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人過春節有哪些規矩

2019-01-30 02:29楊春云
養生保健指南 2019年12期
關鍵詞:封印放鞭炮鞭炮

楊春云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人們忙碌了一年,就盼望著這幾天痛痛快快休假,辭舊迎新、親人團聚。所以,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春節放假”依然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因為它代表著團圓、平安、吉祥、幸福。在我國古代,政府是怎樣規定春節假期的呢?

官員初一必須給皇上拜年

唐朝時期,唐玄宗頒布的紅頭文件《假寧令》:“元正(春節)、冬至,各給假七日?!毕喈斢诮裉斓狞S金周,但它按“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也即大年初一前后各放二天假。唐德宗李括在位時,還頒布過一個奇特的春節休假政策:單號上朝,雙號休假:但官員并不能享受完整假期,大年初一文武百官和高級地方官必須早早上朝給皇帝拜年,退朝后再跟家人團圓;春節期間地方官必須在衙門值班,家人只能來單位過年。詩人韋應物詩《元日寄諸弟》:一從守茲郡,兩鬢生素發。新正加我年,故歲去超忽……日月昧還期,念君何時歇。抒發自己為官后,新年不能回家團圓,在冷清的衙門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宋朝春節叫元旦,也是大年初一前后各放假3天,共7天:加之元宵節放假7天,共有半個月;宋太祖的父親臘月初七祭日,放假3天:宋仁宗母親臘月初十生日,又放假3天。加上冬至、天慶節各放假7天,一個超長春節假誕生了。但首都官員初一不得休假,除夕守歲后,第二天凌晨穿戴整齊前往皇宮,參加“正旦大朝會”,給皇帝拜年;遼、高麗、西夏、于聞、回紇等地外交官也得大年初一前來獻禮;宋朝地方公務員,還有特殊假期福利:臘月二十“封印”,回家省親過年,來年正月二十回衙門“開印”辦公。

明清時期,公務員春節休的是“黃金月”,尤其是清朝,冬至、元旦、元宵節三個節假日加上封印休長假,前后有約一個月時間。每至封印之日,官員們都會邀請同僚歡聚暢飲,“以酬一歲之勞”。

民國曾不讓過春節

到了民國時期,政府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公歷,廢除農歷,春節不放假。除夕、大年初一,政府機構正常上班,公務員若被發現不在崗,就有可能要下崗。為雷厲風行地貫徹這一命令,民國政府還規定機關、學校、商店不得在春節期間擅自放假,否則要對相關負責人實行嚴厲制裁和處罰。后來因為受到社會各界的反對,南京國民政府才停止強制廢除農歷,除公務機關外,對于舊歷春節的民間習俗不得過于干涉。從此,中國民間又開始名正言順地放假過農歷春節了。

鞭炮燃放有規矩

自從咱中國人用黑火藥和紙發明了鞭炮,放各色各樣的鞭炮就成了年俗之一。

放鞭炮好還是不好7這是各說各有理的事情,咱不跟著講究了。只說放鞭炮有什么實際的危險:首先是污染空氣,然后是容易引發火災和人身傷害,尤其是在古代,那時候的建筑多為木制,極易被鞭炮引燃。那么古人是如何在過年的時候做防火工作的呢?

首先是鞭炮本身不能有危險性,爆破威力太大的在城門守衛那里都通不過。再有碼頭、橋頭、路口的檢查人員,都會將有危險性的鞭炮攔在城外。

再是集中燃放,規定燃放地點。因為建筑多為木制,而且街路狹窄,所以古人對燃放大型鞭炮有嚴格的時間、地點界定,一般都是在重大節日。

即使有這些規定,因燃放鞭炮造成的重大火災還是不絕史書,開封、成都、太原的老城都有這類火災紀錄。而因鞭炮造成火災最慘重的教訓,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太監在宮里放煙火引起火災,燒毀了數間大殿和多處房屋。

猜你喜歡
封印放鞭炮鞭炮
拆彈部隊 爆炸封印者
揭掉山鄉的貧困封印
百態研究所 我被床封印了
過春節放鞭炮
接吻是愛的封印
紅鞭炮
新鞭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