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民需要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

2019-02-19 09:18王傳發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
社會主義論壇 2019年4期
關鍵詞:社會科學工作者哲學

文 王傳發 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的重要講話,對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給予極大肯定和鼓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的要求?!八膫€堅持”為繁榮文化藝術和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意義深遠。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勇于擔當培根鑄魂的神圣職責,做人民需要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站穩人民立場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堅定地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用人類最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才引發了中華文明的深刻變革和中國面貌的深刻變化,指導黨和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馬克思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研究把握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各個領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方法論。旗幟鮮明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植根于人民群眾,始終堅定站穩人民立場,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薄皥猿秩娜鉃槿嗣穹盏母咀谥?,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這是尊重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闭軐W社會科學是研究人的精神、社會的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是現代文明條件下社會實踐在精神理論層面上所反映的成果,既是對社會實踐的總結,也對社會實踐的進一步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為誰著書、為誰立說,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搞清楚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只有秉持堅定的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會有所作為;只有植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才能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任何否定、偏離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都是錯誤的,是注定沒有出路、沒有前途的。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

堅持為人民做學問,回答時代課題和實踐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立場問題;是否為人民做學問,這是價值取向問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立足于當代中國人民的實踐,指向人民幸福、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皻v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比嗣竦膫ゴ髮嵺`創造是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源頭活水。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群眾實踐是推動我國改革發展的力量之源,群眾的實踐最豐富最生動,辦法與智慧就在群眾中。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發展的動力與源泉也無不來自于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哲學社會科學扎根于人民,來自于實踐;離開了人民群眾、離開了社會實踐,學術研究就會失去方向和靈魂,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要求我們“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不做“空談家”、走出“象牙塔”,在人民中汲取養分,為人民群眾拿筆桿子,用人民群眾這面“鏡子”匡正自己的學術追求,提出真知灼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p>

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用博大的胸懷去擁抱時代,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勇于回答時代課題,才能把研究聚合到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來,聚焦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上來,努力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加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分析研究,加強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睍r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扎根中國大地,扎根于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從情感上接近基層,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訴求,培養與群眾的感情,才能自覺站在群眾的立場上看問題,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真實的中國,認識真實的問題,把中國的事情搞清楚,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回答時代課題和實踐問題,生產出精品奉獻人民。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有修齊治平的家國情懷、為人民立德立言的人文情懷、學術乃天下公器的社會情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術情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才能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特別是中國70年來的歷史巨變和出彩征程,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更好地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新時代中國更加出彩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為社會作出表率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是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理應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按髮W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熬又畬W”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性,并且推己及人,使大家達到完善的道德境界。做大學問,不僅要自己修德,還要讓全社會“明德”,以自身之楷模對社會和他人產生影響力、感染力?!暗虏粌炚卟荒軕堰h,才不大者不能博見?!绷暯娇倳浽浾f,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明德貴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界要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明方向、正導向,轉作風、樹新風,出精品、育人才,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以明德為旨歸,修養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把為人為學自覺統一,知行合一,先做人后為學,先立德后立言,為人與為學相得益彰,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不斷在學養、涵養、修養方面下功夫,在道德修養、思想境界上追求卓越,以深厚的學識修養贏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風氣,成為新風尚的“示范者”,推動全社會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強大力量。因此,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一方面要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堅守高尚職業道德,以深沉的家國情懷和扎實的學術功力,下苦功、練真功,出精品,做到勤業精業,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成為精神家園的守望者、社會價值的風向標、道德航船的壓艙石,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另一方面要自覺認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尊自重、自珍自愛,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闭軐W社會科學工作者要通過深刻的學理解讀、正確的價值闡釋,積極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認同為己任,推動大眾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為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培根鑄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猜你喜歡
社會科學工作者哲學
《云南社會科學》征稿征訂啟事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河北農業大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喜報
關愛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們
——致敬殯葬工作者
菱的哲學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經”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社會科學總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