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的治國智慧

2019-01-26 20:42陳忠海
中國發展觀察 2019年22期
關鍵詞:禮治治國國家

陳忠海

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未曾中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在中國社會秩序的背后,自古以來就有一種“超穩定結構”支撐著,它建立在一整套治國思想和治國制度的基礎之上,體現著中國古人在國家治理方面的智慧。

家國天下

“治”,本是一條古水的名字,它出自泰山,后引申為從水的初始處、細小處開始,進一步引申為對河流整修、疏導;“理”,本義是物質的組織紋路,引申為將山上挖來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進一步引申為整理、整治。戰國時,“治”與“理”開始合為一詞并用于國家管理層面。如荀子說“明分職,序事業,材技官能,莫不治理”,韓非說“是故夫至治之國,善以止奸為務。是何也?其法通乎人情,關乎治理也”。

“治理”用于國家層面,一般指按照某種規則、制度對國家進行管理和改造,也就是從國家層面操作公共權力,通過管理社會事項來調和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以實現國家與社會的安全與穩定。中國古人很早就開始關注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進行了很多理論上的探討,也開展了豐富的實踐,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

提到治理國家,有一句話很有名,叫做“半部《論語》治天下”。據考證,這句話最早出自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一書,雖有些夸張,但它揭示了儒家思想在古代國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儒家的國家治理思想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將“國”與“家”密切關聯?!抖Y記·大學》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具體內容是:“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痹谶@里,儒家構建出一個由“家”到“國”的基本框架,這一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在儒家治國思想中,“家”與“國”始終是一體的。孟子說“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是天下的基礎是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個人。荀子也說“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認為君臣的關系與父子、兄弟關系并無二致。在儒家看來,國家由家庭、個人所組成,“國”是一個放大的“家”,只有家和才能國興。在家庭層面儒家強調忠親孝悌,這些理念被直接引入國家治理中??鬃诱f“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他認為君子對父母能盡孝道,就能將對父母的孝心移作對君王的忠心;事奉兄長知道服從,就能將對兄長的服從移作對長官的順從;管理家政有條有理,就能將理家的經驗移作處理公務。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古人視家事即國事,在家中養成美好的品行道德,在外也必然會有美好的名聲,美好的名聲將流傳百世,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所以中國人自古就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倡行“天下大同”“天下為公”的理念,當個人利益、家庭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往往會選擇后者,以舍家報國、精忠報國為榮,這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它夯實了國家的根基。

“家國天下”的治國思想也有另一層內涵,那就是要求執政者要充分重視個體、家庭的利益?!渡袝诽岢觥暗挛┥普?,政在養民”,賈誼在《新書·大政》中強調“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認為“夫民者,萬世之本也,不可欺”。中國古代的治政者深知,要實現“國泰”必須“民安”,必須以民生為念,必須以政惠民,所以在推行重大政策時通常都要考慮保民、富民、利民、恤民的原則,以使基業常青。

郡縣安國

中國古代以農耕文明為主導,從疆域范圍上看,幾大更適合農業耕種的平原成為人口聚居區,以這些平原地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形成了疆域的基本輪廓。由于早期人口不多,社會組織形式基本以“城市型”為主,城與城之間通常還有著廣闊的無人地帶。在“城市型”社會治理中,以血緣、宗法為紐帶的制度更容易得到實施,于是“分封制”成為基本的政治制度。后來人口逐漸增加,社會基本形態向“城邦型”演化,城、鄉、村結合形成更復雜的社會結構。到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區域性“大國”逐漸崛起,所管轄的面積更大,人口流動和人口階層變動也不斷增加,這些新情況的出現對國家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驗。

“分封制”的特點是“劃疆分治”,這種治理模式不利于各地區間資源和優勢的互補,對內不利于調動各階層活力,對外不利于形成整體合力,在激烈的競爭中這種模式顯得越來越落后。戰國時期的秦國推行綜合性改革,經濟和軍事實力逐漸壯大,通過對外兼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土地。秦國意識到傳統分封制作為國家治理手段已經落后,于是在新獲得的地區改設郡縣,實現中央對地方的“垂直領導”,這一措施帶來了國家治理制度的新變革,“郡縣制”由此成為其后歷代封建王朝所一直沿用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郡縣制作為國家的一種治理制度,其內容非常豐富,決不是在地方上設置一些郡和縣那么簡單。在郡縣制下,國家從行政上管理郡,郡管理縣,郡縣的長官由國家任命。與分封制最大的不同在于,這些官員不能世襲,而由國家“擇優選拔”,從而形成了一個技術型官僚系統,成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力量,較之以往的世襲貴族具有很大的先進性。由于農業經濟所涉及的領域并不復雜,所以中央層面設置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即可管理國家,使行政資源實現最大化節約。在對百姓的管理上,郡縣制下還有“編戶齊民”制度,盡管各朝代的具體規定不盡相同,但核心是共通的,那就是使人與社會、人與土地緊密聯接在一起,形成“人不動、戶不動、地不動”的基本社會結構。這種結構固然有僵硬的一面,但對以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為主導的中國古代社會,卻是適合的,它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社會與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郡縣制以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有效協調了地方與中央的關系,保證了中央集權,對維護國家的大一統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史記》說“縣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縣治,天下無不治”??たh制成型于秦漢,隋唐時改郡為州,宋元時在州以上增設路,明清時郡級行政單位多稱府、府以上增設行省……管理形式雖不斷變化,但郡縣制的核心沒有變??たh制盛行于整個中國封建時代,隨著郡縣制的不斷完善,國家治理的能力隨之增強,困擾許多封建王朝的地方割據問題也就慢慢消失了。

以禮治國

秦漢時期的郡縣制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將政權延伸至縣以下,縣下設鄉,鄉下還設有里、什、伍等組織。據《后漢書》記載,東漢時期縣下設鄉的規則是:“凡縣戶五百以上置鄉,三千以上置二鄉,五千以上置三鄉,萬以上置四鄉?!鼻貪h時期鄉的負責人稱“有秩”或“嗇夫”,管理一鄉;里的負責人稱“里魁”,管理百戶左右;下面還有“什主”“伍主”,分別管理十戶、五戶,他們的職責是“以相檢察,民有善事惡事,以告監官”。后來人口和郡縣數目都不斷增加,如果按照這樣的治理思路繼續發展,國家的治理體系無疑會空前龐大,如何更有效、更節約地解決基層治理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在這種情況下禮治的作用便凸顯出來。

《樂記·樂論》認為“禮者,天地之序也”,《左傳》認為“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說文解字》解釋“禮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早在西周之前禮制就形成了,體現為一些固定的儀式、程序和規范,是指導人們行為的準則,具有一定權威性。嚴格來說,“法”其實產生于“禮”,“禮”中的一部分規范升級為強制性約束便成為“法”。具體而言,在夏商周時期“禮”與“法”還融為一體,“法”存于“禮”中;到春秋戰國時期“禮”與“法”相互分離,各自獨立,當時的一些治國理論強調了“法”的優先性和重要性,主張以嚴刑峻法來治理國家。

然而人們很快發現“法”無法完全替代“禮”,社會生活是異常豐富的,大量的社會行為無法寫入法條,所以漢代董仲舒提出“國之所以為國者,德也”,認為“天道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

在董仲舒看來,“德”不僅不能被“刑”所取代,而且“德”是“陽”,“刑”是“陰”,“德”處于先導位置。隨著儒家理論被逐步確定為治國的核心思想,各代統治者們都更加重視德治、禮治的作用,通過其教化作用在潛移默化間對法治進行有力補充。清代淩廷堪在《復禮》中對禮治的作用有如下總結:“使天下之人少而習焉,長而安焉。其秀者有所憑而入于善,頑者有所檢束而不敢為惡?!?/p>

禮治與法治相結合在國家治理層面,實現了相互包含和交叉重合的綜合治理模式,不僅消除了治理上的空白點,而且那些“禮”和“法”都加以強調的地方往往就是國家治理的難點與重點,使得國家治理的目標更加突出,基礎更加堅實。

秦漢以后禮治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加強,尤其在基層治理中,禮治發揮了其對社會個體、宗族巨大的滲透和影響作用,通過一系列道德構建和宗法整合,使基層社會實現了“自治”,國家的行政管理資源在縣以下逐漸淡化甚至退出,出現了“皇權不下縣”的局面;而與此同時,基層社會的安全性、穩定性卻沒有因此削弱。

猜你喜歡
禮治治國國家
排列問題中的順序處理
巍治國藝術作品欣賞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淺析中國之傳統“禮治”文化
儒家的禮治傳統與基督教的法治傳統之比較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中西傳統法律文化差異性探尋
略論《尉繚子》的治國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