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2019-02-03 09:37陳琨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中華育人傳統

陳琨

[摘? ? ? ? ? ?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許多哲學思想、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滲透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人格修養等哲理和智慧。文化與育人密不可分,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大學生最富價值的教育資源、以“和”文化為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豐富利用傳統文化進行文化育人的形式三個方面分析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關? ? 鍵? ?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192-02

傳統文化就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積淀并且滲透于民族整體意識和行為之中,世代傳遞、流動的最具生命力的文化”。這種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社會價值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記錄與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它反映著中國人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自我認同最可靠的依據,它深深地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基因里面,自然也構成大學生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且深刻,蘊含著許多哲學思想、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滲透著中國人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無數的哲理和智慧。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大學生最富價值的教育資源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為條件?!敝腥A傳統文化中的力量和智慧能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得更為深刻、宏偉和壯大。我們一旦丟掉了根基,精神命脈被割斷,中華民族也就岌岌可危。青年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這就要求傳統文化必須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最富價值的寶貴資源,這些傳統文化中關于對錯、善惡、是非的判斷標準和思想觀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為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從而可以形成大學生最基本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作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充分考慮中華傳統文化與國家、社會與大學生發展等現狀結合的角度、方法和途徑,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更具有吸引力和滲透力,同時也能產生更震撼的效果。文化具有滲透性并且影響力持久,生動形象的歷史典故比較容易引起大學生的興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生命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歷史積淀,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這樣富有動力的文化體系能夠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順利發展。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東西方文化在交融和交鋒中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狀態,直接且劇烈地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思維和行為方式,部分當代大學生在市場化、全球化、網絡化的沖擊下卻也同時受拜金主義、實用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誤導嚴重,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必須首先對大學生進行價值引導,幫助大學生在建立正確三觀的基礎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高校用傳統文化凈化大學生心靈,幫助大學生形成具有深厚內涵的精神氣質,強化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價值認同機制,對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發展“和”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切入點

學生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時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找準傳統文化教育的切入點。張岱年先生指出:“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非常豐富,其中有兩點思想是最主要的:一是人際和諧,二是天人協調?!笨鬃诱f,“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家講究“天和”、儒家主張“人和”、佛教倡導“心和”。因此,高校把“和”文化作為教育切入點是非常有傳統價值和現實意義的。

(一)“和諧”“文明”“友善”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大學生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按《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和諧即配合得適當、和睦協調。如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美好的社會理想,和諧社會的內容是建立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基礎上的,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在維護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等方面都有著積極意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在根本上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活動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念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和諧”理念應該成為教育切入口。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不同學生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親和力使師生之間、學生群體之間,維持在一種親近、和諧、凝聚的氛圍中,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情境中獲得啟迪,身心和諧發展,從而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

(二)“求大同,尚和合”等理念幫助大學生建立處理世界關系的“和諧世界”觀

我國倡導的和諧世界是多邊的,共同安全、共同繁榮、共建和諧的世界?!吨杏埂分赋觥叭f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費孝通先生曾經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爸挥型澜绺鲊坏谰S護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3月28日在德國科爾博基金會上的演講,體現了其在處理世界和平關系上鮮明的立場:只有彼此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才能推動全球大融合、大發展。對于“和”文化,我們倡導“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習近平主席將中國“和”文化在與各國的外交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充分發揮了“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人際和諧精神。在國際關系上,我們要與世界各族人民求大同存小異,尊重各民族的多樣性,用包容的胸懷接納友國人民。青年人是國家發展的主力軍,當代大學生對國際關系的認知,大學生的國際觀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青年人需要學會站在國家大局的發展上,在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基礎上,用國際戰略的視角思考我國的國際關系。

(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幫助大學生樹立經濟和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觀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痹趯Υ鷳B問題上也體現著“和合”的思想,始終相信人只是整個宇宙及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倡導構筑一個尊重自然和綠色發展的良性生態系統,這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念。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幫助青年大學生去了解和實踐這些理念和思想,才能最終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汲取的這些教育資源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和諧發展觀,促進社會經濟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三、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形式和內容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實踐工作上更是責無旁貸,要帶領大學生保護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的思想價值,運用優秀傳統文化蘊涵的精神力量鼓舞新時代大學生奮勇前進。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遵循文化教育多元化的規律,展現出教育內容和形式多元化?!耙幼⒅匾晕幕艘晕挠?,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睂炐銈鹘y文化相關的價值觀念直接注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作為施教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入傳統文化的各種具體形式和載體之中,同時發揮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將與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觀念、主流意識形態以及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播開來,使得受教育者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強調大學生個人的自我認知、自我反省、自我克制和自我教化。網絡思政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微網絡”社交平臺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網絡互動與交流,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建設良好的網絡軟環境,學生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思想也在不斷成熟。同時,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利用校園文化藝術節、文化主題活動等校園文化熏陶功能,用迎合大學生喜歡的方式向他們灌輸中華的優秀文化傳統。

生生不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所在,是大學生獲取智慧的寶庫。中國傳統“和”文化是高校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的良好切入點,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來為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磚添瓦,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和諧世界觀”和“和諧自然觀”,從而提升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國家的前途和未來充分武裝好自己。中華傳統文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結合充分顯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田廣林.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張岱年.傳統文化的發展與轉變[N].光明日報,1996-05-04(B01).

[3]修剛.實現“中國夢”的文化基源[J].外交評論,2006(2):17-18.

◎編輯 武生智

猜你喜歡
中華育人傳統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悅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樂綻放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傳統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