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的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2019-02-12 09:14張玲黎穎張太君熊維建鐘錦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6期
關鍵詞: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張玲 黎穎 張太君 熊維建 鐘錦

(重慶市中醫院 重慶400021)

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是人體嘌呤代謝異常,造成尿酸生成過多或無法通過腎臟排泄,導致血尿酸升高,尿酸鹽達到飽和后在腎臟組織內沉積最終導致腎功能損傷的疾病。高尿酸血癥發病時間并沒有明確的季節性,多好發于肥胖人群以及長期肉食酗酒人群,男性患者發病數量明顯高于女性,西方國家發病率高于東方國家[1~3]。近年來,由于我國飲食結構逐漸轉向以高蛋白、高嘌呤飲食為主,我國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高趨勢。如何有效防治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成為困擾腎病領域學者的難題之一。近年來中醫治療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展現出了獨特優勢?,F將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的中醫病因病機和中醫治療研究進展概括如下:

1 病因病機

目前關于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的中醫病因病機眾說紛紜。張露[4]認為本病之處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調攝失養,臟腑功能失調,濕熱濁毒內生,復感外邪,誘發內生伏毒,毒邪流注血脈。張明認為本病為正虛邪實、虛實夾雜之證,急性期以濕熱、寒濕、瘀血為主,緩解期以脾腎氣虛、肝腎陰虛為主[5]。國醫大師朱良春認為高尿酸血癥屬于“濁瘀痹”,運用泄濁化瘀法即可蕩滌污垢,推陳致新,排泄和降低血尿酸,又可調益脾腎,正本清源,從而抑制和減少尿酸的生成[6]。以上各家對其病因病機雖有不同觀點,但均認為正氣不足以及臟腑虛損是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發病的基本原因,濕熱痰瘀互為因果,滯留體內,貫穿于疾病的整個過程。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化氣,陰成形”,作者認為“陽化氣陰成形”功能失調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脾腎陽虛為本,濕濁、痰瘀互結成形為標。飲食不節,嗜食醇酒、肥甘厚味日久損傷肝脾,或因先天稟賦不足,腎虛累及肝脾運化,二者皆可導致肝脾失調,腎虛水泛,濕濁瘀血內生,痰瘀互結,而發為本病。

2 中醫藥治療

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起病隱匿,臨床早期多無明顯癥狀,發現時多已是中晚期。臨床中西醫可選擇的范圍局限。近年來內服中藥湯劑及中醫外治療法都取得了一定進展。

2.1 中醫內治 多數醫家認為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中醫病機特點是腎虛邪實,腎虛為本,痰瘀濕濁為標,虛實夾雜,貫穿整個病程。發作期以邪盛為主,穩定期以腎虛為主,故臨床辨證論治多圍繞濕熱、血瘀、脾腎虧虛進行,處方選藥多為泄濁化瘀配合補腎益氣之藥。邵朝弟教授認為本病虛實夾雜,濕濁瘀血貫穿疾病全程,主張治療先辨虛實標本主次,強調祛濕活血,主張根據中醫辨證的結果選用各種化濕活血藥物,濕邪以甘寒祛之,苦寒燥之,芳香化之,常用藥物如茯苓、豬苓、蒼術、黃柏、藿香、佩蘭等;活血祛寒熱腫痛分別予辛溫、寒涼、止痛、散結之藥,常用藥物如當歸、雞血藤、牡丹皮、赤芍、三七、莪術等。他提倡辨證論治的同時加入專病治療藥,結合中藥現代藥理選擇可降低血尿酸、促進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如土茯苓、萆薢、澤蘭等[7]。陳以平教授對于該病的治療強調祛邪、活血,基礎方為桃紅四物湯或三妙丸,隨證選擇清熱利濕活血藥如赤芍、丹參、桃仁、地龍、水蛭等,或活血養血的當歸、雞血藤等;穩定期加強培補脾腎,常用熟地、黃精、黃芪、黨參、杜仲等藥[8]。劉文武等[9]應用神農益腎泄濁飲治療20例慢性高尿酸血癥性腎病患者,總有效率達87.5%,其中顯效10例,有效4例,改良4例,無效4例。林曉蒙[10]根據多年經驗將尿酸性腎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予以泄濁除痹湯治療,有效率83.3%,明顯優于對照組50.0%。丁穎迪[11]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別嘌醇治療,治療組根據中醫辨證予以中藥治療,脾腎虛衰夾濕熱內滯型予以扶正解毒湯,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相比對照組總有效率60%療效顯著。

2.2 中醫外治 針灸、中藥外治法對改善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患者癥狀,緩解患者疼痛有重要作用,針刺、艾灸、火罐、藥浴、穴位外敷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不易造成對機體的損傷。劉歡等[12]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治療組30例患者采用加味分清萆薢飲足浴治療,發現治療組前后舌象和血尿酸均有顯著差異,提示加味分清萆薢飲足浴療法對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早期干預能明顯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減少患者痛風發作次數。張保球等[13]將痛風性腎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別嘌醇治療,治療組采用隔附子餅灸及針刺治療,結果治療組在改善肌酐和尿酸水平方面療效佳。王梅等[14]利用刃針聯合刺絡拔罐治療32例痛風患者,能明顯降低血肌酐和尿酸等指標,并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嘉士健等[15]將48例高尿酸血癥患者采用針灸和加味四妙散治療,其中痊愈26例,顯效12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93.8%。區潔新等[16]應用自擬解毒散(附子、白術、土茯苓、澤蘭、生大黃、麻黃、細辛、地膚子等)穴位貼敷(取穴:肺俞、心俞、腎俞、三焦俞、脾俞、神闕)治療高尿酸血癥患者,結果提示血尿酸水平明顯低于口服別嘌醇患者,且安全性更高。劉永紅等[17]用大黃牡蠣湯灌腸治療高尿酸血癥性腎病,結果顯示其對于降低蛋白尿和血尿酸水平,改善腎功能損害方面效果佳。喻建平教授采用自擬中藥以清熱利濕為法,配合中藥湯劑(包括大黃、槐花、白馬骨、薏苡仁、蒲公英、生牡蠣)灌腸5 d,患者關節腫痛明顯減輕,血尿酸較治療前下降[18]。

2.3 中西醫結合治療 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更佳。肖敬玲等[19]將濕熱內蘊型慢性尿酸性腎病患者52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苯溴馬隆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予以當歸拈痛湯加減方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5%,明顯高于對照組80%,且血肌酐和尿酸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薛喆等[20]將40例高尿酸血癥性腎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別嘌醇及碳酸氫鈉口服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中藥湯劑灌腸治療,結果中藥灌腸療法在改善患者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定量等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姬森國[21]應用非布司他聯合中藥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60例,發現總有效率為96.67%,且血清炎癥因子(IL-6和IL-8)明顯下降,療效明顯優于單用非布司他治療。周衛國等[22]觀察健脾補腎泄濁活血方配合別嘌醇治療脾腎不足、濕濁瘀阻型高尿酸血癥腎病患者,發現較單純別嘌醇治療,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顯下降。

3 小結

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已成為常見的老年性疾病。近年來中醫藥治療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得到了快速發展,中醫學對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的診治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西藥對降低血尿酸有較好作用,但受限于藥物過敏或腎臟受損。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研究證明,中醫藥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癥狀,使患者血尿酸以及肌酐水平顯著降低,緩解腎臟炎癥狀況。中醫治療本病有內服、外洗、針刺、艾灸灌腸等方式,多而有效。因此,在準確辨證的基礎上,中西醫結合治療,采用多種治療方式,能夠提高治療效果。

猜你喜歡
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藥多講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辦?
喝茶能降尿酸嗎?
西北美食漿水或可降尿酸
高尿酸血癥的治療
芒果苷元對尿酸性腎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標的影響
SGLT2抑制劑對血尿酸影響的研究進展
藏藥二十五味兒茶丸降尿酸作用及對尿酸轉運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藥嗎?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與骨密度的相關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