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歷史解釋素養

2019-02-22 14:22廣州市增城區仙村中學
師道(教研) 2019年5期
關鍵詞:二次開發史料外交

文/廣州市增城區仙村中學

歷史解釋素養是新教改的重要方向,也是五大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其內涵包括對史事的描述、整合,又包括對歷史的立場與觀念等。一線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從頂層設計上重視歷史解釋素養的滲透,幫助學生辨析史實與解釋,激活學習思維,引問質疑,提高學生歷史解釋素養。

一、頂層設計,優化歷史課堂內容

關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我們立足教學過程,優化頂層設計,明確歷史解釋素養的教學意義。

1.通過“二次開發”,來凸顯歷史解釋素養的滲透

“二次開發”是在原有課程結構、內容基礎上,參照課標要求進行適度增刪教學內容,來創新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從“二次開發”課程重組中更好的學習歷史知識,滲透歷史解釋素養?!岸伍_發”的重點在教學內容的調整與選用,如何實施“二次開發”,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學情、歷史教學內容實際,合理的整合、串聯史料史實,構建清晰、完整的歷史知識網絡,讓學生能夠挖掘隱藏于教材背后更多的歷史知識,從而由大看小、以小見大。在學習“開創外交新局面”一節時,傳統課堂教學內容圍繞“新”字展開,對“新”的內涵進行挖掘與表現。但這一教學主線,本身也具有局限性??v觀中國外交發展歷程,我們應該立足更高的歷史視角,來全面看待新中國的外交發展。事實上,中國外交“新”局面,體現在外交理念的轉變,體現在外交舞臺的延伸,體現在外交小合作向世界大舞臺的轉變。如果我們從“小外交轉向大外交”視角來設置教學主線,細分為外交對象、外交模式、外交領域三個模塊,并結合“乒乓外交”“奧運外交”“文化外交”等拓展性歷史史料進行豐富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外交事業的多元化特點。所以說,“二次開發”引入教學,要展現鮮明的教學特色,要從教學過程進行優化,激發學生歷史趣味,增進學生歷史體驗,為提高歷史解釋素養奠定基礎。

2.通過“史學范式”,來多視角解釋歷史

所謂“史學范式”,簡言之為認識歷史的不同視角。如全球史觀、文明史觀、社會史觀等。這些“史學范式”,本身就是運用不同方法、立足不同視角去審視歷史現象,去解釋歷史問題。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對不同“史學范式”的滲透,讓學生能夠“橫看成嶺側成峰”,多角度認識歷史。如在學習“辛亥革命”時,對于辛亥革命具有哪些歷史功績?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民主革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一視角是建立在革命史層面,但從世界革命進程來看,辛亥革命是順應時代潮流,更是中國政治、經濟、社會走向文明的必然選擇。同樣,從社會發展史來看,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還表現在對社會風尚、習俗的變革。所以說,面對歷史史實或事件,教師不能單純、零碎地講解教材,還要能夠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史料、史實,多視角地呈現歷史整體,讓學生感受豐富而立體的歷史。

二、激疑啟思,梳理歷史課堂脈絡

歷史解釋素養的發展,需要教師在收集、整理、辨析史料過程中,注重不同解釋的對照與評判,引領學生從表象之處發現問題,從深層因果關系中去揭示問題,促進學生走近真實的歷史,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歷史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在歷史發展中,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辯證性、客觀性。對歷史的認識,包括歷史現象與本質的理解。新課標強調,要從不同視角、運用不同方式來解釋過去,教師要引領學生收集史料、整理和辯證地理解歷史。如對于“民族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地位”進行解釋時,一線教師首先要圍繞教材,介紹當時的特定歷史背景;接著,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來認識民族資產階級、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再對照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等歷史事件,讓學生形成清晰的歷史發展脈絡。在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為中國的民主改革與革命,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經濟條件,但對于民族資產階級,為什么不能領導中國近代改革和革命成功,則需要聯系中國近代發展“不平衡”史料,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入手,來探析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背景,民族資本主義處于帝、封、官三大壓迫下,難以引領中國革命與改革走向壯大。

歷史學是建立在歷史文化知識基礎上,以章節為單位,遵循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對于歷史學解釋素養的發展,面對歷史現象及問題,其復雜性、客觀性是真實的。我們要走出歷史的表象,厘清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

三、化繁為簡,推進解釋素養落地

在《易經·系辭》中有“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在歷史解釋素養教育中,簡單易學才有興趣,化繁為簡才能讓學生取得學習成效。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整合、邏輯歸類,提高學生歷史解釋能力。

在課堂教學,有人提出“課堂應該有自己的靈魂”。何為課堂的“靈魂”?就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立意。一線教師在關注學生歷史解釋素養方面,既要 研讀歷史史料,準確把握歷史事實,還要從歷史評價說明中客觀的陳述。找準歷史教學問題,結合這些問題來展開課堂教學。如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節中,對于歷史思想文化史的學習,著重要凸顯歷史思想與價值觀問題?!傲T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直接關系。漢武帝初年,內憂外患,政治無為導致思想混亂。為此,只有從思想與價值觀層面來明確教學主題,從“漢代有序價值觀的建立”主題出發,明確“為什么建立”“如何建立”“效果如何”三大方面,讓學生全面認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歷史價值。同樣,研究歷史要遵循歷史學邏輯。梁啟超也提出“歷史研究在于根據史料而加以間接之推理,非直接之觀察也”。所以,梁啟超提出邏輯推理的方法,來探析歷史,把握歷史的前后一貫性。結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節內容,從時間順序上審視“大一統”“獨尊儒術”“君權神授”“天人合一”“三綱五?!钡葍热?,很難構建承接關系。但我們從“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大一統”“君權神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三綱五?!钡捻樞騺砜?,則更能讓學習邏輯清晰明了,幫助學生對該節內容的深刻理解。

總之,歷史解釋素養的發展是長期的、漸進的,教師要結合歷史課堂教學過程,從實踐探索中激活課堂創新教學,拓展課堂思維空間,全面展現歷史知識內涵與外延,促進學生對歷史的知識的學習、遷移、靈活運用。

猜你喜歡
二次開發史料外交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史料二則
西門子Operate高級編程的旋轉坐標系二次開發
淺談Mastercam后處理器的二次開發
悠悠歲月外交情
涉僑外交二三事
西門子Easy Screen對倒棱機床界面二次開發
例談數據史料的辨偽與解讀
史料教學,史從何來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