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錕詩文所見仁論初探

2019-02-18 11:15陳煒舜
關東學刊 2019年4期

陳煒舜

[摘要]北洋將領曹錕(1862-1938),1923年10月以賄選大總統之舉飽受指責。一年后的北京政變中,曹錕被推翻、軟禁,又于1926年4月獲釋,不久寓居天津租界。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拒絕日偽的復出請求,故國民政府在其去世后追贈陸軍一級上將,以資褒揚。曹錕晚節可風,蓋因個人修養之加強。其下野后耽于禪修,兼及儒學,且文藝水平大進,有不少詩文書畫作品流傳。然其去世于淪陷區,且文名一直為惡名所掩,故作品至今罕為人知。此文嘗試以曹錕詩文中所強調的仁論為基礎,輔以關于其墨梅題詠的論述,考察其晚年三教合一思想之內涵,以見北洋政要之精神面貌于一斑。

[關鍵詞]曹錕;北洋時期;古典詩;古典散文;仁論

[作者簡介]陳煒舜(1975-),男,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臺灣“中研院”訪問學者(香港)。

一、引言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晚號樂壽老人、渤叟、惟仁,天津大沽人,北洋直系領袖,曾在賄選疑云中當選第三任民國大總統。北京政變后下野,移居天津租界。日軍占領天津,幾度派人游說曹錕復出,遭到拒絕。1938年病逝后,國府隨即追贈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并發布褒揚令,贊許其保存民族氣節。

一般認為,北洋諸元首除張作霖外,曹錕之文化水平屬于較低者。蓋其幼年家貧失學,稍長販布為生??v然肄業天津武備學堂時,仍須修讀與文化相關的課程,但曹氏當時已二十余歲,且志在馳騁疆場,故于文化亦未必上心。然而隨著官階愈高,曹氏也愈感到文化之重要,并逐漸加以學習,而學習又以佛法為開端。參段祺瑞三女段式巽(1901-1993)所言,其父以為“作為武人,難免打仗死人,應該懺悔罪過”,故通過吃齋念佛來為過去在軍旅生涯中殺人的罪孽而懺悔。而曹錕在大總統任內,也曾發信心將團城中清代人貢的白玉佛移至中南海紫光閣,以便早晚香花供養。①筆者以為,民國十三年(1924)北京兵變固然宣告了曹錕政治生涯的終結,而一年半后的獲釋卻也標志著他文化生涯的開端。據記載,曹錕在幽居中南海期間以種菜自娛,并戒掉了鴉片癮,由此可窺見其逐漸在生活習慣上的調整改善。曹氏獲釋不久發表于《仁智林叢刊》中的作品,對于佛理不僅頗有認識,且具新見,可推曹氏學佛,大約也始于延慶樓幽禁之時。觀段祺瑞學佛始于直皖戰爭下野之后,曹錕軍旅生涯與段氏相似,故其學佛大約同樣基于軍人之背景,始于政治上的失意。

進一步說,曹錕縱已下野,依然關心國事,又對自己曾任元首的身份頗為在意。因此,其學佛不僅只追求自了,也有普渡眾生之愿。與段祺瑞不同,曹錕不僅強調佛法與儒學的同修,更嘗試將儒學因素納入佛法體系,而兩者的契合點就在于對仁的論述。職是之故,本文就曹錕散文、佛偈、學術著述爬梳仁論的內涵,并探析其墨梅題詠詩作中如何體現這種仁論思想。

二、曹錕仁論內涵梳理

《論語·陽貨》:“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苄形逭哂谔煜聻槿室?。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边@是早期儒家對仁之涵義的界定。曹錕少時學習過儒家經典,此后又耽于禪悅,故晚年下野時,極力提倡儒佛融合之論。而在他看來,二者契合之處即在一仁字。本節分為四目,依次探討曹錕如何論儒家之仁、佛法之仁、儒佛融合之仁,及其與生活實踐之關系,以對曹氏仁論之內涵加以梳理。

(一)論儒家之仁

曹錕論儒家之仁,以《仁書大成》所言較為全面?!度蕰蟪伞飞w曹氏鳩集幕僚編纂,以仁字為關鍵詞,搜羅五經中相關文字,臚列注疏及諸家之說,最后斷以己語,并加贊語。曹氏當初計劃納入多少種經書,已不得而知。由于《仁智林叢刊》前后只出版了三期,《仁書大成》也僅有四卷,分別為《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四種。四者所論涉及本體、民生、自然、政治四方面。茲逐一論析之。

《周易》方面,《仁書大成》卷一列舉了《文言》《象》《系辭》《說卦》中出現“仁”字的文本,諸條之下羅列各家之說。而曹錕卷末斷語云:

仁者,天地人參也。一在上為天,一在下為地,而人為參焉。老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也。在人為仁,在天為元。伏犧作《易》曰:“乾,元亨利貞?!备蓚渌纳?,而元為之長,萬物之所資始。故孔子曰:“元者,善之長,君子體仁,足以長人也?!币魂柹粡?,《復·初》之陽即《乾·初》之陽,《復·六二》之休復即《乾·九二》之見龍,故孔子于《乾·九二》言仁以行之,于《復·六二》言以下仁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干之仁也。廣生,坤之仁也。生生之謂易,圣人之仁也。天地(纟因)缊,萬物化淳。仁為天地生人之本,圣人于乾坤見易之缊者,以此。于復見天地之心者,亦以此。故孔子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也。

元亨利貞為四時之善,元為四善之長,君子體察、遵行即為仁心。換言之,曹氏認為仁就是天道乾元在人身的呈現?!兑讉鳌贩Q《乾·九二》“仁以行之”,《復·六二》“以下仁”,于諸爻之中僅以仁字許此二爻,正因其爻象皆有仁厚愛人之意。曹氏引王闿運論《乾·文言》曰:“成明德不必在君位,凡長人者皆君德也?!蠗澫掠?,居之寬也,長人則仁行矣?!庇忠蹂稣摗稄汀は蟆ち吩唬骸暗梦惶幹?,最比于初。上無陽爻,以疑其親陽,為仁行在初之上,而附順之,下仁之謂也?!币虼?,天地之生人與長者之愛人,有著一樣的模式與意涵。

進而言之,天地大德曰生,是因為民情本來就好生惡死。因此,為政者必須順應民情。曹錕在《仁書大成》卷二之末斷語曰:

《仲虺》言:“湯初征自葛,攸徂之民,室家相慶曰:‘篌予后,后來其蘇?!碧K之為言,再生也。桀暴則民死,湯仁則民生。好生惡死,民之情也。得民則王,豈有他哉!”

《尚書·仲虺之誥》引用夏商之際人民之語,將商湯吊民伐罪比喻為令人復蘇。曹氏就復蘇一語加以發揮,指出為政者“仁則民生”,如此就能順應好生惡死的民情。同卷又列舉此篇之語:

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用人惟己,改過不吝??藢捒巳?,彰信兆民。

曹氏引蔡沈注曰:“湯之用人處己者如此,而于臨民之際,是以能寬能仁。謂之能者,寬而不失于縱,仁而不失于柔?!兑住吩唬骸畬捯跃又?,仁以行之。君德也。君德昭著,而孚信于天下矣。湯之德足人聽聞者如此?!备c出了為政者之仁愛不可毫無底止,而須寬嚴相濟。值得注意的是,經文“克仁”一語,蔡沈解釋為“能仁”,正為曹錕從融合儒釋的角度建構其仁論提供了理論基礎。此外,《仁書大成》卷三舉《詩·召南·騶虞》云:

彼茁者葭,壹發五犯。于嗟乎騶虞!

又列孔穎達正義:“五犯止一發,不盡殺之,猶如戰然,仁心之至,不忍盡殺之故也?!辈苠K在斷語申發日:

圣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搜田以供賓祀,國之大典,不可廢也。于此猶有不忍之心,壹發而止,可謂仁之至矣。

以為禮制上雖要畋獵以祭祀,但獵人見到五頭野豬卻止發一箭,不忍趕盡殺絕,足見仁厚之心。而如此仁厚之心并非此獵人所獨有,而是有圣人在位,將仁愛推而廣之,由仁民而擴充至愛物之故。

再者,曹錕認為在上位者不僅要以仁愛為政,還要以仁愛為教?!度蕰蟪伞肪硭囊吨芏Y·地官司徒》云:

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

復引賈公彥疏曰:“仁者,內善于心,外及于物?!辈苠K繼而下斷語道:

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吨芄佟妨?,為周公致太平之書,所言治天下之故,至纖至悉也,獨于司徒賓興萬民,以仁與智圣義中和為六德之選者,蓋以一家仁一國興仁,舉一仁而不仁者遠,即舜舉皋陶、湯舉伊尹之意也。

更進一步引申出人民學習六德、修養具足后,便能獲得政府的拔擢,報效家國而造福萬民。

除了《仁書大成》,曹錕還在其他篇章中闡釋了相關思想。鄭逸梅云:“賄選總統曹錕,為當時清議的不容,但其人卻喜提倡舊道德。以《孝經》一書,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乃天經地義之著述……遂斥資雕版精印《孝經》一巨冊,以貽戚友及僚屬?!辈苁献鳌缎⒔洈ⅰ吩疲?/p>

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洞呵铩窊軄y世而反之正,圣人之用也?!缎⒔洝访魈旖浀亓x以順民行,圣人之體也。國之本在民,治國者以正人心為本,正人心者以孝為本。故日圣人之德,無以加于孝也。吾愿吾國人童而誦之,成人而踐履之,百歲皓首而不忘,使天下萬世成知吾國人以孝為立國之大本,是則世道人心之幸也夫。

考曹錕前引《周禮·地官司徒》所教萬民的三物,除六德外還有六行、六藝,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而《論語·學而》記載有若之言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曹錕刊印《孝經》并為之作敘,也是基于其仁論思想。他希望全國老幼對于《孝經》皆能誦讀、力行,對于世道人心自然大有幫助。

(二)論佛法之仁

曹錕的仁論融合儒佛,就佛法而言,主要是從釋迦牟尼的漢語意譯切人?!缎扌斜酒鸾洝反笕に牧校骸叭陞s后當得作佛,名釋迦文(漢言能仁)?!睋Q言之,該經夾注以釋迦之意為“能”,文(牟尼)之意為“仁”。后世相沿不替。然茲考諸梵文,釋迦(gakya)字面之意固為“能”“大能”,但本為佛祖所屬印度種族之名,原非其所專有;牟尼(muni)有二義,一為寂默,一為賢人。二語合在一處,即為釋迦族賢人之意。古譯“能仁”,亦即能族之賢人(人、仁相通)。謂牟尼一詞有仁愛之意,未免曲折。當然,佛法未嘗不言仁愛,其與仁愛相對應的觀念即為慈悲(maitrya)?!斗鸸獯筠o典》云:“慈愛眾生并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于此悲者)”。大乘佛教中,諸佛既以慈悲心拯拔世人,恰與儒家仁愛之概念相契,故中土將釋迦牟尼一語譯為能仁,也無可厚非。正因如此,曹錕對佛法之慈悲觀念非常強調。如《說佛一》:

余書佛字多矣,千佛萬佛,其實祗是一佛。即是慈悲救世之一心。人人心中存一佛,即人人心中存一悲慈救世之心,劫運自然挽回,天下自然太平。此則余書佛字之真意也。

面對清末民初列強人侵、內戰頻仍的時局,曹錕以為國人心中皆應存有一佛,發慈悲救世之心,這樣才能挽救國家的劫運。而其常書佛字,便是敦促世人發佛心之意。又如《鄭州海灘禪寺觀釋迦臥像記》:

或問余日:“我佛如來,三十二相,八十一好,娑婆眾生仰瞻具足,于四大威儀中獨現臥相,何耶?”余告之曰:“佛說般若波羅密,諸相非相,我尚不以相見如來,更何有于威儀之別耶?我正覺佛,自覺覺他,悲愿廣大。今眾生迷夢深矣,日顛倒于貪癡嗔恚之中,遷流生死,不自覺悟。我佛雖偃寢一堂,而無量慈悲,普照一切眾生,十方目前,萬年一念,吾不以相見如來,而以心見如來,如睹青蓮妙目,顧盼眾生,一一援手,引登彼岸也?!?/p>

曹錕依據《金剛經》中“諸相非相”之說,認為所謂四大威儀皆是虛妄。而臥像乃佛祖臨終之貌,縱然世壽將盡,慈悲心卻分毫未減,依然能普照一切眾生。世人若可擺脫無明,覺悟佛祖的廣大悲愿,則無論其相是否威儀具足,皆不要緊。再如《訓言》一文,落款為“丙寅八月”、“于鄭州”,當是為某法會所作。其言曰:

我佛如來,轉大法輪,救一切眾生,同證無上菩提。聲聞緣覺獨樂涅槃,我佛所訶責,正以其但知自度,不肯更發度人弘愿耳。文殊大心,普賢大行,開一切方便甘露門,凡以自度度人而已。世界眾生,應以種種身得度者,觀自在即現種種身而為說法,所謂自度具足,然后度人具足也。世界眾生,有一未度,地藏誓愿,不先成佛,所謂度人具足,然后自度具足也。凡我會中大眾,皆是福根深厚,與我佛有最大因緣,會師為大眾先導,尤當勇猛精進,惟一不二,仗我佛大慈,生眾大信,人人發文殊大心,人人修普賢大行,人人好生,人人向善,挽回今日世界劫運,其在于斯。

曹錕認為不應學習聲聞、緣覺之小乘,止知自度自了,而無普渡眾生的弘愿。他先后列舉文殊大心、普賢大行、觀音大悲、地藏大愿,以為皆是因自度度人而發,而自度度人之弘愿,則皆源于以佛為師。若大眾生信、發愿而力行之,則世界之劫運,當可改變。進而言之,曹錕又在《金剛經敘》中指出,此經就是佛祖為破小乘執而作:

我佛如來,登等正覺,轉大法輪,始說華嚴為第一時教,說阿含為第二時教,說方等為第三時教,說般若為第四時教,說法華涅槃為第五時教?!督饎偘闳舨_密經》者,佛為破小乘執而說也。佛于鹿苑說苦集滅道四諦,證諸小乘,入有余涅槃。復憫小乘之執為實有,乃廣說般若,滅度無量無邊眾生,令入無余涅槃。般若之體,離諸名相。般若之用,能破一切。曹溪大師聞人誦《金剛般若》一句,徒步萬里,求法黃梅。及至三鼓入室,受法傳衣,畢竟祗是初聞初悟一句《金剛般若》而已。龐居士有言:“但愿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蔽嵩干普f般若者為世尊之不說說,吾尤愿善聞般若者為迦葉之聞聞也。

曹氏認為,小乘諸人因四圣諦而人有余涅槃,佛祖憐憫其偏執,方為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講《金剛經》,令人無余涅槃。六祖慧能初聞初悟一句《金剛般若》,便能直指心性,徹悟大道,這正是般若之妙用。唐代禪宗大德龐蘊臨終前向朋友贈言道:“但愿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彼^實諸所無,即是以虛妄為實有,心生貪念,不斷追逐,因求不得產生痛苦而永無止境。與其如此,還不如將身邊所有視為空無,一無所求,不生妄想,自能法喜充滿,與道相俱。由此觀之,曹錕以為小乘之執也屬虛妄,而《金剛經》恰能對治這種虛妄。虛妄既破,方能同體大悲,普渡眾生。由此可見,曹錕論佛談及的“慈悲救世”“無量慈悲”“自度度人”、“滅度無量無邊眾生,令人無余涅槃”等,雖皆為佛法思想,然無一不可歸結為“仁”。

(三)論儒佛融合之仁

曹錕對于儒經中的仁愛頗有闡發,又對佛法中的慈悲十分強調,不僅如此,他在不少論述佛法的作品中,都增人了儒學因素。如《仁佛前偈》曰:

我佛能仁,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惟仁繼佛度世,惟一弘愿日自度度人。自度度人,即心是佛。度人自度,眾生皆佛。心佛不二,自度具足。度人具足,諸佛眾生不二。度人具足,自度具足,諸佛說法惟一。日心離心別無佛法。惟仁說法,惟一日仁,離仁別無心法。萬法不離一心,一心能生萬法。眾生本心,即是諸佛本心。諸佛本心,即是眾生本心也。諸佛本心中一念之仁,慈覆眾生。眾生本心中一念之仁,悲仰諸佛。慈覆無量,本心惟一。悲仰無量,本心亦惟一也。諸佛眾生,無量心惟一心。法無量,仁惟一。無量無量,惟一惟一,聽吾偈曰:

惟仁弘愿度世,惟一大法日仁。

度人具足自度,自度具足度人。

佛法惟一曰心,離心別無佛法。

心法惟一曰仁,離仁別無心法。

仁是諸佛本心,仁為不二法門。

仁于無量佛所,種諸無量善根。

諸佛因緣出世,祗為眾生大事。

眾生一念菩提,佛佛等無一異。

曹氏將釋迦牟尼稱為仁佛,且提出佛法中惟一的心法、乃至諸佛本心就是仁,獨一無二。而《仁佛后偈》則指出“仁是無量慈悲”,明確將儒學的仁與佛法的慈悲相對應。而所言“敬老慈幼”“愛物仁民”“視人猶己”“推己及人”皆為儒家之說,而“眾善奉行”“諸惡不作”則語出《太上感應篇》,益可見曹錕之說不僅融合儒佛,也納人了道教思想。類似觀念在《好生說》中也有呈現:

孔子說仁、老氏說慈、釋迦牟尼說度眾生,總是此好生之一念而已。天地之大德日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久無窮者,祗在此一點生機,生生不已。人心一小天地,人能一念好生,即此一點生機便充滿十方世界,所有山河大地、人民國土,無情有識,下至一草一木之微,莫不于此一點生機中自在游行,自然長養。學道之人,常將此好生一念種在心田,生生不已,一念如是,念念如是,乃至千萬億念無不如是,念念以度人救世為心,念念與孔子、老氏、釋迦牟尼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世界中一切惡念、一切殺機,從何而起?即自身中一呼一吸,總是春夏生氣,不與秋冬肅殺為緣。心主泰然,百體從令。太和之氣,發于一心而普及世界。一切兵戈水火、兇荒疾疫,不禳自解,豈非好生之德與天地同流乎?以此養生則長生

不老,以此治國則天下太平。余言雖淺,此理不虛。愿與同志共證之也。

此文仍承襲《易傳》“天地之大德日生”的相關論述,將儒釋道三家之說共冶一爐,以為只要心中常存好生一念,與圣賢相呼應,推爾廣之,則劫運可救、世界可歸于太平。不僅如此,曹錕更為自己取惟仁之法名?!斗詳ⅰ吩疲?/p>

釋迦名能仁,余名惟仁。釋迦萬能,余則惟一。釋迦之仁,猶余之仁也。余之惟仁,猶釋迦之能仁也。惟者惟一,不二也。惟初太極,道立于一。天得一以清,天之不二也。地得一以寧,地之不二也。惟精惟一,堯舜之不二也。一以貫之,孔子之不二也。抱一以為天下式,老子之不二也。惟一真實,我佛釋迦之不二也。仁者,天地好生之德也。天地之大德日生,萬物資始,天之好生也。萬物資生,地之好生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圣賢之好生也。諸佛出世,惟一大事為眾生開佛知見,為眾生示佛知見,為眾生悟佛知見,為眾生入佛知見。如來慈覆,眾生悲仰,三世諸佛之好生也。惟者仁之體也,仁者惟之用也。惟一者不二之體,不二者惟一之用也。仁者好生之體,好生者仁之用也。體用兼備,故曰惟仁者不二好生也。釋迦以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余以不二好生普救眾生。釋迦以仁為萬能之本,故曰能仁。余以仁為惟一之宗,故日惟仁也。

此文可謂曹錕對儒家及佛法中“仁”之認識與理解的濃縮。此文之惟字有二義,一為獨一,二為思維。曹錕認為,只有存有仁心,念茲在茲,不作他想,終能充盈宇宙,與佛相契。而一心不二,天地堯舜孔老釋迦皆是如此,故能成其為天地堯舜孔老釋迦(按:曹氏又有《不二說》一文,茲不贅論)。他又提出惟與仁、惟一與不二、仁與好生三對互為體用關系的概念,而三者又歸本于惟仁二字。參以《仁佛前偈》中“惟仁繼佛度世”之言,可見惟仁一名,有取法釋迦及孔老圣賢之意,并以救度眾生之擔荷自許。再觀《學佛須知》,不僅依然強調儒佛融合,更在此基礎上將佛法與民國的政治理念相結合起來,其第八章將平等、博愛、自由與自在、慈悲、解脫及三無漏相對應,更提出共和世界就是真佛世界??梢娝m然下野,隱居津沽,卻依然心懷家國。故其學佛不僅為出世間法,同時也可算世間法也。

(四)仁論與生活實踐

曹錕將儒學之仁與佛法之慈悲結合起來,形成其仁論思想。而這種思想也體現在他的日常生活之中。民國十一年(1922),時任直隸督軍的曹錕在保定建成新官邸,名日樂壽園。同年,曹錕在此慶賀六十大壽。次年康有為到保定,特又為樂壽園題名“老農別墅”。曹錕自北京獲釋后,仍回保定樂壽園隱居,作《樂壽園自敘》,其言云:

樂壽園者,仁智之所宜居也??鬃訃L日智者樂、仁者壽,又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吾園蓋居乎山水之間,其名之也固宜。若夫博施濟眾,堯舜猶難。之才之美,周公不足。惟仁與智,則吾豈敢?雖然,吾既有斯園也,務勉吾仁智而居焉,人之情也。

可見此園名為樂壽,一有頤養天年之意,二則運用《論語》“智者樂、仁者壽”、“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典故,以仁智雙修、勇猛精進自勉。故自字號樂壽老人、刊物名《仁智林叢刊》,良有以也。其言又云:

吾園罕臺榭而多樹植,罕臺榭故人之造作簡,多樹植故天之畀予豐。惟夫天之畀予者豐,故吾之居是園也,寡求而恒足,身勞而心逸。人之與吾處者,安其率易而無虞詐。物之與吾群者,恣其長養而無矯揉。乃至吾園中一昆蟲草木之微,皆得有以遂其天年,斯則吾之所謂仁也。惟夫人之造作者簡,故吾之居是園也,偃息其間易以為安,傳之子姓易以為守,斯則吾之所謂智也。自今以往,鄉人父老賓客故舊之從吾于斯園也,其有樂天之天,舉天之所畀予者以相娛悅,吾愿得而為鄰,相與永朝夕焉。于古有之,所謂里仁為關處仁,是智者也。其有樂人之樂,舉人之所造作者以相詔勉,吾則謝不敏焉?!兑住凡辉坪??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斯亦吾之所謂見智見仁也。于是記焉,以諗來者。

這段文字進而闡發仁、智之涵義。園內少臺榭而多樹植,這顯然延續了其軟禁時期種菜的習慣,康有為題此園為老農別墅,并非無因。由于園中與曹氏相處的人皆率意坦誠,園中的動植物皆能享其天年,在曹錕看來,這就是仁的體現。而鄉人父老賓客故舊隨意進出此園,與自己敘舊言歡,則契合孔子所謂“里仁為美”的擇鄰之智。有學者指出曹錕晚年隱居天津時,每到夏日的傍晚,院子里常常有些窮鄰居來閑聊。這些人中有拉洋車的,也有賣菜的,還有賣大碗茶的。大伙坐在小板凳上,喝著茶水,聊著天。曹錕不讓家人給他擺躺椅,也坐在小板凳上,光著膀子,揮動著大蒲扇,和大伙聊年景、聊行市、聊政局,談笑風生,好不自在。實際上,曹錕這種擇鄰之舉,在隱居保定樂壽園時便已開始了。

曹錕對仁論的實踐,不僅囿于自身之贍養,更包括對百姓的關懷。丙寅夏日,河北久旱。曹錕擔心農作物失收而導致饑荒,于是在保定設壇求雨,三日后竟天降甘霖。有人請他藉此機會說佛法,“使眾生知真樂之所在”。于是曹氏作《得雨記》,先以“八苦”之求不得苦切人,以為古人嗜欲簡,故容易知足;今世嗜欲日孳,故常為求不得苦所折磨,耕者常饑、役者常痛,甚至淪為盜賊。由于人類不厭求索,然求得之樂少,求不得之苦多,追逐無休,故世尊悲憫眾生之心也無休。然而,曹錕仍以求雨、求豐收為務,而以求雨成功為樂。其言云“茍有稍蘇吾民者,則盡吾力以求之”,此“蘇”字顯然取自《尚書·仲虺之誥》中“后來其蘇”之“蘇”,使萬民自災禍中復蘇,便應合上天好生之德,就是仁愛的極致。因此在曹錕看來,自己本無所求,求雨乃是求眾生之求,得雨之樂也是樂眾生之樂。因此所謂真樂,乃是無求而求,無得而得,一切以眾生為依歸。

再如民國十八年(1929),曹錕應武術家薛巔之請,為其《形意拳術講義》作敘。據記載,曹錕少時看到善良的父母經常受到漁霸和惡棍的欺凌,便產生了有朝一日為父母伸屈報冤的想法,于是一面讀圣賢書,一面學習武術、練拳腳、舞棍棒,打下了一定的功底。雖不能說是文武雙全,但也不是大字不識的魯莽漢子和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加上曹錕日后加人軍隊,故對于武術救國之道深有體會。他指出,中國六藝可與西洋德智體三育相對應。中國古代便注重體魄之訓練,但后來因科舉勃興,重文輕武,武學遭到邊緣化,不僅秘而不傳,乃至好勇斗狠。但是,他認為文事、武備兩道不可偏廢,若現代學校能將拳術列為???,必然大有益于國民。蓋體育本為德智二育之重要輔助,只有身強體健,才能仁智雙修,造福世界。

三、從墨梅題詠看曹錕對仁論的表述

曹錕與文學的淵源,民國廿五年(1936)的《星華》雜志便有報道云:“曹津居無俚,常檢視歷來名家詩詞,加以整理,輯成《古今百家詩鈔》一書,計搜羅名詩一千首,如宋元之陸放翁、薩雁門,明清之唐六如、袁子才,近人中之林子超、胡展堂、汪精衛等,皆有作品被搜集,分門別類,批注詳盡,現已付梓,不日出版?!碑敃r國府早已北伐成功,而曹錕作為北洋遺老,能選錄林、胡、汪等國府政要之作,一方面可見其選詩之視野,另一方面也可知其業已放下政治成見。惜此書今已難見。而張高評教授說得好:“梅之見于詩歌,從先秦兩漢之實用功能,發展為六朝唐五代以來作為審美欣賞主體,至宋代而梅花之象征意象始告完成。梅花象征意象之生成,受宋型文化之制約,得儒家比德文化、文士寫意寄興、禪師游戲三昧之觸發,加以詠物詩、題畫詩之興盛,于是詩情、畫意、禪趣融通,而蔚為梅花審美文化之集大成?!倍苠K的墨梅題詠,就其寫作動機與內容而言也不出張氏所歸結者。民國十五年的一幅墨梅中,曾引用近代詩僧八指頭陀(1851-1912)的《白梅詩》前四句作為題詞:“一覺繁華夢,惟留淡泊身。意中微有雪,花外欲無春?!笨梢姴苁显诎l掘梅花特質與佛理共通之處的同時,也從前人詩作中找到了文學上的印證。

(一)曹錕墨梅題詠的緣起

曹錕晚年喜好書畫創作,尤愛畫梅,這種愛好可追溯至其直隸督軍任內。當時曹錕和前清大吏張之萬的公子張瑞蔭過從甚密,瑞蔭將表兄李清芬推薦給曹錕當任秘書。李清芬字子苾,號梅坡,直隸寧津人,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書法歐虞,畫承家學。曹錕愛才,讓李氏每天作畫,不與他務,人稱“畫秘書”。曹錕愛上畫梅,乃是受到李清芬影響。兩人關于梅花的對話,有這樣一段記載:

有一天,曹督軍和畫秘書在書齋閑談,話題談到梅花。曹錕問:“為什么古代人稱梅為‘花魁呢?”梅坡說:“因為每當春回大地之時,在群芳之中,首先發舒的便是色香并茂的梅花,所以人們不但贊它為‘花魁,還習慣稱它為春梅?!辈苠K又問:“古詩中有‘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這也是贊頌梅花的佳句吧?”梅坡說:“松竹梅被世人譽為歲寒三友。有人喜梅之清香,贊它‘香中別有韻。有人好梅之風采,喻為‘月明林下關人來。有人愛它‘冰肌玉骨,有人稱它‘世外佳人。但對它最高的頌贊則是‘凌厲冰霜節愈堅?!辈苠K聽到這里,點頭贊賞說:“你我所見略同,我也認為‘凌厲冰霜節愈堅這句話,才是對梅花最大的推崇?!辈苠K身邊有這么一位畫秘書,耳濡月染,日久天長,再經梅坡加以指點,畫法大有長進。尤喜畫梅花,經過十多年的筆耕,畫的梅花別具一格,高雅有致。如果這段對話可信,足見曹錕在直督任內,已經有一定文藝修養。李氏以外,他對文人墨客也頗為禮遇,齊白石便與曹錕交情甚厚,他的印章多是齊白石所刻。不過,曹錕將精力投入藝術創作,還是要等到下野之后。此時的曹錕身體多病,只要病情稍有好轉,他便練習書畫。有人指出:“他在傳統繪畫方面的造詣可謂別具一格,高雅有致。曹錕尤其擅長梅花,其畫面清爽,用筆簡潔干凈,濃淡相宜,給人清秀疏雅、意境含蓄之美。一筆一墨均是作者一片心靈風景,梅花的風韻和氣節得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辈贿^,較少為世人所知的是,曹錕在不少墨梅圖中都有七絕形式的題畫詩。在《仁智林叢刊》中,便收錄了幾首他的墨梅圖和詩作。隨著近年曹錕書畫作品逐漸重新出現在拍賣場中,我們更發現大量相關作品,如“曹錕自詠梅花詩一百首”冊頁即是。這些詩作大抵都是他的原創,格律諧和,文字雅致,意態往往生動活潑。學者吳梅曾在《詞曲通論》中譏評道:“比如詠梅花者,累代不能得數語,而鄙者或百詠、或數十詠,徒使開府汗顏、逋仙冷齒耳?!雹趨鞘纤允欠襻槍Σ苠K而發,尚待進一步考證;但所謂“累代不能得數語”,卻不盡然。且毋庸置疑的是,曹錕墨梅題詠,也屬于其學佛及仁論的一個環節,因此他往往透過詩作闡發其理,也屬自然。如其題墨梅道:

梅花之香,一切香中之最清之香也。梅花之色,一切色中之最凈之色也。我寫梅花,愿眾生鼻界中聞無上清香,不聞其他一切之香,愿眾生眼界中見無上凈色,不見其他一切之色。無上香、無上色,是為香色中無上菩提。

曹氏以梅花之香色為香色中無上菩提,最清最凈,可令眾生透過鼻界、眼界得以徹悟。又一則題詞曰:

若彼國土天人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三法忍之說,出自凈土經典《無量壽經》:“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十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若彼國人天,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庇衷疲骸奥勂湟粽?,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目睹其色、鼻知其香、舌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彼宕圻h《無量壽經義疏》卷下解日:“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忍隨深淺差別為三,次列三名:尋聲悟解,知聲如響,名音響忍,三地已還;舍詮趣實,名柔順忍,四五六地;證實離相,名無生忍,七地已上?!辈苠K題詞將梅花當作無量壽佛的道場樹,顯然是因其清凈的特性趨近佛理。世人見真梅也好,見其所繪之梅也好,若能悟得以無我的慧心而安住于真實法,即如見佛,得三法忍。曹氏既“老耽禪悅”,除對凈土信仰了解外,也熟稔禪宗信仰。其另一墨梅題詞曰:

世界間有無量無數無邊梅花,即有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見梅花而得度。我寫世界間無量無數無邊梅花,亦即有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見我所寫梅花而得度。眾生以見見梅花而得度,不如以不見見梅花而得度,是為真得度。

之所以能見梅花而得度,乃是因為梅花清凈,比于涅槃。而曹錕曾說“寫梅姿態是為寫真,傳梅性情是為傳神”,透過筆墨將梅花的姿態、性情展現予眾生,讓眾生參悟清凈涅槃之理,便是畫梅的功德。不過誠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薄安豢梢匀嗟靡娙鐏?。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泵坊ㄖ鍍艄倘粺o與倫比,但若執著于梅花之香色,而不知諸相非相之理,便無法得見如來。這正是曹氏“眾生以見見梅花而得度,不如以不見見梅花而得度”之意。故曹錕將畫梅之舉稱為“梅花禪”,其因在此。

再看曹氏又一墨梅題辭云:

數點梅花天地心?!兑捉洝吩疲骸皬?,其見天地之心乎?”渤叟于此一點梅花中,見伏犧、文王、孔子三圣人之心矣。

可見他還將梅花忍寒報春的特征與復卦相扣連,并由此直追儒家古圣人之心了。復觀現存百余首墨梅題畫詩之內容,即可窺見曹氏晚年如何透過文學的手法,體現自己對仁論的理解與追尋。

(二)曹錕墨梅題詠中的心靈圖像

六朝以來詠梅者雖多,而重要者首先當數宋初林逋“孤山八梅”確立梅花的隱逸形象,其后蘇軾提出梅格——梅花“孤瘦雪霜”的品格,并與之比德。其《紅梅三首》即日“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而南宋陸游更有“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之句,在詩中將自己與梅花融為一體。至于墨梅題詠之舉,張高評教授認為始于宋代僧人華光仲仁,其以“淡墨暈染,煙雨朦朧”之匠心,創為墨梅畫法。墨梅之作,出于文人畫之墨戲,所謂“適興寄意”,中多游戲三昧之禪趣。墨梅題詠,為詠物詩之流亞,故除畫中有禪外,詩中有畫、畫外傳神,更為詩人所重。這些梅花審美文化的積淀,也承載于曹錕的墨梅題詠中。如其《詠梅百首》其八四日:

俗務煩勞半點無,偏從春色覓工夫。不知我淡還花淡,一樣冰心畫入圖。

所謂淡,于人則是屏除俗務煩勞,于梅則是不著旖旎風情,因人之淡,故能畫出花之淡,兩者心心相印。所言深得陸游舊作之遺意。曹氏還曾題詞道:

余少習戎旅之事,老耽禪悅。暇日臨池,偶以余墨為梅花寫生?;蜓运粕?,或日不似。余縱意揮灑,不知吾心之所至,為筆之所至耶?不知吾筆之所至,為心之所至耶?或問:“畫有法耶?”余日:“惡得無法?寧獨吾畫云爾耶?兵家之于兵,為有法耶?為無法耶?法耶?夫吾畫亦猶是也?!?/p>

筆至與心至,都在于人花之間的心靈契合。一旦心靈契合,繪畫時一片神行,縱無法而有法;一旦格格不入,繪畫時絞盡腦汁,縱有法卻無法。故此,對于梅花的描摹,無論圖像還是詩句,都不在于畫工,而在于化工。再如《詠梅百首》其二:

花如玉片干如銀,非是毫端出樣新。心地生成仙品卉,自然清凈不沾塵。

玉、銀色皆淺,極言梅花之淡雅。而如此美色,并非筆墨可輕易描摹,而是梅花與畫師二者都具有清凈不沾塵俗的心地,才能達到這個境界。當然,梅花的花色多樣,并非只有淡色一種。然而正因這種花朵生于寒天冷凍之時,故天然造就了耐寒自得、不競繁華的本性。因此,即便有的花色較為秾麗,卻也并不妨礙其淡雅之本性。如其四九云:

描摹梅格意悠悠,萬象寒光一筆收。莫道癯仙色不艷,春情無限露花頭。

一筆之間,便勾勒出在萬象寒光中醞釀生成的梅格,因此縱然其有艷色春情,也依然清凈。曹錕此處所畫,當是紅梅。南宋范成大《梅譜》稱:“紅梅,粉紅,標格猶是梅,而繁密則如杏,香亦類杏?!倍K軾《紅梅三首》則有“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二聯,曹錕此詩當源于此。進而言之,曹詩所謂“春情無限”,點出梅花除了耐寒,還有報春的特征。春至陽氣萌動、萬物復蘇,正是天地好生之德展現的重要時刻。如《鄭州行邸寫梅花題詩》云:

寫梅難到是精神,寫得精神便是真。萬壑千山冰雪里,祗憑一點便生春。

“一點”語帶雙關,既謂梅花之一點,也謂揮筆之一點。梅花一點是一瓣知春,揮筆一點是著手成春。若說梅花之耐寒象征自度,其報春則象征度人了。梅花禪成為曹錕仁論的重要環節,不為無因。類似的作品還有《詠梅百首》其三八曰:

一味清真恥懶殘,滌新墨硯似湯盤。毫端探得勾芒信,點破孤山萬種寒。

為了好好畫梅,連硯臺都要日日清洗,所謂“日新又新”也。而下筆點出梅花,每一點都捎來春神勾芒的消息,千點萬點便營造出整個春天。復如其十五曰:

傲雪凌霜骨格癯,未春花事早榮敷。行將定任調羹業,止渴還孚眾望蘇。

此處所言“眾望蘇”,正與《仲虺之誥》“后來其蘇”之語相呼應,不贅。然而,當春天終于降臨,繁花吐蕊之際,當初占得春機的梅花卻功成不居,其五一曰:

春令休和雨洚濡,百般凡卉盡華腴。此花冷眼微含笑,伴我嚴寒傲霜[雪]無。

所謂“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之冷眼不必深求為嘲諷不屑之意,蓋其生來冰肌雪骨之故。曹氏另一首題詠可為佐證:

萬樹梅花一草廬,隨緣寫作放翁圖。大千世界同春色,到此方知德不孤。

縱然其他花朵不似梅花耐寒,但畢竟也有眷戀春陽之心,這與梅花是沒有區別的。然而不同的是,梅花在一陽初生時召喚春光,眾花則在三陽開泰時沐浴春光,梅花儼然是眾花的先導與魁首。因此,梅花所生宜冬宜春,梅花之色可淡可濃,但人們不應徒因其色而聯想到男女閑情?!对伱钒偈住菲淦吡唬?/p>

摹寫花枝入素紈,消[肖]形容易入神難。橫斜卻有堅貞操,莫當相思豆蔻看。

當梅花與其他花朵共同沐浴在大干世界的春色之中,人們不知道它曾經歷過多少嚴寒,具有多么堅貞的節操,此時若只簡單根據表象將梅花也視為男女閑情的化身,實在謬以千里。此后,即使花隕芳落,梅花卻仍舊保持著自身的品格。其五九曰:

閑尋生意話詩囊,惟有梅花興味長。天地心培仙骨格,縱然憔悴也清香。

“縱然憔悴也清香”一句,令人聯想起陸游《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奔词癸h落的花片碾作塵泥,永久的芬芳依然留在人間。如此品格,自非其他花朵所能及。因此曹錕認為,在冰天雪地之時,只有梅花堅守著那一絲春陽之氣,一直等到花團錦簇之時卻又冷眼旁觀,不自競逐。對于修道之人來說,實應以梅為師。

(三)曹錕墨梅題詠中的創作影跡

張高評教授以為:“題畫詩本詠物詩之一種,詠物往往借物寫心,題畫則因畫寄情?!辈苠K的墨梅題詠正是如此,一方面描繪其心靈圖像,另一方面則記錄其創作影跡。前者主要以梅花為主體,而對其姿態、品格加以詠嘆,建構出清凈無塵的理想世界;后者主要以作者自身為觀照,而對其創作過程、思考加以描繪,點染出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兩者相輔相成,將精神與現實兩個層面密切無間地結合起來,予讀者、觀者以審美之愉悅、修道之領悟,這正是曹氏所謂“梅花禪”之本質,而“梅花禪”乃系其仁論的一種詩意體現。如《詠梅百首》其二五云:“欠伸靜空倦治經,又向梅花淡結因。香茗熟煎蕩胸臆,揮毫發泄滿腔春?!笨梢娖淠奉}詠乃是讀經之余的一種調劑。有關曹氏的創作影跡,前目已略有涉及,本目再進一步申發之。

墨梅之外,曹錕還喜畫松樹、怪石、佛像等,但配以題詩的畫作,大概還是以墨梅為主。這固因曹氏對梅花情有獨鐘,并可藉其特性來說法?!对伱钒偈住菲湟槐汩_宗明義地說:

隨緣度日樂閑居,盡把繁華意念除?;浠ㄩ_春自在,個中妙里[理]借梅舒。

曹錕隱居,雖已無權可掌,但仍身處繁華的天津。但曹氏自云在這片繁華中,只是隨緣度日,花開花落皆淡然處之,而墨梅題詠正是要闡發這個道理。世界縱然煩囂紛擾,曹氏卻以閑居自樂。這在《詠梅百首》其四也有言及:

月日何堪忙里催,不如自在養靈石[胎]。于今悟得神仙術,只要冰心似玉梅。

他以為只要保持如梅花的一片冰心,便是培養自身的靈胎。其七亦云:

靜向梅妝寫影疏,百憂千慮總消除。春來春去花長好,搦管栽培不用鋤。

若要保持這片冰心,以筆墨繪出梅花的姿態,便是最好的方法。畫梅不僅可將諸般憂慮消除,而紙上之梅不必荷鋤栽培,也不會因季節輪替而萎謝,自可隨時精進。再觀其八六:

天授生花筆一枝,青蓮佳譽每神馳。我令濡翰描清卉,卻怕中書老禿時。

曹錕甚至擔心筆毫老禿,足見其畫梅之勤。他將此筆稱為“生花”,一則確是用來畫梅,二則不無自許之意,一語雙關的同時也添上幾分幽默。又如其四一:

片時描得百忙身,飛筆揮成幾幅屏。未識旁觀稱意否,自家殊覺味津津。

他說自己在畫梅時津津有味、怡然自得,乃至旁若無人,這不僅是繪畫心無旁騖,更意味著對于大道之深契。復觀其十二:

欲描梅格骨棱棱,十指俱僵風味澄。休怪瘦枝花透雪,硯池墨汁也凝冰。

曹錕此詩講述了自己在冬日畫梅的情形:硯墨結冰、十指僵硬,但依然樂此不疲,覺得自有一種澄澈的風味。在如此作畫環境中,更能理解、感受梅花耐寒的特質,臻至人梅合一的境界。

抑有進者,既然梅花禪是仁論的詩意體現,故曹錕十分樂意把墨梅題詠這種神仙之術與大眾共享,藉以傳道弘法。如其曾先后題詠兩首道:

萬樹梅花樂壽仙,偶從靜處悟先天。聞香說法吾無隱,春在枝頭玄又玄。

萬樹梅花樂壽仙,一枝瑤管得春先。清香妙諦生何處,三十三天自在禪。

所謂“春在枝頭”“得春先”便是曹錕標舉的仁論,前文已詳論,茲不贅?!奥勏阏f法”,便是以梅花喻禪,而“無隱”則是法布施的真諦。而“三十三天自在禪”一句,“梅花禪”的名稱更呼之欲出。又如《詠梅百首》其十八云:

繪梅成癖自津津,酬應知交不厭頻。到處宜人無雅俗,何妨都贈一枝春。

由于曹錕性格寬厚,晚年隱居之際,慕名登門求字畫者絡繹不絕。曹氏對這些請求大多一一滿足,無論登門者是雅是俗。時人指出,曹錕不善治財,“視金錢如糞土,到手輒盡,所以下臺之后就根本沒有幾百萬幾千萬存人銀行中,在津十載,早將少數流動金用罄,生活因之發生問題”。又云:“曹素不喜聲色,暮年生活,更淡恬灑脫,除買些碑帖書籍外,倒也并無其他奢侈的消耗,但最感困難的乃是各方的賑災公益捐款,而且捐起來也不便過少,因此他每月消耗于捐款的,有時連兩個四百元也不夠,這一點常使他捉襟見肘,愁眉不展,臨時要想辦法彌補?!庇腥艘詾椴苠K靠書畫潤筆頗有進益,然觀《詠梅百首》其十七所言則未必然:

栽培桃李口難糊,筆放梅花意自愉。知己不須榆莢換,好吟香句答清癯。

曹氏自言,若是欣賞其畫便是知己,不須潤筆,只要賦詩酬答即可。這種慷慨,仍是基于其仁論之思想。如其十四曰:

日尋梅格結時盟,筆硯耗神快[娛]半生。知好相因托知好,怕題聲價重調羹。

所謂“結時盟”,就是后文所言“知好相因托知好”。曹錕以墨梅題詠相贈,乃是希望獲贈者能藉此悟得“梅花禪”,與自己結成同道。參其九九云:

交結何須動誓盟,梅花心事見生平。交稱莫逆都緣淡,畫到名家一味清。

曹錕有一方“數點梅花天地心”的印章,往往鈐于墨梅題詠之上,乃是自許淡泊明志,一如淡雅梅花之耐寒報春。這種淡泊也體現在友情上,如《莊子·山木》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币庵妇娱g的交往源于誠信與欣賞,和而不同,如此友情雖平淡如水,卻細水長流。進而言之,既然畫梅、贈梅屬于法布施,本當無偏無私,不論雅俗賢愚,有求便要必應,更不當收取潤筆,破壞了修道的純潔性。即便請托者一時不能參悟,也不必在意,蓋種子識已自此種下,終有發芽的時機。他唯一擔心的,倒是請托者轉相炒賣,背離了法布施的原意。實際上,對于身邊出現的躁進者,曹錕并非茫然無知。如其七十曰:

呵硯開冰寫淡妝,冷然風味指俱僵。世途多少趨炎客,好向清氛泄熱腸。

可見他依然希望這些“趨炎客”看過墨梅后,能夠靜下心來反思內省,提升自己的精神與道德境界。

如何創作好的墨梅題詠作品,曹錕自有其心得。如《詠梅百首》其五三日:

詩到無題情益摯,畫嫌有樣格常新。詩宜濃艷畫宜淡,淡到梅花殊絕倫。

此作融論詩、論畫絕句于一體,可謂提綱挈領的真知灼見。曹氏以為,無題詩正因沒有將主題限死,故每個讀者都可以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從中覓得共鳴感。而繪畫講求視覺效果,如果千篇一律便乏味可厭,因此必須在布局、格套上推陳出新。詩歌是文字的組合,繪畫是圖像的呈現。文字組合中如果能承載最大的訊息量,與人以最大的想象空間,則是濃密;圖像呈現中如果內容過于密集,顏色過于秾艷,無所留白,便會扼殺想象空間。因此,可以說曹錕的題詠雖皆名為詠梅詩,內容卻頗為多元化,而并不一一標明,庶幾無題。其筆下的墨梅姿態各異,然皆以淡色為主,詠梅詩七絕廿八字,卻承載了大量的內容。詩畫之間既具有張力,也達到了和諧。再如其二四:

老本茁芽翻細嫩,瘦枝榮雪驚肥腴。何須讀易求深奧,天地盈虛一畫圖。

曹錕這幅畫,梅枝瘦削而積雪甚多,似乎不成比例。但梅枝綻放的花骨朵如一陽初生,積雪如層陰在上。陽雖弱、陰雖強,但終有三陽開泰的一天。這正與《周易·復卦》的道理相應。但曹錕說,與其深求抽象易理,不如從梅花的具象來參悟天地盈虛,既直接又便捷。又如其題詞日:

佛經八字讀作漚和。所謂“以字不成,八字不就”者也。余借以作梅花中之須與蒂,寫

成觀之,但有一花,即有一八字。系以詩日:以字不成八不就,開經先要念漚和。我今借作

花須蒂,一朵梅花一佛陀。

所謂漚和(upaya)在梵文本為方法、教法之義,佛教解作權宜之法,亦即方便善巧。蓋佛理閎奧,難以闡明,因此需要以種種權宜方便,幫助眾生參悟契道、離苦得樂。曹錕以為佛經中代表漚和的癶字,可用其筆法描繪梅花的須蒂。這固然是其自創的畫法,同時也融人了佛法,故云“一朵梅花一佛陀”。曹氏以具象的方式,表達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教義,誠然巧慧。

值得注意的是,曹錕似乎還曾借梅花來說世間法。如其于民國十七年(1928)8月有一墨梅題詠,題款為“漢卿賢侄”,亦即張學良,詩日:

北枝傳到春消息,爛縵南枝幾日開。惟有老人都道好,要他著手便春來。

“爛縵”一語,與北洋國歌《卿云歌》的歌詞互文:“卿云爛兮,糾縵縵兮?!倍^北枝、南枝,則令人想起當時南北政府對立的局面。當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后去世,其子張學良接掌東北后,隨即醞釀東北易幟,到同年12月終于實現全國統一?!拔┯欣先硕嫉篮谩币痪?,似乎顯示曹錕對南北政府保持中立態度,只要能“著手成春”,有益于國計民生,便會予以支持。如果這番解讀無誤,可見此詩不僅向晚輩張學良表達了鼓勵,也從超越政治立場的角度流露了對全國統一的支持態度。曹氏《學佛須知》謂“真共和世界即是真佛世界”,可與此詩交相印證。

四、結語

一般認為北洋元首中,曹錕文化水平較低。實際上,他和段祺瑞、馮國璋一樣,幼年曾就讀私塾,而因家貧輟學。后又就讀新式軍校,重新接觸文化。據記載,曹錕在賣布時:“因為他為人直爽,又好酒貪杯,經常喝醉了便席地而臥,街上的頑童趁機把他的錢偷走,他也不當回事,只是一笑了之。當別人告訴他,是誰誰誰拿了你的錢時,曹錕也不去追討,別人問他為什么,他笑道:‘我喝酒,圖一樂耳;別人拿我的錢,也是圖一樂耳,何苦再去追拿?”此后曹錕在軍中,也以寬厚著稱,可見性格一以貫之。然而與段、馮不同的是,曹錕的政治立場長期搖擺不定。如他曾支持袁世凱稱帝,獲封一等伯,并赴四川鎮壓護國軍。其后又參與張勛復辟,旋隨段祺瑞討伐張勛,任西路討逆軍總司令。直皖戰后,曹錕以恢復法統為名,迫使徐世昌引退,重迎黎元洪復位。然當初安福國會選出徐世昌后,曹錕卻躍躍欲試擔任副總統。其政見前后不一如此。故方惠芳認為:“可見其態度依回,南征北返,皆著眼于增強己身實力及謀求利益,并無特定的政治立場及政治理想?!庇终f:“曹錕之崛起固因具有觀測軍閥間勢力消長之識見,而能因緣際會,步步為營,考慮本身軍事實力之發展,延攬人才,收束將領,鞏固派系內部之聚合。但也由于曹錕與北洋軍閥之形勢發展有深切認識,其個人遂受到袁世凱、馮國璋、段祺瑞等人發展模式之影響,而隱含達到最高權位之權威意識?!比欢?,曹錕急于接任總統大位,罔顧愛將吳佩孚之勸阻,甚至以賄選的方式達到目的,其識見未及馮、段,故因賄選而貽敵對政治勢力之口實,不待蓍龜而知。

誠如龔鵬程所言:帝王詩原本是我國詩史上的主體。古代所謂“詩教”,重點亦正在于王者教化這四個字。天下風氣風俗,必定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上梁不正則下梁歪的。帝王倘能作詩,且能以詩風化教化臣民,自然社會也就溫柔敦厚了起來?,F實上,漢代詩壇文壇亦以帝王為領袖。劉邦之歌大風、漢武之詠柏梁,帶動了一批文學侍從之臣的獻詩獻賦,形成了具體的文學集團。直到曹魏時期的建安七子、六朝時期的竟陵八友等,結構莫不如此。帝王身邊團結了一群文人,而帝王就是中心,曹操、曹丕、曹植、梁武帝、簡文帝、陳后主之例,都鮮明不過了。唐代其實也仍如此。唐太宗、唐玄宗尤其杰出,武則天也不俗。因此他們不是附庸風雅,而是主持風雅,風雅由其主導。而這種主導又并不是政治性的,乃是文學的。不是因其權勢及政策施為導引了文學的發展,而是他們的文學。在其文學集團中,他們總是最顯眼的,文學造詣確能服眾,因此才能主導一代文風。⑧北洋時期的元首,也往往繼承了這種“詩教”心理。曹錕早年接受傳統文化教育,進入軍政界乃至下野后,始終傾向儒佛二道。如前文所言,報導指曹錕晚年生活并不寬裕,但卻熱心于賑災公益捐款,且“捐起來也不便過少”,足見他對前總統身份之在意。他對國民教育的重視,在督直時期便有顯現。有記載道:“曹錕重視文化教育,重視知識分子,并時常到學校視察。天氣炎熱時,他看見教授們在課堂內講得滿臉是汗,就命令校工以后上課時必須送毛巾,給教授們擦汗。教授每次發薪,曹錕都會來到學校,將薪水用紅紙包好,放在托盤上,高高地舉過頭頂,敬呈教授?!泵駠辏?924)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雖意味著曹錕政治生命的終結,卻也象征著他文化生涯的開端。他在幽禁中南海時期以種菜自遣,獲釋回到保定后開始修佛法,并在余暇透過書畫詩文明志。移居天津后,這種生活模式依然持續,直至去世。如保定時期刊印的三期《仁智林叢刊》,便收錄了不少曹氏的詩文偈語及書畫作品。而其刊印《孝經》、編選《古今百家詩鈔》等,亦可見其文化事業之一斑。筆者以為,曹錕投身文化事業,一則排遣無聊,二則還含有向社會作自我辯白之意。如此辯白未必能夠贏得對賄選之舉的諒解,卻足以向后人展現一個不同于固有軍閥形象的晚年曹錕。

曹錕的詩文作品長期湮滅無聞,隨著近年網絡信息日益發達,才逐漸為世人所知。筆者認為,曹錕的思想主體是貫通儒佛二道,而貫通點則在一“仁”字,故本文先以曹氏的仁論為中心,考察其對儒家之仁、佛法之仁、儒佛融合之仁及仁論與生活實踐,以梳理其內涵。然后再以其墨梅題詠為主,探討其畫梅的緣起及其中的心靈圖像、創作影跡,以見其如何表述、體現仁論思想。限于筆者水平,及文獻難征,本文所論必然多有不足之處,還望方家多多指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