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化技術在中職護理教學中的運用

2019-02-03 09:37季淑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輸液靜脈實訓

季淑

[摘? ? ? ? ? ?要]? 信息化技術普遍用于現代課堂,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使護理教學更加深入,一直成為熱議的話題。然而現實中仍局限于傳統實驗模式,即“演示—模擬練習—指導 ”三段式方式 ,這種傳統的以教師演示為主的灌輸式的實驗教學方式 ,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1]。針對這一現狀,重點闡述信息化技術運用于中職護理實訓課堂,以《外周靜脈輸液》(以下稱靜脈輸液)為例,利用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 (CAI),以藍墨云班課平臺為依托,利用微課、多媒體技術及3D動畫軟件,并借助集3D解剖、理論、操作訓練、實踐考核及反饋為一體的虛擬靜脈穿刺系統進行輔助教學,通過虛擬實驗平臺延伸課堂,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實現以生為主、師為導的雙主中職護理實訓課教學,提高了課堂效率。

[關? ? 鍵? ?詞]? 信息化技術;運用;中職護理實訓課;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200-02

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不少學校課堂教學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和技術,代替傳統教學方式,采取現代手段和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效果。信息化教學作用日益凸顯,從已進行的信息化教學的實踐看,信息化教學有三個過程:一是教師教學前對信息資源的獲得、分析、歸納、再制作過程;二是教師在教學中將信息資源合理地“傳給”學生,教會學生獲得資源并利用信息資源自主學習的過程;三是教師在教學中及教學后,對學生利用資源的有效性進行評估的過程 [2]。雖然信息化教學作用日漸突出,但是不合理的運用或者依賴傳統“滿堂灌”的方式仍占據主導地位。針對該現狀,筆者結合實際護理課堂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實踐,根據中職護理學生學情,利用信息化技術教授靜脈輸液護理操作技能,通過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信息化手段教學運用,有效突破重難點,呈現信息化護理教學合理化、具體化、有效化。

一、教學前信息化立足“預習點”,讓課堂更加高效

各項研究均指出預習對課堂的積極作用,課堂四十分鐘,有效的預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上課節奏,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而縱觀學生實訓課堂預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護理教學中,不妨將課前復習理論知識、預習靜脈輸液操作流程等內容具體化,通過信息化手段引導學生高效預習,借助信息化平臺檢測學生預習效果。護理技能《外周靜脈輸液》教學的難點為一次性排氣成功和有效穿刺,事先將學習資源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平臺,學生通過平臺查看學習任務單,為課堂學習難點埋下伏筆。結合信息化技術,針對靜脈輸液操作重點,做了以下兩個任務設置。

(一)化無趣紙質練習題為新穎電子習題庫

內容:8分鐘獨立完成藍墨云班課“練一練:靜脈輸液理論復習25題”。

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驗課程的教學,其作用不僅是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手段,更重要的是將信息化(數字化、多媒體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教學內容和方式融于實驗學科課程教學的過程之中,實現新的更高的教育教學目標和更好的教學效果 [3]。

藍墨云班課即時反饋學生作業情況,教師可根據學生做題情況上課進行重點講解。借助這個平臺可以有效地節省上課時間,真正做到實訓課的重點在于學習新技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改變以往花費大量寶貴時間溫習“舊”理論的格局。

(二)化冗長無味視頻為新穎簡單的微課

內容:請按操作步驟順序觀看分段微課視頻,完成網絡作業思維導圖相應部分的填寫。要求先獨立完成,再進行組內互評并整理,最終以小組為單位上傳一份思維導圖,各小組組內網上互評成績。

教師以微課的形式上傳靜脈輸液視頻,每段微課簡短有針對性,結合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內容清晰,任務明確,目的性強,為新授課重難點排氣和穿刺做鋪墊作用。傳統的授課都是讓學生課前自主觀看整段視頻,視頻冗長復雜,學生容易出現無頭緒、無思路、無重點的弊端。

學生預習任務并不是單向的,而是通過反饋進行交流和展示,實現虛擬網雙向學習機制。學生將學習成果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平臺,教師根據平臺反饋的信息進行二次備課。這樣教師上課有針對性,可深入進行因材施教教學。

二、教學中信息化凝聚“動作點”,讓技術更加扎實

課堂是灌輸真知的天地,教師應該革新傳統實驗模式,積極運用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能力。而信息化技術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實訓探索,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一)3D動畫演示讓醫學作用機制“動”起來

如:排氣是本節課的重點,課前藍墨云班課上自動反饋學生課前習題情況,分析學生作業情況,其中得出一項學生的“靜脈輸液相關知識”題目測試空氣栓塞題目正答率僅為23%。排氣的重點在于預防空氣栓塞保護患者,因此讓學生意識到空氣栓塞的嚴重性非常關鍵。對比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的差異。

傳統授課:教師用單調的言語舉例說明空氣栓塞的危險性,發生機制及嚴重后果無法通過儀器展示,學生印象不深刻。

信息化授課:半分鐘展示一段3D空氣栓塞視頻。視頻清晰展現了空氣栓塞整個發生發展的過程、作用機制以及結果,讓學生直觀得出掌握靜脈輸液中無氣泡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與傳統媒體有機結合,克服實驗器材和空間因素的制約,有效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

(二)實時錄像系統和希沃助手軟件讓課堂“動”起來

護理操作不是機械性作業,操作并非一成不變,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只有準確地分析病人的情況后才能采取最恰當、最高效的方式。因此,護理實訓課堂要充分進行摸索和練習,反復體驗操作,學會最規范的動作。而學生經常因為教師操作演示細節不明或者記憶力不夠而出現無從下手,教師則因為學生人員眾多、學生當堂演示時間限制等條件無法得到有效問題反饋。

如:排氣難點突破。茂菲氏滴管小,學生距離教師遠,因為傳統教學教師演示時學生無法觀看到細節要領。筆者結合這個現實弊端,通過實時錄像系統輕松解決這個難題。教師示教排氣過程時進行實時錄像,清晰放大操作細節并上傳到藍墨云班課,以便學生在練習時可以重復播放,學生根據平臺視頻不斷回顧操作要點,從而動手更容易、操作更規范。教師在巡視過程中拍下學生出現的典型問題,如茂菲氏滴管液面過高、液面過低、第一次排氣直接排到針頭等。教師根據希沃助手軟件展示學生錯誤操作,進行隨堂討論,引導學生探索排氣故障的解決方法,提出最優方案。實時錄像系統和希沃助手軟件可以實現當堂反饋,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創設更為生動和逼真的教學環境,可將微觀、抽象的問題進行宏觀化、具體化,從而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對于幫助學生全面護理操作非常有利 [3],拉近了課堂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分析當下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總結,鞏固重難點。

(三)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CAI)讓護理雙手“動”起來

如:穿刺難點突破。傳統教學只能在仿真手臂上穿刺,學生無法觀察直觀穿刺時血管效果,學生練習也只能根據感官感受進行“盲打”,課堂趣味性低讓學生練習次數大打折扣。如何讓仿真手臂下的血管露出廬山真面目呢?筆者信息化的課堂讓學生通過外接仿真手臂進行靜脈穿刺時能直觀觀察穿刺針進入皮膚后所在的位置,在靜脈穿刺的同時可以觀察計算機靜脈穿刺虛擬系統出現穿刺針走向的3D動畫,從而幫助學生及時調整穿刺的位置、角度、深度,避免以往出現的學生盲目練習的情況,有助于穿刺這一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興趣和樂趣。

“虛擬現實”仿真教學立足于現實又高于現實,對于穿刺操作中的難點,采用信息技術進行“虛擬現實”的仿真教學,不僅可提高操作學習的真實性,而且讓技能操作符合規范。靜脈穿刺虛擬系統同步學生操作,能有效展示每個學生自身的錯誤,引導學生對動作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讓學生每一次動手練習都在進步。

三、教學后信息化拓展“臨床點”,讓護理更加深入

實訓課既要教授學生操作技能,又要讓學生掌握嫻熟的技能,課堂時間寶貴,學生練習機會有效。

(一)創虛擬實驗平臺,解實際臨床案例

如:隨機抽取一份臨床案例,結合案例以小組為單位在“靜脈輸液模擬練習平臺”上練習,上傳一份成績單。要求:上傳成績不低于80分。

課后學生利用虛擬靜脈穿刺系統檢測個人對靜脈輸液流程的掌握程度,該系統案例均來自臨床,更新快,內容豐富,充分檢測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可以提高組內合作能力,為將來步入臨床工作做準備。學生測試成績上傳教師平臺,測試平臺有效展示學生掌握情況并反饋給授課教師,教師根據學生掌握情況調整課堂進度,結合學生實際掌握程度進行分層教學。

(二)約開放性實驗室,強操作課后訓練

通過實驗教學網絡平臺實現對實驗教學的開放管理。如網上選課、預約實驗時間等,直接推動了實驗教學體系、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開放式創新性實驗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活動,通過開放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增強。學生可以根據實驗教學目的和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實驗內容、實驗時間和實驗地點等 [4]。這樣的學習方式彈性、有空間,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而長期不間斷的練習有助于技能鞏固。

信息化教學在靜脈輸液授課中充分發揮了積極作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學的進程由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況確定,教師主導作用弱化。將以教師為“中心”或“標準”的“說教”式教學模式,換之以師生互動、共同探究的“引導式”教學模式,師生之間變得平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信息化加速課堂速度,事半功倍;課中信息化簡化難點知識,求真務實;課后信息化及時反饋效率,查漏補缺[2]。人間出真情,護理的對象是人,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信息化技術融入護理實訓課堂可以讓這樣的演練更加真實有效,提高護理學生的技能,為走向臨床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錢曉路,賈哄麗,胡雁,等.探討信息化開放式護理實踐技能的教學[J].上海護理,2009,9(5):86-87.

[2]李軍.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7(2):67-69.

[3]徐素芳.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實驗教學的實效[J].農業網絡信息,2010(8):131-133.

[4]方政,王曉冬,徐邦升,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實效[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4):661-663.

◎編輯 原琳娜

猜你喜歡
輸液靜脈實訓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依托互聯網實施商務英語函電實訓教學
下肢深靜脈血栓超聲診斷價值
液壓課程開放式虛實結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
提升中職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
靜脈曲張“喜歡”誰
淺析職業院校實訓中心管理機構設置
輸液時短細管中為什么沒有藥液流出
頸枕輸液袋
負壓技術在45例頸外靜脈留置針穿刺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