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現狀與教育途徑

2019-02-03 09:37張丹琳陳堅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文明禮儀禮儀文明

張丹琳 陳堅

[摘? ? ? ? ? ?要]? 文明禮儀對中職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家庭、學校、社會、個人等各方面因素導致當代中職生文明禮儀有所缺失,出現許多不良的文明禮儀行為,因此加強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刻不容緩。探討加強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途徑,如加強學校規章制度建設、將文明禮儀教育引入課堂、營造充滿禮儀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教師的文明禮儀素養、構建學?!彝ァ鐣絽f同的禮儀教育體系等。

[關? ? 鍵? ?詞]? 文明禮儀;中職生;缺失;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308-02

禮儀,是一個凝聚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詞匯,從荀子的“國無禮則不寧”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禮儀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文明禮儀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情操、修養的外在表現,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習慣。然而,現今我國中職生中出現了許多不知禮、不學禮、不行禮的現象,這些中職生文明禮儀的缺失令人堪憂。因此,分析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原因、探討提高中職生文明禮儀修養的策略,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學校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值得我們深思。

一、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一)文明禮儀教育是中職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很多人認為中職生是考不上高中的“差等生”,對中職生的看法存在一些偏頗,但是這也反映出中職教育所面臨的殘酷現實。中職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常常表現出不文明、不禮貌的舉止行為,如不尊重師長、不禮讓同學、臟話常掛在嘴邊、個人衛生習慣差等,這些行為極大地阻礙了中職生的成長成才??鬃釉唬骸安粚W禮,無以立?!敝新毶磥硎且と肷鐣?,在學校中學禮、懂禮、行禮,學會以文明禮儀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注重個人修養,提高自身道德素養,唯有如此,中職生將來才能適應社會這個大環境,才能立足于社會。因此,加強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培養中職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中職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二)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培養中職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就業競爭力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對中職生進行儀容儀表儀態、言談舉止、文明交往、社交禮儀等內容的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通過教育塑造個人良好的職業形象,培養自己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個人內在素養和外在形象的融合和升華,只有提升自己的職業品質和文明素養,中職生才能適應當下社會競爭激烈的就業新形勢,才能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才能使自己成為綜合素質優良的技能型人才。

(三)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中職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規范行為舉止、掌握社交技巧、提升個人修養,這樣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使師生與生生之間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友善,使校園的文明氛圍更加濃厚,促進良好校紀校風校貌的形成,有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有利于推動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四)文明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2016年教育部頒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引導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對中職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促使學生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并且提升個人的內在品質,這對踐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二、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教育水平越來越高,當代中職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但是,不少中職生都出現了文明禮儀缺失的情況,主要表現在言談舉止、儀容儀表、待人接物、人際交往、個人修養等方面。

在校園里,說臟話、粗話,男生留長發,女生化濃妝,穿拖鞋到教室,上課時睡覺、玩手機、吃零食、回答老師問題不起立,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追追打鬧,在宿舍不遵守作息制度,個人衛生習慣差、亂扔垃圾,與他人交往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不謙讓不尊重他人,在家里不尊重長輩、說話不注意語氣、不體諒家人。

這些不文明的失禮行為在中職生中普遍存在,更令人擔憂的是,學生在個人文明禮儀行為上缺乏相應的自我評價能力,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禮儀行為,并不認為這些是不文明行為,反而覺得這些行為“很有個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沒有正確的文明禮儀價值觀。并且有些學生還存在“隨大流”的從眾心理,看到其他同學的不文明行為,認為自己也不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如其他同學一樣,久而久之,自己的文明禮儀也有所缺失。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而且影響了中職生的成長成才,因此,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應高度重視,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三、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孩子的文明禮儀缺失與家庭教育的缺位有著必然的聯系。首先,有些家長不注重自身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例如在孩子面前說臟話、抽煙、喝酒、賭博等,家長自身文明禮儀的缺失自然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家長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其次,當前的中職生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百般寵愛,父母對孩子的放任使孩子變得自私任性、我行我素,這對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是不利的。最后,有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缺少父愛或母愛,家庭的不溫暖不和諧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的學生來自農村,父母外出打工,成為留守兒童,父母對孩子疏于管教,使孩子沒有受到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

(二)學校因素

學校是對中職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場所。許多中職生在初中由于成績不理想,被老師定義為“差等生”,得不到老師的尊重和關心,老師對這些學生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久而久之,這些學生也養成了不少不講文明禮儀的習慣。當今很多中職學校并沒有真正重視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在職業教育中過于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實踐的培養,所以學生的不良習慣沒能得到及時阻止,導致學生文明禮儀出現缺失。很多中職學校沒有專業的禮儀老師,沒有受過系統培訓、缺少專業知識,使禮儀課程的教學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教學內容也不夠系統,所以中職生禮儀教育效果并不顯著。此外,還有部分老師不注重個人行為習慣,工作散漫不認真,不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或是在校園中抽煙等,老師沒能給學生做正面引導,自然影響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效果。

(三)社會因素

如今經濟建設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在這樣多元化的社會發展中,中職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容易受到社會一些不良的風氣和思想的影響。社會上出現了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的思想,網絡和影視等媒體在帶給人們生活便捷的同時,也向人們傳遞了消極信息。社會的這種不良好不和諧的文明禮儀氛圍,給中職生的禮儀價值觀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四)個人因素

文明禮儀意識淡薄、文明禮儀知識缺乏是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的根本原因。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時期,年齡不大,自控力較差,也不夠自律,尚未意識到提升個人文明禮儀修養的重要性,不能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家庭、學校教育的缺失,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自身文明禮儀修養的忽視,都是導致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因素。

四、加強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途徑

(一)加強學校規章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

學校引導學生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時,應當制定和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如在中職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加入禮儀內容,以制度約束規范學生行為,并且加強監督和管理。還應建立相關文明禮儀行為的評價機制,將文明禮儀表現、禮儀課程成績作為期末考核評價的內容,這對提升中職生文明禮儀素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將文明禮儀教育引入課堂,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

中職學校應該把文明禮儀教育引入課堂,目前很多學校主要通過班會課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還可以在公共課和專業課中適當地加入文明禮儀教育。中職學校還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開設相關的禮儀課程,以課堂教學作為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的主陣地,禮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相聯系,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系統地學習文明禮儀知識,規范自身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充滿禮儀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和充滿禮儀氣息的文化氛圍對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中職學校應重視教學組織環境的建設,良好的課堂秩序、有序的教學活動、積極向上的學風,都有利于學生文明禮儀素養的提升。其次,學??梢酝ㄟ^宣傳欄、校園廣播、橫幅等形式宣傳文明禮儀知識,營造禮儀氛圍。最后,學校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例如禮儀知識競賽、經典詩詞誦讀比賽、“文明禮儀之星”評比活動、禮儀知識講座、禮儀主題班會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文明熏陶,進行自查自糾,規范自己的行為,提升文明禮儀素養。

(四)提高教師的文明禮儀素養,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應嚴格規范自身言行、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不斷提升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學校也應加強教師的文明禮儀素養培訓,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發揮表率和榜樣作用。

(五)構建學?!彝ァ鐣絽f同的禮儀教育體系

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中職學校對學生做好文明禮儀教育工作的同時,還應積極地與學生家長溝通,動員家長加強自身文明禮儀修養,樹立良好的禮儀形象,為孩子做好榜樣。另外,還需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社會是進行禮儀教育和禮儀實踐的大課堂,應利用媒體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推廣禮儀文化,政府機關和各級單位組織開展各種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禮儀文化氛圍,促使中職生在參與社會生活時自覺遵守禮儀規范。

總之,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高度重視、相互合作、共同參與,加強中職生文明禮儀教育,提升中職生文明禮儀素養、綜合素質,促進中職生成長成才,為社會文明和諧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元超.對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問題的探究[J].學周刊,2012(23):38-39.

[2]皋建軍.教學改革助推多方協同育人:中職學生文明禮儀“做學教合一”教學改革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12(6):34-37.

[3]羅麗靜.新時期加強與改進中職學生禮儀教育的思考[J].職教通訊,2015(8):16-18.

[4]奚義寧.學生文明禮儀缺失的現狀與教育途徑[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2(5):108-110.

[5]文勁.中等職業院校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初探[J].職業,2017(35):97-98.

[6]梁宇.中職德育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J].職業,2012(30):52.

[7]戴愛君.中職生文明禮儀缺失的探究及對策[J].職業技術,2014(10):98.

[8]金小紅.中職學生禮儀教育的必要性及實施策略[J].職業,2012(33):28-29.

◎編輯 陳鮮艷

猜你喜歡
文明禮儀禮儀文明
漫說文明
文明過春節
在活動中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習慣
對不文明說“不”
筷子禮儀
禮儀篇(下)
文明歌
不懂禮節
文明禮儀的檢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