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末期腎病患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對自然殺傷細胞和T細胞亞群的影響

2019-04-09 09:39梁輯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終末期腹膜腎病

梁輯

(??谑械谌嗣襻t院腎內科,海南 ???571100)

終末期腎病指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已成為危害我國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發病率較高。腎臟移植手術是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但受多種因素(如治療費用、病情惡化程度、器官來源等)影響,大部分患者無法及時接受治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通過不同的透析原理,清除體內的毒素,能緩解患者病情進展,但隨之帶來的是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為探討不同透析方式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選取本院確診的終末期腎病患者100例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谑械谌嗣襻t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確診的終末期腎病患者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兩組一般資料如性別構成、年齡、體重指數、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量、血清白蛋白、腎小球濾過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選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院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符合美國腎臟病基金會制定的終末期腎臟病診斷標準:腎小球濾過率<15 mL/min;年齡>18歲;經血常規、肝功能檢查均正常,近1個月內未見感染。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功能損傷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免疫系統疾病者;近3個月內使用激素藥物治療者;精神疾病者;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血液透析方案,選用金寶AK-95型血液透析機(Gambro Lundia AB),選用碳酸氫鹽溶液作為透析液,透析量500 mL/min,血液量250~300 mL/min,透析器有效膜面積1.6 m2,每次透析持續4 h,每周透析3次。

1.2.2 觀察組 采取腹膜透析方案,選用雙滌綸透析管(Baxter公司),選用1.5%乳酸鹽雙聯腹透液作為透析液,置入透析管后,采取間斷性透析方式。術后4 d,患者不臥床進行持續性腹膜透析,每日交換4袋。兩組治療期間均給予葉酸、鈣離子拮抗劑、維生素等對癥支持治療。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靜脈抽血8~10 mL,置于抗凝試管中,加入紅細胞裂解液,300 g離心處理5 min,丟棄上清血液,待檢測。

采取流式細胞術,測定T細胞亞群變化,將所得血樣本分為4份,300 g離心處理5 min后,丟棄上清液,取沉淀,分別加入20 μL CD3+、CD4+、CD8+、CD4/CD8熒光抗體,在4℃條件下孵育1 h后,用PBS溶液沖洗2~3次,最后上機分析。

采取MTT比色法,選用1640培養基,培養K562細胞至指數生長期,將其作為靶細胞,細胞濃度為1×105個/mL,隨后從患者外周血中分離出的NK細胞濃度調整為2×105個/mL,將其作為效應細胞。按體積比1:1,將100 μL靶細胞和100 μL效應細胞分別加入96孔板中,并設立對照孔,經培養20 h后,加入100 μL MTT溶液,在37 ℃條件下培養4 h后,加入5%二氧化碳少,丟棄上清液,在孔板中加入100 μL二甲基亞砜溶液,充分混勻后,用酶標儀進行OD值檢測。計算公式:NK細胞活性(%)=[1-(實驗孔OD值-效應對照組孔OD值)/靶細胞對照組孔OD值]×100%[2]。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T細胞亞群

治療后,兩組CD3+、CD8+水平均有所升高,CD4+、CD4/CD8水平均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治療后的CD3+、CD8+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對照組,CD4+、CD4/CD8水平下降幅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自然殺傷細胞

治療后,兩組NK細胞比例、NK細胞活性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治療后的NK細胞比例、NK細胞活性下降幅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D3+、CD4+、CD8+、CD4/CD8比較

**P<0.05,與組內治療前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NK細胞比例、NK細胞活性比較

3 討論

終末期腎病往往病情危重,易誘發感染,主要與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有關,從而增加死亡的風險[3-4]。T淋巴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具有調節和介導細胞免疫的作用,常見的細胞免疫指標有CD3+、CD4+、CD8+、CD4/CD8。近年來,大量研究[5-6]證實,終末期腎病患者存在CD3+、CD4+、CD8+、CD4/CD8等T細胞亞群比例失調的現象。

針對終末期腎病的治療,臨床多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兩種方式。其中,血液透析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原理,經擴散、對流,清除血液中代謝產物及水分,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并將凈化的血液回輸至體內。腹膜透析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人體自身的腹膜作為透析膜,灌入透析液后,與腹膜另一側毛細血管內的血漿成分進行溶質和水分的交換,清除體內代謝產物,通過不斷更新腹透液,以達到腎臟替代治療的目的。兩種透析方式均可獲得良好療效,但臨床關于兩種透析方式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報道相對較少。有研究[7]表明,經實驗室檢查終末期腎病患者體液免疫系統基本正常,但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細胞免疫功能障礙。免疫功能失調的患者的CD3+水平可升高,CD4+水平可降低,CD8+而水平可升高,故CD4/CD8比值可作為臨床評價終末期腎病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指標。NK細胞屬于第三類淋巴細胞,主要由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具有細胞體積大的特點,可誘導靶細胞NDA裂解,從而促進細胞凋亡[8]。因此,通過判斷NK細胞活性及所占比例,可對終末期腎病患者細胞免疫進行判斷。本研究發現,無論采取血液透析方式還是腹膜透析方式,兩組患者治療后CD3+、CD8+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升高,CD4+、CD4/CD8水平均有所降低,NK細胞比例、NK細胞活性均降低,但觀察組治療后的CD3+、CD8+水平上升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CD4+、CD4/CD8、NK細胞比例、NK細胞活性下降幅度也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與孫建潔等[9]報道結果基本相似。汪晶華等[10]研究報道,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治療方案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終末期腎病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但腹膜透析方案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因此,在調節終末期腎病患者細胞免疫功能方面,腹膜透析方案相對于血液透析方案治療效果更好。原因在于采取腹膜透析的方式能持續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質,且治療期間不會出現慢性失血的現象,在改善患者貧血狀態方面效果更好[11-12]。本研究認為,無論采取何種透析方式,對終末期腎病患者細胞免疫系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經血液置換后,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質,降低血液中淋巴細胞抑制物濃度;(2)透析治療后,改善血液循環,改善體內鈣磷代謝紊亂,從而減少其對體內吞噬細胞聚集抑制作用;(3)透析治療可改善患者腎性貧血狀態,增加體內紅細胞數目,并參與細胞免疫調節,從而改善患者細胞免疫功能[13-15]。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是臨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法,兩種透析方式均可改善終末期腎病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但腹膜透析較血液透析方式更為顯著。

猜你喜歡
終末期腹膜腎病
透析及非透析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血管鈣化情況和影響因素分析
探討心理干預在終末期腫瘤患者康復中的臨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術史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的應用
預防腎病,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活血化瘀藥對腹膜透析腹膜高轉運患者結局的影響
山莨菪堿在腹膜透析治療中的應用
腎病防治莫入誤區
新生兒腹膜后膿腫2例
“重女輕男”的腎病
姑息護理在終末期心衰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