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財融合應用的實踐探析

2019-01-30 02:25許光荔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業財融合探析實踐

【摘 要】本文追根溯源,業財融合概念源于財政部發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對于業財聯動的本質及財務在實施業財聯動中的“困境”,作者結合業財融合的實踐過程和效果,闡述自己的觀點:業財聯動的本質是處理好財務與業務的關系;部分公益事業單位業財融合已在應用。在企業戰略制定方面,財務完全可以擔當指導和引領業務的角色。目前就我國企業財務職能的現狀,業財聯動的方式方法,模式和體系尚待繼續探索。

【關鍵詞】業財融合;業財聯動;實踐;探析

一、業財融合的概念出處

近年來,“業財融合”或者“業務財務一體化”這一術語在國內非常流行,這些主張主要出自實務界,財會專業英文詞匯中并沒有這個術語。追根溯源,源于財政部2016年6月發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該指引明確指出單位應用管理會計應遵循戰略導向、融合性、適應性和成本效益四項原則。

其中,融合性原則是指管理會計應嵌入單位相關領域、層次、環節,以業務流程為基礎,利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將財務和業務等有機融合。即是經常被業界、學界提到的業財融合原則,或被俗稱為“業財聯動”、“業財一體化”。

二、對業財聯動“本質”的體會與辯證

(一)財務并非一味被動,財務能“捋順”業務就是財務主動性的重要體現。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王斌認為,業財融合的本質是“業務經營牽引財務發展,財務發展支撐業務經營”,組織運行中的業財融合是一個業務融入財務、財務融入業務的雙向過程[1]。就某公司業財融合的實踐過程和效果看,財務不僅被業務“牽引”,能夠“支撐”業務,更為關鍵的是業務也被財務“捋順”了。從財務和業務活動過程看,二者之間并非是單純地財務被業務牽著走,而且財務在事前、事中、事后都發揮了“主動性”。

(二)業財聯動的本質是處理好財務與業務的關系。

財務與業務并不是主動和被動的關系?,F代經濟的發展,要求財務人員不能只關注賬本,不能只關注數字,要從辦公室走出去,了解整個企業,尤其是了解整個主業的全過程,全流程,關鍵環節,只有財務對業務有深入的了解,管理工作才能做到精準,才能從財務角度看業務,從而將財務的管控功能最大化,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這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哲學原則在財務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業務思維+財務視角”的聯動。

三、業財聯動實施中“困境”的意謂

王斌表示,在很多企業中,財務在企業戰略制定時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突出,甚至一些公司只是把財務當作一個“融資”、“管錢”的后臺部門,財務在公司中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和權威,而融合更是無從談起。然而通過對某公司業財融合的實踐過程和效果看,財務可以通過參與業務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對經營活動的事中分析、事后的績效評價,把有價值的信息傳遞到管理層和業務部門,給管理決策與業務活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達到財務與業務融合的實質。筆者認為,誰對市場經濟有更深刻的研究,誰對企業有更真切的把握,誰才有真正的話語權。在探討企業經營模式的方面,財務通過對不同經營模式選擇給企業創造不同價值的例證,啟發與引導業務深入多角度思維與客戶洽談合作模式。使業務真正體會到財務思維的價值所在,從而在企業戰略制定上指導和引領業務部門。

四、業財融合在公益事業單位中的應用

跳出企業管理范疇,近年來,公益事業單位業務與財務融合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從風險防控和監督管理的角度看,社會保障管理事務工作中的業財聯動是必要和必然的。例如,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網絡連接與數據共享、讓業務與財務可以通過時時對賬達到相互制約的目標,從而大大降低業務經辦部門的風險。

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各地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的業務與財務沒有全面、真正地融合起來,呈現各自為戰的局面,財務與業務是分離的,財務人員只扮演了記賬和報表的角色,甚至賬和表的數據也不是從業務部門獲取。究其原因,客觀上是由于業務系統不健全無法做到業務與財務數據共享;主觀上是制度不完善、監控不全面、認識不到位。近幾年,各級社會保障部門認識到了業務與財務融合統一的重要性,開始讓財務更多地參與到業務中來。實踐證明,只有提高財務的業務管理能力和地位,把財務參與到業務中來做為監督管理的重要切入點,才能真正發揮監管的作用。

五、可議的業財聯動方式方法,模式和體系尚待繼續探析

目前,哪一種模式在實踐中都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袄碚摵茇S滿,現實很骨感”。有的可以依從,有的可以修正,有的可以適當套用一下。

盡管學術界對于業財融合的概念主張百家爭鳴,但我國企業財務職能的現狀還是主要為事后核算和監督的職能為主導。雖然財政部從2014年開始力推管理會計,但其發揮的職能有限。就源于中國本土的業財融合原創性的管理會計創新主張,在國內有其推廣的土壤,可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必要模式。

業財融合是財務向業務環節縱深延伸的一種方式,基于業務活動全過程成本管控,是業財融合的一種實踐形式。業財融合是管理會計的范疇,是將財務管理的理念滲透在業務管理的過程中。近年來,我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興通訊公司率先提出“三分財務”的概念,并將財務職能細分為共享財務、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在強化財務監督職能的同時,要求財務人員不斷深入業務、服務業務,發揮財務價值引導、價值保障、價值反映、價值評價功能,激發財務管理的價值創造能力。

實務中業財融合的功能定位應該是而且只能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含義:

首先,并非所有的企業經營領域和公益性事業單位都需要進行業財融合、都能夠進行業財融合,業財融合要考慮企業的現有管理能力、業務性質、組織架構、實施成本、預期效益,將業財融合切入點聚焦于能夠實現業財雙方聯動,并且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重要領域和關鍵業務事項,將企業有限的管理資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其次,在具體的業財融合應用點上,業務部門、財務部門應承擔的職責也要有所側重,不能界面不清、混淆在一起,而是業財融合立足于業務思維,財務視角,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因此,業財融合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推進和深入,逐步發揮和激發財務管理價值創造功能。比如以財務人員參與企業營銷方案上線評審為例,財務部門應傾向于對各種營銷包的財務解決方案,而營銷方案的提出、設計、上線以及后續的實施需由企業營銷部門來完成。

最后,必須要明確的是,業財融合在某些情況下也存在失靈的情況,在一些點上企業不能進行業財融合,比如涉及串通舞弊、造假以及其他違反國家財經紀律的事項[2]。

【參考文獻】

[1] 論業財融合.王斌.財務研究.2018(03)

[2] 企業業財融合若干基本問題探討.徐劍鋒.新會計.2017(04)

作者簡介:許光荔,女,滿族,遼寧開原人,研究方向:會計學,職稱:高級會計師,單位:開原市社會保障事務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業財融合探析實踐
VR閱讀探析
通信企業基于價值的業財融合分析淺談
HTTPS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