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舞蹁躚詩中來

2019-03-10 13:50張睿
高中時代 2019年1期
關鍵詞:羽衣霓裳舞姿

張睿

在中國文化的巍峨群山里,有一種韻味如鶯啼山谷、花開之音、流水之韻、風行之聲,中國人將之化成了清辭麗曲、笙歌戲舞,演出了自己的崢嶸歲月。這些美麗的舞蹈,成了杜甫眼中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成了白居易筆下的《霓裳羽衣舞歌》,成了劉禹錫心里艷壓群芳的柘枝舞……

那么就讓我們跟隨詩人唯美的文字,去感受中國古代動人的舞蹈、動聽的音樂,體驗詩歌與音樂、舞蹈交融匯流后的無限魅力。

●一舞劍器動四方 劍器舞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節選)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劍器舞”是什么樣的舞蹈呢?唐代的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劍器舞屬于健舞。晚唐鄭嵎《津陽門詩》曰:“公孫劍伎皆神奇”,自注說:“有公孫大娘舞劍,當時號為雄妙?!彼究請D《劍器》詩說:“樓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愛軍裝?!笨梢娺@是一種女子穿著軍裝的舞蹈,舞起來,有一種雄健剛勁的姿勢和淋漓頓挫的節奏。

公孫大娘是開元盛世時唐宮的第一舞人,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她在繼承傳統劍舞的基礎上,創造了多種劍器舞。據說當年草圣張旭就是因為觀看了公孫大娘的劍器之舞,因而茅塞頓開,成就了筆走龍蛇的絕世書法。就連畫圣吳道子也曾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

此詩的開頭八句便寫出了公孫大娘的絕世舞姿:曾有一位佳人名喚公孫大娘,她善舞劍器的名聲傳遍了四面八方。人山人海似的觀眾看她的舞蹈都驚訝失色,整個天地好像也在隨著她的劍器舞而起伏低昂,無法恢復平靜?!盎羧玺嗌渚湃章洹彼木?,描繪了舞蹈給杜甫留下的美好印象。羿射九日,是形容公孫大娘手持劍器作旋轉或滾翻式舞蹈動作,好象一個接一個的火球從高而下,滿堂旋轉;驂龍翔舞,是寫公孫大娘翩翩輕舉,騰空飛翔;雷霆收怒,是形容舞蹈將近尾聲,聲勢收斂;江海凝光,則寫舞蹈完全停止,舞場內外肅靜空闊,好像江海風平浪靜,水光清澈的情景。

●黃塵老盡英雄? 蘭陵王入陣曲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問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鐘。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蘭陵王入陣曲也叫大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歌舞戲,起源于北齊,盛于唐代,是為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舞者主要表現蘭陵王“指麾擊刺”的英姿。后來東傳日本,現今屬于日本雅樂。

據《北齊書》記載,《蘭陵王入陣曲》源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邙山戰役。此戰中蘭陵王受命率領五百勇士攻入北周包圍圈內,使北齊軍隊反敗為勝。在邙山之戰勝利后,北齊皇帝親到洛陽慰勞三軍,慶功會上能歌善舞的北齊將士以這場勝仗為背景創作了歌頌蘭陵王的舞樂《蘭陵王入陣曲》。

這首詞開篇寫景: 北邙山上的墳墓,黃塵路上奔波的英雄,春北飛秋南歸的大雁以及日日奔騰的東流水。景物選取由近及遠,然后由寫景轉入抒情,此景引起了作者內心的無限惆悵,讓詞人低吟出“人生長恨水長東”的詞句。再由抒情轉入議論:想當年蘭陵王這樣的英雄人物咤叱風云,盛極一時,如今卻都默默地長眠地下,被一抔黃土掩盡。昔日的煊赫化為塵土,煙消云散。面對此景,詩人不由得悲從心底來,對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感到無可奈何?!吧w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笔窃~人縱觀自然及人事滄桑,感情經過激烈碰撞后得出的人生結論。

●翹袖中繁鼓? 柘枝舞

《觀柘枝舞二首》

劉禹錫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綺墀。神飆獵紅蕖,龍燭映金枝。

垂帶覆纖腰,安鈿當嫵眉。翹袖中繁鼓,傾眸溯華榱。

燕秦有舊曲,淮南多冶詞。欲見傾城處,君看赴節時。

山雞臨清鏡,石燕赴遙津。何如上客會,長袖入華裀。

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曲盡回身處,層波猶注人。

柘枝舞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著名健舞。來自西域石國,而石國又名柘枝。柘枝舞在唐代深受歡迎,為宮廷表演舞蹈,還出現了專門表演此舞的“柘枝伎”。

柘枝舞有獨舞也有雙人舞,舞者必須穿上專門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衣,身著五色錦繡寬袍,頭戴胡帽,帽上有金鈴,腰系飾銀腰帶。舞蹈表演需要在地毯上進行,伴奏以鼓為主。章孝標的《柘枝》詩云:“柘枝初出鼓聲招”,白居易的《柘枝妓》也有“連擊三聲畫鼓催”。起舞時以三聲鼓為號,在演出過程中,舞蹈也要緊隨鼓點的節奏。

柘枝舞舞姿變化豐富,既剛健明快,又婀娜俏麗。舞袖時而低垂,時而翹起,“體輕似無骨”,“長袖入華裀”。曼妙婀娜的體態,快速復雜的踏舞,使佩帶的金鈴發出清脆的響聲,令觀者驚嘆舞姿的輕盈柔軟。

許多唐詩中對《柘枝舞》的描述,與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許多相似之處,動作明快,旋轉迅速,剛健婀娜兼而有之,同時,注重眉目傳情,眼波流轉,或喜或嗔,令觀者沉醉。

●斜曳裙時云欲生?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歌》(節選)

白居易

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懨彈吹聲邐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云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裙時云欲生。

螾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登洛陽三鄉驛,望女兒山所作,描寫了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唐玄宗引此曲為得意作品。由于《霓裳羽衣曲》樂調優美,構思精妙,在開元、天寶年間盛行一時。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或筆錄。但隨著唐王朝的衰落崩潰,一代名曲竟“寂不傳矣”。

此詩中介紹和描寫了《霓裳羽衣舞》的樂器伴奏和舞蹈正式表演的過程。磬簫箏笛,遞相彈奏,擊厭彈吹,悠揚曲折,此為序曲?!吧⑿蛄辔磩右?,陽臺宿云慵不飛”詩人自注這兩句:“散序六遍無拍,故不舞也?!边@時整裝已畢的神女還嬌慵地佇立于舞臺一角,作將要起飛狀。突然,樂曲由柔轉剛,直如秋竹坼裂,春冰迸碎。再看此時的神女,飄飄若流風雪回,疾速如游龍受驚。時而揮舞輕柔的廣袖,若弱柳迎風;時而輕曳羅裙的下擺,似流云繚繞?!盁煻陻柯圆粍賾B,風袖低昂如有情”畫龍點睛,描繪舞女在表演時,不僅舞姿漂亮,更通過眉目、服裝傳達出一定的聲情。這樣的舞蹈才會打動人、感染人,才會引起 “凝視諦聽殊未足”的效果。

猜你喜歡
羽衣霓裳舞姿
The performer of bamboo drifting on the river 霓裳青山間,一葦渡綠江
鳥兒們的幻彩霓裳
看看,春的舞姿
桃花妝
母親的羽衣席慕蓉
石頭也會舞
風中的舞姿
羽衣奇緣
春舞霓裳
領略游戲中的平行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