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偉大旗幟

2019-02-24 07:08李醒民
民主與科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民主科學家科學

李醒民

今年是《民主與科學》雜志創刊30周年。30年來,貴刊在弘揚民主與科學精神、推動民主與科學發展、促使民主與科學深入人心方面,作出獨特的貢獻,取得矚目的成績。其豐功偉績彰明較著,可圈可點,可喜可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就與《民主與科學》前主編孫偉林在《科技日報》謀面,因此和貴刊相識、接觸也比較早,可以說是貴刊的老讀者和老作者了。作為讀者,我從雜志真知灼見的文章中獲益匪淺:增進我的見識,砥礪我的思想,潛移默化我的情操。作為作者,我經常主動向雜志投稿,有時也樂于勝任雜志的應急約稿。據統計,從1997年第一篇文章《科學史的意義和價值:迪昂的觀點》見刊,到今年的“論李大釗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系列問世,23年來,我在《民主與科學》共發表文章53篇。在這些文章中,大多數是關于科學的,比如《什么是科學?》《科學是一種文化形態和文化力量》《完整而準確地理解科學》《小議科學家與政治》《小議科學家與哲學》《從知識科學觀轉向智慧科學觀》《科學家的心智、品味和風格》《基礎科學是無法計劃的》《科學文化vs人文文化》《關于希臘神話代達洛斯和伊卡羅斯的另類解讀》《引力波》;少量涉及民主和思想啟蒙,譬如《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八十年代的思想啟蒙和思想解放》《弘揚科學精神 繼承五四遺產》;也有觸及社會現實的,例如《巧遇“哲人科學家”張香玉》《遏制腐敗的兩大法寶》《把科學精神注入我們的文化基因》《弘揚民主與科學 抵制低俗迷信》《互聯網:促進民主與杜絕暴力》《中國院士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路》;還有一部分反映我的學術研究(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和科學文化)的感悟,包括《在思考和超越中跋涉》《胸中自有詩情在》《從自然辯證法到科學技術哲學》《獨釣寒江雪》《青春哲學駐吾身》;也有匡正學風的:《“大王之雄風”與“庶人之雌風”》《學術界需要“研究人”而非“市場人”》。這些文章有3篇收入貴刊編輯的《民主與科學百期文萃》(學苑出版社2006年出版),有7篇收入《民主與科學文集》(學苑出版社2009年出版),從而使我的文章和學術思想的影響得以擴大和深化。在這里,我要借機對《民主與科學》主編和編輯的睿智策劃和辛勤勞作表示衷心的謝意,感謝你們多年來支持我的學術研究,給予我自由表達思想的機會。

《民主與科學》創刊30周年,適逢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這是一種巧合,也是一種機緣,似乎冥冥之中隱喻著《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忠實的繼承踐行者和積極的發揚光大者。五四先哲當年俯瞰世界,胸懷家國,目光明銳,慧眼識珠,明確認識到民主與科學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創造,是把中國從黑暗、愚昧、落后中拯救出來的不二法寶,是強國富民的必由之道,也是新民新人的靈丹妙藥。100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過無數志士仁人前赴后繼的抗爭和艱苦卓絕的奮斗,民主與科學已經在古老的中華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在民主法治建設上,通過上下一致的努力,我們的民主制度日益完善,公民的基本權利逐漸得到保障,社會在整體上呈現出安定祥和的氣氛。在科學方面,我們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進展突飛猛進。尤其是在科學應用和工程技術領域,我們的成就和進步速度可謂驚世駭俗,令世人不能不擊節稱賞。這方面的事例不勝枚舉,無須我喋喋不休,饒舌多語。

我想把重點放在不足和改進話題上。在民主制度建設上,我們要繼續汲取人類共同的歷史遺產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認真總結中國近100年、特別是近70年的經驗教訓,深刻反省包括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運動的危害和錯誤,從而確定民主建設未來的取向和路徑。我們要集思廣益,上下協同,既要做好頂層設計,更要從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的民主管理和居民自治扎扎實實做起。要加強和深化公務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務必使他們明白,他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和委托的,是人民的公仆或勤務員,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或老佛爺;他們應該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眼睛多向下看,一心一意為人民謀福利。要知道,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制度和社會建制,也是一種理念和思想、一種心理和態度、一種精神和素養,一言以蔽之,一種生活方式。這就對我們每一個人提出要求:就自己而言,要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摒棄賈桂思想,祛除奴才思維;就別人而言,要秉持開放的態度和寬容的精神,虛心傾聽他人的看法和意見,倡導多言堂不搞一言堂,變萬馬齊喑為百鳥爭鳴。這樣一來,形而下的民主建設不斷臻于完善,形而上的民主精神日益不斷深入人心,才能形成既規范有序,又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社會氛圍和心智狀態——我們力促并期待這樣的理想境界早日到來!

關于科學,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還沒有真正進入佳境,與世界科學強國差距并不算小——國人獲取諾貝爾科學獎若鳳毛麟角就是明證(當然我們不必有諾貝爾獎情結,過重的情結反倒可能起反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重視基礎科學或純粹科學,轉變對基礎科學研究布局和管理的僵化思維和錯誤政策,保持科學政策的合理性和連續性,避免左右搖擺、大起大落。我曾經就“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界定及其相互關聯”“基礎研究及其社會意義”“為基礎科學的存在辯護”“捍衛純粹科學的理想”等多有論述,并明確指出“基礎科學是無法計劃的”。對于基礎科學研究,要尊重科學家的興趣和判斷,消弭長官意志和瞎指揮,由科學家本人決定研究方向和課題選擇;廢除現行的不合理的課題申報制,實行“事后收購制”和“誠信資助制”(對此我有專文論述),給科學家盡可能多的研究自由和必要的物質支持。同時,大力營造自由的學術氛圍,消除急功近利的心態,樹立為科學而科學、為學術而學術的風尚,把科學家從填表格、跑經費、拉關系、備檢查、忙評審、寫匯報、急發表、爭獎項、搞報銷等與科學研究本身無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使其專心穩坐冷板凳,致志十年磨一劍。

除了基礎科學研究無法使人滿意外,我們在科學普及或科學傳播方面也做得不夠——這不僅涉及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的普及,更重要的是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傳播。在現代社會,不懂得和不運用科學方法——實證方法、理性方法和臻美方法——很難做到事半功倍,甚至竹籃打水,勞而無功。在科學社會,要是沒有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社會就不成其為現代社會,人就不成其為現代人。須知,“科學精神以追求真理作為它的發生學的和邏輯的起點,并以實證精神和理性精神構成它的兩大支柱。在兩大支柱之上,支撐著懷疑批判精神、平權多元精神、創新冒險精神、糾錯臻美精神、謙遜寬容精神。這五種次生精神直接導源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它們緊密地依托于實證精神和理性精神,從中汲取足夠的力量,同時也反過來彰顯和強化了實證精神和理性精神。它們反映了科學的革故鼎新、公正平實、開放自律、精益求精的精神氣質??茖W精神的這一切要素,既是科學的精神價值的集中體現,實際上也成為人的價值,因為它們提升了人的生活境界,升華了人的精神生命,把人直接導向自由。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科學精神是科學的生命,也是人的生命?!币虼?,掌握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無疑是塑造現代社會、培養現代人的一大要務,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時代賦予自己的歷史使命!

在《民主與科學》創刊30周年和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風云際會之時,我樂于敞開心扉,直抒己見,大張旗鼓地倡言繼續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偉大旗幟,毫無保留地袒露我的家國情懷和拳拳愛國之心。最后,我愿以下述獻給《民主與科學》的賀詞,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歲在而立不尋常,九三學苑自溢香。

百年之路從頭越,民主科學再高揚。

責任編輯:尚國敏

猜你喜歡
民主科學家科學
中國式民主
假如我是科學家
點擊科學
舊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適共存
科學大爆炸
尼日利亞 民主日
與科學家面對面
當天才遇上科學家(二)
當天才遇上科學家(一)
科學拔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