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實驗室利用率提升及管理機制研究
——以山東英才學院為例

2019-04-03 08:03朱文雁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9年3期
關鍵詞:儀器設備實驗室實驗教學

朱文雁, 張 磊, 姜 磊, 李 云, 鄭 雯

(山東英才學院 資產處, 山東 濟南 250104)

2010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等教學基本設施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推進創業教育[1]。

為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推動學校實驗室建設發展,提高實驗室和設備利用率,促進實驗教學改革,逐步形成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機制[2],本文以山東英才學院為例,通過客觀分析學校目前實驗室建設、管理、儀器設備利用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和建議,使之與實驗教學改革和規劃綱要相適應,與全面提高實驗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戰略相適應[3],這樣的研究對提高學校實驗室的使用效益和投資效益具有借鑒意義。

1 教學儀器設備基本情況

我校2008年被教育部批準為普通本科高校,學校不斷加大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儀器設備經費投入力度。截至2017年底,學校擁有各類教學和科研儀器設備15 500臺(套),設備總值為1.27億元,單臺價值10萬元以上的教學和科研儀器設備162臺(套),價值4 600萬元。

目前,我校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約7 000元/生。按照教育部本科高校生均5 000元/生標準,我校生均值已超教育部標準,但相比山東省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11 500元/生,我校還存在較大差距。

2 實驗室基本情況

2.1 實驗室建制情況

學校實驗室實行校院二級管理體制,二級學院負責所隸屬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和日常管理使用。目前,學校共建有10個實驗教學中心,各類實驗教學分室280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條件需求。

2.2 三級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情況

學校以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國家、省、校三級實驗教學中心體系。2011年首次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校級實驗中心遴選,評選出第一批4個校級中心;同年學前教育實驗中心被山東省批準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015年該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榮譽稱號;2016年學校進行了第二批校級實驗教學中心的遴選評審工作,評選出了3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目前學校有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校級實驗中心6個。

2.3 實驗室建設項目情況

2.3.1 推進實施實驗室立項建設項目負責人制度

隨著對實驗室建設資金投入的不斷加大,學校加強了對實驗室項目建設的規范化管理,發布實施了實驗室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明確了實驗室立項建設項目的主體責任人,建立了“責、權、利”相結合的項目負責人管理體制,切實調動了項目建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實驗室項目建設質量,改變了之前實驗室建設任務拖延、松散、責任人不明確的狀況。

2.3.2 實驗室建設項目結項驗收情況

為進一步強化實驗室建設項目規范化管理,保障實踐教學順利進行,學校出臺了實驗室建設項目結項驗收管理辦法,三年來對各實驗中心完成實驗室建設任務、并運行至少一個學期的20萬元以上典型項目組織了驗收。

驗收內容主要包括新建實驗室對專業和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的積極作用、儀器設備購置、實驗室開放、實驗室的特色與創新等。驗收工作通過邀請校內外專家對結項項目進行查閱材料、聽取匯報、評議討論、驗收打分、實地檢查等方式進行。

3 近三年實驗室綜合效益考核情況

3.1 加強管理,制定考核體系

為提高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效益,學校制定并實施了以實驗室利用為目標導向的實驗室綜合效益考核管理辦法。

通過設置實驗室日常管理、實驗室綜合效能、實驗室綜合管理、實驗技術開發及社會服務4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的考核指標體系,結合日常對實驗室的各項監督檢查記錄,連續三年對全校正式建制的各類實驗室進行了量化賦分綜合考核,并將效益評估結果作為今后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的重要依據,提高了實驗室資源的使用效益[4],強化了實驗室在實踐教學任務中的主體作用,也進一步促進了教學和科研實驗室建設管理的良性循環。

3.2 近三年實驗室利用情況

為及時掌握各實驗中心各類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的實際利用情況,了解實驗教學、實驗室開放、校企合作、創新創業訓練、認證培訓、各類競賽等利用實驗室資源進行的各類活動,每學期末學校均對各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利用情況進行統計摸底,通過統計分析各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情況,了解各實驗中心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實際利用情況,發現實驗室管理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學校提供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的決策依據。

同時,實驗室綜合效益考核管理辦法的出臺,更突出了以實驗室利用為導向的實驗室管理主導思想,也促進了學校整體實驗室利用率逐年提升。表1統計了近三年實驗室利用情況。

表1 近三年實驗室利用情況統計

4 實驗室建設管理和利用存在問題分析

4.1 實驗室資源利用不充分,教學科研設備還存在閑置情況

近年來,學校在不斷加大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的同時,也注重考量經費投入效益和實驗教學資源利用情況,通過統計分析全校利用實驗室開展的各項活動數據和實驗室記錄,發現部分實驗中心還存在“重建設購置,輕管理利用”的現象。另外,由于部分中心無專業實驗設備維修技術人員,造成設備維修維護不及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室的正常運行,同時也影響了設備功能的深層次開發。

4.2 大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利用還不夠充分

目前,我校共有10萬元以上的教學科研大型儀器設備實物162臺件,通過近兩年數據統計,全年使用機時不足200學時的達10臺件,其中汽車實驗中心的電控汽油機兩年內從未使用,汽車動態行駛故障檢測系統、整車電器故障診斷培訓系統、建工實驗中心的基樁超聲波CT成像儀、微機數顯示液壓萬能試驗機等5臺件兩年使用時間之和均不足百機時。近兩年部分大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使用情況見表2。

表2 近兩年部分大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使用情況

4.3 實驗人員數量偏低、層次結構還不完整

我?,F有各類實驗管理人員僅46人,全年實驗總人時數約500萬人學時數,每名實驗人員負責的實驗室平均要承擔約10萬實驗人時數,高強度的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導致實驗人員投入到儀器設備功能開發和實驗技術研究與改革創新的精力不足。

現有的實驗隊伍人員數量嚴重不足、職稱學歷偏低、人員穩定性差、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學校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來保障實驗人員隊伍的價值認同感、崗位獲得感和發展成就感[5]。

4.4 實驗教學研究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實驗教學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或信息的再生產能力,就需要借助實驗教學手段,實驗教學中的綜合設計性、研究創新性實驗是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6]。近三年我校各專業實驗教學項目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數量占項目總數量的比例,2015年為34%, 2016年為38%,2017年為36.3%。相比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心提倡的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課程占實驗課程的60%以上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4.5 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力度還不夠

實驗室教學資源對校內外開放是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率的最好途徑[7],我校近幾年實驗室教學資源有了一定程度的開放,實驗室和儀器設備開放數量也有一定增加,但相比全校280余個實驗分室來看,2016和2017年每年的實驗室開放數量僅占20%。各類實驗室開放力度還遠遠不夠,實驗教學資源還沒有充分得到挖潛和利用,實驗室開放載體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學生自覺主動地走進實驗室的積極性還沒更好地調動起來。

4.6 信息技術與實驗課程教學融合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隨著我校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實驗教學手段也隨之有了一定改進和提升。在實驗室開放預約、實驗教學項目安排、儀器設備管理、智能控電、監控、考勤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體現。

但在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深入應用,實驗教學線上線下學習的有機結合,遠程網絡學習和本地實驗操作,實驗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開放性實驗教學運行和管理中,信息化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與各教育學科還沒有完全融合,信息技術的優勢還沒得到充分利用。

5 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提高實驗室利用率對策分析

5.1 做好實驗室建設規劃頂層設計

發揮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指導委員會職能,增加具有豐富專業實踐經驗的校外專家人員[8],委員會要切實肩負起統籌謀劃學校實驗室建設的總體布局、質量標準,并根據學校發展實際情況確定實驗室分階段建設任務重點,以及實驗教學的基本理念、發展方向和實驗教學體系構建等重要任務,發揮其在實驗室整體規劃、實驗室管理模式、實驗室項目建設、實驗教學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9]。

實施實驗室發展規劃,要著重考慮和重視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教學的軟硬件平臺建設,要加大實驗室校內外開放力度以促進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任務的開展,同時也要認真分析專業特色和實驗室現狀,調整結構拓展功能,優化實驗教學資源配置,形成層次合理、功能齊全、結構完整的實驗室管理體系。

5.2 創新實驗教學方式方法、增強對人才培養重要性的認識

5.2.1 依托實踐教學平臺,提高育人質量,促進實驗中心內涵發展

在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建設的同時,更要著力統籌實驗教師隊伍、物理空間、儀器設備、實驗課程體系等方面的整合規劃,深入推進各實驗中心作為實驗、實踐、創新、科研等平臺的內涵式發展,依托現有實踐教學平臺,以學生為主體,全力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的整體提升。

5.2.2 提高實驗教學信息化手段,助推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改革交叉融合

借助先進的信息化實驗教學技術,整合、共享現有的優質實驗教學資源,創新實驗教學方式方法,推進以學生為本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和實驗教學運行模式改革[10];加大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高效實用的數字化實驗教學軟硬件設施建設投入;發揮信息化網絡技術優勢,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實驗教學新模式,重點建設實驗教學課程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擴展、實驗教學方式先進的實驗室信息開放共享管理平臺。

加大對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開發力度,進一步助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與實驗教學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突出以實驗教學項目為載體,實現傳統理論教學與現代化實驗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11]。

5.3 完善激勵機制,提升實驗技術人員素質,打造一流實驗教學隊伍

通過校外招聘、校內培養、破格提拔、落實待遇、人文關懷等方式,增加實驗教學業務能力強、實驗室管理經驗豐富的各類高水平人才數量;引進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人才參與學校實驗教學活動和實驗室管理;獎勵在實驗儀器設備研制、功能拓展、軟件開發、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支持實驗教師進行科研活動,以實驗技術研究項目立項的途徑予以資助。

5.4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認真探索更適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性思維的實驗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縮減演示驗證性實驗教學內容;適當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教學項目,不斷提高實驗教學的學時學分比例,提升學生科學實驗綜合素養,發揮實驗室在應用型和創新型復合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

根據各學科專業培養目標和實驗教學改革創新的需要,實行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對分離,合理設置、統籌規劃獨立實驗課程,以實驗教學改革帶動實驗室建設,提高實驗教學質量[12]。

5.5 整合優質資源,提高實驗室建設投資效益

5.5.1 優化整合各類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根據各學科專業和實驗課程教學內容特色和實際需求,配備優質師資力量,優化整合實驗教學資源,發揮實驗室使用效益;加大創新型人才培養力度,通過學校和優質企業、學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實施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13];鼓勵教師將科研實踐轉化成教學實驗,實現教學科研互動,并且運用現代化技術及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實現學校和社會協同育人新機制。

5.5.2 增強實驗室開放效益,提高實驗室利用率

積極推進各類實驗室開放,搭建實驗室共享平臺,科學設計、固化優秀的實驗教學項目,不斷豐富實驗教學內容[14]。打破院系、學科專業界限,著力提高各類實驗室在校內相關專業之間、區域高校之間的開放共享力度,多元化多渠道籌措經費,制定規范合理的開放管理收費制度,確保實驗室能夠穩定持續地對校內外開放;精心論證實驗室建設項目,本著“適度超前、突出特色、避免重復”的原則,不斷提高實驗室設備利用率,充分發揮實驗室投資效益。

6 結語

綜上所述,將理論成果應用到學校實驗室建設管理、實驗室利用、實驗教學創新、科研創新、學科建設等方面,努力把各類實驗室建設成系統完善、內涵豐富、特色明顯、使用效果顯著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示范基地,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學校實驗室建設健康發展的思路、方向、著力點指明方向[15],為創新發展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論支撐和系統指引。

猜你喜歡
儀器設備實驗室實驗教學
高校儀器設備維修管理工作探討
上海航征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小議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原子熒光分析中應注意問題及其儀器設備維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