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銀行信貸的風險管理方法

2019-01-30 02:25王曉飛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信貸風險管理銀行

王曉飛

【摘 要】作為銀行重要業務之一,信貸在銀行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信貸風險管理成為了銀行風險管理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戰性的領域。本文簡單分析了我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對策作為一些參考。

【關鍵詞】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目前,信貸業務仍是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銀行的支柱型業務。然而,信貸與風險的關系十分密切,惟有做好風險管理工作,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將信貸風險降到最低,高質量信貸才能成為可能,信貸才能迎來進一步的發展。在這一方面,我國與國際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我國銀行應針對出現的問題,有的放矢,形成一套自己的風險管理體系。

1.我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1.1缺乏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和健全的人才考核制度

風險管理涉及的知識范圍十分廣泛,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基礎知識、計算機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要求很高。但我國銀行的工資水平普遍較低,且大部分網點分布在發展緩慢、經濟水平較落后的二、三線城市,難以吸引到風險管理領域的高精尖人才以及國際化人才。大部分基層銀行員工學歷不高,工作經驗不足,業務熟練度較低,不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專業素養還需進一步提升。部分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員工一直被分配到繁重的工作任務,難免在信貸風險管理工作中有所疏忽。加之銀行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往往以業績作為員工的考核標準,即僅以放貸款的額度等來衡量員工的能力。這很容易導致合規意識和風險意識較為薄弱的員工在開展業務的時候,不顧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放松貸款審批中對借款方的征信審核流程。有些員工甚至把風險防范和業務發展相對立,認為提高風險管控會使業務量減少,形成一種畸形的行業心理。

1.2銀行對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不足

對于信貸風險識別和控制,國際上管理先進的銀行已經形成了健全的評估體系。而對于借貸客戶,我國銀行由于技術受限等原因無法大規模采用可信度較高的定量考量,而是由信貸業務人員憑借以往的工作經驗對借貸人進行審核。這種依賴業務人員主觀經驗進行評估的方式,在實際操作時容易與實際情況偏離,從而大大降低信貸業務的質量。另外,出于提高收益、搶占市場等目的,我國銀行對大規模企業以及有政府背景的客戶,往往會放寬風險管控標準,只關注客戶的“光鮮外表”,企業的規模越大、資金越充足,越受銀行的追捧。盲目跟風去尋找大客戶,使得銀行忽略了對客戶所處行業的市場特性和風險的客觀判斷,貸前風險防范工作并不到位。貸款后,銀行管理缺乏全局規劃,對于不同行業、不同風險類別客戶沒有進行差異化管理。并且,銀行對于風險的控制只集中在某一具體方面,造成部分管理工作重復及信貸風險管理不全面。綜上所述,我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不論是在信貸風險評估技術和風險識別的標準方面,還是在管理手段及方法方面都存在極大不足。這使銀行規避風險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對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與國際銀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2.解決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的對策

2.1培養高素質人才團隊,完善員工考核機制

簡單來說,現在的銀行缺乏新鮮有力的血液,同時,其原本的組分也逐漸開始腐朽。因此,改革對銀行來說勢在必行。對外,銀行可以對受到高等教育的高學歷人才或國際化人才實施薪資優待政策,以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對內,銀行需要加強內部信貸文化建設,強化對于員工的系統的風險管理的培訓機制,包括貸前風險識別與評估工作培訓以及貸后風險監督專項培訓。培訓部門可以通過列舉真實案例等形式讓信貸工作人員意識到信貸風險給銀行帶來的危害,同時對于承擔不同職能的員工采取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法,逐步建立出有差異化的培訓體系,快速有效地培養出眾多專業信貸團隊,從根本上提升銀行的信貸風險防控能力和信貸風險識別能力。除組織培訓外,銀行還可以鼓勵工作人員繼續深造學習以提升專業素養。對于響應學習號召的員工,可適當給予表彰和獎勵,使銀行信貸管理扎根于銀行的組織文化中,讓銀行的員工能夠耳濡目染的感受到信貸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對信貸風險都能有充分了解與關注,高度重視信貸管理文化,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明確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責任和義務,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自己的權力范圍內干好本職工作,將風險控制意識落實到各自的操作規范和行為方式中,努力營造一個與風險管理基本要求相一致的信貸文化氛圍。另外,在強化每位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以及責任意識的同時,銀行還應不斷落實全體人員的風險管理責任,完善銀行信貸業務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受益與風險相對應的責任制度和激勵制度,設立相關的考核指標,如到期貸款現金收回率、不良貸款率等,并將不良貸款的行為與從業人員的績效進行掛鉤處理。將這些考核指標考慮進員工的績效工資結算中,在實際過程中加大風險考核力度,保證每位信貸業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有效規避信貸業務的風險。

2.2擁有成熟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

考慮到成熟的風險管理系統能夠有效降低銀行信貸業務的風險,銀行有必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提高整個風險管理系統的完善性。其中包括對于風險的預測、識別、分析以及對于客戶財務狀況的監測等功能。銀行首先需立足于國情,建立以銀行為主體,社會評價為輔助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建立個人征信信息庫,充分利用統計指標,結合大數據和云計算來研究、開發量化風險評估方法,實時調整內部評價系統的參數。在其基礎上,根據業務風險控制點和風險管理的目前情況來優化風險管理的相關流程,并制定好風險控制的操作流程和控制制度,完善風險評估制度。在審核評估期間,利用國際定性分析和國家定量分析來全面評估信貸客戶的風險,強化對客戶的風險控制,更好地為銀行信貸風險提供預警。此外,還需要完善風險監督體系,在大數據手段之下,完全整合外部風險信息資源和內部風險信息資源,實現對機構、區域、產品、人員、行業、客戶等多方面的監控,做到貸中對風險的盡早發現、盡早識別、盡早預警和盡早處置。貸后要加強對客戶財務狀況的跟蹤調查,加強對已放貸款的監督,對所有的授信客戶進行風險分類,并通過監測客戶信用狀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客戶的風險級別,對于不同類別的客戶實施精細化差異管理。如果貸款即將到期,風險管理部門可以提前向客戶進行還貸通知,督促客戶做好還款方案,確保貸款本金與利息可以如期歸還。另外,針對銀行常常追捧大規模企業的現象,銀行信貸人員一定要遵守貸款準則與職業道德,不要盲目跟風搶著給所謂的大牌企業大額授信,并不是企業的名氣越大經營狀況越好。有的情況下,規模越大的企業其潛在的信貸風險可能越大。銀行應主動分析不同行業、不同時期客戶的每筆信貸業務可能面臨的風險,加大對信貸市場的研究力度,對信貸市場有個全面的了解,做到客戶與市場相結合,培養能夠相互信賴的優質信貸客戶群體,積極建立企業和銀行良好的合作關系,改變企業和銀行單純的資金供應關系,將其發展為相互合作相互發展的關系,把潛在的信貸業務風險降到最低。

3.結語

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早已經是各國銀行心照不宣的事實。在對風險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后,筆者認為建設優秀人才隊伍,構建完善風險管理系統,不失為行之有效的策略。接下來,我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需要走的路還很漫長,應時刻謹記要結合實際,適度借鑒,走出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韓東伯.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2010(2).

[2]李永宏.當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新金融,2007(2).

猜你喜歡
信貸風險管理銀行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聚焦Z世代信貸成癮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到拥貧獾摹巴零y行”
“存夢銀行”破產記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銀行激進求變
綠色信貸對霧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