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高校學生消防安全意識調查及分析

2019-03-30 03:21王致嫣楊聲鵬孟宏圖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安全意識消防

王致嫣 楊聲鵬 孟宏圖

【摘要】對貴州省高校學生進行了消防安全意識的調查,了解貴州省高校學生對于消防安全知識及技能的了解狀況,發現其中的薄弱環節,并且從消防安全意識的樹立及高等院校開展消防安全知識普及等工作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貴州省高校學生 消防 安全意識

【基金項目】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01714440030)。

【中圖分類號】G647;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006-01

高校學生群體作為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行為與意識關系著高等院校的發展,近年來,高校學生對于消防安全問題的過度忽視,成為了高校學生群體,乃至是高等院校安全風險增高的重要因素[1-2]。由此,對于高校學生群體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及應用應當更加重視。高等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應當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來防范消防安全問題帶來的風險。

一、本次調研的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研以貴州高校在校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有980人完整填寫了問卷。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共發放調查問卷 1200 份,回收、篩選、整理獲得有效問卷 980份(81.7%)。調查覆蓋各個年級,其中大一168份(17.14%)、大二420份(42.86%)、大三217份(22.14%)、大四173份(17.66%);男617(62.96%),女363(37.04%)。該調查問卷涉及在校大學生消防基本知識、火場逃生技能、宿舍安全隱患、獲取消防安全知識途徑等幾個方面內容。

二、貴州省高校大學生消防安全意識調研結果與分析

(一)消防基本知識情況統計分析

通過調查統計分析,針對火災致人傷亡的最主要原因,只有71.14%的學生清楚是煙氣導致,28.86%的學生回答錯誤。雖然97.86%的學生準確回答出火災報警電話,但是對于滅火器的使用技能欠缺,只有17.77%的學生會使用且實際操作過滅火器,認為自己會使用但沒有實際操作過的學生占52.24%,沒見過且不會使用滅火器的學生占6.03%。另外,78.06%的學生正確回答出滅火器滅火的最佳位置是火苗根部,其余學生回答錯誤。

由此可見,學生對消防基本常識掌握尚可,但對于滅火器的實際使用有待加強。亦說明,從消防安全防治的角度來看,高校學生大多能夠明白消防安全問題帶來的后果,并且亦能夠通過一般的自救方式來應對消防安全的風險,但是缺乏對于應對方式的完全熟悉,并難以使用相應的消防器材來幫助自身應對消防安全的風險。

(二)逃生技能統計分析

對于發生火災第一反應,52.65%的學生選擇快速逃離,15.71%的學生選擇通知其他人,12.96%的學生嘗試滅火,4.59%搶救貴重物品。涉及逃生路線選擇時,80.12%選擇走安全通道,10.46%從正門撤離。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火災發生時超半數學生知道如何逃生,且大多數學生能正確選擇逃生路線。也說明,在逃生撤離標志的設置以及對于逃生標志的認識方面,高校學生有較為清晰的認識,緊急情況下,能夠識別有效的安全逃生路徑。

(三)宿舍消防安全隱患統計分析

高校學生宿舍是人員高度聚集場所,也是校園火災的高發地點。調查發現,宿舍同時使用多件電器的占34.12%,使用大功率電器占40.24%,劣質插座和電器占20.57%。對于宿舍大功率電器的使用,認為不應該使用的占68.27%,不認為有問題的占13.98%,認為沒被學校發現就沒問題的占8.06%。

針對宿舍消防設備損壞或故障,想立即打電話保修的學生占56.22%,想保修但不知道保修電話或部門的有20.31%,沒想過的占15.8%。針對安全通道被堵塞情況,從未被堵塞占46.33%,經常占11.63%,偶爾占19.39%,未注意占22.64%。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其實現今的高校學生不缺乏對于宿舍消防隱患的認識,并且明確了解宿舍的消防隱患的主要來源,但是缺乏一定的改進動機,亦無明確的督促機制,導致宿舍消防安全的隱患難以有效排除。

(四)消防知識獲取情況統計分析

學生對自身消防安全知識薄弱環節的認識主要體現在消防器材使用(33.21%),火災逃生技能(23.44%),火災隱患辨識(21.98%),消防理論知識(21.37%)。目前獲取消防安全知識的途徑,學校課程(40.01%),新聞報道(31.51%),參與消防演習(6.24%),宣傳海報(15.22%)。愿意接受消防安全知識普及的方式,消防知識課程(38.14%),消防演習(43.92%),宣傳海報(7.22%)。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高校學生獲取消防知識的路徑并不單一,但是與學生對于消防安全的實際需求存在差異,即高等院校提供的消防安全方面的支持無法針對性的反應學生需求。

三、提高高校大學生消防安全意識的途徑和對策

(一)建立健全制度,加強監管

高等教育機構需要建章立制,對于消防安全方面的問題應當建立體系化的應對機制,以高校學生為基礎,通過宿舍管理、消防安全設置應對崗位的設置、消防安全追責機制的建構,來實現高等院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全監管體制。定崗明責,將高校消防安全工作進行有機切分,保障高校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教育

可通過組織消防演習,增設安全教育課程的方式來幫助高校學生掌握學生安全的知識和技能。誠然,公共渠道的消防安全宣傳已不缺乏路徑,但是最為重要的是缺乏具體的消防應對方式的傳授,由此,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幫助高校學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識:第一,通過開設消防安全課程,引入安全工程專業的教師、消防安全工程師、消防官兵等多角色的實踐人員,通過設置消防安全的理論和實踐過程,來幫助高校學生多角度掌握消防安全的技能;第二,通過開設消防器材使用的具體課程,通過“校企合作”等互動教學的方式,來教導高校學生消防器材使用的技能。

(三)反饋應對機制的建立

傳統意義上的消防安全工作的開展,更多的是基于一般消防知識的灌輸,更多基于消防經驗和普遍應對策略的傳授,但是缺乏針對性的應對機制,高等院校自身的消防安全環境千差萬別,高校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亦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普適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僅能夠解決常規出現的消防安全問題,卻缺乏對于針對性問題的解決路徑,通過數據采集、互聯網應用、大數據互動等模式,幫助高校建立及時的風險預警機制,能夠更有針對性的了解高校自身的消防安全狀況,提供基于上述數據采集分析后的應對方案,則更能夠幫助高校卓有成效的開展消防安全風險防范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劉寒.高校消防安全問題分析及預防對策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92-95.

[2]楊政,金義重,劉引紅,楊葉舟.對我國高校消防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07):157-160.

作者簡介:

王致嫣(1990-),女,講師,主要從事火災與爆炸研究。

猜你喜歡
安全意識消防
《消防界》征稿啟事
“消防體檢”保安全
一架MQ-9收割者正在執行消防任務
漫畫說消防
消防也幽默
在電類實踐操作課程中對士官學員安全及規范操作意識的培養
提高安全意識促進健康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