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金融發展困境與路徑探尋

2019-01-30 02:25王航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摘 要】互聯網金融屬于時下新型的金融模式,目前因為其便捷的特性已經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應用。同時,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也對傳統金融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如何探究出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找尋出和傳統金融存在的差異也是本文研究的思路。本文以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為例,探究出金融發展現狀,最后探究出促進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發展現狀

一、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分析

(一)P2P模式

P2P網貸指的是P2P企業個人對個人的一種直接信貸模式。P2P運作形式是在平臺上借款人發放借款標的,投資人借助競標來向借款放貸的一種網貸行為。向借款人收取信息評估和管理費用屬于P2P企業的主要收益,如果借款人沒有依照期限還款,還要向借款人收取逾期費用等。市場的行情和借款人工作、房屋和信譽情況是決定貸款利率的兩種因素。

(二)眾籌模式

眾籌指的是個人或者小企業借助互聯網向大眾展示自己的創意,以此征求外界資金扶持的一種融資模式,眾籌此模式為小企業和個人解決了融資難等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前期創業企業更早的進入正軌,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也叫機器人理財,指的是虛擬機器人在順應客戶理財需求基礎上,借助產品和算法完成的一種理財顧問服務,從智能投顧衍生發展背景來分析,金融產品交易工具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深入發展也越來越復雜,投資者學習的成本也越來越大,無法順應市場發展的步伐,也使目前投資顧問服務暴露出較多的缺陷,再加上受到傳統投顧服務等限制,無法對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進行順應,而借助智能投顧可以對以上缺陷進行彌補。

(四)風控與征信

風險管理屬于金融的本質,風控也是金融業務的主體核心,消費貸款、P2P以及供應鏈金融都需要數據風控識別以及對用戶信用等級進行評估才可以完成,互聯網金融企業借助大數據做出風控時,都要利用多維度的數據來對風險進行識別,一般情況下,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風控是由以下幾種形式構成的:首先是對借款人身份進行驗證、其次分析提交信息來識別欺詐、第三,對客戶線上申請行為進行分析識別欺詐、第四,通過黑名單來識別欺詐、第五,借助移動設備數據來識別風險、第六,通過對社會關系信用等級的評估來識別欺詐、第六,通過對借款人行為和社會屬性評估來識別欺詐。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風控通過對用戶社會行為和社會屬性等數據的評估,可以對傳統金融風控數據不足等缺點做出彌補,多方位,多角度地找尋出風險指標。

(五)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隨著互聯網和支付的聯合,目前已經成為了網絡支付平臺最閃耀的明星?;ヂ摼W支付包括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運轉本質是借助買賣兩方的中間過渡賬戶來對匯款資金進行控制,通過第三方支付首先可以對電子商務小額支付下由銀行卡開戶行不一致導致貸款成本較高和轉賬不便等問題進行解決,同時也可以對信息不對稱導致互聯網交易欺詐風險進行降低,有效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促進網絡支付行業的可持續進展。

二、互聯網+時代金融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業務存在安全問題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互聯網+時代,各項金融業務在發展中經常會處于國家管理和監督的灰色地帶,比如欺詐和非法集資都屬于可能會突破我國法律底線等;第二,我國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具備滯后性。目前,在互聯網+時代下,金融業務發展存在安全問題,具體在P2P借貸業務中大量存在,比如隨著資金的逐步積累,P2P業務經常會存在攜款逃跑等問題,不但為當事人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損失,也會影響互聯網金融的和諧發展,破壞互聯網金融的穩固形象;最后,我國在風險管理制度構建上也不夠完善。部分企業為了激進的追求效益最大化,在交易方式上會傾向于風險較高等模式,卻沒有構建健全的保護體系,也沒有融合交易記錄和識別客戶身份等指標,都會被不法分子提供趁虛而入的空間,一些欺詐分子會將互聯網金融平臺當做洗錢的不良場所,這種企業管理漏洞加劇了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隱患。

(二)傳統金融行業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我國傳統金融企業沒有正確認知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競爭特征,互聯網+時代屬于全新時代,它具備的意義并不局限在單一的服務和行業中。在新時代改革背景下,傳統的工業文明正在被互聯網時代重塑和解構,最明顯的是智能手機已經顛覆了音樂行業以及手機制造業行業的發展,而早已出現的數碼技術也使膠片行業被淘汰。正是因為傳統金融企業沒有正確認知這種新時代發展趨勢,所以在應對業務中,缺少敏銳力,丟失了有利機遇,在之后要做好明確定位,調整自身的成長。

第二,部分傳統金融企業沒有做出有效創新。比如,部分商業銀行目前開展的業務僅僅是網上轉賬和手機銀行,究其原因是他們并沒有清晰的認知互聯網+時代具備的本質,也沒有和互聯網金融企業構建合作關系,展開優勢互補,達到彼此雙贏。管理人員素質優質、具備大量管理經驗是傳統金融企業優勢,而互聯網金融企業創新力和創造力較高,二者如果構建合作關系,彼此交融,一定會帶來更好的效果。所以建議我國傳統金融企業在之后要和互聯網金融企業構建緊密關聯,牟取市場中的有利地位。

三、促進互聯網+金融業務有效發展的舉措

(一)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力度

1.完善各項法規

《銀行法》、《證券法》是目前我國金融行業開展多項業務的主要法律依據,但是在上述法律條令中并沒有針對互聯網+時代金融業務做出明細。并且早期我國發布的網上銀行法規已經無法順應新時代經濟的有效發展。建議在之后要及時更新換代。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還存在著監管力度不到位等現象,引起了大量風險,所以有必要盡快構建完善法規,為行業發展提供依據。

2.對個人征信加強監管力度

在互聯網+時代下,想要促進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建立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制度,這樣才會賦予互聯網金融更大的生命力。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市場信息良莠不齊,消費者自身信息被侵犯,也無法正確的識別其中內容,所以我國要盡快的出臺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法規。目前,征信問題是互聯網金融業務相對薄弱的環節,因為征信涉及客戶的基礎數據,而目前很多金融部門構建的個人信息數據系統內的信息大多都不存在關聯,互相獨立,所以有必要構建監管機制來保障個人征信業務。

建議商業銀行和我國金融部門可以構建個人信息數據庫,使各環節的信息可以互相串聯;第二要盡可能的保護用戶的隱私,可以構建金融信用激勵體系來做出誠信交易;最后,在整合個人信息數據資源上,可以應用一個共同的數據標準來實現。

3.建設金融領域信息統計平臺

這些年,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市面上混業經營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在未來趨勢也更為明顯,所以,有必要構建完整的信息統計平臺,降低金融監管機構工作難度。國家在此背景之下,應該出臺多種立法,有效的管理和經營時下得數據監管工作,使數據深度整頓,營造良好的數據交流和共享環境。

(二)開拓,創新傳統金融業務發展途徑

1.基于傳統金融基礎上提高客戶服務質量

我國傳統金融業務會為國有和大型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而在互聯網金融業務基礎下,中小客戶是其主要的服務對象。所以,我國傳統金融業務應當在之后要對客戶服務關系深度挖掘,通過改革和創新,和客戶構建溝通關系。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對比,網點渠道更加寬廣,所以在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上,就要借助傳統金融具備的此項優勢。第一,創新服務內容,針對不同的客戶來分區處理,適當的對引導和咨詢人員比重做出增加,也要融添電子業務設備;第二,可以借助網點渠道此優勢,綜合化處理網點業務,使不同網點都可以辦理綜合業務,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將一些不必要,冗雜的業務流程精簡,為用戶提供諸多便捷;最后可以借助產品創新,加深客戶對服務的體驗程度,強化對客戶的吸引力。

2.在時代腳步上與時俱進

目前,我國處于全新的經濟局勢,特別是在金融互聯網+背景下,最大的特色是產品的創新。各項金融業務都要求產品和服務足夠創新,也要結合金融市場和互聯網特征基礎上提高競爭優勢。比如,為了獲取有利位置,傳統金融業務就可以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會使傳統金融企業客戶量不斷減少,為了更好地拓寬業務范疇,傳統金融業務一定要創新內部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來順應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在充分發揮互聯網時代創新特色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和預防可能面臨的風險,盡可能的選擇效率,質量較高的行政管理辦法,來深度挖掘內部信息和數據價值,創新各項數據管理,賦予產品和金融業務一定的創新能力。

3.開發多種技術

互聯網+時代是各項業務的主要發展契機,建議有關企業一定要積極的應對,對互聯網+金融業務可能會面臨的風險作出正視,未雨綢繆,采取預防形式,可以深入挖掘和研究關鍵性技術,合理配置多項資源,在結合金融工作需求前提下,促進自身業務開展;與此同時,也要和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構建合作關系,例如第三方支付和電子商務平臺,這樣可以對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成本有效控制,企業再做好科學規范布局和良好分工,聚集客戶信息,為金融業務的發展找尋全新突破口。

四、結論

互聯網+時代為企業和金融部門提供了便利渠道,讓人們更方便地進入各項金融領域,促進了金融服務的有效發展,也為社會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雖然我國目前也構建了較多金融法律體系,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存在諸多問題,影響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本文探究出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以上完善舉措,希望可以為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穩健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許偉男.“互聯網+”時代下藝術金融管理的發展趨勢[J].中國商論,2018,36:16-17.

[2]劉乃佳.對“互聯網+”時代保險金融發展的幾點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2:40-41.

[3]闕方平.“互聯網+”時代的農村金融發展之路[J].銀行家,2015,12:37-40+6.

[4]黃鈁.新常態下“互聯網+”時代的新金融發展策略[J].中州學刊,2016,03:37-41.

[5]魏巍.互聯網+時代黑龍江省農村供應鏈金融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2016,04:14-16.

[6]何爽.“互聯網+”時代下藝術金融管理發展的趨勢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9:286-287.

[7]余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汽車金融的轉型發展[J].時代汽車,2017,20:122-123.

[8]石娟.“互聯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機遇與挑戰[D].四川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王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

猜你喜歡
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