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學習資源提升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模型構建

2019-02-03 09:37張偉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勝任導師職業院校

[摘? ? ? ? ? ?要]? 對職業院校企業兼職教師的網絡設備與軟件使用情況展開調查,論述設備、社交軟件與社交功能的具體使用情況。根據調查結果,基于微學習資源,架構提升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的模型,并從網絡導師、網絡資源、在線聊天室、成果展現平臺、定期評價等方面,詳細介紹該模型所具備的功能和積極作用。以期提高企業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使其有足夠的能力勝任職業院校的教學工作,滿足院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求,為企業培養一批可用之才,真正實現校企共贏。

[關? ? 鍵? ?詞]? 微學習資源;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104-02

在網絡時代下,傳統的互動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借助各種軟件和平臺進行溝通的趨勢已勢不可擋。對此,職業院校和企業應及時抓住這一機遇,全面調查兼職教師對網絡設備的具體使用情況。在此基礎上,依托微學習資源架構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提升模型,以便更好地幫助廣大兼職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推動校企合作與發展,為實現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基于微學習資源的企業兼職教師網絡設備與軟件使用情況調查

調查選取常州科教城高職教育園區五所高職院校,共發放207份調查表,收回180份,有效回收率91.6%。

(一)使用設備的情況調查

針對職業院校企業兼職教師登錄社交網絡使用智能設備的分布情況,排在前兩項的分別是臺式電腦和手機,各自占所調查對象的79.7%和71.4%,在全部調查對象中只有31.6%的人選擇平板電腦這一工具來登錄社交網站,其人數較少。

(二)使用社交軟件的情況調查

職業院校企業兼職教師使用社交網絡軟件的具體分布狀況是,排在前兩項的社交軟件是微信和微博,分別占全部調查對象的90.5%和75.4%。其中使用QQ、“人人”以及博客的人數相對較少,占全部調查對象的39.8%、27.2%以及15.4%。

(三)使用社交功能的情況調查

職業院校企業兼職教師使用社交網絡功能的分布情況是,排在前三項的是聊天功能、新聞信息和個人動態分享,分別占全部調查對象的73.6%、74.7%和67.2%。其次則是群聊和搜索附近人,各自占全部調查對象的48.1%和37.5%。在全部調查對象中社交游戲功能整體使用的人數僅31人,占全部調查對象的16.5%。

二、基于微學習資源提升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的模型構建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學習當前面臨兩方面的挑戰,即信息超負荷以及知識零散化。首先,豐富的微學習資源在夜以繼日地增長。其次,微學習資源相對較為分散,沒有形成穩定的秩序,并且彼此之間并無聯系。西門思首次提出了聯想觀念,認為學習不只是個體行為,而是銜接特定節點與信息的重要過程。聯想觀念的誕生為網絡時代下微學習行為特點提供了嶄新的闡釋,被稱之為“智能時代的學習理論”。聯想觀念有別于其他學習理論的是,重視人文精神,關心知識原與外界間的聯系,重視是個體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有效互動,關注個體自身認知與外界集體智慧間的關系。但克羅斯卻認為:“學習是改善自身內外網絡的行為”,學習自然生態理論表示,學習是架構與改善自身內外知識網絡。因此,當代微學習實際上是互聯的行為,是學習溝通網絡架構的過程。因此,本文基于聯通學習理論,建設目標明確的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提升模型,推動兼職教師發展的微學習社交網絡,實施長期有效的網絡培訓、知識掌管以及學習。在互動網絡中有兼職教師、教授、網絡導師等諸多主體,共同組成有機學習體,可運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進行溝通、合作與評價等多種形式的微學習,相互分享學習資源、學習成果,構建資源鏈接。教授、網絡導師等輔助人員可及時提供建議和評價,為企業兼職教師提供源源不斷的輔導,以此來規避個人知識構建所帶來的片面性以及主觀性。

通過上文對職業院校企業兼職教師設備使用情況的全面調查,結合傳播學理論,架構基于微學習資源的職業院校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提升模型,該模型共包含四部分內容:(1)需要兼職教師提高教學勝任力的因子及有關的各種微學習資源;(2)運用社交平臺提高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的方法;(3)評價制度;(4)培訓主體。具體指的是,兼職教師作為主體,應工作的動態要求,努力深化個人經驗與專業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傳授力,積累更多經驗。希望能夠借助該模型探索出提高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的有效策略及途徑。

三、基于微學習資源提升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模型的功能與作用

(一)網絡導師

在導師—研究生這一模式的基礎上建設網絡導師隊伍。網絡導師主體是職業院校學生,他們生活在校園中,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更喜歡新鮮事物,了解各種各樣的微軟件和平臺,并且是在時間與精力上相對較為充沛,有大量的上網時間,能夠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及時思考解決方法,充分保障了教學互動的實效性。同時,職業院校的學生與導師之間的親密關系,可以隨時在線探討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若從兼職教師角度分析,網絡導師滿足他們實際運用與實時學習的現實需求,這種依托網絡技術的兼職教師學習并不是在相同地點發生的,而是發生在詳細具體的情景之下,人為是無法進行模擬的?;诂F實問題的微學習,更需要企業兼職教師及時得到網絡導師的個性化輔導與幫助,特別是網絡導師自身健全的專業知識體系、科學的教育理論對提高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具有積極作用。

(二)網絡資源

當前已涌現大量完善的資源網站,這些資源網站一般是為廣大用戶提供多種社會交際功能,具有較高的用戶參與量。如,用于共享文檔資源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以及用于共享精彩視頻資源的愛奇藝、騰訊等??衫眠@些知名網站,構建分工合理詳細的資源庫,并對其進行精細化分類,然后將這些可以提升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的資源借助社交平臺推送給每位兼職教師,以此來切實滿足他們終身學習的現實需要。對移動智能設備所推送的資源,要遵循最小力度的基本原則,將內容篇幅以及視頻長度等微學習資源合理拆分進行推送,這樣能夠防止因資源過多,導致兼職教師獲取資源實效過長,通道不順暢。資源庫為企業兼職教師提供了健全的專業知識、據相關數據顯示教學方法與激勵故事,可提高他們的外在顯能與高階層潛能。

(三)在線聊天室

非正式微學習注重的是學習的泛在性,表示人們之間溝通交流的實質便是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和家人、朋友以及同事在聊天或探討時都會學習到某方面的知識。有約80%的學習都是以非正式學習的方式開展的,從日本著名專家佐藤學的交流學習理論來看,人們之間可通過相互協商不同意見來彼此分享各自的見解,轉變雙方的認知和觀念?;诖?,可利用多種功能的網絡聊天室將不同地區職業院校中的企業兼職教師組織在一起,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微平臺進行交流獲取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兼職教師在和其他兼職教師互動的過程中,將個人存在的問題、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在為他人積極解決現實問題的同時,充分明確自身的知識體系。通過這樣的交流溝通,能夠讓企業兼職教師發現更好的想法和可行性建議,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知識,而且開闊了其視野,有助于找到解決辦法,促進兼職教師潛能的深入發展。

(四)成果展現平臺

實施微學習,可通過與其他人分享經驗來實現,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案例教學以及經驗共享。其中案例教學往往將自身以往成功或出色的教學經歷,借助網絡平臺的經驗總結匯聚成經典案例,然后利用成功展現平臺讓其他兼職教師參考學習與討論,以這種方式來更好地消化案例場景,促使其他兼職教師充分融入場景中,在他們不斷探索與討論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架構成果展現平臺主要有以下兩點優勢:(1)為企業兼職教師提供可學習案例教學與經驗共享的空間;(2)在平臺中滲透激勵制度與獎評舉措,充分突出兼職教師個人所實現的價值。成果展現平臺的最大作用便是促使企業兼職教師的內在潛能這一教學勝任力因子提升。

(五)定期評價

定期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在線指導機制、綜合聊天室、網絡資源庫構建與管理及成果展現平臺上企業兼職教師的具體表現。其中網絡在線導師會定期遞交工作總結報告,并積極組織所有在線導師開研討會,探討商議利用網絡平臺與兼職教師交流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共同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網絡資源庫要全面統計企業兼職教師對定期推送文章的閱讀總量、視頻瀏覽次數與評論率,以及在成果展現平臺上統計企業兼職教師的評論。結合兼職教師參加活動的主動程度與實際效率,以積分、個人信譽或等級的形式完整記錄在他們的個人檔案中,進而在成果展現平臺上將綜合表現優異的兼職教師進行匯總,利用表格呈現出來,當兼職教師看到個人努力成果后,通過與其他教師成果進行對比,會主動且深刻地進行反思總結,以此產生更強的動力。之所以將兼職教師個人成果透明化,主要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競爭與協作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他們,使其在情感專員的鼓勵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定期評價不只是單純地對企業兼職教師進行評價,關鍵是為了促進企業兼職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樹立他們終身學習的觀念,利用定期評價能夠有效激發兼職教師的質疑態度與創新潛能,使其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四、結語

基于微學習資源提高企業兼職教師教學勝任力模型,充分將網絡技術與專業理論結合在一起,將社會資源與教學工作相結合,將職業教育與兼職教師實踐相結合。網絡導師、綜合聊天室、資源庫、成果展現平臺以及定期評價這些板塊之間緊密相連,彼此作用,相互影響,進而以兼職教師為主體,構成一個有機循環的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封淼令,周珺,李麗娟.淺談高職院校企業兼職教師管理的工作創新[J].職業,2019(25):62-64.

[2]戴祿勝,路云潔,王軍.產教融合視野下民辦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J].教育現代化,2019,6(47):89-90.

[3]楊琎,郭亞林.四維角色視角下“雙師型”輔導員職業勝任模型初探[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3):59-63.

[4]張偉萍.高職院校兼職教師勝任素質模型建構[J].教育發展研究,2014,34(11):60-63,69.

◎編輯 馮永霞

猜你喜歡
勝任導師職業院校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導師的貓
廣東鶴山實施新錄用公務員雙導師制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和諧秘訣
真正的愛是使人自愛
組織和團隊勝任力模型構建方法研究
勝任力模型的“過度現代化”誤區
國內外關于“勝任力”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