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視角下減貧題材的紀錄與傳播
——紀錄片《充滿希望的村莊》創作方法研究

2019-02-20 08:58李慧穎
視聽 2019年7期
關鍵詞:充滿希望攝制組紀錄

□李慧穎

在中國—東盟合作背景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國際減貧交流與合作。2016年12月,在中國政府的發起下,東亞減貧示范合作項目率先啟動,通過該項目中國在老撾、柬埔寨、緬甸三國六個村莊合作開展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扶持農業產業,并開展社區環境整治,提供物資支持和派遣專家開展培訓等活動,切實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村莊的發展活力。

為了全景紀錄中國發起和實施東亞減貧示范合作項目,2018年6月紀錄片《充滿希望的村莊》項目啟動,開啟了我國首部中國—東盟國際減貧紀錄片的攝制工作。經過一年多的拍攝和制作,一系列國際視角下減貧題材作品的紀錄與傳播方法在創作中總結呈現。

一、正確的理論指導與創新的合作模式相結合

(一)堅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對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要爭取世界各國對中國夢的理解和支持,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我們追求的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①。紀錄片《充滿希望的村莊》正是用紀錄的形式向世界說明中國對全球的貢獻,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本片所跟蹤拍攝的故事既是全景展示中國發起和實施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項目的艱辛歷程,也是通過最客觀的視角紀錄中國人民如何運用中國減貧經驗幫助“一帶一路”沿線有減貧需求的人民共同克服貧困,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紀錄片以中國夢為引領,通過豐富詳實的事實講述中國故事,講述“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各國人民民心相通、共同實現夢想的故事,深化了中國夢的含義,傳播了中國優秀的價值觀念,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國際形象。

(二)創新合作模式,多級互動、優勢互補

《充滿希望的村莊》由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廣播電視有限公司、廣西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進行政策指導。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廣播電視有限公司從主題和資金支持上給予紀錄片創作和傳播充分的保證;廣西廣播電視臺是我國對東盟外宣的重要省級官方媒體,其紀錄片團隊擁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和制作實力,在執行過程中能夠保證拍攝制作質量和效率;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對項目的全程跟蹤參與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執行團隊對國家外交政策的深入理解。多部門的共同創作、優勢互補,保證了項目在整體運行過程中導向正確、政策合理、執行高效,實現外宣紀錄片創作及傳播合作模式的創新。

二、跨文化背景下客觀深入紀錄的創作方法與多主體協同創作理念結合

(一)全面深入進行調研,充分發揮編導的預判能力

在正式開始拍攝之前,紀錄片的創作就面臨著究竟該選擇什么人物作為拍攝對象的問題。大部分備選拍攝人物來源于我國派駐各地減貧工作組專家前期摸底調查得出的海量貧困戶樣本,由于前方專家對紀錄片創作方法并不了解,推薦的人物往往并不符合創作要求。所以即使在掌握了海量貧困戶樣本的前提下,堅持既全面又有針對性的前期調研成為了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

從調研階段開始,紀錄片的主創團隊就始終踐行著新聞工作增強“四力”的要求。首次調研采用了田野調查,運用一周時間充分全面地掌握各地的情況和人物的現狀;同時在調研過程中,編導依據以往經驗對人物命運走向的預判保證了調研的針對性,逐步縮小調研對象范圍。最終充分掌握了各項目村的扶貧戶構成情況和生活狀況,并根據這些情況選擇了將近十組貧困戶和相關家庭作為跟蹤拍攝對象。

(二)形成多主體協同創作、介入式創作、交流型傳播的創新創作傳播模式

《充滿希望的村莊》拍攝的主要場景在老撾、柬埔寨和緬甸三國的鄉村,交通住宿等條件不便,社會文化背景與國內有很大差異,這對紀錄片的近距離紀實性拍攝帶來了挑戰。在正式出發拍攝前,攝制組、前方減貧專家以及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相關負責人就拍攝具體計劃持續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密切溝通和協調。攝制組首先根據現有的文字材料和以往經驗對拍攝內容和具體日程做出了詳細的預案,然后由前方減貧項目組專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社會文化背景就預案中的具體內容提出意見,攝制組在此基礎上繼續修改和完善拍攝預案,這個過程反復多次,直到各方都認可預案可行為止。在預案形成過程中,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相關負責人也就預案的制定和修改同外方進行官方溝通和協商,并隨時反饋調整意見,讓外方相關人員體會到極高的參與感和尊重感,對于攝制組的外交安全和拍攝協助給予了充分的保證。最終形成多主體協同創作、介入式創作、交流型傳播的創作傳播模式。

(三)結合跨文化創作背景,因地制宜地進行分散式紀錄拍攝

總體來說,《充滿希望的村莊》是一部主題型紀錄片,要求主題明確、線索集中;但就具體拍攝內容來說,該片拍攝地點眾多、人物各異、故事分散。這樣的情況實際為如何兼顧內容豐滿又主題集中提出了更復雜的要求。

盡管已經制定了充分的預案,但是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分散式紀錄的拍攝方式仍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攝制組堅持駐扎在對口村莊,根據當地情況隨時調整拍攝方向,充分保證了對當地的生活習慣、社會習俗有細節了解和掌握;其次,在拍攝過程中,攝制組發現當地人契約觀念不強,常常不能按照約定的時間履行約定的事情,于是決定采取蹲點的方式對備選拍攝對象進行跟蹤,先開放式地掌握備選拍攝對象第二天的大致行程計劃,不做詳細約定,第二天提前到達備選拍攝對象住所,跟隨其進行活動,一旦完成一個事件的跟蹤,立即趕赴下一個備選拍攝對象所在地,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跟蹤。這樣的方法盡管非常繁瑣、緊張,工作量大,但是針對當地的情況非常奏效,能夠得到大量豐富的有效信息和細節。

三、創新定位媒體角色,構建主流媒體在國際傳播中的責任和形象

(一)創作者既是紀錄者也是信息傳播者,具有信息控制和反饋的責任

在社會和政治轉型時期,見證人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們既必不可少,但又是一個障礙。事件當事人必須依靠見證人,他們有自己的眼光,有獨特的記錄方式,會在合適的文獻上以合適的方式簽下真名實姓②?!冻錆M希望的村莊》主創團隊在拍攝過程中,除了把自己定位為紀錄者和觀察者,同時基于新聞工作者的角色他們也把自己定義為現場的見證人。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深入全面的田野調查為國際減貧工作組的扶貧調研工作提供了更多角度的信息補充,也從另一個層面提升了國際減貧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同時也較為客觀地掌握了我國對外政策在民眾層面的接受情況,也讓被援助國的民眾對我們國家的政策和文化產生信任感,促進我國國際減貧工作的深入和推進。

(二)在國際減貧的外宣工作中,媒體作為“國際減貧的參與者”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覺悟和人文精神

基于長期的紀錄片創作,廣西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團隊了解到廣西壯錦傳承人譚湘光在傳承壯錦文化的過程中發現老撾的織錦與壯錦有著相近的工藝和文化元素,她打算在老撾尋找有潛力的織娘教授壯錦文創產品生產技能。主創將這個信息反饋給負責駐點老撾的廣西扶貧專家組,專家組針對此事進行論證,期待能夠將壯錦文創產品的產業開發與國際減貧項目進行結合,這不僅對老撾的貧困戶起到現實增收的作用,同時也將開創我國民族文化產業參與東亞減貧實踐的新探索??梢娂o錄片深入現場、最大限度貼近被攝對象的創作原則,重構媒體角色定位,不僅是一種工作方式,也是一種國際情感交流方式,構筑國家主流媒體國際形象的具體實踐。

四、結語

《充滿希望的村莊》以期通過紀錄片的特殊形式發出中國聲音、展示大國責任,取得更深入廣泛的國際國內傳播效果。紀錄片的創作方法創新,也推動著瀾湄合作下國際減貧領域的傳播創新。紀錄片的拍攝和傳播過程也是我國主流媒體深入參與國家國際減貧工作,創新性實踐對外宣傳工作的有益嘗試。

注釋:

①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8:151.

②[美]馬克·雅各布斯,南?!ろf斯·漢拉恩.文化社會學指南[M].劉佳林 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259.

猜你喜歡
充滿希望攝制組紀錄
充滿希望的藝術新星喻喻如一
理性思維 辯證思考
就能幫到這里了,企鵝們,加油
Three ways to stay hopeful about the future
出版紀錄
影視劇中的無人機
在高溫與嚴寒之間
《科教·紀錄》
2016年夏,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央視紀錄頻道國際版簡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