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公共安全事故談公共圖書館危機管理

2019-03-18 11:50張白
中文信息 2019年2期
關鍵詞:危機管理安全事故公共圖書館

摘 要:隨著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讀者到公共圖書館獲取文獻和信息。加強圖書館公共安全管理、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是圖書館面臨的重要課題,面對諸多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突發性事件,事先做好準備,制定出各種預防方式和應對措施,預防可能出現的公共安全事故,確保在事件發生時能有效控制。

關鍵詞:安全事故 公共圖書館 危機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0-01

引言

2018年9月2日晚,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造成嚴重損失,在火災中該博物館損失了近90%的藏品。這個事件必須引起公共圖書館管理者的重視,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在公共圖書館。當前公共圖書館已不再是單一的保存查閱文獻的機構,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和服務功能緊隨時代發展,成為國家向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機構,多樣的服務吸引著各類人群到公共圖書館,人員聚集度和流動性均大幅提升。公共圖書館保存的圖書和各類信息化服務設備在高頻次的使用環境下存在安全隱患,包括易損、易燃、觸電風險等,發生公共安全事故的風險較高。公共圖書館如果發生類似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這樣的事故,保存多年的珍貴文獻將不復存在,經濟損失巨大,社會影響惡劣。加強公共圖書館危機管理,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必須被重視。

一、公共安全事故的定義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定義

公共安全事故是受客觀潛在因素誘發或受人的主觀、過失行為所引發的,危及生命財產、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事故,包含了自然災害、重大交通事故、重大責任事故、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恐怖活動等。公共安全事故可能發生在任何場所,在公共圖書館發生會破壞圖書館運行和服務,威脅人員生命和圖書館財產安全,嚴重影響公共圖書館和政府公共服務的形象。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公共安全事故有以下明顯特征:

2.1破壞性。公共安全事故的發生會破壞社會的正常運轉,造成經濟損失。

2.2突發性。公共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發展、規模以及導致的后果等一系列因素都是無法完全預測的。

2.3緊迫性。公共安全事故一旦發生,為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并解決危機,必須在第一時間里對已發生的情況和可能出現的二次傷害威脅進行確認,啟動應急預案,控制危機蔓延的態勢,盡可能減少損害、降低損失。

2.4雙重性。政府或相關單位在公共安全事故后必須總結經驗教訓,促進制度和環境的變革,防止事件再次發生。

二、開展圖書館危機管理的必要性

讀者到公共圖書館尋求知識,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其人身安全應該得到保護。館藏文獻易損、易燃,信息化服務設備易受破壞,業務系統和網絡可能被入侵,公共圖書館內存在潛在危機爆發因素是客觀事實。

1.加強危機管理是提高服務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長且人員密集。當前,國內大型公共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超過70小時,隨著新建圖書館館舍體量越來越大,大型公共圖書館每天進館人次可達上萬人次。人員流動性大帶來的進出人員管理困難,開放時間長易使館員安全防范意識松懈。館員的服務技能中應包含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只有牢固樹立公共危機管理意識,學習有效處理危機的方法,安全的環境才能確保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2.加強危機管理是保護生命安全的重要舉措

公共圖書館除了為讀者提供幽雅、舒適的學習環境和優質的服務外,必須對讀者的安全負責,避免讀者在館內受到意外傷害。本著“以人為本”的宗旨,從愛護讀者的生命安全出發,公共圖書館必須加強危機管理和提高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三、公共圖書館加強危機管理的方法

1.完善制度,落實責任,消除隱患

安全應急管理必須堅持一把手負責制。館長總負責全館的安全應急管理,根據公共圖書館運行和服務特點明確部門、崗位的安全職責,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與“誰在崗誰負責”的責任機制,讓館員在崗位上繃緊 “安全弦”。當班人員要認真履行本崗位的安全職責,做好崗位安全巡查。特別是在閉館、離館環節上,要確認門窗和用電器是否關閉,是否有人員非正常滯留等安全要素。做好定期安全檢查計劃,對書庫、閱覽室、機房、配電房、消防設施、供水供氣設施等要害部位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嚴格控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違禁物品進館,目前已有多個公共圖書館實行了進館安檢,通過安檢設備和人工安檢防止危險物品進入圖書館。

2.編制、演練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是將預設的突發性事件進行分析,將事件發生后應采取的一系列應對措施整合形成的事件處置標準工作流程。社會上不時有各種公共安全事故發生,公共圖書館應對事故進行對照研判,聯系公共圖書館實際編制應急預案。要確保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優化應急預案。在危機事件發生時按照預案進行有效處置,在最短時間內控制危機,延緩危機蔓延態勢,爭取時間扭轉局勢和恢復秩序,將事件造成的損失減少至最低。以成都圖書館為例,在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成都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按照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從多個安全疏散通道把當時館內上千名讀者全部安全疏散,沒有人在地震疏散中受傷。事后,成都圖書館排查建筑地震損傷時發現裙樓的樓梯出現裂縫,為確保館舍和人員安全,閉館40天進行緊急維修。

3.強化圖書館工作人員及讀者的危機意識

2008年后,全國發生多起重大火災,公安部消防局2010年開始在全國推行社會單位消防“四個能力建設”,其中的一項就是要狠抓單位的宣傳教育能力,通過宣傳教育強化館員及讀者的危機意識,使人在面對危機時能正確判斷和采取有效措施應對。許多教訓已證明危機意識不強的人在心理上和行動上均不能清晰認識事態的嚴重性,以致貽誤了最佳的危機處理時間。2018年6月7日,成都市武侯區龍華南路某小區,一位老人在陽臺上使用打火機處理棉被的線頭。在沒有注意火種未滅的情況下離開導致起火。最初火勢很小,可以用水和滅火器撲滅,老人卻選擇鎖門下樓呼救,錯過了最佳滅火時機,最后導致客廳完全燒毀?;馂倪€影響了樓上樓下住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展覽、宣傳冊、防災演練、公益講座等多種形式,增強館員和讀者的危機意識、責任意識、預防意識、避災意識、自救意識和互救能力。

4.確保信息通暢,正確引導輿論

在危機發生時,公共圖書館必須要防止因信息不暢導致危機進一步升級,避免人們因誤會和恐慌散布不利于危機處理的信息。特別是在當今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普遍使用的情況下,公共圖書館要第一時間主動準確傳遞信息,利用官方信息平臺的傳播優勢正確引導,將處理危機的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地傳播給公眾。

5.重視善后處理工作

危機事件發生后,應及時做好善后工作,化解各種矛盾,總結經驗并吸取教訓,進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和設施建設,樹立公共圖書館的良好形象。善后處理處理不當往往會誘發二次危機,在善后處理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應嚴格依法依規進行處理,針對事件爆發的中心要素擬定出解決和管控的配套方案,避免再度發生并鞏固危機管理的成果。

四、結語

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的警示是慘痛的,如果長期堅持做好危機管理的相關事務,這座200年歷史的博物館還依舊向廣大參觀者開放,館內2000萬件藏品還能繼續被世人所瞻仰。公共圖書館危機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開放過程中會面對諸多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突發性事件,只有重視危機管理,事先做好準備才能做到從容應對、臨危不亂。

參考文獻

[1]黨煥珍.對高校圖書館安全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1,(4).

[2]金春梅.圖書館災害類型及安全管理對策概述[J].黑龍江史志,2011,(7).

[3]艾軍.淺談公共圖書館安全及防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1).

作者簡介:張白(1981-),男,研究生學歷,館員,成都圖書館信息自動化管理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圖書管理。

猜你喜歡
危機管理安全事故公共圖書館
電力企業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討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