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田養蟹技術要點

2019-03-25 07:47白艷鵬高金環趙赴越陳雷
吉林農業 2019年4期
關鍵詞:養蟹稻田技術

白艷鵬 高金環 趙赴越 陳雷

摘要:河蟹又名毛蟹、大閘蟹等,因其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營養豐富,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之說。河蟹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功效,對體內火大的人,有清熱祛火之用。河蟹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別豐富,營養價值高于各種魚類。

關鍵詞:稻田;養蟹;技術

中圖分類號:$966.16;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9.04.020

1稻田養蟹的基本原理

水稻為禾本科植物,原產于沼澤地,并具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水稻和河蟹是完全可以共同生存的,而且有很好的互補效應,使稻田養蟹轉變成農業綜合生產實現科學高產增效和產業化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之一。稻田養蟹是依據生態學原理,充分發揮稻田生態系統的最大負載力。

1.1暫養池的建設

從外地購回的蟹苗首先要暫養池中進行喂養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蟹苗的成活率。一般每公頃的暫養池面積在950平方米以上。暫養池可安置在稻田溝邊等地,最好750平方米為一方格,要進排水形成體系,池深1.4米左右,保持水位30~50厘米,以便蟹苗的棲息和活動。

1.2田間工程管理

田間地塊平整時要挖田字形、大環形溝。通常1米左右大環溝埝埂,大環溝深0.4米,寬0.5~1米,面積占5%~10%。挖大環溝的土方壘到埝埂上做成壩埂,并夯實。

1.3防逃設施管理

防止河蟹逃走是養蟹的重要環節之一。壩埂要夯實,高1米左右,頂寬0.6米,坡度1:1.3,不能過陡。選用100厘米寬塑料薄膜作為防逃墻安放在稻田的四面,地上部剩60厘米。在塑料薄膜外面每隔1米左右插入竹片或細竹竿等,用細鐵絲捆綁固定,塑料薄膜接頭不設置在拐角處,以防河蟹攀爬。防逃墻一定要牢固,向內側稍有傾斜,不出褶,選用鐵絲網或鍍鋅網和直徑20厘米塑料管,在每個出入水口的內外及兩側都要設置防逃網。值得注意的是,進排水口要對角設置,以利于水體交換。

2養蟹稻田的栽培技術

養蟹稻田要選擇適當時機及時近早移栽,近早管理,促進水稻早生快發,盡早達到收獲的莖數,盡早放蟹,增加稻蟹共生期,在稻蟹共生期盡量減少農事活動。

田間施肥養蟹稻田每公頃施肥量為:底肥,農家肥25噸;過磷酸鈣600公斤;尿素150公斤;硫酸鉀150公斤;硫酸鋅25公斤。其余氮肥要在水稻返青見蘗時及早追入。放蟹后,原則上不再施化肥,可加少許生物肥,必要時可追少量尿素。

養蟹稻田應該選用殘留期短、毒性小的除草劑,農藥要選用以消除挺水雜草為主。在水稻移栽前封閉,用藥量要少。在放蟹苗前人工除稗1次,以除掉超過水面的雜草,底部雜草可用做河蟹的餌料。

田間防病本田應選用高效低毒的葉面用藥劑防病,并在每次用藥后加水。

3稻蟹喂養及管理

稻田蟹屬于多食性動物,所以飼料來源有很多種。常見的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大部分都可食。稻田蟹尤為喜食動物性飼料,例如,螺類生物、魚蝦類、牲畜的下腳料、蚯蚓等。

增加單個體重量是喂養稻田蟹的重點,要確保收獲時單個體重量在210克左右。投喂時遵循四準原則,即準時、準量、準質、準點。準時為每天早上8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投放;準量應根據稻田蟹生長規律、季節變化、氣候因素而設置投放量,以投放4小時以后吃完為宜,早上投放量占總量的1/3,下午投放量占213。稻田蟹攝食高峰期在夏秋季,所以配比餌料可增加到蟹重的3%;準質為動植物性餌料比例在3-4:6-7。夏季動物性餌料比例可適當降低,以防止水體腐敗,在喂養餌料里要經常加入高鈣素、維c等微量元素,防止缺少元素而引起蛻殼不遂,也可加入1.5%的蒜泥,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準點為30平方米區域,設立一個固定投放飼料點,投入飼料時要遵循撒入均勻,稻田蟹取食方便的原則。

稻田養蟹中水質的管理是重要環節之一,不但要符合稻田的生長條件,而且又不能導致水質腐敗。春季為提高水體溫度,有利于稻田蟹蛻外殼,應使稻田水位保持較淺狀態。夏季氣溫過高,防止稻田蟹因高溫死亡,應使稻田水位保持最深狀態。夏秋季正處于稻田蟹攝食高峰期,如果持續高溫,加之動物性餌料增多,應勤更換水體,以防止水體腐敗。每次換水換1/3水體,換水時間不宜過長,經常換水也可刺激稻田蟹活動,加速蛻外殼。稻田蟹每蛻殼一次都會增加體重,但在稻田蟹蛻殼時只能注水,不能放水,以防止蛻殼不遂。

在投放扣蟹入池后,每天早晚都要巡查,這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對稻田蟹生長活動、攝食情況、水質、水位變化、對壩埂防洞防漏、防逃設施、出入水口放逃網等進行巡查,特別是風雨天更要巡查仔細,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理。因此,要選用責任心強的管理人員。

稻田蟹一般在水稻收割前捕撈。多采用壩埂捕捉法。秋收季節正是捕捉稻田蟹的好時機。每到傍晚,稻田蟹會爬到壩埂上防逃墻內側活動,可持手電筒捕捉。

4結語

稻田養蟹,使固有的資源得以合理科學利用,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收入的增加,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稻田養蟹,技術簡單易懂,易于推廣普及,符合可持續生態發展的要求,有無限的發展前景。

作者簡介:白艷鵬,本科學歷,副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

猜你喜歡
養蟹稻田技術
養蟹三部曲
陳鴻波
稻田摸魚記
稻田里的寫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宮
東北地區稻田養蟹遇到的瓶頸及發展對策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