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風雨橋上享用苗家美食

2019-01-21 02:02沈嘉祿
現代家庭 2019年1期
關鍵詞:苗家魚腥草龍舟

沈嘉祿

在貴州游玩時,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領略苗家風情,接待方——黔東南旅游局的美女局長雷文艷想得非常周到,每到一村,就讓我們與當地老百姓一起吃長桌飯。苗家長桌飯真是喧鬧極了,好幾張低矮齊膝的長桌拼成一排,主客面對面坐在小板凳上進食,敬酒、挾菜、交流乃至打情罵俏都很方便。據說在苗家的重大節日,村里的長桌飯可以排到一百多米長呢!有一次我們還在風雨橋上吃。苗家的風雨橋跟浙江、福建一帶的廊橋相似,上有頂棚,兩邊類似“美人靠”,可供長途趕路的旅人小憩,中間供人畜通行。我們一幫上海作家有三十多人,開吃場面豪氣沖天,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梁山好漢不過如此吧。

長桌上疊床架屋地擺滿了老臘肉、白斬雞、酸菜土豆、紅燒牛肉、涼拌蕨菜、摘耳根、酸湯魚、小米鲊、糖水南瓜等苗家傳統美食,還有淺紅色的楊梅酒和歸作白酒類的青酒,度數都不低,口感相當刺激。我吃不慣摘耳根——也就是魚腥草,一入口,一股腥味令我作嘔。但有些人——還是向來挑食的美女——偏偏就好這一口,吃不停的節奏,叫我甘拜下風。當地有一道名菜——苗王魚,類似紅燒河魚,可魚身上密密麻麻地蓋滿了魚腥草,很隆重的樣子。當地人都說非嘗不可,我還是不敢造次。好不容易上來一道我愛吃的老臘肉,一嘗,又是與魚腥草共炒,只得擱箸。

但不能一點也不吃啊,那么就挑小米鲊和糖水南瓜,前者就是小米蒸成的團團,有點甜。酸湯魚我也不愛吃,亂哄哄的樣子。有一種米線不錯,劍河一帶有一種紅米,屬于冷水稻,產量很低,用這種米浸泡后磨成漿水,裹進白細布里擠去一定的水分,使之粘稠,再放入金屬漏勺里擠進沸水鍋里,就成了米面,撈起晾曬成干,可以放較長時間。做成主食時,它是淡紅色的,配了一些酸咸的肉菜,入口相當滑爽。

才吃了幾口,三四個苗家姑娘就圍攏來扯開嗓子唱起敬酒歌,曲調高昂清麗,歌詞率直而熱辣:“阿表哥,來看妹,阿表妹,來端酒,管你會喝不會喝,都要喝。你喜歡,喝一杯,不喜歡,喝三杯。不管喜歡不喜歡,都要喝……”

這個時候,你即使平時滴酒不沾,或者一口下肚就鬧個滿堂紅,也架不住她們的熱情相勸,老老實實進了一杯。但也沒完呢,接下來還要敬菜,一個姑娘夾起一塊白花花、顫威威的大肥肉,穩準狠地往你的嘴里一塞,你剛想張口接住,筷子又縮回去了,讓你撲個空。如此者三,將你逗得像個貪吃的小孩,狼狽不堪,最后趁你不備,一下子塞進你的嘴里。那滋味,真個火辣!

也有個別酒量好的哥們,比如《上海文學》的張予佳,一枚身高馬大的帥哥,銅鐘似地坐著,等姑娘前來左右夾攻,坦然享受環肥燕瘦的待遇。如果你不喝呢,她們一直就圍在你背后,一支接一支地唱下去,最后連《甜蜜蜜》也翻出來唱了,你還能堅如磐石地繼續無賴下去嗎?

有一次在村口打谷場上吃長桌飯,飯菜酒都是相似的,不同的是腳下有大黃狗蹭來蹭去,還有大白公雞,在不遠處的一塊石頭上獨立,咯咯咯,側一目,冷靜旁觀。扔一塊肉過去,幾條狗便滾作一團。大公雞則穩如泰山,有尊者風度。

飯后有人提出想看看劃龍舟,這是黔東南、也差不多是全中國過端午節的民俗節目。而這一帶的龍舟,是最最原始的獨木舟,長四十多米,用一根粗壯的原木掏成,可坐二十多個壯實的漢子。平時放在河灘上專門建造的長廊內,也有的村子是埋在河泥里的,因為刷了桐油,看上去烏黑透亮,起用前洗干凈,在船頭安一只雕刻精美并繪了彩漆的龍頭。雖然端午節早就過了,但村里的干部很客氣,聽說我們想看,就忙著去張羅。村民卻有點不高興,一個老人說:龍王請出來,天就要下雨。我們都笑了:無風無云,太陽又這么熱烈,怎么會下雨呢?村民們見我們不信,就只好將正在暴曬的稻谷收起來。

半小時后,河的上游傳來幾聲炮響,矯健的獨木龍舟從鄰村而來,數十支船槳同時擊水,清水白波,煞是壯觀,我們紛紛涌到河灘上去迎接。想不到此時天色驟變,豆大的雨珠劈里啪拉摔下來,躲都來不及,每個人都淋得像落湯雞一樣。老人的話,不能不信??!

猜你喜歡
苗家魚腥草龍舟
快樂苗家女
屈原 端午 龍舟
亦藥亦食的魚腥草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龍舟
《金娃——龍舟》
魚腥草治療慢性鼻腔炎
夏季良藥魚腥草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