價標準、合同節水管理標準以及服務業節水標準等日趨完善,截至目前已發布節水標準81項,組織制修訂節水領域的國家標準121項。在政策支撐上,國家厲行節約用水,大力推進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正在大力建設節水型社會?,F已陸續出臺了水效標識、取水許可、水效領跑者以及合同節水管理等制度。

綠色引領產業進步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對中國長絲織造產業進行了介紹,并對其綠色發展提出了展望。他表示,我國長絲織造產業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末,由絲綢企業引進噴水織機,主要做仿真絲產品,并呈集群式分布。隨著社會進步,我國長絲織造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產品應用范圍已從單一的服裝用紡織品迅速擴展到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如今已成為紡織工業中最具創新活力、市場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近年來,長絲織造產業正向蘇北和中西部地區進行轉移,新上產能逐漸成為產業健康發展的生力軍,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在許多新型產業園區也得到有效落實,有力支撐了長絲織造產業的健康發展。

談及紡織工廠綠色設計及實踐,鄭州宏大紡紗新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民認為,首先要保證建筑節能,在兼顧生產系統熱平衡、水平衡、電平衡的同時,還要做好空調、空壓等輔助設施的節能設計,宏晟(湖北)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個綠色設計的典型案例。在建廠之初,企業就考慮到節水減污、節能低耗等問題,相繼建立了鍋爐冷凝水回收、空壓熱水回收、噴水織機水循環以及雨水回收系統,實現了污水循環化利用。他透露,今后黃梅縣百恒園區也將按照土地使用集約化、園區設計統一化、園區運營標準化以及創新服務管理等高標準進行示范打造。

探索高質發展路徑

在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產業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珊首先就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了分析,紡織行業是我國重要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紡織服裝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13.7億人口的衣著類消費提供了保障。數據顯示,紡織產業鏈中上游產品出口競爭力提升,出口市場更趨多元化;紡織品服裝內銷持續穩定增長,內需市場消費升級特征顯現。面對消費升級的強勁需求與國際競爭壓力的提升,我國紡織行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也擁有了創新驅動科技行業、文化引領市場行業、責任導向綠色行業的新標簽。

之后,圍繞下一步如何推動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中共黃梅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屈凱軍,WWF中國淡水項目主任任文偉,天津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王亞超以及鄭州宏大紡紗新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民等展開了深入的技術探討和交流。該論壇由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欣主持。

智能技術解決方案

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副教授王洪濤以紡織企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為題作了詳細報告,生命周期評價方法LCA作為評價綠色低碳產品及技術的標準方法,重點解決綠色設計能力不強、工藝流程綠色化覆蓋度不高、上下游協作不充分等問題,實施覆蓋全部工藝流程和供需環節的系統集成改造。他指出,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即未來綠色制造評價與管理的樣子。

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小光就噴水織造廢水零排放及資源化利用技術進行了介紹。他指出,目前處理上漿廢水處理技術主要有生物法、化學法、物化法和焚燒法等。這些方法在廢水處理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技術上還存在瓶頸待突破。而水污染控制及資源化技術、厭氧反應器技術、紡織水污染控制技術、污泥厭氧消化技術等便在此基礎上體現出寶貴的價值。其中,與岜山集團合作研發以“生物流化床反應器”為核心的水污染控制及資源化技術有效攻關了近零排放和二次污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占地多、運行成本高等諸多問題。

高勛綠色智能裝備(廣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大型染整裝備制造企業,中國節能環保染整裝備的龍頭企業之一。該公司營銷總監余波宏為講解低浴比染色技術在紡織行業中的應用,對高溫高壓筒子染色機、GFALA系列高溫高壓超低浴比全模式染色機、GF241XLB系列高溫高壓全模式紗線染色機、GLFXA系列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等進行了詳細的性能特點介紹。

萬事利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郭文登回顧了生態設計示范創建之路。萬事利集團現在生產絲綢產品環節,只有“設計——印染——銷售”三大部分,其余均是供應鏈環節。因此結合自身情況,創建綠色生態設計的總目標,即通過外部綠色供應鏈的生態管控,對自身企業真絲綢印染工藝及廢棄絲綢面料回收利用的生態設計,將防治污染、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理念應用到絲綢面料生產中,以確保每個生產環節均符合生態設計的要求。

常州宏大科技集團董事長顧仁就印染智能制造解決節能減排進行了介紹。紡織印染智能制造能幫助印染企業大大提高一次成功率,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收益,實現精確投坯,準時交貨。特別是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減少用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從源頭上實現節能減排、綠色制造。同時他提出,基于大數據的印染深度學習、實現印染生產的人工智能將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鹽城市榮意來紡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智榮介紹了節能高效型漿絲機在噴水織機企業的應用,公司經過多年努力,自主設計制造的新型GA390型系列機電儀一體化漿紗機和GA680型系列長絲整漿并機組,打破了長期的日本壟斷甚至取代超越了日本設備。在國產化后,設備造價也大大降低,為國內紡織行業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還與黃梅縣人民政府簽署了黃梅縣紡織產業綠色發展合作備忘錄,并舉行了中國紡織生態萬里行的授旗、授牌儀式。

猜你喜歡
黃梅節水紡織
堅持節水
澳洋紡織
黃梅之星 謝軍
節水公益廣告
黃梅之星 朱婷婷
節水公益廣告
紡織屆的“兩優一先”
節水公益廣告
金花奪目 黃梅璀璨
黃梅落盡,佛心始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