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教財務管理工作

2019-01-27 06:57
中國會計年鑒 2019年0期
關鍵詞:科教科技改革

2018年,科教財務管理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勇于改革創新,堅持求真務實,認真履職盡責,夯實工作基礎,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一、深入推進財政科教改革創新

(一)推動科技教育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取得新進展。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根據中央改革辦和部黨組的工作部署,在征求地方、部門意見和開展國際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中央和地方財政科技支出現狀和相關政策,研究制定《科技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送審稿)》。這是財政部確定的2018年度分領域劃分改革任務中第一個通過黨組會審議并經中央改革辦審核后上報國務院的改革方案,中央改革辦反饋“《方案》挺好”。繼續推動教育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配合國務院辦公廳做好《教育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送審稿)》修改完善工作。

(二)堅決支持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會同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投入管理深入推進“三區三州”教育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支持解決特殊困難和薄弱環節,穩步提升深度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質量。在安排相關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轉移支付資金時,完善因素法分配機制,通過增加“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等因素,進一步向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傾斜。中央財政安排新增資金用于支持“三區三州”教育脫貧攻堅。將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等6 項資金,納入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實施資金動態監控。繼續配合教育部落實好教育扶貧投入統計報告制度。

(三)狠抓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落實落地。會同科技部加強政策落實督促和指導,推動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等切實履行下放的管理權限,完善內部管理,健全內控機制,創新服務方式,增強科研人員改革獲得感。持續簡政放權促落實,針對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報表多問題,系統梳理科研項目報表事項,研究提出精簡報表的思路,主動精簡財政部有關報表事項,切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推動建立完善以信任為前提的科研管理機制,參與制定《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優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完善有利于創新的評價激勵制度、強化科研項目績效評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進一步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四)持續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取得新成效。配合科技部制定鼓勵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政策舉措,助力港澳特區科技創新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一步推進完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資金管理,深入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以國家戰略需求和重大部署為導向,支持布局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啟動實施“科技冬奧”等新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五)積極推動科技重大專項和2030 重大項目組織實施取得新進展。會同科技部選取集成電路專項探索開展基于誠信和績效的“綠色通道”試點,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配合科技部從簡化科技重大專項管理流程、減少評估檢查、精簡驗收程序等方面入手,研究出臺進一步深化科技重大專項管理改革的十項措施。配合科技部全面梳理重大專項進展情況,向國務院領導逐項匯報,并就按期驗收總結、優化管理流程、做好接續發展戰略研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意見和建議。推動“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進一步聚焦任務目標、完善組織實施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并納入新五類科技計劃中的科技重大專項統籌實施。

(六)多措并舉確保完成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比目標任務。堅持把教育作為重點支出予以優先保障,積極落實中央關于財政教育投入“一個一般不低于、兩個確?!币?,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支出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15%。同時,進一步優化財政教育支出結構,參與制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以優化教育支出結構為主線,推動教育支出進一步向義務教育等教育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傾斜,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向教育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的政策舉措。2018年,中央教育轉移支付84%左右投向中西部地區。

(七)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關于“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要求,在相對穩定支持的基礎上,根據預算使用管理情況動態調整支持力度,更好發揮激勵引導作用。開展改進“雙一流”引導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方式試點,取消預算撥款中的五類項目設置,由高校按一個項目統籌管理,給予高校更大的資金使用自主權,指導主管部門加強管理,確保實施效果。配合教育部印發《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三項基礎性工作,強化建設高校的主體責任,引導高校深化認識、轉變理念、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確保實現“雙一流”建設方案的目標任務。

二、支持科教事業發展取得新進展

(一)重點支持公共科技活動。著力保障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開發等公共科技活動,特別是持續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為自主創新提供源頭動力。著力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研究制定《中央級新購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查重評議管理辦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完善科技獎勵制度,研究提高國家科學技術獎獎勵標準。

(二)大力支持建設戰略科技力量。加大對中央級科研院所穩定支持力度,著力支持自主選題研究和科研條件建設,推動院所提升科研能力。繼續支持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實施創新工程,圍繞關鍵核心技術等開展科研攻關,推動建設一流科研院所。積極參與研究國家實驗室組建工作,加大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野外觀測站等高水平創新基地建設支持力度,為多出原創性科學成果、強化創新源頭供給奠定堅實基礎。

(三)引導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繼續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綜合運用設立創業投資子基金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截至2018年底,已設立21 個創業投資子基金,財政承諾出資75.47 億元,吸引社會資金237.54 億元。推動企業發揮技術創新主體作用,通過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承擔科技計劃任務、研究完善后補助機制等,引導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投入。

(四)支持各具特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聚焦最緊迫、有影響、可實現的重大舉措,在京津冀、上海等8 個區域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加快第二批23 項改革創新舉措的復制推廣。積極支持國務院已批復的北京、上海等科技創新中心以及中關村、東湖、深圳等20 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推動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

(五)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堅持“?;尽?,鞏固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中央財政安排1 191 億元,全國約1.45 億城鄉義務教育學生獲得免費教科書,1 392 萬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獲得生活費補助,約1 400 萬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實現“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堅持“補短板”,著力解決義務教育突出問題。安排360.5 億元,引導和支持地方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穩步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著力解決縣鎮學?!按蟀囝~”問題;安排201 億元,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約3 700萬名。

(六)支持學前教育加快發展。參與制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建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專門印發關于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是黨中央對新時代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和重大部署,進一步確立了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發展目標,進一步完善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資源供給、經費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等政策保障體系,進一步強化了完善監管體系、規范辦園行為、提高辦園質量等方面要求。安排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149 億元,堅持公辦民辦并舉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健全幼兒資助制度。

(七)支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按照國務院部署,參與制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構建職業教育“1+X”國家標準、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等20 項改革措施。繼續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健全完善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改善辦學條件。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配合教育部等部門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規范校企合作行為,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八)支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優化高等教育支出結構,進一步向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傾斜,向原始創新和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傾斜,向中西部、東北等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加大基本支出投入力度,進一步提高中央高?;局С稣急?。會同教育部加強和規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資金管理,支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能力和工作質量。進一步加大基本科研業務費和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資金支持力度,調整完善分配因素,重點支持高?;A研究和本科教育。完善《中央高校捐贈收入財政配比資金管理辦法》,增強捐贈配比資金的引導激勵作用。支持地方高校深化改革和內涵式發展,推動中西部地區建設高水平大學,重點支持“省部合建”高校和地方“雙一流”建設高校加快發展。

(九)落實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落實完善各階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進一步向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對建檔立卡等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全程全部資助,從制度上保障了每一名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2018年,全國約860萬人次高校學生、約490萬人次普通高中學生和約1 377 萬人次中職學生得到資助。配合教育部等部門印發《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提高資助政策落實的精準度。

三、著力提升依法理財水平

(一)全力做好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經費保障等工作。落實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部署要求,切實保障相關部門(單位)正常運轉和履職需要,順利完成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科技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的職責整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改由科技部管理等相關預算管理和經費保障工作。

(二)強化預算管理。大力夯實預算編制基礎,逐年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2018年教育支出達到100%;轉移支付提前下達比例76.5%,連續多年超過70%。狠抓預算執行,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財政科教資金執行工作的通知》,完善財政科教資金預算執行分析月報制度,從5月起按月分析中央和地方財政教育、科學技術科目預算執行情況、中央科教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積極盤活財政資金存量,按季度統計上報中央科教部門結轉結余資金情況,累計收回中央科教部門結余資金5.66 億元。強化績效評價,組織相關處及時制定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做好中央科教部門項目績效目標審核工作。

(三)推動內控工作持續深化。緊緊盯住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修訂完善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和中央高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高風險業務專項內控辦法等內控制度,從源頭上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組織開展內控自查,狠抓內控制度執行,扎實推進內控由“立規矩”向“見成效”轉變。

猜你喜歡
科教科技改革
《科教導刊》征稿函
《科教導刊》征稿函
《科教導刊》征稿函
“創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改革之路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改革備忘
科技在線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