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現狀及規劃策略

2019-02-17 01:42徐小晗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關鍵詞:基礎設施戰略農業

徐小晗

(山東建筑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1)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針對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提出的有科學依據的戰略方針。我國鄉村地區面積較大,人口眾多,地理位置、歷史資源等均有不同,實行鄉村振興戰略,要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全面推進。不僅要解決農民貧困,產業落后等物質性問題,更要解決傳統消退、鄉風文明等社會文化問題。

1 鄉村發展現狀

1.1 人口外流

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鄉村地區青壯年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選擇離開家鄉,涌入大城市務工、求學,鄉村人口大量減少[1]。人口的不斷外流造成鄉村的衰落,耕地廢棄,農業現代化推進遲緩。

1.2 經濟發展落后

鄉村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城鎮居民收入的提高[2]。當今社會中,鄉村產業主要以一產為主,工業化程度較低,工作穩定性不高,居民收入不理想,難以形成大的產業競爭優勢。

1.3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我國目前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而鄉村發展相對落后,導致了城鄉發展差距大的現狀。據資料統計,目前我國20%的鄉村沒有集中供水,80%的鄉村沒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3]。污水、垃圾處理不及時,導致生態環境惡劣;道路硬化、亮化不到位,居民交通不便等,都造成了鄉村人口的外流。即使在我們大力推進鄉村建設的今天,與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存在著不可消弭的差距。

1.4 生態環境堪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于宜居性的要求業越來越高。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鄉村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不容忽視。鄉村位于城市之尾,農村之首,許多城鎮居民在種植過程中太過于依賴農藥、化肥等,造成了土壤污染,有機物質下降,嚴重的甚至污染水體和空氣。同時,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許多地區無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農民污水大都隨意排放,垃圾堆積,衛生狀況不佳。還有一些地區為了經濟的發展,盲目引進有污染的工業、企業,對排放物質控制不嚴,任其亂排亂放,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生態。

2 新型城鎮化戰略必要性

2.1 我國基本國情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大國,而龐大的人口數量一直是中國最顯著的國情[4]。2018年,我國人口達到了13.9 億,養活如此之多的人口需要大量的農產品供給。同時,我國也是一個農產品出口大國,出口農產品可以為我國增加稅收,2017年11月,中國農產品出口金額為78.1 億美元,環比增長19.2%,彌補了我國其他進口產品的虧損,促進了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

2.2 留得住鄉愁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鎮化率越來越高。伴隨大量農村人口進城的是傳統的風俗習慣、家族觀念、歷史文化逐漸消失,鄉村開始成為“土地、農產品、落后”的代名詞,不再是滿足人們心理情感需求的“故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保護了鄉村土地的同時,給人們的“鄉愁”提供了載體,讓人們的心里情感有了寄托。

2.3 空間載體和支撐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2017年末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城市化進程仍在加快,中小城市不斷向周圍蔓延。在城市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城市擴張需要土地,城市建設需要人口的支撐,鄉村變成了城市最好的“大后方”,不僅有大量的土地,也有豐富的勞動力人口,成為了城市發展最有力的空間載體和支撐。因此,實行鄉村振興扎略,也是為城市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遇和空間,進一步提升城市質量。

3 鄉村未來發展戰略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實行鄉村振興戰略,可以由政府主導,為鄉村建設提供資金扶持、創業補助、農業補貼等方式,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鼓勵農民進行產業結構升級,為選擇留在鄉村發展的人才和企業提供比在城市更方便、更有利的路徑,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鄉村,提升鄉村競爭力[5]。

3.2 提高人才吸引力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我國鄉村衰落的很大原因就是人才的流失。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應逐步完善鄉村建設,引進高科技知識型、技術型人才,支持他們在鄉村創業、發展,并在多方面對引進人才進行資金、技術上的補貼、扶持,讓他們體會到鄉村發展比城市里擁有更多的便利性和創新性,同時,鼓勵本地村民在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的業態形式,如鄉村旅游、休閑等產業,做“新時代農民”,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吸引更多人才留在農村,在農村扎根[6]。

3.3 推進農業現代化

雖然我國經濟發展程度逐漸提高,但我國農業生產率不高、農民收入較低、農業競爭力不強的狀況卻一直存在。因此,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應該注意農業機械化、信息化的發展,提高農業設備的利用率,減少手工勞動,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其次,可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與農業相結合,如無人機的使用等,推進“互聯網+”新型合作模式,積極運用網絡平臺,用現代化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產品出售率。

3.4 調整產業結構

當前我國鄉村產業主要以一產為主,現代化程度低,種植費時費力,農民收入不高。因此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該調整產業結構,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推進農業現代化。其次,發掘鄉村特色資源,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第二、三產業[7]。如休閑旅游度假村、園林采摘等,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態空間,同時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帶動了鄉村發展,一舉多得。

3.5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關系到農民生活體驗和村容村貌。目前,我國許多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造成了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生活便利程度較低的狀況。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應該逐步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安排,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向鄉村發展,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減小城鄉差距,提高鄉村的生產生活條件,真正做到“生態宜居”。

4 結語

農耕文明是中國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寫進黨章。實行鄉村振興戰略,要認真分析我國廣大鄉村地區的發展現狀,從上到下,由政府引導,村民配合,統籌安排,合理配置資源,從多方面進行鄉村振興戰略布局,爭取早日建成符合社會主義新時代要求的“新”鄉村。

猜你喜歡
基礎設施戰略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速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戰略
戰略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