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HK中國社會現實類紀錄片的中國國民形象研究
——以Youtube網站播放量較高的17個視頻為例

2019-02-20 08:58李玉琪
視聽 2019年7期
關鍵詞:國民題材紀錄片

□李玉琪

一、文獻綜述

學界有關紀錄片的研究成果豐富,以個案研究居多,從紀錄片創作、敘事、美學等角度進行探討,同時也有對紀錄片與國家形象的研究。

(一)外媒中國題材紀錄片

國家形象有“自塑”和“他塑”,講好“中國故事”需要“自我敘事”和“他者敘事”,紀錄片是常見的方式。趙鑫、趙盼盼以《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和《我在中國過大年》為例,探討了“他者”視域下中國民俗題材紀錄片的創新,指出“中國民俗文化的廣度、深度要拓展,并具有全球視野,尊重文化多樣性”①。徐曉波、田雪和孫儒為運用內容分析法,對NHK 的1571 集(部)涉華紀錄片從題材和傾向兩方面進行賦值并研究,發現社會現實類題材的價值取向呈現出相當的復雜性,中日關系一直是NHK 紀錄片關注的題材②。劉忠波指出在NHK 紀錄片中的中國經濟形象不單一,是“騰飛的”中國經濟形象與“衰退的”中國經濟形象并存,在中日競爭型關系的背景下,塑造有等級觀念的、不對等的中國經濟形象,往往與政治問題混雜,以經濟威脅入手,導向軍事威脅、政治威脅和文化威脅③。

(二)國民形象

學界對國民形象的研究相對較少,劉小燕認為“國民形象是公民素質、行為、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抽象整合,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國家文明想象的好壞”④。干瑞青以涉及法律題材的電影入手,將其中國民形象的構成及塑成進行梳理,認為“國民形象是民族文化的載體,也是抵制外國法律文化對中國文化安全解構和威脅的壁壘,涉法電影中的國民形象傳播要以國家文化安全為向導”⑤。程瑩以《挑戰不可能》為例,認為“國民形象可以塑造和諧中國形象、科技產業強國形象、和平大國形象、當代文化形象”⑥。

(三)問題的提出

目前對國民形象的研究主要以國內媒介產品為研究樣本,而他者選用我國題材的媒介產品塑造的我國國民形象較少觸及。同時,紀錄片因其真實紀錄的特殊性質,呈現的內容更容易產生真實印象;NHK 紀錄片具有較高的國際地位,有關中國社會現實類題材紀錄片相比于其他國家也是最多的。因此,以NHK中國社會現實類紀錄片為例,探究塑造的我國國民形象具有一定意義。

二、NHK中國社會現實類紀錄片解構

本文以Youtube 中NHK中國社會現實類紀錄片為例,以播放量超過1 萬為依據共選取17 部,從角色選取與正負面呈現兩方面進行解構。選取的紀錄片有《失蹤的律師們——中國“法治”社會的現狀》《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百元的青年們》《激流中國之富人與窮人》《激流中國之如何平息民憤》《天津大爆炸中國社會的陰暗面》《24 號大街》《年輕人的“反叛”:香港占中 75 天》《中國力量 2:馳騁非洲的巨龍》《我想繼續讀書中國農民工的孩子們》《激流中國之青島養老院的故事》《巨龍中國系列第3 集:14 億人的消費革命》《激流中國之喉舌與職責》《中國博客攻防戰》《城中村改造漂泊無歸的一億人》《南京長江大橋:劇增的農民工自殺》《中國建設》及《激流中國之富人與農民工》。

(一)角色的選取

1.農民工。從點擊量較高的17 部紀錄片中,歸納紀錄片出現的人物角色,發現NHK 在做中國現實社會類紀錄片時,農民工角色選取較多,如《激流中國之富人與農民工》《南京長江大橋:劇增的農民工自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百元的青年們》均以農民工為主角,他們在紀錄片中的表現均為窮苦、生活無望狀態。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可知,“在約14 億的人口中,年末全國就業人員約為7.76 億,農民工總量約為2.9 億”⑦,農民工占總人口的20.71%,占國內人口比重不小,但農民工群體不是中國的主流群體,NHK 紀錄片高點擊量的中國題材紀錄片中農民工群體出現頻率高,具有片面性。

2.維權的人。弱者似乎是NHK 紀錄片題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維權暴亂的角色也較多。從《失蹤的律師們——中國“法治”社會的現狀》《激流中國之如何平息民憤》中可以看出,維權的人弱小無助與沖突被展現,將當前中國的社會矛盾充分展示,但通常站在某一角度或某一群體有失客觀性。

總體說來,播放量較高的NHK中國社會現實類紀錄片選取的人物多為社會底層的貧苦人民,“他塑”的該類國民形象被廣泛傳播。而中國經濟水平較為普通、一般化的地區,中國十大社會階層⑧除農民工群體外的其他九大階層群體,NHK 紀錄片中涉及較少。高頻率呈現了十分之一的群體形象,在媒體形象構建中具有很強的片面性。

(二)正負面呈現:負面化

通過整體評判,遷徙的農民工、農民工的孩子、暴亂的維權人士等均呈現消極負面的狀態。農民工們辛苦奔波的鏡頭、消極的生活態度,以及維權人士集體暴力沖突的展現,均以負面的形象傳達給受眾。此類高播放量的NHK中國社會現實類紀錄片,在媒體形象建構中有負面呈現傾向。

三、NHK社會現實類紀錄片中的中國國民形象

(一)中國國民形象

媒介中的國民形象通過國民的角色、國民的生活態度、國民的行為來反映。媒介中人物的選取與表達,直接影響受眾對該地國民形象的認知。通過對NHK 社會現實類紀錄片內容的拆解,對角色及正負面狀態的梳理,可以發現呈現整體形象失去全面性、客觀性及公正性。

1.貧困化。紀錄片的鏡頭呈現是最沒有語言障礙的跨文化傳播方式,越直觀的形式表現往往也是越容易被引導的部分。紀錄片人物的呈現是角色形象的外露,NHK 社會現實類題材紀錄片深入到中國農村、中國農民工,深入到低收入群體,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態,呈現他們的渺小與掙扎。通過大量呈現農民工貧苦生活狀態的鏡頭,容易使外國民眾形成一定的中國國民印象,如貧困、生活艱難等。

2.暴力化。多個紀錄片均會將群體爭執撕扯的鏡頭作為整個紀錄片的開始,這是對國民行為的刻畫。將極少數的行為多次呈現在媒介環境中,往往會影響人們對媒介內容呈現的判斷。如《消失的律師們——中國“法治”社會的現狀》等將偶然的暴力爭執現象通過媒體多次報道,容易形成較差的國民印象?!耙谎圆缓稀本汪[事的無理、蠻橫在紀錄片中凸顯,而文明禮貌的國民形象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呈現。

3.精神狀態消極化。紀錄片中無論是主題的選取還是話述的截取,對中國國民的精神狀態都有一定表現,且多呈現消極的態度,如得過且過的三和市場農民工、維護丈夫權益的無助與痛苦?!断У穆蓭焸儭袊胺ㄖ巍鄙鐣默F狀》將律師妻子的無助與中國法治社會的強大進行對比,一方面展現了律師妻子在強大國家下的渺小,另一方面也對中國法治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矮化。

(二)形象呈現分析

以自身評價體系解讀他國社會現實,一方面會有新觀點的碰撞,但也會有一定的片面與不客觀現象發生。NHK選取群體的單一及主題的單調性,基本奠定了紀錄片呈現的基調,以他者視角審視我國的社會問題,存在偏頗是在所難免的?!八邤⑹隆币话闶且宰约簝r值體系去觀察另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而在社會方面,負面的信息更容易博得別人關注,利用這一點而達到一定的收視率。

之所以最終呈現消極的負面國民形象,一方面與NHK 紀錄片制作方選題的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即自身價值體系。中日關系長久以來是較為敏感的話題,但日本在國際上呈現著比較了解中國的形象。從NHK 在全球紀錄片中的巨大影響力而言,此類紀錄片也會對其他國家國民對我國國民形象產生一定的負面刻板印象及不利影響。

四、解決辦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應在NHK 拍攝中國紀錄片時主動進行溝通。在素材提供、場地提供等多方面,都可以進行討論,并多以中外合作的方式進行紀錄片的拍攝,要擅于運用他者優秀的紀錄片創作與渠道,講好中國故事,做好跨文化傳播。

(一)拍攝的主題要多元化

從Youtube 視頻網站看到的NHK 中國社會現實類題材紀錄片發現,選題單一,多次選取農民工生活狀況的主題,局限于一定的框架范圍內,這不利于紀錄片拍攝的突破與發揮。主題的多元性有助于多方面展現中國國民形象,對國家形象的建設具有重要影響作用。

(二)拍攝的人物角色要多樣化

同樣,中國現實類社會題材紀錄片在NHK 中的角色主要以中國底層的社會群體為主。雖然社會底群體是我國社會階層的重要部分,但若大頻率分布,則議程設置存在問題:一方面不夠客觀公正,另一方面也不容易有新的創新點。如果說城市建設的鏡頭是冰冷的,那么人物角色的呈現最具有溫度與深度,拍攝角度的選取對整個紀錄片的質量呈現具有點睛作用。

(三)拍攝的角度要客觀

紀錄片以他述的方式,優勢之一即為客觀,而非主觀地呈現自己國家的發展狀況。而在他述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不同價值體系認知的偏差,同時,也會有刻意而為之的情況發生。做到拍攝的角度客觀,除了要有全球視野,選取不同的群體與主題,還需要與當地的政府進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求獲得的信息正確,并與自身的價值體系進行碰撞,多方面思考與論證呈現,獲得更為全面的視角。

(四)加強雙方交流與合作

中方與他方的有效交流是呈現高質量紀錄片的前提,不僅為他國在拍攝視角與素材方面提供幫助,也可以在雙方交流的過程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加深理解。同時,這對兩國外交關系也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兩國國民全面客觀的認知。近些年,我國與其他國家紛紛開始中外合作拍攝紀錄片,但對社會現實類紀錄片中外合作的似乎較少。只有多交流合作,才能講好中國故事。

五、結語

當傳播主體與受眾不在一套相互熟悉的價值體系中時,媒介產品是了解對方的最佳選擇。相較于文本,影像視頻具有生動、直觀的優勢,更簡易地向對方傳達陌生的價值體系內容,而紀錄片紀實的特性,又會增強受眾對紀錄片中呈現內容真實性的認可??梢哉f,紀錄片是跨文化傳播中較為普遍又直觀的媒介產品,也可以是較為受歡迎的方式。

NHK 紀錄片在國際上具有較高影響力,通過Youtube 平臺,傳播的內容會具有更大傳播范圍,呈現的中國題材內容對中國國民形象有重要影響。而NHK 中國社會現實類題材紀錄片中國民形象有貧困化、暴力化與態度消極化的特點,具有片面性,并不利于中國塑造真實客觀的國民形象。

注釋:

①趙鑫,趙盼超.“他者”視域下中國民俗題材紀錄片的創新及思考[J].電視研究,2017(08):79-81.

②徐曉波,田雪,孫儒為.NHK 紀錄片的中國表征與價值取向[J].當代傳播,2013(06):105-108.

③劉忠波.日本NHK 紀錄片中的中國經濟形象[J].新聞界,2015(07):67-72.

④劉小燕.從國民形象傳播看國家文明形象的構建[J].國際新聞界,2007(03):17-21.

⑤干瑞青.論涉法題材電影中國民形象傳播的文化安全意義[J].傳媒,2014(21):75-77.

⑥程瑩.大眾綜藝與國民形象塑造——以《挑戰不可能》第二季為例[J].青年記者,2018(03):70-71.

⑦國家統計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

⑧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7-23.

猜你喜歡
國民題材紀錄片
軍旅題材受關注 2022年03月立項表分析
一直難忘
高地
廣電總局關于2020年4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
紀錄片之頁
紀錄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紀錄片之頁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國民健康 國家強盛
數學潛能知識月月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