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保障財務管理工作

2019-01-27 06:57
中國會計年鑒 2019年0期
關鍵詞:社會保險社會保障養老保險

2018年,社會保障財務管理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推進改革創新,大力支持民生事業,扎實提升管理水平,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

一、嚴格落實內控制度,夯實基礎管理工作

(一)加大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執行力度。緊扣防范風險、規范流程、促進工作的目標,嚴格執行《社會保障司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操作規程》《社會保障司基金管理類內部控制操作規程》等內控制度,明確關鍵崗位和高風險崗位,明確風險事件明細表和內控風險責任認定流程圖,把內控要求貫穿于社會保障財務管理決策、執行、監督、改進和反饋的全過程,做到過程留痕、責任可追溯,從根本上杜絕制度不落實、難落實,或者在執行過程中被虛化、弱化等問題。成立內控自查評價工作組,定期開展內控自查自評工作。

(二)健全社保領域風險定期分析機制。把防范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積極主動作為,強化源頭管理,穩定社會預期”的原則,定期跟蹤分析養老保險基金、醫保保險基金和其他社保領域風險,加強對各種風險源的調查研判,提高動態監測、實時預警能力,推進風險防控工作科學化、規范化。

(三)加快推進財政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組織召開河北、寧夏財政社保信息化建設現場會,總結河北、寧夏試點經驗,研究全國推廣思路。印發《財政部關于推廣社會保障資金信息管理系統的通知》,分兩批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社會保障資金信息管理系統一期項目。建立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信息共享的長效機制,并通過財政社保系統推進信息共享工作,真正做到“用數據說話”。

(四)修訂完善資金管理和分配辦法。研究修訂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資金、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等7 個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資金分配、下達、使用等各個環節。完善就業補助資金分配辦法,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加大對東部省份的支持力度,將城鎮新增就業人數作為績效因素考慮。合理確定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分配上下限范圍,減弱歷史基數對分配結果的影響。

(五)加強機構人員能力建設。舉辦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培訓班,講解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編報要求、社會保障資金信息管理系統全國推廣方案及技術標準規范。舉辦全國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培訓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培訓班,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工作培訓會、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計劃生育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培訓班,進一步提高政策執行和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六)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工作。開展完善養老保險財政支持機制、推進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防范醫?;疬\行風險、統籌社會救助資源等專題調研。配合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圍繞自行調整企業繳費比例、自行擴大一次性補繳適用人群范圍等重點事項,開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專項檢查。推進實施部省共建聯合研究課題、委托課題、聯合國兒基會合作項目、中歐社會保障改革項目等課題研究和國際交流。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018年,全國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含衛生健康支出)達到4.26萬億元。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9萬億元,當年收支結余1.16 萬億元,年末滾存結余8.94 萬億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75 萬億元,當年收支結余5 954 億元,年末滾存結余4.8 萬億元。

(一)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脫貧攻堅。2018年,新增安排40 億元提高深度貧困地區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補助資金;安排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40 億元,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安排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66 億元,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力度。支持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110 億元,鞏固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新機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55 元,中央財政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417億元,支持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安排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215 億元,支持開展全國性或跨區域的重大傳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安排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91 億元,支持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安排衛生健康人才培養補助資金71 億元,支持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支持保障參保人社會保險待遇。2018年,各級財政對城鄉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在上年的基礎上提高40 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90 元,中央財政下達各地城鄉居民醫保補助資金2 732 億元。2018年1月1日起,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5%左右,同時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70 元提高至88 元。2018年,中央財政下達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資金4 831 億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補助資金381 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資金1 416 億元。支持社會救助工作。2018年,中央財政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 401 億元,分配補助資金時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情況列為參考因素;下達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含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31.7億元,由各地統籌用于殘疾人康復、托養、家庭無障礙改造等方面支出;通過安排困難群眾救助等補助資金及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做好兒童福利事業發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等工作。支持退役軍人保障工作。2018年,中央財政共下達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資金438.6億元,惠及全國860余萬優撫對象。

(二)深入開展績效評價及應用。組織審核城鄉居民醫保補助資金,委托專員辦對困難群眾救助補助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開展重點績效評價。會同對口業務部門,綜合采取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現場檢查、電話回訪、訪談座談和數據分析等方法,開展基本公共衛生、就業補助資金等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推動績效評價工作標準化,提高績效評價結果橫向可比性,將評價結果作為測算和分配資金的參考依據,削減低效無效資金。

(三)建立正向激勵機制。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有關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關于印發〈促進就業工作先進地區激勵實施暫行辦法〉的通知》等文件,明確考核內容、激勵方式和工作程序,制定考核指標,推薦落實就業創業政策、農村危房改造、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成效明顯地方,充分發揮激勵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增強預決算透明度

(一)推動機構改革相關工作平穩落地實施。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求,及時安排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醫療保障局開辦經費,會同機構改革劃入部門研究確定預算劃轉方案,及時辦理部門預算調整、指標劃轉、資金撥付、政府收支分類科目調整、移交文件等工作,協調做好人員經費、公用經費、項目經費預算調整劃轉等工作,確保經費保障平穩銜接。

(二)強化預算約束。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方面,修訂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完善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編制方法,指導各地提高執行季報編報質量,加強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管理。部門預算管理方面,嚴格落實預算評審制度,強化預算評審結果運用,有效提高預算編制的真實性、合理性和準確性。建立健全部門預算執行通報制度,強化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扎實推進部門預算執行工作。做好結轉結余資金清理和收回工作,盤活用好存量資金。

(三)做好預決算報送和公開工作。圓滿完成2018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報送全國人大的任務,首次分中央和地方分別編制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繼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備社會保險基金決算。向國務院報告2017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和2018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情況,并在財政部官網公開預決算報告。向全國人大匯報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與使用情況,并接受專題詢問。公開中央財政社保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結果,協調指導部門做好預決算、“三公”經費及預算績效等情況公開工作,指導各地開展社?;痤A決算公開。

猜你喜歡
社會保險社會保障養老保險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機關就社保待遇的答復是否具有可訴性
山東省社會保障水平適度性分析
社會保險稽核現狀及對策
遼寧社會保險體系構建問題研究
2016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決算情況表
中國社會保障支出增長原因分析
經濟增長與社會保障關系淺析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