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

2019-01-28 10:47杜少華
速讀·中旬 2019年1期
關鍵詞:公共文化圖書資料改革創新

杜少華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是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一個國家或民族自身所積累起來的精神財富。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自身應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完善的文獻服務能力,充分發揮教育業引導職責,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獻出一份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體現在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方面,希望通過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為我國社會公共文化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圖書資料;改革創新;公共文化

現代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與文化融合的公共機構,具有推動社會發展與傳承人類文明的對接的重大責任。我國現代圖書資料管理主要作用于數字資源的建設與古代文獻的典藏,在大部分情況下還具備著甄別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因此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離不開文化教育的社會反響,而優秀文化傳承與當代文明的結合亦是我國圖書資料管理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圖書資料管理改革的方向

1.管理概念的一體化發展。我國圖書資料管理在改革過程中,大部分圖書管理人員對于內部控制的認知缺乏一個完整的一體化概念,因此大部分內部檔案管理的完善思路上,改革的過程更加傾向于采用附加管理制度的改善。由于大部分圖書館采用主系統資料管理的改進思路,相對而言,系統管理的思想對比管理體制的改善更加具備優越性,這使得各地區圖書館在圖書資料管理改革的方向上受到了影響,也因此產生了管理概念的一體化發展。

我國現今圖書館為了保證更好的對館內圖書資料信息進行管理而大部分采用主系統形式進行管理,主系統具備的匯總性特質能夠為圖書館內部圖書信息資料的整理工作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從早期開始。主系統便具有無線網卡物理地址過濾、服務區標識符匹配與有限等效保密等優點。隨著通過研究發展,現今圖書館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使得其在面對未經授權用戶訪問、接入與攻擊等情況下,進行先進身份認證措施環節。

2.數字資源與紙質信息并存。在傳統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都是采用人工操作進行圖書借記登記;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部分工作人員舍棄了以往的手工登記,轉而將其分類為數字化的掃描碼模式。圖書館為了方便數字資源與紙質信息并存的便攜性,也因此在圖書管理的完善方向中確立了相關的并存原則。

二、圖書資料管理改革的意義

1.加強圖書管理工作重心。隨著我國各運營商大力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推廣互聯網深入各個村鎮,使得互聯網覆蓋率高達90%?;ヂ摼W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我國人民群眾各類日常生產的社會活動中,圖書館也隨之有了將圖書資料管理與信息化建設結合的必要。管理工作人員通過操作計算機對圖書信息進行掃碼錄入,從大量繁復的手寫報告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的參與到圖書管理工作的體制建設之中。

2.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在現代信息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員舍棄了以往圖書資料的手工借記填制,轉而將其分類為電子信息進行大數據紙質化的對照協調;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化技術進一步發展,計算機運行性能的提高,圖書資料的管理工作完整地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第一步。圖書資料管理改革使得圖書資料信息傳輸速度得到顯著的提升。圖書資料管理實現新技術改進后,群眾可以實現實時進行借記、登錄與備份等操作,采用互聯網技術對目標圖書搜索相關數據,通過的互聯網傳遞圖書資料信息。而工作人員針對性地根據系統的反應做出相關圖書資料整理與價格波動調整等操作。

三、圖書資料管理改革的成果

1.實現圖書資料的共享。圖書館管理的改革使得圖書資料的信息傳輸速度得到顯著的提升。通過圖書館管理的改革成果建立的圖書獨立掃描碼,圖書館主系統可以實現實時管理反饋模式:采用互聯網技術對圖書資料相關信息的拓展進行記錄,管理人員相對地做出圖書信息安排與開發業務的調整,而主系統在接到反饋信息后在線執行信息記錄。通過圖書館管理的改革后的成果,我國圖書館才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開放圖書資料的共享。

2.建立圖書資料信息庫存標準。從大數據時代下的庫存兼容性方面來說,圖書館管理的改革方向不斷調整,使得圖書管理主系統在更新建設路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F如今正好是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一個關鍵期,因此隨之而來的圖書資料管理的技術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包括系統模板、后臺權限、建設總綱三個方面。由此,全國各地圖書館開始開發、建立圖書資料信息庫存標準模板,通過效仿主系統信息庫存兼容性的同步規劃,圖書館考量到館內的藏書,從實際出發,根據各地圖書信息資料的反饋建立相關的信息庫標準。

3.完善系統管理服務平臺。在實現圖書資料的共享與建立圖書資料信息庫存標準后,我國圖書館通過主系統管理服務平臺使得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與質量進一步得到提升。完善系統管理服務平臺在圖書資料的共享與圖書資料信息庫存標準兩個建設環節進行了成本縮減:采用無紙化管理模式,大幅度提高數字信息記錄的工作效率,同時通過數字信息記錄的交接傳輸減少了紙質圖書的印刷成本,還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而以往的人工操作進行的整理歸納交由計算機主系統完成,不僅降低人力資源成本,還大幅度提高了圖書信息反饋精確度與工作效率。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許多家圖書館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了現有圖書資料管理環節進行數據化改革,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不僅代表了我國公共教育事業體制的進步,還意味著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與高質量。根據目前圖書資料管理改革的方向與意義,以數字資源與紙質信息并存為主的管理概念的一體化發展,是實現圖書資料的共享與建立圖書資料信息庫存標準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史洪艷.淺議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赤子(上中旬),2015,(6):14-15.

[2]吳迪.新時期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才智,2015,(12):15-16.

[3]劉金花.淺議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7,(3):10-11.

[4]唐亦淺.淺議新聞媒體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才智,2015,(7):25-27.

猜你喜歡
公共文化圖書資料改革創新
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分析
如何提高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探討
圖書館圖書資料在信息時代的管理與建設
公共文化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的設計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設的農村大眾傳播效果管窺
社會力量參與檔案公共文化服務路徑探究
新時期高校體育管理創新的理性思考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人才隊伍建設
淺論對環境監察執法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圖書資料如何做好動態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