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時代學習的簡化與守拙

2019-01-28 11:25魏忠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9年2期
關鍵詞:書童靈光評書

魏忠

曾國藩小時候有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故事,說有一個賊去曾國藩家偷東西藏于梁下,等了幾個小時,曾國藩在父親的監督下一篇文章還沒背好,賊情急之下跳下梁來,挺身而出,倒背如流,揚長而去,留下驚愕萬分的曾氏一家。

這個故事中聰明的賊和笨笨的曾國藩讓我想起了最近關于知識付費的爭論?!斑壿嬎季S”提出了一個簡化學習的路徑,那就是讓書童讀書,笨笨的曾國藩聽著可以省點勁兒。按照“邏輯思維”的邏輯,曾國藩可以背書省事一些。然而更可能的結局是,倒背如流的書童還是賊,曾國藩書背不下去被迫參加了太平天國也成了賊。

梁上的賊永遠不明白的是,教育這件事并不是簡單的背書,而是需經過少則20年、多則50年的重復訓練,以及書法字跡、八股討論、圣人言論才能終成的,賊書背得再快也成不了領軍人才,那是因為書讀得太簡化了。

周瑜讀書也很靈光,不僅書讀得靈光,武功也極好,然而周瑜一步三計卻無法與魯肅、諸葛亮笨笨的三步一計的戰略高度相提并論,究其原因,軍事家的兵書也不是快讀“高效學習”能成的?!都t樓夢》里不識字的王熙鳳聽管家報賬,心里似明鏡一般,時常計上心頭,然而如此能干和費盡心機的女干部,不僅沒讓賈府走好,反而誤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反倒是兩個十幾歲的讀書人探春和寶釵治家有方,一定程度扭轉了賈府的財政狀況。讀書人讀書不是靠萬人大會,讀書有讀書的套路,這方面很多人在技術時代有點迷失方向。

讀書如同長跑,跑步的樂趣就在跑步之中,技術時代大家都跑馬拉松,而深圳一個馬拉松賽事竟然有100多名運動員抄近道,邏輯思維等其實是另一種學習的抄近道而已。

知識就在那里,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呢?要知道學習這個詞匯有很多相近的含義——知、識、學、習、訓、練、會、懂。如聽評書般的萬人大會去聽知識付費,如同王熙鳳聽戲一樣,叫“知”,有了知很容易“受到啟發,計上心來”;能夠分清楚戰略和戰術、大家與小家,光聽評書是不夠的,需要辨別,就有了“識”,無論什么計策都是為目標服務的,“識”字來源于標識,三步一計、一生一計,必須拋棄短線思維;嘗試著模仿社會的學習活動叫“學”,這種模仿“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叫做“習”,而有了偏差被教育管理者懲戒和糾偏叫“訓”,借助于工具的糾正和效率提高叫“練”,穩定的心態和精準的出手并且控制在一定偏差范圍才叫“會”,能出手而不濫用知識與技能,知道學習的東西的適用范圍并且謹慎行事,方能稱“懂”。一個懂了的人,可以稱為“成材”。

信息與技術簡化什么、解放什么、深化什么、守拙什么,是需要仔細深度思考的。我不反對作為娛樂節目成年人聽一聽喜馬拉雅、看一看知乎、去萬人體育場聽一場知識付費,其實我5歲的時候家鄉的戲臺子也要付費的,父親也不反對,反對的是我聽書聽完了不看正經書。父親是工程師,對我說過,坐車的、開車的、修車的、生產車的、設計車的,表面上都是和車相關,但接受的訓練程度不一樣,出產的人完全不同。這方面,技術無能為力,只能守拙,笨笨地學習的效果最好。

技術時代,簡化思維將一個完整的教育鏈條拆開來,拿一個簡單的高效學習,僅將“知、識、學、習、訓、練、會、懂”中的一環精簡出來無限放大,并且跳下梁來,倒背如流,挺身而出,揚長而去,爽是爽,但那不是教育,是什么呢?是賊!

猜你喜歡
書童靈光評書
漢字大變臉等
中國曲協評書藝術委員會在渝舉辦系列活動
一副謎聯
To Be Continued
網絡評書,能否讓評書重新繁榮
吆喝
黑色靈光
JOKES
怎樣成為百萬富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