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尊重,看見本來的樣子

2019-03-26 08:21劉小超
莫愁·家教與成才 2019年3期
關鍵詞:愛玩滑梯悖論

劉小超

1

周末我帶溜溜在公園玩,看到滑梯旁這樣一幕——

“你要排隊,別擠小弟弟!”一個氣急敗壞的奶奶對3歲的孫女喊。小姑娘急得直跺腳,站在滑梯上用腳向正在爬臺階的小男孩示威?!芭尽币宦?,小姑娘被奶奶打了一下。這時爺爺也過來沖小姑娘說:“你到底還玩不玩?讓著弟弟點!”被如此對待后,小姑娘更加怨憤,氣呼呼把小男孩的手推開,不讓他摸滑梯。

這樣的場景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只要孩子們一起玩一定會碰到關于秩序、謙讓和禮貌的問題。

我們希望孩子謙和有禮,尊重他人,但我們卻常常以不尊重孩子的方式教他們學會尊重。我們不尊重他的感受,卻要求他去理解別人的感受,要求他們富有同情充滿愛心。就像那個小姑娘,大人沒有尊重她愛玩滑梯的感受,卻要求她尊重弟弟也想玩滑梯而耐心等待。這本身就是悖論。

2

生活里關于感受的悖論很多。

孩子說吃飽了,我們通常會質疑“你才吃了多少就飽了?再吃點?!彼母惺鼙环穸?,他的掌控權被剝奪,我們卻反過來一再埋怨孩子不好好吃飯。

我們急切地想把孩子從不好的感受里解救出來,不惜否定事實,把孩子摔倒的責任推給石頭、地面。然而當孩子哭哭啼啼時,我們又希望孩子能堅強點、勇敢點。如果我們選擇尊重孩子的感受,那會是怎樣的場景?

“吃飽了就去玩吧?!?/p>

“我發現你很喜歡玩滑梯,速度那么快,哧溜就下來了,你很想再玩……你猜那些小不點心里想什么,他們是不是也想玩?”

“我知道作業很多,你很心煩,怎樣能讓你寫作業的時候感覺舒服點呢?”

對于情緒,孩子是敏銳的觀察者,卻是糟糕的表達者。情緒是禮物,能讓孩子內心更豐富,我們可以讓孩子和自己的感受多呆一會。然后,對感受的表達和啟發式提問能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并學著自己思考。

昨晚和溜溜一起刷牙。溜溜站在小凳上,一邊刷牙一邊動這動那,我幾次制止。最后他把爸爸的牙刷扔到洗手池里時,我怒了,一把奪過他手里的牙刷,溜溜怔怔地看著我。

我突然意識到是我累了,不是他的問題,于是邊倒漱口水,邊平復自己。最后我對溜溜說:“對不起,媽媽嚇到你了,媽媽只是累了,刷完牙我們去睡覺吧!”溜溜點頭。

時刻覺察很重要,它能讓我們在孩子撒潑、自己疲憊等不好的狀態下努力尋找尊重。只有我們正向的反應才能引起孩子正向的行為,良好的家教就在正向、尊重、理解里誕生。

3

我們對孩子的第二類不尊重是——站在他的對立面。

我們不允許孩子上躥下跳,不允許他把衣服弄臟,不允許他光想著玩,要求他當眾表演唱歌、背詩,要求他快速起床洗漱,要求他把作業寫得整整齊齊,要求課上乖乖坐著聽講……我們用種種規則和限制要求孩子,以為是為他好,而沒有看到孩子天性愛玩,好動,有自己的節奏。我們常常跟社會規則站在一起,而不是跟孩子站在一起。

孩子長大的過程可以因我們的尊重和理解充滿更多溫情,而不是磨難??晌覀兤藶榈亟o孩子制造痛苦,比如有意或無意的比較——第三類不尊重。

“你家寶寶的眼睛好大好漂亮啊,你看我們家這小眼?!?/p>

“你看妹妹多聽話,你就知道鬧?!?/p>

“你能不能像你姐一樣,讓我少操點心?”

“你們班有多少人考95分?你是第幾名?”

我們沒法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希望通過比較來刺激他上進。而比較的言外之意是——你成為現在這個樣子都是自己不上進,我為你操碎了心。比較是對孩子赤裸裸的嫌棄和不尊重。

很多時候,你不接納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身上可能存在、卻又不愿承認的一些特質,試著找到它,尊重它,不要再讓孩子代你受過。請停下比較,看見孩子本來的樣子。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歡
愛玩滑梯悖論
視神經炎的悖論
海島悖論
愛玩的貓
“帽子悖論”
Cool Invention炫酷發明
愛玩數學的張叔叔
愛玩發明的“哈利·張”
愛玩泥巴的犀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