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農村依法治理現狀問題與新路徑探索

2019-02-14 08:42鄭煜崔海龍吐爾遜江·買合木提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9年22期
關鍵詞:基層民主新舉措新路徑

鄭煜 崔海龍 吐爾遜江·買合木提

[摘 要]本文以我國農村建設中具有代表性的沂蒙老區的沂源縣西里鎮作為研究個案,通過調查問卷、組織訪談以及發放傳單等形式,對淄博市沂源縣西里鎮進行了走訪調研,了解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現實狀況,分析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研究解決對策,全面了解我國農村法治發展歷史進程與在新時代、新情況下出現的新問題,探討新時代中國農村法治發展的新路徑與新措施

[關鍵詞]農村法治;基層民主;新路徑;新舉措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穩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這一現狀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等方面提出了日益增長的要求。這些方面的每一項進步,都需要法治建設協同跟進,都需要依法治國予以保障。

1 基層法治現狀

(1)在思想認識上,意識不強,“重人治、輕法治”現象沒從根本上得到轉變。目前我國村干部較之過去平均年齡普遍降低,文化程度有一定提高。但是,隨著經濟以及基層民主的快速發展,一部分村干部的基本素質還是跟不上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要體現在村干部依法治村、民主治村的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工作上傾向于老經驗、老套路,這加劇了干群之間的關系緊張,易激化矛盾。

(2)在法律普及上,方法不多,力度不夠,針對性與實效性欠缺。近幾年來,雖然基層普法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績,但還有其不充分性、不徹底性,有待進一步深化。具體表現為:其一,不少部門與單位工作人員僅流于形式,不注重內涵,普法工作沒有深度與廣度;其二,農村法律服務體系有待完善,法制宣傳形式單一且難以喜聞樂見。當前村民在渴求致富的同時,特別渴求民主法治,渴求得到良好的社會治安以及法律服務。一些村雖然有調委會、治保會等組織,但沒有一個負責法律服務的專門機構,普法骨干水平參差不齊,作用發揮不明顯。

(3)在組織建設上,組織機構較為分散,工作人員緊缺。村干部一年到頭基本上沒有節假日,加上村干部相對于整個村來說人員偏少,況且村務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農村干部工作壓力很大,而基層法治創建工作作為一項軟任務,村干部雖然意識到其重要性,但往往是無暇顧及。

(4)部分群眾缺乏法治觀念,法治環境有待改善。法制宣傳教育就是使公民懂得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并用其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由于普法工作暫沒有達到理想效果;以權阻法、以言代法等現象嚴重挫傷了人民群眾學法守法的積極性,導致有的人人身權益受到侵害,直接越過法律走后門找關系,或者是上訪,甚至違規上訪擾亂正常秩序;有的人犯罪了、違法了,無視法律用金錢來“砸倒”部分黨性弱、意志不堅定的官員,從而擔當自己的保護傘。這種現象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不利于依法治理的深入開展?;鶎有旁L維穩壓力大,有的領導干部為了避免擔責,違反規定“花錢買平安”,結果使一些無理鬧訪者嘗到了甜頭,導致更多人效仿,有的人信訪不信法,本著“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思想,形成惡性循環,敗壞社會風氣。加之司法程序相對復雜,解決問題沒有行政手段便捷。司法程序需要當事人付出一定的訴訟成本,但信訪當事人不承擔成本。

2 基層法治建設中問題的對策

(1)加強村民思想認識,提高法治意識。行動以思想為先導。社會各界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以農村為代表的基層,想要完成法治建設的轉變,就要使紙上的法律轉變為現實的法律。建設基層法治不能紙上談兵。培養村民樹立法治思維,牢牢抓住思想建設這個根本方面,使民主法治理念深化到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扎實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促進村民、村委雙向監督體系形成,促使村民遵紀守法,村委依法行政。今年是“脫貧攻堅”最為關鍵的一年,各級領導要做到經濟法治共同發展,二者不能偏廢。同時,良好的經濟基礎也是搞好民主法治工作的基本前提。

(2)普法辦要立足農民及社區居民這一重點普及對象,采取各種形式突出宣傳刑法等法律法規及與城鎮拆遷、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承包等政策相關的法律,依法引導和規范干部群眾的法律行為,依法暢通矛盾糾紛訴求渠道,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要對這方面的授課內容作調整和加強,比如《土地承包及承包經營權流轉》、《城鄉規劃法》、《信訪條例》、《社會保險法概況》等成為重點宣講內容。要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保障廣大群眾合法權益。在開展基層民主法治創建中,各鎮(街)黨委、政府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依法治社區(村)與以德治社區(村)、關愛群眾相結合,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最美家庭”、“法德共進”等創建活動,倡導形成“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尊老愛幼、與人為善、遵紀守法”的新風尚。

(3)抓好基層法治創建載體,增強針對性。一是抓好法制宣傳教育。普法領導小組重視支持,普法辦和各鎮(街)司法所協調指導,各鎮(街)各村(居)切實負責,加強基層法制教育設施建設,力保每個社區(村)都有一個法制圖書角、一個法律宣傳欄、一批法律明白人??衫萌写鍍晌刹亢推辗ü歉杉罢{解主任培訓班等時機,組織學習《勞動法》、《物權法》、農村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法律法規。同時,根據群眾的年齡層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通過開設法律大講堂、播放法制宣傳片、編排法制文藝節目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形成干部依法辦事、群眾依法訴求的良好秩序。二是強化調援結合工作。在村(居)建有調委會的基礎上,在各村(居)民小組設立調解小組,除及時調處各類民間矛盾糾紛外,還對本村(社區)可能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徹底排查,調處上報,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同時,要充分發揮調援結合工作機制的作用,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應該及時予以法律幫助,讓每一位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真正變得知法、守法、護法。三是提升基層自治化水平。建議由業務素質高的專職律師擔任鎮(街)、村(社區)的法律顧問,為鎮(街)、村(社區)重大決策、重大事務管理、社會矛盾調處等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幫助。以“法律人在行動”、"送法進鄉村"為載體,組織開展法制講座、普法座談、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務活動,推進社區自治化管理。

(4)加強基層建設,確保村民自治。為了使基層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必須堅持依法治理,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完善規范基層民主自治與管理,健全村務公開制度,加強村民監督。加強黨對基層民主自治組織的領導,在法律范圍內完善村規民約,堅持以法為主,以德為輔,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相關制度。

(5)辦好惠民工程,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圍繞當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進行實地走訪,主動傾聽群眾心聲,真實了解群眾訴求,將有關問題進行分類歸納,納入每年法治實事工程,逐項分批解決。必須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指導,依法、妥善處理。尊重和保障人權還必須重視對社會弱勢群體權利保護的問題,弱勢群體處于社會底層,自身保護能力差,容易受到侵犯,必須通過制度來予以保護。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構建法治社會的前提。

[參考文獻]

[1] 趙瑜磊.基層法治建設需解決的問題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5(12).

[2] 鄭明遠.基層法治建設的理性思考[D].鄭州大學,2006

[3] 朱運河.淺析農村基層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1(08).

[4] 趙媛媛,黃迪民.“法治中國”建設中的基層治理法治化[J].青海社會科學,2015(07).

[5] 王金霞.論當代中國的法治文化概念[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01).

[6] 吳慶悅,胡莎莎.我國基層法治政府的建構及其可行性路徑探析[J].前沿,2010(20).

猜你喜歡
基層民主新舉措新路徑
淺談新形勢下的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
新形勢下治理基層腐敗必須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化
探尋社會治理邊界的成都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