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問題初步探討

2019-01-30 02:25李宇聞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投融資金融風險商業銀行

李宇聞

【摘 要】改革開放實踐過程中,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日新月異,有力促進了宏觀經濟發展,直接表現在市場融資和投資兩個方面,是企業和個人間接融資的主要渠道。整體上看,商業銀行在金融行業中處于主動和優勢地位,同業競爭及行業外競爭壓力不大。但是,近年來,金融創新成為不可逆轉的行業趨勢,特別是互聯網金融業的蓬勃發展,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帶來巨大挑戰,商業銀行必須采取積極策略,加以應對。本文圍繞這方面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希望對行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商業銀行;市場融資;投融資;金融風險

40多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中國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連續多年保持調整增長勢頭,平均增長速度在10%左右,期間,商業銀行歷經改制,多次變革,不斷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務,有力推動了宏觀經濟發展。同時,由于金融市場改革不斷加深,經濟發展質量要求更高,面對國內外新興市場沖擊日益增大,我國商業銀行業務開展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有待行業內外積極應對,變被動為主動,把風險挑戰轉化為發展機遇。下面,以基礎信貸業務為視角,對相關情況進行初步分析探討。

一、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基本情況

(一)宏觀經濟背景

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經濟發展水平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體以后,在保持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經濟質量也顯著提升,構成宏觀經濟體系中核心單元的制造業水平達到世界領先程度,生產制造規模超過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多個發達國家的總和。巨大的經濟成績的取得,是國內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各項產業政策持續完善、各個微觀市場單元健康成長的結果,在此過程中,處于金融市場中重要地位的商業銀行體系,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主體,也是直接見證者和受益者,其所提供的金融市場中介服務,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實現了社會分散貨幣資金的規?;?,滿足了企業融資需求,為社會財富的再創造和再分配提供了有效的市場手段。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推動了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技術等為特征的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到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國內經濟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新興消費模式、新興產業結構、新興市場投融資需求和市場,一方面為金融中介服務市場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給傳統金融中介組織業務開展提出了新要求,商業銀行領域首當其沖,直接面對,風險最大,挑戰最大。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歷史及現狀

世界上最早的商業銀行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巴比倫,有近代意義的銀行誕生于1850年的意大利威尼斯城,而真正有現代意義的銀行則是1694年成立的蘇格蘭銀行。我國的銀行機構,開始于明朝后期,當時出現了以銀行業務為特征的錢莊。鴉片戰爭之后,西方列強國家為了掠奪財富,在我國境內紛紛開展金融業務,設立金融機構,英國人在1945年在我國境內設立麗如銀行,1897年,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商業銀行正式開業。

新中國解放夕,根據當時需要,我們黨于1948年12月在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人民幣發行業務。1949年2月,該銀行正式遷入北京。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正式組建中國人民銀行,是一個典型的計劃經濟時代的金融機構,既有商業銀行的職能,又有中央銀行的職能,全國所有銀行都是其下屬單位,銀行業務開展不具有獨立性。

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實施,我國銀行體系進入歷史調整期,以適應經濟建設發展需要。一方面,央行與商業銀行職能分開,另一方面,根據不同業務職能,將商業銀行劃分為多家,既有分工又有競爭,即實現商業銀行本身的市場化管理。以后的若干年中,按照企業化改革、商業化經營的思路,商業銀行體系又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二、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銀行體系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是國家進行經濟宏觀調控主要手段,也是金融環境治理的重點所在。所以,遠到建國以來,近到1992年我國明確實行市場經濟以后,中央政府對銀行體系的改革從未停止過,使之最大限度地與經濟發展要求相匹配,與國際金融領域普遍做法相銜接,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由于經濟發展內外部環境不斷變化,銀行業管理理念相對滯后,經驗相對不足,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金融事件或區域性變化時,我們的商業銀行體系還是暴露出許多問題,值得思考,迫切需要采取針對性高低端政策,加以解決,為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目標實現提供良好的金融市場服務。目前看,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國有商業銀行未建立起清晰的產權制度

產權制度改革當前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重要任務,總體上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其分支機構還沒有徹底完成產權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經濟運營效率的提升及社會公共服務效應的發揮。比如,從規模上看,幾家國有商業銀行連續多年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核心的國際化水平指標與國際上先進商業銀行相比,落后很多,僅是在絕對市場數量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從產權角度看,國有商業銀行的現行管理方式下,突出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行政化代理制度的市場激勵成本非常高。商業銀行管理者開展業務管理過程,不能保證是一種純粹的經濟行為,而是一種帶有濃厚行政色彩的官方活動,很難以市場要求為準,推出高效率的激勵約束制度體系。二是管理環境中,不同層級的頂級代理人為了追求非市場經營利益,在缺乏有效的市場制約機制下,往往出現權力真空現象,集團利益私人化,高層失誤決策組織化,管理成本擴大化,資源浪費合理化等弊端。

(二)充分的市場經營意識還不夠強

商業銀行體系,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機構,普遍存在行政性思維,企業化管理和商業化經營的意識比較薄弱,認為銀行體系是國家核心經濟部門,任何時候國家都不會棄之不管,即便出現經營困難,政府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幫助其度過難關,而不會像一般企業那樣被市場淘汰出局。此外,借助多年來已經形成的市場占有份額,只要正常保持當前狀態,已經可以維系整個系統正常運轉,開拓新市場、進一步提高運營成效,雖然空間是有的,但主觀需求并不強烈。諸如此類的固化思維,帶來幾個方面的影響:首先,整個行業壓力傳導不足,與日益加快的宏觀經濟整體節奏不相適應,潛在經濟和社會效益沒有充分的釋放,間接效率損失不容忽視。其次,由于長期處于消極應對狀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實質上是在逐漸下滑的,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日新月異,國內金融市場投融資方式越來越豐富,國際金融體系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市場選擇空間更加廣闊,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金融服務機構必然會遭受前所未有的用戶選擇危機,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跟不上市場節奏而最終落伍甚至出局的情況已經時有發生,今后更將成為一種常態。

猜你喜歡
投融資金融風險商業銀行
金融風險防范宣傳教育
構建防控金融風險“防火墻”
大力增強憂患意識 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關于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若干思考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